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正式上线,碳交易市场开市有何深远意义
7月16日9:30,全国首个碳交易撮合成功,成交价格为52.78元/吨。共成交碳16万吨,成交金额790万元。据报道,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162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碳市场。
7月16日,完成交易60余笔,成交25万吨,成交1278万元。未来全国碳市场工作,我们将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严格数据质量管理,确保任务的落实。虽然未来2000多家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权将在全国市场交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减少排放的动力将会减少,因为“用钱买配额”不是碳市场的方向。事实上,根据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工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是企业不能乱排放的“约束”;碳价格是迫使企业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又一法宝。
B. 什么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怎么交易的具体如何操作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合同一方向另一方支付温室气体减排的费用,买方可以利用购买的减排来缓解温室效应,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在需要减少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是最大的,所以这种交易是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单位计算的,所以俗称“碳交易”。这个市场被称为碳市场。规则是碳市场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些规则是强制性的。例如,议定书是碳市场最重要的强制性规则之一。
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目标。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平均减少了5.2%。议定书衍生出的其他规则,如欧盟到2012年的集体减排目标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欧盟以此重新分配给成员国,以及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于2005年建立以建立交易规则。当然,有些规定是自愿的,没有国际或国家政策或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由地区、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履行环境责任。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市场迅猛发展。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7亿吨,增长了68.75%。营业额的增长甚至更快。2007年全球碳市场规模为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增长了81.8%,2008年上半年甚至与2007年全年持平。
从交易规则来看,交易时间和股市一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
具体操作来看,交易分买入和卖出,和买卖股票基本一致。碳配额买卖的申报,被交易系统接受后即刻生效,并在当日交易时间内有效,相应的资金和交易产品即被锁定,未成交的买卖申报可以撤销。买卖申报在交易系统成交后,交易即告成立,已买入的交易产品,当日内不得再次卖出,而卖出的资金可用于当天的交易。
据了解,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C. 重磅 |“红头文件”正式印发:全国碳市场真的来了,2030交易额将超千亿
1月5日晚间,国家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市场建设迎来红头文件,并将在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 注意到,就在文件下发的前一天,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2021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逐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我们选择一些典型行业,电力行业有2000多家企业,会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把相关的碳排放配额下达到这样的一些企业。”
黄润秋部长的话音刚落,碳排放管理办法便落地。这是我国自2011年11月份启动七个省市作为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以及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之后,我国碳排放工作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那么,本次《办法》中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在30•60碳目标蓝图下,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办法》看点:虚报、瞒报将处罚
本次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办法》,适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生态环境部拟订,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并向 社会 公开。
《办法》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办法》中明确,本次试行办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这就意味着,还有25天时间,全国碳排放市场将全面启动。届时,以发电企业为主的企业碳排放指标也将制定并下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大户,将迎来新的碳排挑战。
在《办法》的框架内,碳排放市场中的企业面临三个选择:
一、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从而减少企业自身碳排放,如果实际碳排放低于碳配额,就把差量部分的碳排放权在市场中出售;
二、碳排放超过碳配额,以市场价格从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以抵消超出的碳排放;
三、不投入研发也不购买碳排放权,如果碳排放超过碳配额则接受罚款,罚款额由政府设定并且远高于投入研发或购买碳排放权的成本。
在碳排放配额以及交易落地上,执行难一直是一大困扰。本次《办法》中,针对不落实碳排放任务的企业,在政策上明确将给予处罚,确保碳排放交易的有效实施。
《办法》规定: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测算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依据;对虚报、瞒报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迈向2030:累计交易额将超千亿
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并早已在国际上开始实施。目前,在碳排放交易中,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的碳排放交易,经过多年酝酿,在2011年开始启动,并经历了试点、完善等阶段,于2020年取得一定成绩,并在2021年正式进入到实施阶段。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通知》,启动了7 个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7家碳交易所分别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
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2018 年为全国碳市场的基础建设期,重点任务是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2019 年则是模拟运行期,重点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全面检验市场各要素环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020年则进入深化完善期。
那么,我国2020年碳排放交易市场情况究竟如何?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 了解到,2020年,试点碳市场年成交额为21.5亿元,较2019年增长3%;碳交易年平均成交价格为28.6元/吨,上涨25%。从2013年到2020年底,我国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4.45亿吨,成交额104.31亿元。
尤其是CCER(通过实施项目消减温室气体而获得的减排凭证)市场,在2020年交易活跃,共成交减排量6170万吨,较去年大幅增长43%。截至2020年末,我国CCER累计成交2.68亿吨。
汇总多个机构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三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随着《办法》的实施,在整个“十四五”,碳排放交易量有望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暴增3-4倍!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
2021年2月1日,将是一个新起点,迈入2030年碳达峰的关键十年已经拉开序幕。我国碳交易市场将在此期间起到重要的调控和助力作用。生态环境部选取的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2225家发电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 [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D.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绩优低估值的电力概念股全梳理
在万众瞩目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公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鸣锣开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年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已经陆续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在试点基础上,此次率先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剩下的八大高耗能行业: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或将陆续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根据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
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期会从2020年的49元/吨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
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或将达到2840亿元。
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
首先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其次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
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从以往国际经验来看,各国碳市场都是优先选择纳入发电行业,这个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并且,可以起到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
梳理A股市场上绩优低估值的发电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并且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超过50%的共计有19家上市公司。
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排在首位的是华能水电,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19%;
其次是永泰能源和三峡水利,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增长642.2%,577.8%;
其他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居前的还有福能股份、国电电力、中闽能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市场上的碳中和股多数遭资金炒作,并且部分概念个股前期累计涨幅巨大,严重透支了相关利好,投资者应理清具体公司基本面情况,切忌盲目追高。
华能水电:滚动市盈率17.84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19%;
中国华能集团旗下,主营水力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拥有澜沧江全境流域的水电开发权,是国内规模第二的水电公司,仅次于长江电力;
永泰能源:滚动市盈率7.33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42.2%;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生产与开发和供热业务,公司所属电厂分布在江苏省与河南省境内。公司所属发电企业规模已达到中等电力企业规模。
三峡水利:滚动市盈率21.48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77.8%;
水力发电为主业的电力公司,跻身“全国水利经济十强企业”;
主营发电、供电、勘察设计安装、节水安装销售以及蒸汽销售;所投产的水电装机容量共计26.98万千瓦,公司供电区域覆盖重庆市万州区国土面积的80%
福能股份:滚动市盈率10.9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7.1%;
福建省属电力龙头;公司参股建设及储备核电项目约1600万千瓦;
参股华能霞浦核电(10%),中核霞浦核电(20%),宁德第二核电(10%),国核福建核电(35%),其中宁德核电已建成投运4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35.6万千瓦
国电电力:滚动市盈率8.9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1.0%;
主营燃煤发电,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
中闽能源:滚动市盈率15.07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7.9%;
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及建设运营,其主产品有风电、光伏发电。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闽有限是福建省境内最早介入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发建设的风电企业之一。
申能股份:滚动市盈率10.42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6.26%;
主要从事电力、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作为能源项目开发主体,公司主要的业务为煤电业务、气电业务、风电业务、光伏发电业务、油气管输业务、煤炭销售等。
上海电力:滚动市盈率17.82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9.91%;
业务涵盖清洁能源、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现代电力供应和服务业等领域,主营业务包括发电、供热、综合智慧能源等,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电力和热力。
浙能电力:滚动市盈率6.86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8.39%;
浙江最大电力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公司主要对外采购的原材料为燃煤和天然气;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为浙江省电网的唯一运营商,公司向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销售电力
太阳能:滚动市盈率17.65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0.11%;
主要业务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同时,公司还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对外销售。
宁波能源:滚动市盈率14.11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6.22%;
一家主要从事热电联产、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和综合能源服务,以及能源类相关金融投资等业务。
公司是目前宁波市最大的公用热电生产企业,也是宁波目前唯一的热、电、冷三联产企业;
协鑫能科:滚动市盈率15.07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2.35%;
中国领先的非公有制清洁能源发电及热电联产运营商和服务商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燃机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燃煤热电联产等;
广州发展:滚动市盈率17.0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2.33% ;
主要从事电力产业项目的设计、投资、工程总承包建设、生产、管理、销售,公司属下控股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在全国煤炭贸易型企业中排名第三。
中国核电:滚动市盈率12.34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7.93%;
世界第四大核电公司,大股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集团旗下唯一核电运营平台;
公司控股核电机组共21台,装机容量达到1911.2万千瓦,约占全国运行核电机组的39.20%;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核电在建和运行机组堆型;
吉电股份:滚动市盈率24.1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55%;
主要从事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供热、工业供气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以发电、供热为核心主业,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优化发展清洁煤电,积极拓展供热市场,并积极开发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业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甘肃电投:滚动市盈率12.65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08%;
随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的完成,变更为水电业务: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主要产品为电力。
经营模式是在水电站、风力发电厂、光伏发电厂(发电设备)及相关输变电设施设备建成之后,控制、维护、检修并将发电站(场)所发电量送入电网公司指定的配电网点,实现电量交割。
节能风电:滚动市盈率25.20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8.09%;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是集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为一体的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风力发电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所发电力。
中国广核:滚动市盈率12.52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4.90%;
全球一流核电运营商;中广核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主营业务为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销售该等核电站所发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
华能国际:滚动市盈率10.90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75%;
火电行业龙头,国内第一个实现境内外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1698兆瓦,居国内行业可比公司第一;
拥有14台已投产的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投产国内最高参数的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和国内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注意:上述公司根据业绩报表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上述部分公司近期股价已有较大涨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码字不容易,认同文章观点的朋友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大家也可以点击顶部蓝色关注我,有问题也可以给我发消息,每个交易日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股市资讯,每天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E. 碳交易标准
法律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防止过度投机的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十二条 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防止过度投机的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F. 如今我国碳市场交易发展情况怎么样并谈一下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展望,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全球碳排放主要交易所:欧盟碳市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韩国、新西兰、中国碳市场
本文核心数据: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全国碳排放交易成交价格、欧盟碳市场交易成交价格、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交易成交价格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首日成交价上涨6.73%
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入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2013年6月,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2016年,四川、福建开启碳排放交易体系试点;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21年《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相继出台,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速。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市场上线交易,地方试点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存。在全国碳排放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位于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企业在湖北注册登记账户,在上海进行交易,两者共同承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
理论上来说,当碳配额价格高于减排边际成本的碳价,才能有效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职能。
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相对总量控制机制:以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发电总量为基准值,计算出每家企业的配额量。考虑到在全国碳排放交易的初始阶段不会为企业添加太多成本负担,目前碳排放配额取决于发电总量。
从最新的各地碳交易试点市场的交易价格来看,交易价格处于9-51元/吨的区间内,结合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51.23元/吨的收盘价,随着配额的逐步收紧,全国碳市场价格具备上升空间。
根据中国碳论坛、ICF国际咨询以及北京中创碳投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初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约为49元/吨,2030年有望达到93元/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元/吨。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林业碳汇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G. 碳排放市场的交易情况是什么样的
全球碳排放主要交易所:欧盟碳市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韩国、新西兰、中国碳市场
本文核心数据:温室气体排放覆盖比例、碳排放交易价格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覆盖面较广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
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该条约提出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2002-2015年间,遍布四大洲的多个碳交易体系建成。其中,日本在减排领域做了大量的尝试,既有全国性的自愿性碳排放交易体系(JVETS),也有以东京、埼玉县为代表的地区性强制履约交易体系。
当前,碳交易已成为碳减排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覆盖面较广。截至2021年1月31日,全球共有24个正在运行的碳交易体系,其所处区域的GDP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4%,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3左右,覆盖了16%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还有8个碳交易体系即将开始运营。
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各国可能大幅或加速收紧配额,预计无论通过交易所还是拍卖为形式进行交易的碳排放权价格将呈现上升趋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林业碳汇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 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扩容,会产生哪些影响
研究发展基于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场条件,一方面要以健康活跃且成规模的现货市场作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共建稳定成熟的交易体系。作为中国第一批成立的期货机构之一,和合期货表示将积极参与碳市场,为碳金融市场带来流动性的同时,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平抑价格波动,促进金融机构开发涉碳融资等创新型的金融衍生品,从而推动碳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I. 我国碳市场交易发展情况怎么样
“双碳”行业国家是支持的,属于国家战略。“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总之,跟着国家政策走是不会错的,有时间多看看新闻联播,了解一些国家层面的动态,这样能够知道国家提倡的行业发展方向,也就能够看到一些未来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