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分录怎么进行
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的账务处理是,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2、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的账务处理是,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3、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1)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2)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3)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或做相反处理。
B.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销如何处理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分录:
1.交易发生当期 ,
(1)抵销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
A.一方销售固定资产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资产处置收益,
贷:固定资产-原价,
B.一方销售存货给另一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2)抵销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
(3)抵销当期多计提的减值准备 ,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购入方计提数-企业集团应提数),
贷:资产减值损失 ,
(4)递延所得税的抵销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
提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前面抵销分录中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所得税税率 ,
2.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清理、出售期间的抵销处理 ,
(1)期满清理 ,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固定资产原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贷:资产处置收益 ,
借:资产处置收益 (以前年度多提的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资产处置收益 (清理当期多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
说明:上述三笔分录可以合并做一笔分录,即 ,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清理当期多提折旧金额),
贷:管理费用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所得税费用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2)超期清理,
不做抵销分录,
(3)提前清理、出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资产处置收益 (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资产处置收益(以前期间多计提的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资产处置收益 (清理、出售当期多计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
借:所得税费用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C. 内部交易抵消处理
内部交易,内部交易是指集团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其所属的子公司之间以及各子公司之间发生的除股权投资以外的各种往来业务及交易事项。
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1、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首先,梳理清楚合并前母公司与子公司发生内部交易时的业务处理,由于税金是不能够抵销的,故编制合并报表不考虑税金。其次,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第二笔分录业务属于对外交易,不能抵销。所以,合并之后只能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2、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
从整个集团来看,实际上只是商品存放地点发生变动,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企业集团外的销售。因此,合并时应当将销售企业已经确认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同时,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价值包含销售企业实现的销售毛利即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也应予以抵销。
3、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未实现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①对于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一种情况处理,而未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
②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即首先找出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再找出当期销售收入,其差额就是销售成本。抵销分录归纳为: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内部销售收入,是当期的收入),贷记“存货”(期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成本”(两者差额是销售成本)。
③首先假定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然后对未实现销售部分的内部销售利润单独处理。在进行连续抵销时以及业务太复杂时,都只能用这种思路。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D.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
当甲企业向乙企业销售该批商品时,因为销售价格320万元小于账面余额400万元,甲公司发生损失80万元。这个损失即是“有关损失应予确认”的部分。
如果上述其他条件不变,但该批商品没有发生减值,则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做调整分录,即同时增加存货价值80万元(借存货)、减少损失80万元(贷损失),因为对于合并后的公司来说,该批存货的实际价值应该是400万元,而不是乙公司账面上的320万元(甲公司账面上已没有这批存货)。但上述情况提到,该存货实际存在减值的情况,即存货的实际价值就是320万元(乙公司账面金额),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后的存货价格仍然是320万元,无需做调整分录,即上述的“合并财务报表中不予调整”。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