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位老师好!想问一下淘宝上买的银元说是保真可信吗
大部分可信,如果不放心可以去鉴定完了在付款
‘贰’ 不懂就问 银元真伪
非银质银元容易鉴别,一般颜色发灰、发暗、发青,且声音尖高或沉闷,这里不加赘述,重点分析“真银假币”。“真银假币”的纹饰、声音可做到逼真,老旧包浆几可乱真,薄厚、大小、重量与真品几乎无异。但由于加工假银元的机械设备及加工工艺与真银元有巨大差异,再加上包浆作旧的缺陷,使其具有诸多死穴。只要我们下功夫从细处着眼,多对比、勤思考、勤总结,银元的真伪鉴定还是可以尽快掌握的。
一眼真
一眼真就是对银元基本特征如字口、颜色、包浆等掌握后产生的亲切感,好比见到熟人,而对生人会有一种陌生抵触感。这个感觉如何培养呢? 只有一条路――多看真品,多总结。到卖真品的门市上看,到可靠的朋友处看,从正规的银元交易网站上看图片。看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找到了。以袁像银币为例(以下所讲均以此为例),一眼真的感觉是:字口硬,雕刻感强;银色老熟,柔白润泽;包浆为常见色,如灰、褐、黄、深绿等;制作工艺精湛,文字图案清晰有度;突起处被磨平,如边圈、颧处、耳朵等;币面在流通中产生的细微刻画明显,像毛玻璃,这就是一眼真了。
真银元钱面
“真银假币”钱面
二眼假
有了一眼真的感觉,下一步就要看银的成色。
分析主要参数
钱币直径39,厚度2.5mm左右,重量26.5g左右,且薄厚一致。袁像银币是银:铜按89:11制作,此混合物的比重在10.2左右,体积完整,重量也不会错了。
看银色
老银元色泽润白,柔和不刺眼。虽然银的光泽很强,对光的反射率为95%,但由于币面长期氧化和磨损,光多被散射,看上去不刺眼。假银元币面无此磨损,如婴儿的面目, 光泽反射极强、极亮,刺眼有“贼”光。打个比方, 假银元币面如无划痕的新玻璃, 老银元如毛玻璃。
听声音
真银元音色平和,清脆有转音, 音长可达3秒。用一块银元敲击另一块银元的边缘,应听出悠扬的钟声般感觉和瓷的音质。在听到这种清脆悦耳声音之前还应在两银元刚一接触时感觉并听出一种如敲击在铅上的软的音色,否则银的含量就不够。须知纯银是啪嗒声,而纯铜声则尖高刺耳,银铜89:11组合后理应既有软的声音又有清脆之音才对。
假银元之音(只谈真银假币) 尖高,主要是刚加工未能膨胀,内应力未释放的结果。也有的音长能达6-7秒。当然假银元尖高之声也可校正,办法是猛摔或用力将银元稍扭曲,因其不平,震动减少,自然频率就低,音就平了。所以,只听音是不能鉴定银元的。过去实行银本位金融政策时银不论形态,等重即等值,只要鉴定出银的成色就行了,现在则不一样,我们要鉴定的是文物银元,而不单是含银量。
使用鉴定器
检验真假银元,鉴定器有一定辅助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凡吸不起的一定是假银元;真银元一定可以吸起来翻身。但能翻身的可不一定都是真银元,因为先期制造的真银假币不含铁,所以吸不起来,有鉴定器后造假者掺了一点铁,所以就能吸翻了。因此, 鉴定器只能参考,不能完全靠它判断。
三眼老
老是指老包浆、老面儿、老边齿。
老包浆
老包浆是一层均匀、稀薄、稳定的氧化层加上色泽(黑、红、黄、绿等)丰富的油汗状的生物堆积物。真币包浆在放大镜下是充满诗意的,是鲜活的,而假包浆的目的是把币面盖住,怕露真容,其色调(多为深色,黑灰为主)单一,浅薄,常伴有化学味道(油、烟、酸味等)。经过酸或火的作假银元,币面死寂,字及内齿处无油汗状堆积物,如有也极薄,无立体感。且经酸经火,被烧的象一片焦土,毫无生机。这一点和真包浆区别很明显。
真包浆与币面结合十分紧密,不宜去除,假的用手一搓就掉。真包浆无论色泽还是分布一定很自然,其分布一般中心轻四周重,有自然过渡,且与文字及纹饰关系不大。如果有文字处有,无文字处无则值得怀疑。假包浆往往色泽不对,或分布不合理。
真银元的传世包浆
“真银假币”的传世包浆
顺便说一下锈,真的生坑银元往往布满绿锈,其锈呈墨绿色,该锈从银元内生出,很结实,很硬,俗称有根,指甲抠不动。而用酸蚀伪造的假锈很疏松, 有些呈粉状,色鲜发翠,指甲用力一刮就掉。生坑绿锈是真银元的身份证明,但从品相上讲,锈也不宜太重,以罐装的生坑薄锈为上品。
真银元的锈
“真银假币”的锈
老面儿
老面儿是指银元地张、文字、纹饰及边圈老。银元面上的磨损痕迹较重,伤痕遍布全身。用放大镜看,磕碰痕迹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刻划细痕密如蛛网。划痕大多较短,一般1-3毫米,无方向性。这些痕迹将银元严实覆盖,象老人面部皱纹般有沧桑感。
袁像银元的磨损应注意看五个特殊部位,这五个特殊部位是水平的,是在流通中被磨平的。一是外圈, 二是颧骨, 三是耳, 四是字面, 五是部分突起穗粒。这些地方如呈弧形属于一眼假(未流通的原光币除外),现在也有造假者把这些磨痕直接做于磨具上,假币一做出来就带有磨平状,用放大镜看磨平面上划痕稀疏。真银元边圈磨平后与边齿的交接处成90度而不是弧形,用手摸又不割手。假币常把交接处做得太过,成了弧形。真品的交接处应该是一种有棱角的光滑而不是完全无棱角的大弧光滑面。
银元上的字是雕刻的,由雕刻师在钢模上刻成,故字字刚劲有力,字口很硬,再经120-200吨液压机械压出,字的笔画外沿直立如刀切,大头九年尤为明显。真银元的图案清晰度很高,图案立体感强。人物头发胡须能分清。上眼皮是双的,眼珠有神,鼻翼凸出有立体感,面部凹凸感强。假的则不然。其文字笔画雕刻味差,缺乏神韵。其它细节也不到位,如胡须不清,面部较平,凹凸感差。
再谈一下内齿。内齿防伪很重要, 真银元内齿根部十分干净利索,假的有斜坡状的感觉。真银元往往有油汗状物堆积于此。真银元内齿很正,指向元心。假的由于震动位移(压力不够所致)的原因,使内齿出现歪斜,不指圆心,内齿一般压的浅薄。
内齿中及外口处是检验机铸纹的好地方。做银元的银饼在高压之下,银饼是从中心向外延展,所以出现由中心向周边放射状的条纹即机铸纹,这是真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假币由于压力不足,所以一般见不到机铸纹。有些银元(袁像小头、北洋龙等)还有珠圈。珠圈是圆柱型的点状体, 袁像小头珠子是142粒,圆环状分布,十分规矩清楚。假的常两珠或多珠相连, 珠圈的防伪作用就在于此。
老边齿
鉴定银元边齿是重中之重。边齿在当初制造银元时就是防伪关键,假银元可以把面做的很好,但边齿始终不过关,这是我们鉴定的重要依据。
首先,真银元边齿要与面垂直,大致均匀,深浅一致,压的要深,一般呈梯形,不能有锉痕。边齿宽窄精度过高则假,因为当时工艺水平达不到。现在的真银假币由现代机械精密制作, 边齿宽窄精度极高,想做的差点都不好办到,这是工艺使然。其次,银元经过长期流通,边齿被磨得光滑圆润且有许多磕碰痕迹,每个齿都有很多自然磕碰。交接面与边齿的交接处磕碰痕迹也很明显,但光滑不割手,不能有加工的直斜坡或锉痕,否则必假。三是真银元的银子经过高压处理, 边齿密度很大,齿壁坚挺,高倍镜下强光亮点集中,凹齿内有雕刻痕迹(凹齿内一道或多道直线状刻痕)。假币齿上散光一片,齿壁无力, 凹齿内无雕刻痕迹。高倍镜下假币凸齿上往往有絮状突起, 凹齿内有金属碎屑,边齿不是太浅就是有错齿,凸齿边如刀裁一般的锋利或带毛刺,这是工艺粗及没有流通的结果。真银元凸齿上也有雕刻痕,只是流通中磨没了,如鉴定原光币,这是一个鉴定依据。而假币为了掩盖其边齿的毛病,往往用脏东西全部填满凹齿,看后令人作呕,极不舒服。
真银元的边齿
银元的边齿有多种,如鹰洋齿、“T”形齿、宣三齿、橄榄齿、直齿、齿中齿等,不同品种往往配不同边齿,有相对固定的搭配。实践中应慎重鉴别。
“真银假币” 的特征我总结了8点: 一是边齿浅,不呈梯形,多为直齿,齿宽精度极高。二是声音尖高。也有的经过校音达到低沉,但较长。三是没有流通痕迹或作了但太少不自然。四是币面上无机铸纹。五是凹齿内无雕刻痕。六是重量一般达标,但直径常稍大,约大0.5mm,也常稍厚。七是无包浆的亮度高,有包浆全包,深暗色为多。八是压力小,清晰度不够,细节不到位,致使银元人物面部平,凹凸感差,内齿软,根部不净,字口也软等。
四眼版
要熟悉各种版别特征。银元版别一般人不精通,专业人员也有疏忽的时候,收藏时更应仔细区别。我们在有一定的收藏经验后会发现,真银元存在小毛病是在所难免的,如美玉之微瑕,遇到时不可轻率地以假论处。如边圈弱打、地张上有流银点(流银点决不能在字与地张的交界处)、个别内齿不正、字重压(出现双道)、币面有细线状(模具裂痕造成)突起等。一个模具大概可以加工两万个银元, 模具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银元有不美观之处,这是模具(细线状)和冲压工艺(流银点)所致。银元不能有人工痕迹,如明显锉痕,同向拉丝等,这就可能是假的了。
‘叁’ 怎样分辨银元真假
分辨银元真假的5种方法:
1、听音法
用两枚银元相互敲击,听其声音。真银元:声音“平”柔和而音长,音频时间间隔可达4秒钟左右;假银元:声音“尖”,虽响,但尖而带轻,音从尖高到低落,音声过短,音频落差较大。
2、掂量法
用中指掂其币的重量,感觉是否轻飘。如内夹铜、铅、锌、锡等假银元,在重量上有一定的感觉。
3、秤量法
看其重量是否与真币的重量相符,一般假银元在重量上差别较大。
4、视形法
用肉眼仔细察看银元的老包浆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暗记、轮齿是否正常。假银元一般图案泛肿、重量轻重不一、银本色带青灰或暗淡无光(其成分含铜、铅、锌、锡)、花纹不甚凸出或者模糊不清、边缘粗糙、轮齿采用手工锉边。
5、考证法
(1)首先对收藏喜爱的银元,有必要了解此银元的铸造时间、发放数量、工艺图案、重量及历史背景等知识
(2)切记盲目收藏,对自己喜爱的银元,必须多花时间查阅此币的相关信息资料
(3)也可以利用高科技和化学药物等手段,对持币各种元素进行分析比对。
‘肆’ 银元评级真品什么意思
真品评级是证明了经过了专一机构的专业老师的鉴定,首先是此枚钱币是真币无疑。结合钱币的品象、钱币完整度、磨损状况,流通痕迹等各方面综合考量给出的结论。题图为PCGS评级的MS67+大头。本文配图均为官网借图,非本人藏品。
这一系列暂名银元闲话,今天讲讲银元的品相与评级标准。此后该系列写出更多篇后,各篇的顺序可能会有调整。
本系列所谈的银元,指的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主要包含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铸造的银币(含委托外国造币厂铸造的中国银币),并简单涉及同一时期在中国通行过的外国银币。前者主要有龙洋、袁大头、孙小头、四川军政府壹圆、船洋等品种;后者主要有双柱、鹰洋、站洋、坐洋等品种。这些品种比较常见,我本人的经验也稍多一点。至于一些非常少见的品种,由于本人经验有限,在此不再涉及。
银元的品相,在国内传统上,较早时期还是分得稍粗,主要就是原光、带光、好品、通货、差品这几档。后来美国的分级制度传入,在国内的影响逐渐加大。到了今天,已经得到广泛的了解和接受,并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价格体系。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目前发源于美国,并在全球收藏者中得到广泛接受的70分制钱币评级体系。
这一评级体系于1948年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钱币学家威廉-谢尔顿提出,认为品相完美的一枚钱币,价值是同一品种、品相最差的一枚的70倍。因此他将完美的品相称为70分,随着分值递减,所代表的品相逐渐减弱。
美国的评级公司出现较晚,大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三方评级服务出现的初衷,是为了给钱币一个客观的品相评价,以便于交易双方在看不到钱币实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达成交易。后来因为评级币的品相和真伪相对有保证,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将手中的裸币送去评级。以前是ANACS、PCGS、NGC三家较为主流,现在ANACS式微,得到广泛认可的只有P和N两家了。对于中国银元,大家比较认可的还是PCGS,主要原因(我是转述大部分人的说法,并不代表我认可)是PCGS评分较严、对假币辨别能力强。同一枚币,送NGC,最后出来的分数有可能比PCGS略高。在中国市场上,同一分数的币,PCGS评级的可能会比NGC的贵上百分之二三十。但是不知为何,我认识的美国币商,送评总是先考虑NGC,可能是因为NGC收费更低。
目前主流评级公司官方使用的品相分数,有以下几档:MS(mint state,未流通)、AU(about uncirculated, 近未流通)、XF(extra fine, 极美)、VF(very fine, 较美)、F(fine, 美)、VG(very good, 较好)、G(good,好)、AG(about good, 尚好)、FR(fair,尚可)、PO(poor,差)。实际上最后几档,从F以下已经挺差了。这些档次与国内术语大致关系为:MS-原光,AU-带光,XF-好品,VF-通货,F及以下为差品。对应具体分数有以下这些:
MS:70,69,...61,60,每个分值均存在
AU:58,55,53,50,仅有这四档
XF:45,40,仅有这两档
VF:35,30,25,20,仅有这四档
F:15,12;VG:10,8,G:6,4,AG:3,FR:2,PO:1. 后面品相比较差的,仅有这些档。
下面先说一说什么样的钱币送去评级,才会拿到分数。“有分”的钱币,必须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上面只能出现流通痕迹与流通磨损。在这一前提下,“未流通”的进入MS级,“近未流通”的进入AU,以此类推。
对于评级公司来说,任何对钱币金属表面的改变,都是降低钱币评级分数的原因。正常流通所造成的改变主要有两种:磨损与磕碰。磨损会逐渐磨去钱币上的高点,让细微纹路不可分辨,直至文字不可分辨。而磕碰一般指的是别的钱币的边磕在这枚钱币上,形成的细小凹痕,或者细小刮擦痕。一般来说,磨损与磕碰越多,评分越低。对于MS级的钱币来说,只允许有磕碰、刮擦,而不允许有流通磨损。AU级别及以下,此二者均不可避免。
银币一旦进入流通,其品相的下降就会很快。可以理解,品相最好的银币,数量一定最少,而且品相下降起来容易,想让它上升“几乎”不可能。因此,高分的币,价格也远高于普通品相的。
因为高分的评级币一般价格较高,市场较热,这里多说几句。对于中国银元来说,65分以上都可以称为“神仙分”,一般收藏者轻易碰不到,只能花高价买入。对于主流品种来说,MS级常见的是61、62、63、64这几档。(大部分品种,在MS区间数量最多的是MS62分的;船洋因为后期造币厂流出较多,好品相对多见,MS63分的数量最多。)至于60这一档,虽然存在,但是相比其他几个分数的数量很少。
实际上MS级别的给分,一般要综合考虑品相、压力、包浆等各个方面。品相(划痕磕碰的多少)决定一个基础分数,压力充足打制深峻的,分数相应上调半分至一分,压力不足的减分;包浆漂亮的分数也相应上调,包浆较丑的减分。如有其它小缺陷,也会相应纳入考虑。下面简单翻译一下PCGS对于65-60分的评分指导意见,并配上相应评分的袁大头银币PCGS官网图片。
65:高于平均水准的打制以及很少的磕碰(marks)与划伤(hairlines),绝大部分不在重点部位
九年精发大头,PCGS评级MS65,漂亮的五彩包浆
64:平均水准或稍好的打制,散见磕碰与划伤,但均不严重
三年大头,PCGS评级MS64,淡金黄色包浆
63:平均水准或略弱的打制,中等数量的磕碰与划伤
三年大头,PCGS评级MS63,淡金黄色包浆,注意看打制压力其实要略差于上面64的那枚,划痕也略多
62:无磨损,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准的打制,较多的磕碰与划伤
三年大头,PCGS评级MS62,淡金黄色包浆,打制压力其实不错,但划痕(尤其是人脸上)略多
61:无磨损,平均或低于平均水准的打制,允许出现多处较重的磕碰与划伤
三年大头,PCGS评级MS61,几乎无包浆,划痕较多
60:无磨损,可以是较弱的打制,以及多处严重的磕碰与划伤。
九年大头粗发版,PCGS评级MS60,可见划痕与磕碰较多
在各个整数分之间,还有“+”分数,如63+意味着分数介于63与64之间,相应的交易价格也应该略高于63分的。
近年来评级公司出现“细节”评级(Details),也就是将一些确属真品但有点品相问题的币也装入评级盒子,给出对应的档次及Detail评语,但不给数字分数,如AU detail的意思就是“虽然有点问题,但除此之外整体品相属近未流通级别”。这种钱币的市价,一般比同等有分数的低不少。但因为至少保证真品,还是有一定市场。
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引起“细节”评级的原因,使用PCGS的分数系统。
82:Filed rim,锉边。这一情况不太常见,也不必多说。
91:Questionable color,可疑色彩。也就是说评级师怀疑钱币的色彩、包浆是后来人造的,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
92:Cleaning,清洗。这几乎是没分的最常见原因,引起的误会也最多,因此需要仔细说一说。很多人说“不要清洗,否则评级就没分了”,也有人说“亮白色的币都是清洗过的”。首先,“不要清洗”这一点还是大体正确的,因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清洗都属于弊大于利,绝大多数清洗都是“不当清洗”。其次,“清洗了就没分”这一说法也是不对的。根据评级公司的定义,只有摩擦性的清洗,或者严重的腐蚀性清洗,引起金属表面形态改变的,才属于“造成没分的清洗”。如果使用洗银水洗去浮锈,没有造成明显的金属表面形态改变,那大概率还是会有分。至于说亮白色的原光币,里面可能有被洗过的,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说全部都是被洗过的。有些原卷拆出来的,如果保存状态好,也可能仍然保持亮白色的表面,尤其是一些铸造年代较晚的品种,如三角圆大头还有美国、台湾回流的船洋。注意,PC标签上的“Cleaning”和“Cleaned”是一个意思,而如果清洗太严重,会标“Harshly Cleaned”。
93:Planchet flaw,币坯缺陷。这一情况在中国银币中也不太多见。
94:Altered surface,币面改变。也不常见,如表面涂漆等情况。
95:Scratch,划痕。这里指的是较为明显、影响整体表现的划痕。此评分偶尔能见到。
97:Environmental Damage,环境损伤。这里指的是由于保存不当,或水浸土埋等原因,造成的重锈,已经覆盖大片区域,同时其下的金属表面已经出现不可逆损伤的情况。此外,银币上如果有墨戳、朱砂字迹,也会被归入此类。
98:Damage,机械损伤。这一类别其实包含很多不同的细分描述,由于种类太多几乎无法总结完全。常出现在评级币标签上的有:Graffiti(刻画),rim damage (边缘损伤),chop mark (戳记),repaired(修复),Tooled(工具损伤),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枚钱币上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不给分的理由,标签上也只会列出一个,即最影响价值的那个。个人经验是97>98>92,即重锈>机械损伤>摩擦性清洗。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以上列出的问题都会导致“细节评级”,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问题大不大,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大部分收藏者对它的喜爱程度。比如不太严重的边齿磕碰,边缘的一点点重锈,很多时候都会有分,但有可能会影响分数的高低。
很多人买评级币的原因是“真品有保障”,实际上评级师也是人,也有出错的时候。部分高端老银币的高仿假币新出来的时候,有可能评级公司的评级师也被迷惑住,就会被当做真品入盒。但整体来说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必过分担心。
‘伍’ 京东银元宝真吗
是保真的。
京东上的元宝都是经过鉴定的。
京东是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人民币,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
‘陆’ 银元au06是什么意思
答:AU表示近未使用,属美品,对应分值为50、53、55、58分。01表示污染面积大或局部锈蚀。02表示严重清洗或者局部腐蚀。
拓展资料:
银元,又称银币、 洋钱, 清代为“龙洋”、“大洋”, 民国“大头”居多, 为袁世凯、孙中山大头像。孙像开国纪念币又称“小头”,背帆船又称“船洋”。随着存世量的不断减少、收藏与爱好者的不断增多,银元造假卖假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手段,引人上当受骗。源于此,如何鉴别真假银元已成为收藏爱好者不可缺少的知识。结合本人所学知识和多年的收藏鉴别经验,现介绍几种粗浅的鉴别方法,供初涉银元收藏的爱好者参考。
铜质银元:这种银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元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制造出来的,因为铜质坚硬造成图案粗糙模糊,虽然外表镀银,但一磨擦,即现出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比真银元尖亮,并伴有哨声。
铅质银元:是以铅充银、外为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图案与真银元基本上没有差别,但敲击出来的声音比较厚实,发闷,阴沉而带嗒音,用火烤热,随之变形,铅即流出。
夹馅银元: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比较厚,磨擦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种夹馅银元是假银元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钢、铅、锌、锡等多种成分,敲击出来的声音厚实、短促沉闷,没有转音,重量比真银元轻,通常不足25克。
砂版银元:这种银元是运用翻砂技术制造出来的,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左右,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可碎裂,碎裂面呈浅灰色,材质多为铅、锡等近白色金属,敲击出来的声音也比较尖亮。市场上见到的假银元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私制银元:这种银元是私人制造的,材质为银,这种伪钱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来的,民国时期在海南岛铸造,因此又称琼版银元,品种有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等,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总的来说,这种私制银元也是旧银元的一种。
改版银元:这种银元一般无法用肉眼鉴别,不论敲声或测试银的成色或重量或者包浆均是旧制,这种造假的方法很逼真,是把真银元的字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冒充高档的珍稀品传世银元,牟取暴利。这种改版银元唯一的辨别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细看每个字体的迹缝,是否有留下的刀刻痕迹。
新版银元:这种银元市场上比较多,是用真银通过高仿制成。伪造新版银元是因为早期银元日渐稀少,它的收藏价值已远远高于银子价格的数倍数十倍,利润可观。这种新版银元虽然在图案、声音、重量等方面难以区别,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早期的银元是用几十吨的机器冲压制成,因此表面平滑如镜,银的密度较好,而新版银元因制造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大多数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机器冲压而成,机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机器,所以细看银元表面及局部有较小的沙眼,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其图像无立体感,尤其城墙垛口和齿边不规整。
总之,真银元的标准重量是26.6克左右,经过流通磨擦,也不会低于25克,真银元的图案清晰,城墙垛口和齿边平整光滑,细微的笔划也有立体感,银元表面越擦越亮,亮光柔和,假银元越擦越灰暗,这些基本准则把握住了,仔细辨别,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柒’ 大清银币如何坚定真伪
银元的鉴定其实大同小异,当然,对于那些稀有珍贵银元的高仿币的鉴定,较为复杂。以下是常见银元的鉴定方法
方法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圆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圆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假币,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假币,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假币,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币。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无韵音的是假银圆。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四、锈色辨伪。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由于“袁大头”逐渐得到收藏市场的认可,因此不乏众多造假者为追逐利益伪造或仿造“袁大头”,不少收藏者不小心就为了“袁大头”而稀里糊涂成了“冤大头”。原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姚朔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鉴别“袁大头”真伪的技巧:
第一种方法是“敲”
拿两块银币,用双手的指尖各托住一枚银币的中心,慢慢靠拢,当两枚银币重合大约四分之一的位置时,使得两枚银币轻轻地磕彼此的边缘,真币发出的声音清脆,伪币声音听来发木。
第二种方法是“吹”
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银元的正中心,猛地吹银元的竖边,迅速放到耳朵边听,真的成色好的银币尾音悠长而清亮,而其他金属或非纯银的不会有这样的尾音,比如市场常见的灌铅银币几乎不响,因为铅比较重比较软,不容易震动发音。现在的伪造者大多借用电脑制版,以合金材质冒充银子,其色、文图几可乱真,但终因不是银,其发音尖长,内行人一辨别就知真伪。
第三种方法是“称”
真币一般足重,经过流通损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润泽柔白、音色柔长、文图精确、包浆自然;伪币一般不足重,或加大加厚导致超重,且颜色灰暗。
第四种方法是用化学分析(慎用,容易造成包浆破坏)
在没有图案的地方,点一小滴硝酸,立刻会看到硝酸与银币中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土黄色的硝酸银等其它金属的化合沉淀物。然后用布类的软性材料擦去化学反应沉淀物,你仍然会看到银白色的表面,这种实验不会伤害银币的整体结构,简单易行。因为金属币的金属成分的构成不纯,其化学反应物的颜色变化也较大,如果是假币,可通过化学反应物的颜色,来判断出银币的真伪。
袁大头
例如:1,铜胎镀银 币的微米镀银层很快的会和硝酸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与铜基材料继续进行化学反应,最终的化学反应完成后,会呈现出浅绿色的硝酸银与硝酸铜等金属的混合沉淀物。擦净化学反应后的部位颜色,其不再是银白色,而是浅黄色的铜基材质。
2,合金材料银币 不含银的合金材料假银币,用硝酸化学分析后,其沉淀物的颜色为浑浊的白灰色物质。
3,如果用锡与铅材料制造的假银币,其硝酸锡和硝酸铅等金属的化学反应物为白灰色的沉淀物质。
通过化学反应物的颜色,就能够判别出银币的真假。其他材料的假银币可用上述的三种方法进行验证。鉴别妙招听声音
就是利用银元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来辨别。用一个指尖向上轻轻顶住银元的中央,用另一枚银元撞击这枚银元的边缘部位,发出的声音轻脆,柔和,是真银元。如声音发尖而高,带有铜声,是含铜很多的低成分假银元。如声音低而嘶哑,周边不一致,就是包皮、挖补的假银元。一般假银元的声音多半尖短而低闷。
看外形
看外形结构,注意观察银元的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等是否正常,有无经过酸洗、锉边、包皮、挖补的痕迹及是否私版银元等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假银元的直径比真银元稍小些,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即可辨出真伪。
验边齿
由于真银元是机制版?其边齿细致匀称,规整划一;假币的边齿粗糙,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局部修锉的痕迹。只要细心,肉眼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如真的"袁大头"边齿的两条粗齿里有一条细齿?而假"袁大头"的细齿则模糊不清。
称重量
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成色88%。正常的银元经过流通磨损后,重量也应达到25.8克。凡是重量低于25.8克、成色低于84%的,不是洗版、锉边、包皮、挖补银元,就是假币。
酸检验
在银元上滴上一滴硝酸,如发现银元冒绿泡或变黑,就是成分不足或假银元。而铜芯银元只要是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银,镀银表层很容易脱落,且脱落部分极易生锈。
总之,要多学习通过形制、包浆、字体、锈色来判断银币的真假,以及识别银币的版别。敲击、酸检验等方法尽量少用。另外千万不要用牙齿去咬银币,否则会破坏品相。
‘捌’ 银元咋评级什么是公博,听说评级的银元价格会变高
公博是国内最早出现也是目前信誉度最高的钱币评级机构。公博盒子币是真品的认定,一般稍有疑问的钱币是不予装盒的,所以很多初玩者为避免买到假币都会买公博的盒子币。因为保真,交易有保障,所以可以卖不错的价格。但也不会有评级后价格会变高的说法。
公博01表示公博这个机构鉴定的古钱币级别是01。对于比较常规的古钱币是可以进行鉴定的,但是有些古钱币可能受损特别的严重了,或者有些古钱币干脆就有了清洗严重的状况,这样就不能够进行认证。其中的公博指的是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主要从事一些古钱币的鉴定工作,通过这个公司的鉴定之后,会有相应的鉴定级别,相应的级别从00一直到09,不同的数字代表了古钱币不同的特征,如果是公博01,那么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这个古钱币有比较明显的污染,或者是有局部的锈蚀。
拓展资料:
字母及数字代表的意思
MS:60-70.表示币面底版非常精美,接近出厂状态
AU:50、53、55、58 表示几乎未使用,细节非常完整
XF:40、45 表示整体精美,币面没有大面积磨损
VF:25、30、35 表示比较完整,图案文字比较清晰,有明显流通磨损或局部污染
F:表示普通品
00 表示臆造品
01 表示明显污染
02 表示严重清洗
03 表示局部修补
04 表示私铸
05 表示破裂
06 表示严重磕碰损伤
07 表示铸造缺陷
08 表示移位、叠压、阴阳、单面等造币厂错误
09 表示戳记
‘玖’ 我看到闲鱼上面有卖银元的、他说、不知道真假、不保真、我就买了、300个500块钱、大概不到2块一个
300个500元当然是假的,袁大头一个是真的价格也不止500元,这种算不上违法,闲鱼平台本来就交易大家闲置的物品,所以在闲鱼上买卖物品全凭每个人的诚信,更何况在买之前已经说明了不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