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碳交易怎么交易
个人碳交易需要填写资料提交申请,在申请通过后可以开设交易账户,在对交易账户进行个人资料的完善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软件进行交易。企业碳交易需要把企业拥有的碳资产数据上报,在经过第三方交易机构检验后由政府分配碳额度,企业把拥有的碳额度放到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即可。
碳交易实质上是一种投资服务,利用金钱利益的购买关系,促进企业和个人运用绿色的生产方式实施减排,以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碳交易在促进减排方面有着明显的激励作用和影响效果,因为其能给予实施的单位相应的收益,让企业和个人更愿意去减排,更愿意去配合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业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钢铁锻炼等利用基础矿物资源比较多的传统行业,这些行业未来在碳交易的市场上拥有着极大的分量。
‘贰’ 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7个路径
2021年年底,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发布《电力行业碳达报告》,报告提出了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的7个路径:
一是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低碳主导的电力供应格局;
二是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是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服务全 社会 碳减排;
四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五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强化电力安全意识,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是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
内容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既迎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为基础,以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为基本方向,重点研究了电力行业碳达峰时序、电源和电网结构以及电力供应成本。通过综合分析电力电量平衡、低碳电源贡献率、考虑规模化发展及技术进步的经济性,研究提出了确保2030年前、力争2028年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并逐步过渡到稳中有降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一是 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低碳主导的电力供应格局; 二是 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是 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服务全 社会 碳减排; 四是 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五是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 强化电力安全意识,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是 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
内容简介
一、发展基础
清洁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9.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43.4%。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12.1%提高到2019年的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目标。
安全高效发展达到新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投运“十四交十六直”30个特高压工程,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9.4万公里,变电容量45.3亿千伏安。2019年,火电、水电、燃气轮机与核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均达到90%以上,变压器、架空线路等主要输变电设施的可用系数均超过99%。
电力 科技 创新日新月异。核电、超超临界发电、新能源发电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世界上输电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远的 1100千伏准东 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广东广西工程提前投产。
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2016 2019年,电能替代累计新增用电量约5989亿千瓦时,对全 社会 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5%。
市场机制建设积极推进。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初步建立,各类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逐渐丰富。发电行业率先开展碳交易。截至2020年8月底,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
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底,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境外投资金额57.9亿美元。中国主要电网企业建成10条跨国输电线路,12回110千伏及以上与周边国家相联的线路走廊,能源互联网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既迎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 70年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体量大,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任务更为艰巨。能源电力减排是我国的主战场,能源燃烧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占约41%。电力行业不仅要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行业自身的碳减排,还要助力全 社会 能源消费方式升级,支撑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全 社会 实现更高水平电气化要求。
二、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一)电力行业碳排放现状
碳排放量增长有效减缓。以2005年为基准年,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分别累计提升19、16个百分点,火电供电煤耗累计下降61.5克/千瓦时;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60亿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2019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38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20%;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77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32.7%。电力碳排放占全 社会 四成左右。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02亿吨,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1%、28%和31%,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42亿吨。
(二)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我国电力需求还处在较长时间的增长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动用电持续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传统用电行业增速下降,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推动电力需求刚性增长。能源转型发展呈现明显的电气化趋势,电能替代潜力巨大。综合考虑节能意识和能效水平提升等因素,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全 社会 用电量分别为9.5万亿、11.3万亿、12.6万亿千瓦时,“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4.8%、3.6%、2.2%。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最大负荷分别为16.3亿、20.1亿、22.6亿千瓦,“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5.1%、4.3%、2.4%。
研究对“十四五”及中长期电源发展设置了新能源、核电不同发展节奏的三种情景,情景一是新能源加速发展,203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投资最省。情景二是核电+新能源加速发展,2028年电力行业碳达峰,投资比情景一高0.6万亿元。情景三新能源跨越式发展,2025年电力行业碳达峰,投资比情景一高1.6万亿元,但“十四五”期间主要依赖电化学储能技术成熟度,具有不确定性。综合分析,推荐情景二, 2030年前、力争2028年电力行业碳达峰,峰值规模47亿吨左右。
“十四五”期间,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需要新增一定规模煤电项目。水电、核电项目建设工期长,一般需要5年左右时间,“十四五”期间新投产规模比较确定,预计到2025年水电达到4.7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8亿千瓦),核电0.8亿千瓦。新能源按照年均新增0.7亿千瓦考虑,到2025年风电达到4.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5.0亿千瓦。由于新能源可参与电力平衡的容量仅为10 15%,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满足电力实时平衡要求,“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煤电1.9亿千瓦。考虑退役情况,到2025年煤电装机达到12.5亿千瓦。
“十五五”中后期,电力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并逐步过渡到稳中有降阶段。“十五五”期间,按照新能源年均新增1.2亿千瓦,核电年均增加8 10台机组。预计2030年左右煤电装机达峰,电力行业碳排放于2028年达峰。“十六五”期间,电动 汽车 广泛参与系统调节,进一步支撑更大规模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年均新增2.0亿千瓦,核电发展节奏不变。新能源、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低碳贡献率分别为58%、20%、22%,电力行业碳排放进入稳中有降阶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推高发电成本。考虑规模化发展及技术进步,核电、新能源及储能设施的建设成本呈加速下降趋势。但由于新能源属于低能量密度电源,为满足电力供应,需要建设更大规模的新能源装机,导致电源和储能设施年度投资水平大幅上升,据测算,“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电源年度投资分别为6340亿、7360亿、8300亿元(“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电源年度总投资分别为3588亿、3831亿、3524亿元)。相比2020年,2025年发电成本提高14.6%,2030年提高24.0%,2035年提高46.6%。
重大技术创新助力电力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诸如碳中性气体、液体燃料取得重大突破,包括氢、氨和烃类等载体可以长期储存电力或用于发电, 将大范围替代火电机组,增加系统转动惯量,保障大电网稳定运行,电力生产进入低碳、零碳阶段,并辅以碳捕集、林业碳汇,实现电力行业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将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基础平台,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长周期新型储能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碳捕集技术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为依托,共同推进目标实现。
三、实施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有序推进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气电。按照“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原则,发挥煤电托底保供作用,适度安排煤电新增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
(二)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
优化电网主网架建设,新增一批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先进智能配电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
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电气化升级,大力提升交通领域电气化水平,积极推动建筑领域电气化发展,加快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
(四)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多措并举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水平。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进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五)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推动抽水蓄能、储氢、电池储能、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跨越式发展。促进低碳化发电技术广泛应用与智能电网技术迭代升级,加大前瞻性降碳脱碳技术创新力度。
(六)强化电力安全意识
强化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电力供应安全、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给大电网安全运行、技术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等带来的风险识别。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
积极发挥碳市场低成本减碳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推动全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
四、保障措施
制定电力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实施财税金融投资政策引导、推动“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任务落地实施。
‘叁’ 碳交易怎么交易
个人碳交易需要填写资料提交申请,在申请通过后可以开设交易账户,在对交易账户进行个人资料的完善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软件进行交易。企业碳交易需要把企业拥有的碳资产数据上报,在经过第三方交易机构检验后由政府分配碳额度,企业把拥有的碳额度放到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即可。
拓展资料:
1、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京都议定书》第17主题规定,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可交易的配额制度,以议定书附件B所列承诺的减排和限排承诺计算的配额为基础。例如,全球限定100单位的碳排放量,A国获得15单位的指标,B国获得10单位的指标,其他国家则获得其余75单位的指标。如果A国只排放了10个单位,而B国排放了12个单位,那么B国就可以从A国购买2个单位的碳排放量。在推动碳排放交易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制定了在欧盟地区适用的气体排放。
2、中国已有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的情况下,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其中深圳排放权交易在2013年6月18日率先启动了交易,并产生了1300多万的交易量,同时设立了个人会员和公益会员。为方便全国各地关注碳排放交易的机构和个人,各交易所均开设了“足不出户,异地开户”的服务。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更是借助世博会召开之机,推出“世博自愿减排”活动。
‘肆’ 什么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怎么交易的
国家集体层面来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有利于全国碳价格的形成。一方面,全国市场覆盖规模较大,约40亿吨碳排放,占全国40%的碳排放量被纳入交易;另一方面,覆盖地理范围较广,对形成公允的全国碳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的碳价格信号将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不难看出,碳交易即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一大新市场,碳交易市场也将是普通人最有机会参与到碳中和的一个项目。“碳交易”,顾名思义,是指碳排放交易。那什么是碳交易市场呢?其实碳交易市场也不难理解,它就相当于是证券交易市场,通过申请、登记、开户、托管等一系列操作来赚取利润,类似于开设股票账户。未来碳排放交易市场很有可能成为股票,基金等方式外的新的理财渠道。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现在入局碳交易意味着什么?现在入局碳交易就相当于在90年代入局证券市场做股票交易。买入价格低,成长空间大,大家都明白“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同理早入场的玩家也总是能吃到很多福利!而且,我们的“碳”价格远低于西方国家市场的价格,这个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面对即将起飞的“碳金融”,有投资理财倾向和能力的朋友们还应该早做准备、提前布局!
最后,再简单的说一下碳金融:碳金融是一个比碳交易更大的市场,碳金融除了现货市场的碳交易之外,它还包括期货产品、绿色债券、保险以及以碳排放权为抵押物的各种抵押、质押、其他投融资产品等。
‘伍’ 什么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怎么交易的具体如何操作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的基本原则是合同一方向另一方支付温室气体减排的费用,买方可以利用购买的减排来缓解温室效应,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在需要减少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是最大的,所以这种交易是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单位计算的,所以俗称“碳交易”。这个市场被称为碳市场。规则是碳市场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些规则是强制性的。例如,议定书是碳市场最重要的强制性规则之一。
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目标。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平均减少了5.2%。议定书衍生出的其他规则,如欧盟到2012年的集体减排目标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欧盟以此重新分配给成员国,以及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于2005年建立以建立交易规则。当然,有些规定是自愿的,没有国际或国家政策或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由地区、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履行环境责任。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市场迅猛发展。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7亿吨,增长了68.75%。营业额的增长甚至更快。2007年全球碳市场规模为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增长了81.8%,2008年上半年甚至与2007年全年持平。
从交易规则来看,交易时间和股市一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
具体操作来看,交易分买入和卖出,和买卖股票基本一致。碳配额买卖的申报,被交易系统接受后即刻生效,并在当日交易时间内有效,相应的资金和交易产品即被锁定,未成交的买卖申报可以撤销。买卖申报在交易系统成交后,交易即告成立,已买入的交易产品,当日内不得再次卖出,而卖出的资金可用于当天的交易。
据了解,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陆’ 请问:碳排放交易是怎么交易的
碳排放交易简单来说,就是将国家或本单位多余的碳排放配额出售给其它有需要的国家或企业,从中获取利益。例如:发达国家通过将先进的技术及设备传授给发展中国家换取发展中国家节省出来的碳排放量,又或是企业因为减能或其他原因,将本单位多余的碳排放配额拿出来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从而换取经济效益。这类交易都称为碳排放交易。
如何在碳市场进行交易
_
碳市场交易分三个部分:前期开发、碳资产开发及碳资产项目管理:
1、前期开发:对整个项目进行全方位测算与评估,例如碳排放量测算方式的确定,碳排放量的预估,市场的走势判断以及风险预判等;
2、碳资产开发:其包括项目的设计、买卖双方的政府审批、购碳合同的签订、第三方认证及联合国注册等手续;
3、碳资产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日常对企业运营进行监管,获取重要信息。根据企业的具体减排量,开具实际检测报告后,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对减排量进行认证,最终在联合国登记,进行碳资产交割。
拓展资料: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上世纪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此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也相继实施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措施。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污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入或卖出。
国际上认为,虽然2002年荷兰和世界银行就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但是全球碳排放市场诞生的时间应为2005年。
中国工厂和国际碳排放交易商也正在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中获取巨额利润。化工厂减少向大气排放污染性的氢氟烃气体,可获得碳排放信用。
‘柒’ 碳汇如何交易
一、碳汇要进入交易至少应有4个环节:‘捌’ 碳交易方式有很多,碳交易有什么方式
从交易规则来看,交易时间与股市一致,从周一到周五上午9:30到11:30,下午13:00到15:00。“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销售申报量的最小变化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化计量为0.01元人民币。具体来说,交易分为交易,与股票基本一致。碳配额交易的申报在交易系统接受后立即生效,并在当日交易时间内有效。相应的资金和交易产品被锁定,未交易的交易申报可以撤销。交易系统交易后,交易成立。购买的交易产品当天不得出售,出售的资金可用于当日交易。
据了解,发电行业已成为第一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第一个纳入225个重点排放单位。中国的碳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市场。碳交易市场是通过碳排放交易来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商品出售,需要减排的企业将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销售额外配额,超额排放应在碳市场购买配额。碳交易市场有两种基本产品,一种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种是验证自愿减排(CCER)。
‘玖’ 碳交易方式有哪些
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据了解,从2011年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积累经验。2021年7月15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
碳排放量的测量方法
各个行业的碳排放量测量方法略有不同,但是中心思想大体分为两种,下面以电力企业为例:
1、直接测量:把在线监测的仪器放在电厂烟气的出口测量气体排放量,目前国内没有采用,主要因为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
2、分部计算:首先测算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用了多少化石燃料、多少煤、多少的燃油等,根据一些经验或实测得到元素的含碳量,最后再把二者相乘就得到直接排放量。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今日开市!碳交易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