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是什么
是,财政部发行国债,这叫作国债的一级市场。国债还有二级市场,这是会有其他主体相互交易其手中的国债,与股票的二级市场类似。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主要是二级市场的国债。再补充一点,央票是中国的创新,像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央行不能发行央票,他们公开市场操作,其实就是交易国债。
② 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10分)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央行应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是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赎回,从而收回流动性,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反向操作即为逆回购。二是现券交易,分为买断和卖断,现券买断为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从而投放基础货币,反之为现券卖断。三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央票是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从而调节基准利率。央行发行票据为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则为投放基础货币。
经济衰退期央行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帮助经济复苏,就公开市场操作而言,主要是逆回购、现券买断、赎回央行票据等等。不过在经济低迷时可能利率很低,消费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效力效用较小,同时央行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币值稳定,故此经济衰退中往往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来拉动经济。
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政策影响和调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基本方式是:
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目的,这种活动有防御型和进攻型两种方式。防御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其目的在于缓和或消除在发行通货或代收票据过程中,由于季节性或偶然性因素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和市场利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是一种消极活动。进攻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作为积极活动,其目的在于预先控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和市场利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③ “财投学堂”一文理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那些事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通过与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的交易,调节基础货币供给量,调控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起到对冲通胀、通缩对市场的影响。
从实现手段来说,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
人民币操作方面,有 现券交易和回购,它们都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部分。
现券交易 分为买断和卖断两种 。
前者是央行花钱从二级市场买进有价证券;
后者是央行直接卖出有价证券。
回购同样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前者就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天赎回有价证券(回购回来),后者则是央行花钱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天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过程与正回购相反,故名逆回购。
本质上来说,现券买入与逆回购都起到了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的作用,现券卖出与正回购目的则正好相反起到了从市场回笼基础货币的效果。
现券交易与回购的区别就在于,现券交易是一次性买卖,而回购更多地类似抵押式贷款,涉及后续还本付息赎回的环节。
央行票据,全称中央银行票据,是央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央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发行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成员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央行票据发行后,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并且由于央行票据发行不设分销,其它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投资。
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另外,国际上普遍采用短期国债收益率衡量一国的基准利率。我国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由央行发行票据,利用其“短期”特性,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除了上面提到的人民币操作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公开市场操作呢?答案是肯定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为了理解为什么要有外汇市场操作,我们举例说明:
假设你开了一家外贸服装公司,向国外出口唐装,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外国卖东西,肯定收的也是外国货币。可是这些钱国内不通用,不能直接拿来给员工发工资。员工一听不干了,纷纷表示不需要高大上的外币,强烈要求人民币!眼看争吵越来越激烈,这时候央行出来做和事佬了,一边接收国内无法通用的外币,一边印发人民币给企业发工资,从而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至于那些外币最后也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外汇储备”了。
还是举一个例子(例子只为说明,并不严谨),假设当前美元/人民币(元)汇率为1/7,外贸交易流入中国1亿美元可兑换7亿元,现在又有1亿美元流入,央行本该再次发行7亿元以保持汇率不变,结果只发行5亿元,那就成了2 : (7+6) ,汇率就成了6.5了。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自然是人民币升值了,1美元可以兑换6.5元人民币了。
试想如果美元外汇涌入加剧,人民币升值也会成为常态,直到符合市场本身价值时为止。这样一来不仅使外汇储备价值减小(国家资产缩水),还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不利于出口,以人民币计价的商品换成美元后比以前贵了,但有利于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换成人民币后比以前便宜了)。央妈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增发人民币维持汇率;或者发行少一点,使人命币小幅升值,但无论如何,造成的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同时,国内货币容易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本篇为 微信公众号“数据夕拾” 财投学堂系列专讲,喜欢请关注吧~
④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哪几种
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拓展资料:
公开市场是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有国库券、其他联邦政府债券、联邦机构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等的市场。参与公开市场的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证券商。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应量的预期目标和金融市场上银根松紧情况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当市场银根紧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则货币供应增加,利率趋降,银根放松;当市场银根松时,就抛售有价证券,货币回笼使供应量减少,利率趋升,银根抽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也会使银行系统的准备金增减。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公开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联储的公开市场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一起并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是控制一般商业银行信贷活动,收放银根的重要工具,而公开市场业务是最经常、最灵活、最有效的工具。公开市场上有三种方式,(1)直接买卖有价证券,(2)再购回合同交易,(3)边售边购交易。参见公开市场业务。
⑤ 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包括哪些是如何操作的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⑥ 公开市场操作 指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以来,在不同的时期曾经使用过不同的操作工具。在2003年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当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自4月29日起暂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此后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招标发行央行票据。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⑦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具体数据要怎么看到新闻中说的“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多少多少亿的数据来源是哪里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希财君查看了央行官网本周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从6月19日到6月22日连续四天开展了公开市场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6月19日:人民银行于2017年6月19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6月20日:人民银行于2017年6月2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6月21日:人民银行于2017年6月21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
6月22日:人民银行于2017年6月2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6月23日: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6月23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什么意思?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通俗的讲就是央行觉得货币市场流动性低了,资金面紧张,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货币提高流动性,缓解资金紧张;反之,就回笼资金降低货币流动性。
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一般在市场上公开操作,对所有交易者一视同仁,而不是直接向发行人购买。
根据央行的动机,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为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和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两种,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主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指央行改变银行准备金总水平,而主动买卖有价证券;
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指央行为消除它不能控制的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进行的业务操作行为。
⑧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是什么意思百科上的太难了看不懂,有谁能通俗地解释下吗
我自己的理解,
假如市场有“3”个“钱”,有“12”个“物品”。
那么“一个”钱可以购买“4”个“物品”。
这时如果央行觉得物品太贵了,就“正回购”一个钱,那就只省2个钱和12个货物,那一个钱,就可以购买6个物品。
反之,如果央行觉得物品太便宜了,就“逆回购”一个钱,那就有4个钱和12个物品,那一个钱,就只能购买3个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