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双十一销售额数据是多少
2021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为9651.2亿元,同比增长12.22%,未突破万亿大关。两大头部平台交易额占全网交易额的92.15%。
2021年“双十一”消费者预售不用再熬夜,两波预售时间提前,包裹数量有所分流,但丝毫不影响快件的“爆仓”。数据显示,2021年双十一当日全网包裹数达11.58亿个。
双十一单品:
单品方面,滑雪板、户外电源、宠物玩具、考古盲盒与手办、氛围灯、早C晚A、文房四宝、预制菜、洗地机、儿童安全座椅……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最爱。
年龄方面,90后、0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45%,尤其是00后比去年增长了25%,每天有110万老年人用“长辈模式”逛双11,他们喜爱买的商品前三名是智能手机、羽绒服、毛呢外套,而且更喜欢扎堆在早上7点网购。
商家方面,今年有29万参加天猫双11,65%都是中小商家、产业带商家、新品牌,其中7万商家首次参与。
开售第一小时,就有超过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从百万级增加到到千万级;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78个品牌,今年都突破了1亿元大关。
2. 今年11.11 天猫 成交额 会是多少
2020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是4982亿元。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变化直观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和巨大潜能。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中国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产业链动起来了;各地制造业工厂、卖家店铺和物流仓库也动起来了。
4982亿元不仅彰显出中国消费动能充分恢复、经济韧性十足,也充分佐证了数字化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确定性。
(2)双十一交易额有多少亿扩展阅读:
11月11日0时刚过26秒,天猫“双十一”的订单创建峰值就达到58.3万笔/秒。这一数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猫“双十一”的1457倍。“双十一”期间,15万亿次的阿里AI调用量,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也提升了商业效率。
“今年的‘双十一’成为检测数字经济助力国内大循环的一个指标,考验着电商平台在商业、物流、金融、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深度协同能力。”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表示。
开放赋能则助力更多企业走到数字经济的舞台中央。据了解,阿里进一步开放数字化能力,大量以前只做传统线下经营的商家,包括路边早餐店、菜场、社区小超市等,都将通过这次“双十一”首次开启数字化经营。
3. 2021年双十一数据是多少
2021年双十一数据是:
数据显示,2021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为9651.2亿元,同比增长12.22%,未突破万亿大关。两大头部平台交易额占全网交易额的92.15%。
从交易份额来看,2021年双十一交易份额前三平台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交易份额占比分别为57.8%、27.1%、6.4%。
2021年“双十一”消费者预售不用再熬夜,两波预售时间提前,包裹数量有所分流,但丝毫不影响快件的“爆仓”。数据显示,2021年双十一当日全网包裹数达11.58亿个。
双十一的起源及意义:
双十一起源于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
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Day)。
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在光棍节结婚,于此同时,也是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光棍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广为认可的一种是说它起源于1990年代南京高校的校园趣味文化。
当年在南京大学“卧谈”的4个男生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一句玩笑话“11月11日就叫光棍节吧!”,竟然在今天如此火爆。
从最初的玩笑、到校园内细细碎碎的自嘲活动、再到孤独的上班族借口小聚,最后成为商家眼中的新锐“节日”,经历一步步的推波助澜,“光棍节”脱颖而出,竟与圣诞节、情人节并肩。
4. 2021双十一销售额数据是多少
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突破3491亿元,超过去年同期。11月10日20时,在京东平台,家电成交额5分钟破20亿元,娱乐电视、分区洗洗衣机、新风空调、洗地机同比增长均超5倍,高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260%,婴幼儿食用油和调味品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0倍。
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11”总交易额达5403亿元。在天猫,一批中小品牌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11月1日0时起,至11月11日23时,已有698个去年成交额过百万元的中小品牌,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在苏宁易购平台,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趋势显着。11日0时至12时,到店体验人次同比提升122%。在全国范围内,包括苏宁易购北京联想桥店和北京慈云寺店在内的多家门店,11日0时至10时的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12小时苏宁易购北京区域的销售额破亿元。
服务优化,下单购物更从容
经过多年的发展,消费者在“双11”购买下单的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比如,选购时间变长、更加注重商品品质、消费心态更加理性、更加关注配送体验等。
这些变化,一方面可以释放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对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商家和物流企业需要更好地应对订单峰值,用持续平稳的优质服务增加消费者关注度和品牌黏性。
除了配送,消费者还关心商品退换服务。今年“双11”,唯品会平台一方面通过与品牌加强供应链合作,保证商品优质好价,同时继续坚持“满88顺丰包邮”“7天无理由退换货”“面对面退换货”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