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资人物志3】亚历山大·埃尔德:以交易为生
埃尔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于苏联,后来到了美国,半路出家,从医生转型为成功的交易者。1988年,他在纽约开设了金融交易公司,志在帮助和教育投资者寻找交易中的快乐;199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 以交易为生 》。在这本书里,他写道: 你可以自由自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远离尘世间的俗务,并可以不理会任何人的纷扰,这是一个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写照,但成功的交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以及具备良好的纪律,并非人人可得 。
埃尔德生长于苏联,16岁进入大学,22岁毕业于医学院,经过实习后,到一艘轮船上担任医务工作,所以有了游历世界不同地方的机会。
1974年2月,他经历重重波折来到美国,背包内仅有夏天的衣物,口袋里仅有25美元,他会说一点英文,但在美国没有一个熟人,他完全不懂什么是股票、债券、期货或期权。
1976年夏天,他从纽约前往加州,随身携带了几本精神病与历史的书籍,还有一本从律师朋友处借来的《如何购买股票》,这是恩格尔所写的一本老书。彼时,埃尔德完全没有想到,这本毫不起眼的书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这趟旅程中,他如饥似渴地品读着《 如何购买股票 》这本书,最后在太平洋彼端的拉荷雅将其消化完毕。在此之前,他完全不了解股票市场,但从看完这本书后,他开始有了赚钱的念头。正是《如何购买股票》为埃尔德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回到纽约,他买进人生第一支股票——KinderCare。从此以后,他积极研究市场,从事股票与期权的投资与交易,后来则以期货为主。
对埃尔德来说,学习交易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有着狂喜的高潮与沮丧的谷底。他持续前进过,也原地踏步过,账户不堪亏损时也有过不断搥首顿足的时刻。他的本职工作是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每当亏损之后回到医院工作重新筹措资金时,他会大量阅读,反复思考,不断测试,然后又开始进行交易。慢慢地,他的交易有了进展。他说:“当我明白胜负关键并不在电脑中,而是在自己脑袋里,这才出现真正的突破,而出于精神病医院医生的专业训练,让我得以更好掌握了交易的三昧。”
埃尔德说,亏损是交易者最清楚的记忆,当然成功的交易也会记得一些,但亏损总让人最难忘。他认为,市场是最好的老师,交易者亏钱时总会得到一些教训。没有人能通过什么方法一下子获得成功,能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失败过,并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他说:“我从来没想过建议别人从事交易,我总是告诉人们,如果想做交易,成功和失败都是可能的。虽然我的交易过程很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埃尔德说,他喜欢自由,以前在医院上班,希望能够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不喜欢被老板管着的感觉,所以他开始学习做交易。他说:“生活和交易从没分开过,因为两者是一体的。通过交易,体验有很多,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了解为什么会以交易为生。每天我还做日常的工作,周末做一些调研,当然了,我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喜欢。”
“ 保持有效的交易,控制仓位,这是我对新入市者的建议。如果交易者打算以交易为生,就必须更努力一些,做一些研究,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埃尔德表示,新入市的交易者可以看看市场上成功的交易者每天在做什么,同时思考如何从事交易,如何与自己的心灵打交道。他说,自己或许可以通过着作为交易者提供知识,但交易的动机需要交易者自己追寻。
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旧的机会消失了,新的机会又不断出现。“优秀的交易者必须保持谦卑的心态,继续学习。交易是一项毕生的挑战,更是一场艰难的游戏。交易者如果希望成功,必须严肃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经不起草率行事,也不可以在一些潜在的心理情绪刺激下进场交易。”埃尔德说。
结合自己的交易经历,埃尔德认为,最困难的是,市场总会诱惑你,你必须限制自己,专注于特定的东西,但不幸的是,一些不适合交易的人经常会被市场吸引。“如果你是为了追求刺激而交易,可能会接受一些胜率不大的交易,或承担没有必要的风险,因为市场绝对不会手软,也不理会你耍脾气,情绪性的交易仅有一种后果——亏损。”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许多交易者都希望获得成功,但却不断从事冲动性交易,享受短暂的“赌博”激情。
“赌徒”和专业的交易者有何不同?对此,埃尔德认为, 当交易顺手时,“赌徒”会得意忘形;当发生损失时,则垂头丧气 。他们完全不同于成功的专业交易者,后者专注于长期计划,不会因为短暂获利而兴奋,或因为损失而沮丧。他说:“交易者的感受会立即影响账户净值,交易者可能拥有一套最棒的交易系统,但如果感觉害怕、傲慢或懊恼,一定会殃及账户。当察觉自己有‘赌徒’的陶醉或恐惧心理时,立即停止交易,因为成败取决于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埃尔德看来,盈利可以让交易者感受权力的滋味,让他们享有陶醉的激情,并尝试再度捕捉这种感觉,于是他们进行草率交易,将获利退给市场。大多数交易者无法忍受连续亏损,他们被卷入市场的洪流,陷入绝境之中,而少数残存者得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操作方法,而是在于自己的想法。唯有认清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成长为成功的交易者。他分析说:“就成功的交易者而言,如果发生连续亏损,就能够知道自己出了差错,会立即停止交易,重新检讨交易或分析方法。然而,输家则欲罢不能,继续交易,因为他们已经沉迷在游戏的激情中,希望再度掌握胜利的滋味。”
每位交易者在迈向成功的历程中,都必须驱除自己的心魔。埃尔德总结了自己成功道路上的一些法则,正是这些法则让他由纯粹的门外汉成为真正的专业交易者:必须决定自己将长期留在市场中;尽量学习、阅读与倾听专家的看法与见解,但要保持合理程度的怀疑;不可因为贪婪之心而急于交易;发展一套分析行情的方法,市场不断变化,需要不同的交易工具应对行情,还需要某种方法判断这些行情的差异;拟定一套资金管理计划,第一个目标是长期的生存能力,第二个目标是资本的稳定成长,第三个目标是高水准的获利;在任何交易系统中,交易者本身是最脆弱的一个环节,学习如何避开损失,或发展一套方法来降低冲动性的交易;必须内省,排除幻想,改变不当的思绪和行为。
在埃尔德看来,市场不知道也不在乎交易者的存在,交易者没有办法影响市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他认为,交易者必须研究市场趋势和反转,当在市场中学习如何驾驭自己时,交易规模不宜太大,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控制市场,却可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
“学习交易需要花费很多工夫、时间、精力和资金。很少有人能够提升到靠交易为生的专业水准,专业交易者对交易的态度非常认真,他们不允许自己在市场内满足非理性的需求,业余者恰好相反。”埃尔德认为,交易就是一门生意,需要界定生意上的合理风险——任何单笔交易允许发生的最大风险,这在金额上没有一定标准,可接受的合理风险主要取决于交易账户的规模,其次是交易方法以及交易者对痛苦的忍受程度。
“做交易时,交易者是在与心智做搏斗。”埃尔德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搏斗的竞技场稍有倾斜,交易者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交易者允许情绪干扰交易,那么这场搏斗就已经结束了。他表示,对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交易者都必须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交易起始于进场决策,结束于出场决策,一套理想的交易系统并不足够,虽然拥有第一流的交易系统,但许多交易者还是被市场冲刷得体无完肤,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没有做好获胜的准备。
在埃尔德看来,新的交易方法、高性能的分析软件或某种交易秘诀等并不能帮助交易者,除非交易者先控制自己情绪,同时改变思考方式。他说:“交易的成败取决于交易者的感觉和思考模式,即使是最顶尖的高手有时候也会发生亏损,所以交易者必须在合理的风险与不合理的损失之间划一条界线。交易者必须承担合理的风险,但绝不允许发生预定风险之外的损失。”
埃尔德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成功的关键在于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情绪的反应。如果由于获胜而过度高兴,由于损失而沮丧,交易者就不可能成功。如果让市场操纵自己的心情,交易者一定会失败,要想在市场中成为赢家,交易者必须了解自己,冷静行动。
埃尔德认为,交易者从事交易的动机,一半来自于理性,一半来自于非理性。理性的部分包括提高资本的报酬率,非理性的部分包括“赌博”与寻求刺激。他说:“交易者大多不了解自己的非理性动机,而情绪性交易是输家的创造者。很多交易者回顾自己的交易纪律,会发现真正的伤害来自于少数几笔重大损失,或是试图摊平越陷越深的连续亏损,但理想的资金管理办法可以有效阻止交易者陷入困境。”
在埃尔德看来,交易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活动,经常让业余者觉得兴奋,但没有人可以在享受兴奋感觉的同时,又能赚钱。他认为,情绪是交易者的天敌,贪婪和恐惧一定会摧毁交易者,交易者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不可以凭感受进行交易。他说:“在任何专业领域内,真正成功者的唯一目标就是将自己提升到最佳境界。你的任务是正确地进行交易,每笔交易都像是精密的外科手术,态度必须专注而认真,不可疏忽或取巧。”
对成功的交易者来说,埃尔德认为,应预先准备详细的交易计划,不要随着价格跳动起舞。“交易计划必须是简单的,我每天都运用脉冲系统,系统不会告诉我该做什么,但会告诉我不要做什么。好的系统都是简单的,交易法则就是别亏钱。”他认为,书面的交易计划对交易者更有帮助,交易者必须明确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进场与出场,不要在交易时段拟定决策。唯有从个人角度思考,交易才有成功的机会。不论任何交易系统,其中最脆弱的一环都是交易者本身,没有交易计划或背离交易计划都将注定失败。交易者在交易中必须观察自己的心态变化,写下进场理由和出场准则。
埃尔德列出了一系列交易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否完成了一笔理想的交易?哪些指标有用,哪些指标无效?如何掌握进场点?为什么最初的停损单设定得太紧或太松?损益两平的停止点设定得太早或太迟?保护账面获利的停止点设定得太紧或太松?是否错失出场信号?在交易的各阶段中有何感受?他认为,交易者做好这些分析是处理情绪性交易的最佳良方。
埃尔德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交易者没有必要预测未来。首先,交易者必须在市场中采集资讯,衡量多头或空头力量,判断哪一方占据主导地位,评估当前的趋势是否会持续发展;其次,需要采取保守的资金管理方法,目标是长期的生存和利润的累积;最后,必须留意自己的心态变化,不可陷入贪婪或恐惧的情绪中。交易者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成功的机会将大于任何预测。
埃尔德指出,成功的交易需要三个条件:分析多空之间的力量均衡程度;采取理想的资金管理法则;严格执行预定的交易计划,避免被卷入市场的激情中。“ 成功交易者的目标,是尽其所能将交易提升到最理想的境界,资金是居于次要的地位。交易者应该专注于寻找合理的交易机会,严格遵守资金的管理法则,寻找理想的进场点,避开‘赌博’的心态 。”他认为,生存是交易中第一优先的考虑,而资金管理的第一目标是确保生存,需要避开输光本金的风险;第二个目标是赚取稳定报酬;第三个目标才是赚取高额利润。
不可让所有资金承担风险,这是埃尔德交易的第一法则。“亏损者总不能遵守这个法则,他们在单笔交易中投入太多资金,然后每输一场就投入更多资金,大多数交易者都是因为急于扳平而越陷越深,但理想的资金管理方法却可以让交易者不踏上歧途。”埃尔德分析说,如果交易者损失10%,剩下的资金需要 11%的获利才能扳平;如果损失20%,需要25%的获利;如果损失40%,需要67%的获利;如果损失50%,需要100%的获利才能扳平。总之,亏损的百分率是一种算术级数,扳平的获利率则呈几何级数成长。
他认为,对于每一笔交易,交易者都必须预先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多少损失,就是必须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认输。专业交易者只要嗅到一点危险的味道,立即壮士断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情况合适时,他们又进场。然而,业余的玩家则不是如此,他们割舍不得,抱住亏损部位默默地祷告。“ 所有的交易者都应该很清楚,最多能损失多少,要有个底线,当然这得非常自律 。”埃尔德说。
❷ 什么是“以交易为生”
《以交易为生》是从普通散户做起,直达成功交易者的经典指南,操作生涯不是梦!有四种动物经常在华尔街被提及:牛和熊,猪和羊。牛代表买进的人,熊代表卖出的人,猪代表贪婪的人,羊代表追随者。只要市场开盘交易,牛就会买进,熊就会卖出,他们都会赚钱,但猪和羊却会被人踩在脚底下。价格是什么?价格就是最大的笨蛋准备支付的对价。聪明的交易者总是在市场平静时买入,在市场疯狂时获得了结。业余投资者只会盯着电脑报价屏幕,目睹数百万美元在面前跳动。一旦伸手下单想着赚钱就会赔钱。再伸手——结果陪得更多。交易者十分自由,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可以对日常充耳不闻,可以不搭理任何人。这就是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写照。
❸ 如何以交易为生
很多人都喜欢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可以轻松赚到维持生活的资金,不用辛苦的朝九晚五,也不用风餐露宿的做生意,既体面又轻松。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要想在交易上稳定持续盈利,需要拥有专业的能力。那些能力呢?
执行力,止损能力,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适合于自己的一套经过千锤百炼的盈利系统。执行力怎么训练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其次就是专业的训练,比如定好进场原则,出场原则后,就严格贯彻执行,不论输赢。习之日久,就会成为习惯,按照信号进出场成为了一种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只认信号不认价格。简单说交易的是信号!
做到了只认信号不认价格之后,止损能力也就是在股市期市保命得能力也就练成了,这是最重要的能力,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一套在市场稳定盈利的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是判断趋势的能力,第二是判断位置评估风险的能力,第三,寻找支撑阻力的能力,第四,合理资金管理控制仓位的能力,第五,一旦止损反手后加倍布局的能力,这是永不亏损的精髓。
如何完成上面的任务呢?判断趋势依靠股价波动原理,也就是波浪理论,看长做短,均线系统,趋线方向,指标,道氏理论来综合分析。位置呢?依靠计算,指标KD,缩小图表后全局对比的方法。寻找支撑阻力位靠关键转折点,关键K线,密集成交区,指标辅助,黄金螺旋和上面关键位置的共振等方法。资金管理非常重要,根据不同市场可以采用不同的资金分配方式,有532,332,232等方式,期货市场风险大,首仓要小,盈利才能加仓的原则。有时候判断错误止损后,很多人会不敢再次入场,其实,既然确定原来的方向错误了,那么反过来就是对的,所以要倍仓位,并且方向正确后波动止损一半的点位就可以挽回损失。
以上几方面大家是否具备,如果具备,那么在这个市场盈利就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不具备,则盈利就要靠运气了。
❹ 以交易为生,这本书好不好
个人感觉还不错,还算比较全面的书,技术指标,交易系统,心态等方面讲得比较细。
❺ 我炒股比较厉害,尤其是短线,悟到了很多东西,想以交易员为生,靠谱吗
我炒股比较厉害,尤其是短线,悟到了很多东西,想以交易员为生,靠谱吗?
炒股赚钱很多时候不是一城一池的拼杀,不是短线的得失,不是你一天赚钱了,一个月赚钱了就是真的赚钱了,很可能几天就亏没了,炒股是需要你每年赚钱,年年赚钱,复利赚钱,是你十年后回头看,你还是赚钱的,这才是炒股,而不是过山车一样,一下赚钱,一下亏钱,一下安全带松了直接给甩飞出去了,这是不行的,这不是炒股,这是赌博,赌博怎么能称得上是工作。
❻ 以交易为生是一种什么体验
1、责任
与为他人打工不同,以交易为生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因为无论是勤奋或懒惰、无论是粗心还是谨慎,结果都只有自己来承担。以交易为生的每一天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去努力,没有了领导的催促、没有了同事的配合、没有了人事部门的考核、更没有了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收入。每一天都是在为自己活着,感觉特别真实。学会了严格的自律,学会了承担所有的责任。不再寻找借口,任何问题都需要自己去直面解决,接受一切结果,享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2、孤独
不像在专业机构中以交易为生的人那样,作为草根职业交易者,家就是每天生活的全部。一台电脑、一杯茶,听着音乐,这就是每天的工作状态。一年365天,除了双休日和每年的1月1日可以休息之外,剩下的日子极其规律,足以让自己觉得单调无聊。当形成了机械式系统之后,剔除了情绪影响的交易更加显得乏味。交易的圈子在国内本就小众,而交易者往往普遍孤僻内向,所以孤独就成了以交易为生带来的最大产物。而能在孤独中让自己快乐,是每一个以交易为生的人必备的能力。失去了原先工作环境中的社交圈,现在的朋友更多是微信圈里一辈子见不到面的汇友。难得参加一次线下的聚会,兴致勃勃去了,最后发现见了面,除了交易也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了。
3、压力
无论交易能力如何,无论盈利水平高低,以交易为生意味着任何时候身上都担负着生存的压力。不单是自己,如果有家庭,那么压力会更加沉重。能够从众多交易者中存活下来,实现稳定盈利的交易者凤毛麟角。而以交易为生的人,也并不是个个都活的像外人眼中那样的潇洒自如。哪怕我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量化交易系统,每天晚上依然会不自觉的醒来,用手机看看盘面情况,虽然心里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压力已经渗入到了血液之中,已经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交易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而很多人也倒在了压力之下。
4、自由
我把这一点写在了最后,相信每一个以交易为生的人,最大的追求就是“自由”!不必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不用陪着笑脸参加无意义的酒局。时间上的自由,工作形式上自由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如果还能有丰厚收益带来的财务自由,那不得不说以交易为生是每个人追求的完美状态。但是要知道任何一种“自由”不可能来自于不劳而获或者妄图坐等天下掉下馅饼。没有之前的严格自律、没有之前的压力重重、没有之前的辛勤努力,是得不到这些自由的。现在的我虽然可以过着所走就走,诗和远方的日子。但是我知道这些只是交易之余的调剂品,而以交易为生的选择将继续以纪律、压力、单调、责任和独孤陪伴我走完以后的大部分人生之路。
炒股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其艰辛程度一般人未必承受的了,这也是为什么股票市场里面七亏二平一赢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多年后你可以桃李满天下,即使没有谋的高位,也受人尊敬。如果你是一名从政者,多年积累的人脉,足可以让你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可以使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炒股跟这些职业都不相同,是完全的结果论,即使你炒股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没有赚到钱,那么你的这些经验没有任何意义。
❼ 以交易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能把交易做到职业化的人,基本都是内心强大,富有精神力量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交易怎么会无聊和孤独呢?
坐享时间流逝,眼看日头西沉,感受一下价格变化的律动,然后复盘写下止损的反思和止盈的快意。
这种生活,再给我一次年轻的机会,我依然会这么选的,虽然它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到达彼岸时所有的思考和期待,都有了结果。
当然职业化交易这条路并非适合所有人
比如着急赚大钱的年轻人,因为一旦设定一个盈利预期之后,整个生活的重心就不免转向追求利润,随着而来的就是生活压力的骤然提升,这种你每天一睁眼就想着盈利的焦躁感太折磨人了。
追求以交易为生的目的,是想做精神生活的“自由人” 可惜很多年轻朋友却有点着相,没稳定以前先把工作辞了,拿积蓄来赌明天,身体倒是自由了,精神进了牢笼,这图什么。
所以在你没有充足现金流的时候,不要贸然选这条路,职业交易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当你有钱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说“我不想为钱而做,我要为兴趣而做,为快乐而做”
交易者的社交
也不知道谁给交易者群体贴上这么个标签,好似一说搞交易的,都是低情商、封闭内向的二傻子一样。
搞错了吧? 交易玩的久的哪个不是全才? 哪个不是人精?
哪个交易员不是拿挫折和失败当家常便饭的,在黑暗中煎熬,在太阳升起前重燃斗志,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丰富,还是心态不够圆满。
再者交易是多个学科的统合,优秀的交易者必然对于很多学科有所涉猎,例如心理、哲学、经济、时政历史,不敢说博采众长,但知识积累带来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还是有的,要说在社交圈子里没有绽放点人格魅力,我是不太信的。
交易者的生活
快乐的往往来源于人的“自我实现” 这也是市场的魅力所在,像在给ATM机输密码一样,你脑子里的东西就是银行卡的密码,只要脑子里有“货”就别怕在市场中不能折现。
但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判断变为现实,就好像看着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结出果实,在这种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是一种很大的享受,滋养你的自信心带给你意义感。
这种不断追求进步的正反馈会带给你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不断的在学习中收获新的认识,在支配时间的自由中去锻炼身体,在灯红酒绿的娱乐中不会堕入迷障,去反思自我,探询生活的意义。
终归是一句话,优秀的交易者没有短板,也就不该有短板,当你每天的交易变的无聊时,是很恐怖的状态,因为有太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吾日三省吾身了吗? 强身健体了吗? 盘外计划复盘做了吗? 阅读了吗? 就这么无脑盯盘看报价打发时间,是越玩越回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