导航:首页 > 交易市场 > 交易机制为什么要完善两个层面

交易机制为什么要完善两个层面

发布时间:2024-04-23 17:20:36

1. 证券交易机制的目标和种类

(一)证券交易机制目标
通常,证券交易机制的目标是多重的。主要的目标有:
1.流动性。证券的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生存的条件。如果证券市场缺乏流动性,或者说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动性,证券市场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证券市场流动性为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奠定了基础。证券市场流动性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成交速度和成交价格。如果投资者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成交,则市场流动性好。反过来,单纯是成交速度快,并不能完全表示流动性好。
2.稳定性。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是指证券价格的波动程度。一船来说,稳定性好的市场,其价格波动性比较小,或者说,其调节平衡的能力比较强。从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角度看,保持证券价格的相对稳定、防止证券价格大幅度波动是必要的。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可以用市场指数的风险度来衡量。由于各种信息是影响证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市场透明度是加强证券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3.有效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证券市场的高效率;二是证券市场的低成本。其中,高效率又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即要求证券价格能准确、迅速、充分反映各种信息。
根据证券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分为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其次是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即证券交易系统硬件的工作能力,如交易系统的处理速度、容量等。低成本也包含两方面:一是直 接成本;二是间接成本。前者指佣金、交易税等;后者指搜索成本、延迟成本等。
(二)证券交易机制种类
证券交易机制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从交易时间的连续特点划分,有定期交易系统和连续交易系统;从交易价格的决定特点划分,有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驱动系统。
1.定期交易系统和连续交易系统。
在定期交易系统中,成交的时点是不连续的。在某一段时间到达的投资者的委托订单并不马上成交,而是要先存储起来,然后在某一约定的时刻加以匹配。
在连续交易系统中,并非意味着交易一定是连续的,面是指在营业时间里订单匹配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因此,两个投资者下达的买卖指令,只要符合成交条件,就可以立即成交,而不必再等待一段时间定期成交。
这两种交易机制有着不同的特点。定期交易系统的特点有:第一,批量指令可以提供价格的稳定性;第二,指令执行和结算的成本相对比较低。连续交易系统的特点有:第一,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交易的即时性;第二,交易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价格信息。
2.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驱动系统。
指令驱动系统是一种竞价市场,也称为订单驱动市场。在竞价市场中,证券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买方订单和卖方订单共同驱动的。如果采用经纪商制度,投资者在竞价市场中将自己的买卖指令报给自己的经纪商,然后经纪商持买卖订单进入市场,市场交易中心以买卖双向价格为基准进行撮合。
报价驱动系统是一种连续交易商市场,或称做市商市场。在这一市场中,证券交易的买价和卖价都由做市商给出,做市商将根据市场的买卖力量和自身情况进行证券的双向报价。投资者之间并不直接成交,而是从做市商手中买进证券或向做市商卖出证券。做市商在其所报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或证券与投资者交易。做市商的收入来源是买卖证券的差价。
这两种交易机制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指令驱动系统的特点有:第一,证券交易价格由买方和卖方的力量直接决定;第二,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对手是其他投资者。报价驱动系统的特点有:第一,证券成交价格的形成由做市商决定;第二,投资者买卖证券都以做市商为对手,与其他投资者不发生直接关系。

2. 多空双向交易机制是什么意思

双向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交易者既可以买入期货合约作为期货交易的开端,也可以卖出期货交易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
1、双向交易是就单项交易而言的,不仅能先买入再卖出(做多),而且可以先卖出再买入(做空),这样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来增加盈利的机会。也就是说,无论价格涨跌都有机会赚钱。
2、多空就是多下空单,双向交易机制就是可以买涨也可以放空,是双向获利的交易市场
拓展资料:
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以远期合同交易为雏形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的交易方式。它是指为转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对那些大批量均质商品所采取的,通过经纪人在商品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争的形式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形式。
期货,通常指的是期货合约,是一份合约。
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对期货合约所对应的现货,可以是某种商品,如铜或原油,也可以是某个金融工具,如外汇、债券,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交易特征 :
1、合约标准化
期货交易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进行的,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标准化指的是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由期货交易所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特点。期货合约标准化给期货交易带来极大便利,交易双方不需对交易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节约交易时间,减少交易纠纷。
2、交易集中化
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期货交易所实行会员制,只有会员方能进场交易。那些处在场外的广大客户若想参与期货交易,只能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代理交易。所以,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最终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3、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双向交易,也就是期货交易者既可以买入期货合约作为期货交易的开端(称为买入建仓),也可以卖出期货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称为卖出建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
与双向交易的特点相联系的还有对冲机制,在期货交易中大多数交易这并不是通过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来履行合约,而是通过与建仓时的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来解除履约责任。具体说就是买入建仓之后可以通过卖出相同合约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卖出建仓后可以通过买入相同合约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
期货交易的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期货投机者参与交易,因为在期货市场上,投机者有双重的获利机会,期货价格上升时,可以低买高卖来获利,价格下降时,可以通过高卖低买来获利,并且投机者可以通过对冲机制免除进行实物交割的麻烦,投机者的参与大大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3. 市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规则之间有何关系

一,市场与市场机制
二,市场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三,市场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四,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五,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
返回
一,市场与市场机制
(一)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场所和商品交换关系的统一.市场有三个基本要素:买方,卖方和交易对象.
买方包括居民,企业,政府以及非经营性组织.居民,企业,政府和非经营性组织也都可以成为卖方.此外一些中介组织如各种商贸公司,批发和零售商等,他们既是买者也是卖者,是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媒介.市场交易对象既包括有形商品也包括无形商品 .
(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各要素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运动过程.理解这一概念,要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市场机制的各种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价格,供求,竞争;二是市场机制各要素的组合及交互运动.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一方面市场机制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又相对独立.
人们通常把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看作是市场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机制.
(三)市场与市场机制的特点(相对于计划和计划机制)
1,运行的自发性.
2,利益的独立性.
3,信息传递的横向性.
4,调节的滞后性.
二,市场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一)需求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两个条件:一是购买者有购买意愿;二是购买者有购买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需要≠需求(有效需求)
(二)需求的分类
1,按照需求的客体划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2,按消费的主体划分,居民需求,企业需求,政府需求.
3,按消费范围划分,个人需求,市场需求,社会需求.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通常情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化相反.(例外奢侈品)
2,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通常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价格呈相同的方向变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价格呈相反方向变化.
3,购买者的收入水平或可支配的资产数量.通常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购买者的收入水平,可支配的资产数量呈相同的方向变化.
4,收入分配的状况.主要指收入分配的集中度.集中度高,奢侈品需求量大.集中度低,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
5,心理因素.
6,其它因素.
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影响因素变动率
三,市场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一)供给
供给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一定时其内愿意并且能够向市场上提供的商品数量.
供给的两个条件:一是主观愿望,这是供给的主观意志;二是供给的能力,它是生产者的客观约束.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供给≠有效供给
供给的分类:按范围分,企业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与价格水平呈相同的方向变化.
2,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在替代品之间,一种商品的需求会因为替代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这种商品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价格上升,从而使供给增加.反之就减少.在互补品之间,一种商品需求会随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这种商品需求的减少会引起价格下降,从而使供给减少.反之供给增加.
3,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减少供给,下降增加供给.
4,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高增加供给,技术水平下降减少供给.
5,其它因素.
四,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一)供求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从质的方面看,供给和需求是互为依存的.
2,从量的方面看,供给和需求是互相适应的,具有趋于均衡的趋势.
(二)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1,均衡市场
表现形式: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另一种是需求略大于供给.一般讲,市场供求不平衡率不超过-+5%,就可以看作是均衡的.
2,非均衡市场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五,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市场与价格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
三,我国原有价格体系的改革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管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和价值完全一致.价格和价值完全一致是罕见的,而背离是经常的(量的背离,质的背离).原因就是价格的形成除价值外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受供求的影响.
2,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3,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公共产品的价格
产品: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在消费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公共产品是指不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分配的产品,如国防,公共道路,广播电视等.它的特点是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由于这一特点,公共产品的价格不能通过一般的市场机制形成,其价格的形成过程表现为政府等各个产品的提供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公共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
(一)价格机制的含义
是指价值,价格与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和方式.
(二)价格的功能
1,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
2,调节经济利益的功能.
3,核算经济效益的功能.
(三)价格体系
价格体系是各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关系,包括同种商品价格的差价关系和不同种商品价格的比价关系.
商品比价关系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主要包括工农业产品之间,工业产品内部和农业产品内部三类比价关系.
商品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购销环节,地区,质量和季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主要有: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质量差价和季节差价等.
三,我国原有价格体系的改革
在计划体制下,价格是国家计划的主要对象,对商品价格实行的是计划定价的制度,企业没有定价自主权.这样的定价制度势必造成价格的不合理.
(一)我国原有价格体系不合理的表现
1,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
2,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特别是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
3,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倒挂,销价低于国家购价.
(二) 衡量商品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
一是看价格是否符合价值;二是看价格是否符合供求.两者具其一,价格应视为合理.
我国原有的价格体系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必须进行改革.即由计划定价制度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定价的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在逐步理顺价格关系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定价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转变为"计划价格为主,自由价格为辅"的价格体制.第二次是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确立了混合价格的价格机制,即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格,自由价格同时并存,少数商品和劳务实行计划价格,多数商品和劳务实行浮动价格.第三次是在1992年以后,确立了市场价格体制的目标模式,提出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价格改革的这一目标模式,其实质是要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从价格形成的角度讲,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企业自主定价.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首先要实现价格决策主体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企业的这一性质,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有价格决策的自主权,这就要求实现由政府作为定价主体向企业作为定价主体的转换.因为,企业是市场主体,如果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定价权,就不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过去,由政府作为定价主体,实际上是把生产经营主体和定价主体这一本来应该统一的主体,人为地割裂为两个主体.因此,实现定价主体的转换实质是把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与定价主体统一起来,真正做到谁生产,谁经营,谁服务,谁定价,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经营者与定价主体相分离的状况.

2,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是实现市场形成价格的前提,但是企业定价并不直接等同于市场定价.企业有了定价自主权,如果不经过市场竞争,企业定价就会变成垄断价格,从而难以形成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反映真实供求情况的合理的市场价格.因此,不仅要实现价格决策主体的转换,而且要实现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
市场形成价格,就是要让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直接作用于价格的形成,使价格在市场的供求变化和竞争中形成.具体就是通过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来确立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价格,实际上起着支配企业定价的作用,任何企业都不能主观地决定市场价格,只能接受由市场供求和竞争决定的价格,并参照这一价格来不断调整自己生产经营的规模和目标.所以,企业有了定价自主权以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价格,而是必须考虑各种市场因素和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使自主决定的价格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因此,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要使原来在市场以外形成价格转向在市场之内形成价格.

企业自主定价是价格决定主体转换的问题,市场形成价格是价格形成机制转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从而实现了由计划价格到市场价格的根本性转变.价格改革的成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管理
一般来说,国家对价格的宏观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价格调控政策.包括:
(1)对政府选定的特定商品实行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2)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3)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另一种是价格管制政策.这是对部分商品实行的由政府定价的政策.
第三节 市场与竞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竞争机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的垄断和竞争
三,建立和维护有效竞争的格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竞争机制
(一)竞争
竞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之间为了在市场上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以实现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
竞争的分类
1,按主体分,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和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
2,按手段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3,按领域分,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4,按竞争的市场性质分,商品市场的竞争和要素市场的竞争.
(二)竞争机制
1,含义:所谓竞争机制是指竞争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配置,利益分配等因素之间相互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和方式.
2,功能:
(1)对价格信号及时反应和适应功能.
(2)激励与创新功能.
(3)利益分配功能.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争和竞争机制运行的特点
1,所有制基础不同
2,手段不同
3,后果不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和竞争
(一)垄断的危害
垄断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经济性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1,垄断阻碍了市场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2,垄断使企业失去了外在压力,缺乏活力.
3,垄断限制了技术创新,甚至造成技术停滞的趋势.
(二)打破垄断,维护市场竞争
1,打破市场分割与封锁,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2,制定和完善反垄断的法律法规.
3,对自然垄断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
4,对某些无法引入竞争机制的领域,应加强宏观管理.
三,建立和维护有效的竞争格局
(一)有效竞争的要求
1,在市场运行上,资本自由流动,价格灵敏的反应商品价值和质量,企业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不形成垄断.
2,在企业行为上,企业之间不结盟,不排外.
3,在竞争效果上,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很好地满足.
(二)建立和维护有效竞争格局的措施
1,加快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市场竞争规则.
3,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第四节 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分类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和内容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分类
(一)什么是市场体系
各种市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一体,构成市场体系.
(二)市场体系的构成
1,按交易对象划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音素市场.
2,按交易的空间范围划分,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国际市场.
3,按市场组织和机构设置划分,采购市场批发商场和零售市场.
4,按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划分,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
5,按交易对象存在的形式划分,有形商品生产,无形商品生产和特殊商品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和内容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分割,封闭,垄断,无序)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
1,消费品市场
在我国的市场体系中,消费品市场是发展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市场.
特点:(1)上缩小和可诱导性.
(2)多样性,层次性,多变性,季节性.
(3)购买的人数多,批量小,次数多.
2,生产要素市场
(1)生产资料市场(最基本的要素市场)
特点:主要参与者是企业;一般都是大宗交易;极具专门性;高度技术型;在组织形式上,主要由物资贸易中心,物资交易会,期货市场等.
(2)金融市场(核心市场)
金融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参与者;金融工具;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按融资期限长短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3)劳动力市场
特点:劳动力的让渡延续到生产过程;劳动者让渡的市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力市场的运行速度比较缓慢.
(4)土地市场(交易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市场有两个层次:土地交易市场和土地租赁市场.
特点:土地位置极为重要;每笔交易数量多,周期长;土地价格具有上升趋势.
(5)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由于交易载体不同,交易方式也不同:一是软载体的交易方式,即存在于图纸,资料,磁带等之中的专利技术,产品设计等技术交易,属于知识产权的转让.二是活载体的技术交易,即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知识的交易,主要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三是硬载体的技术交易,即通过样机,样品等实物的技术交易.
特点:技术商品价格的形成具有特殊性;技术市场基本上是有卖方垄断市场;同一技术商品可以多次转让买卖.
(6)信息市场
特点:时效性强;交易的多次性;价格具有多样性;交易方式具有多样性.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市场客体范围狭窄,市场结构简单,市场组织程度不高,交易手段比较落后.
2,市场发展不平衡.
3,仍然存在人为的市场分割和封锁.
4,市场法规建设滞后.
5,市场的各类中介组织成长较慢.
第五节 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和市场组织
1,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规则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组织
一,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一)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在市场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市场秩序包括:市场进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仲裁秩序.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秩序最基本的要求.
(二)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意义
1,可以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2,有利于确保国家对市场运行实行宏观调控.
3,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4,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
(三)规范市场秩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行为.
2,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3,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5,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6,加强诚实守信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是国家为了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依据市场运行规律所制定的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可以分为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仲裁规则四个方面.
(一)市场进出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是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从主体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规范.(2)市场主体的性质规范.(3)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规范.从客体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市场客体上市交易必须合法.(2)商品的质量,计量,包装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二)市场竞争规则
市场竞争规则是国家为维护市场各主体之间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和要求,依法确立的市场竞争行为准则与规范.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1,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1)欺骗性不正当竞争行为.(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3)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与商品信誉行为.(4)商业贿赂行为.(5)干扰市场正常交易行为.
2,禁止限制竞争行为.主要有:(1)附加条件交易行为.(2)强迫性交易行为.(3)超经济强制行为.(4)低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5)限制竞争协议行为.(6)串通投标行为.
3,禁止垄断行为.
(三)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是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交易方式的规范;二是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
(四)市场仲裁规则
市场仲裁规则是市场仲裁机构在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仲裁规则最重要的是遵循公平原则.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组织
社会主义市场组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市场流通组织,市场调节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一)市场流通组织
是指具体经营各种商品的流通组织机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其功能是加速商品流通及规范市场交换过程的有序化.按照市场流通组织的物质承担者来划分.主要有:商品流通组织,资金流通组织,劳动力流通组织,技术流通组织.
(二)市场调节组织
是指国家调节市场的组织机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节手段和调节方法.主要有:随机性调节和宏观计划指导.
(三)市场管理组织
是指对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它包括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管理的手段体系两大部分.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从事市场活动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市场流通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是上海星级群众性管理机构.市场管理的手段体系主要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3,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
(二)企业制度
1.企业制度的含义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
2.企业制度的形式
(1)业主制.也就是通常说的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优点:规模小,经营灵活.缺点:资本有限,无限责任,很难适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共同分享剩余,共同承担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优点:扩大了资金来源,分散了投资风险,提高了决策能力.缺点:合伙人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发生道德风险.
(3)公司制.公司制企业主要有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企业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公司正企业通过特定的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就使企业可以与出资者相分离而独立运行.尤其是股份公司中的上市公司,股东的不断变化并不直接影响到公司企业的运行,企业有其自身稳定发展的机制.公司制企业的资本筹集采取了社会化的形式,从而大大拓宽了资本的来源渠道,使企业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数额巨大的资本,能够去做靠个别资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这就为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企业组织制度.
第二,公司制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投资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这就有效地分散了投资风险责任,降低了投掷者的财产风险.同时,这一制度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
第三,公司制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公司制企业的这些特点,实际上也就是这一企业制度的优点.从而使公司制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最主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建立公司制企业.
返回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含义:(陈征第371页)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建立现代权益制度,能够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灵活流动,优化配置.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应该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上述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只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同时,也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了,才能实现国有企业在制度上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张第216页)
1.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2.有限责任制度.
3.科学的关系制度.
(五)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
1.国家承担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2.管理上,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政企不分,权责不明内耗过大.
3.企业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办社会.
4.企业有适宜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自成体系,管理落后.
5.一切生产要素市场化;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严重.
返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一)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所有者缺位,董事会不能很好地代表所有者的利益.
2.企业的组织权并未落到实处,还存在政府对企业活动的不适当的干预.
3.经营者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4.新,老三会的关系尚未理顺.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应抓好的几个环节
1.明确所有者代表,使所有者能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2.加强董事会的功能.
3.对经营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正确处理"新老三会"的关系.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
返回
第三节 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济效益
一,企业的经营机制
二,企业的经济效益
返回
一,企业的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及其构成
1.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
是指以一定所有制为基础的特定企业制度,在特定经济体制制约下,有多种相关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机能和运行方式.
2.企业经营机制的构成
(1)决策机制.企业决策机制的核心问题是搞好各管理层之间的决策权分配.实现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
(2)动力机制.企业动力来自企业内部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企业主体基本有三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和增经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资产收益的增加.经营者的利益除了货币收入外,还包括非货币收入(地位,声誉等)劳动者的利益体现在货币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社会主义企业动力机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约束机制.主要指企业内部约束.企业约束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约束;二是财产约束.
(4)发展机制.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自我调节,自我积累功能上. 决策机制是灵魂,动力机制是核心,约束机制和发展机制是保障.
(二)面向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1.企业要优胜劣汰.
2.经营者能上能下.
3.职工能进能出.
4.收入分配能增能减.
5.企业技术要不断创新.
6.国有资产能保值增值.
返回
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的含义
所谓经济效益一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劳动成果与耗费的比例关系,或是产出的经济成果与消耗的资源总量的比例关系.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宋第448页)
1.要符合节约劳动时间的要求.
2.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基本依据.
3.要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结合起来.
(三)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1.外部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内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确保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阅读全文

与交易机制为什么要完善两个层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退社保需什么程序 浏览:107
如何投资交易网站 浏览:570
陈村兰花市场有什么买 浏览:854
河间市图书交易市场在哪里 浏览:276
武警里有哪些技术兵 浏览:157
如何申请学校代理 浏览:669
杭州海外发展如何代理 浏览:527
淘宝下单说交易关闭是什么原因 浏览:918
如果一个人以技术入股怎么分 浏览:265
程序员40岁以上做什么工作 浏览:164
云数据库适合哪些单位 浏览:341
重邮和宁波大的电子信息哪个好考 浏览:415
fcpx怎么取消转码代理 浏览:637
中炬高新旗下有哪些产品 浏览:692
浪琴手表出厂带哪些数据 浏览:653
市场上怎么做西瓜酱 浏览:498
qa怎么查看已提交的数据 浏览:741
泉州房产证未满2年交易怎么操作 浏览:692
如何将微信小程序转为链接 浏览:927
传奇手游代理有什么权限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