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汇的碳汇交易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木(分)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评估报告中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年到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且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据相关资料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我国政府曾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庄严承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相比传统林业,碳汇林业具备“交易”的潜质,蕴藏着巨大商机。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工业,碳汇成本较低,有“绿色黄金”之称。据预测,202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将达3000亿美元。
业内专家、学者对林业碳汇前景表示看好。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确定7个碳汇试点。去年底,国家林业局在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阿里巴巴集团以18万元购买了1万吨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国内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
企业和个人捐资碳汇,可以积累碳信用指标,未来国内碳交易市场成熟后,不仅能够抵减一定量的碳排放,而且还有望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获得“博彩”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企业,是一种长远投资,是为企业储存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碳汇“交易”对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新机制也十分有利。集体林改后,农民获得了林地和林木所有权,虽然短期内难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如果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就可以弥补森林经营周期长、短期没有经济收益的问题。同时,企业通过捐资碳汇帮助农民造林或者搞好森林经营,将来树的延伸产品价值就可以归农民所有,企业可以从中积累碳信用指标,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存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2. 我家是种树的可以个人参与碳交易挣钱吗
我国的个人碳汇交易目前还没有开通。据了解,全国碳市场交易或在6月份开启,其呈现的形式是95%的碳配额交易搭配5%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交易。
进一步指出,个人从碳汇交易里兑现金还较为遥远。“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主体想进入到碳排放交易或碳汇交易有一个排放量的门槛。只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年的行业才会被纳入到全国碳交易市场,而个人每年的排放量其实很少。”
5月13日,针对近期网络上部分不实传言,蚂蚁森林发表声明称:蚂蚁森林是纯公益项目,不会为蚂蚁集团带来任何资金收益。关于蚂蚁森林超过。
5.5亿参与者的个人碳减排,蚂蚁森林负责人轻如表示:“绿色能量”是根据低碳行为设计出来的虚拟积分,不能参与碳交易。据悉,自2016年上线来,蚂蚁森林已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了超过。
2.23亿棵树,种植面积300多万亩。所有树木包括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的“碳汇”是纯公益捐赠,属于国家和社会,迄今从未参与过碳汇交易。蚂蚁森林还承诺,如果未来蚂蚁森林记录的个人碳减排量能被纳入碳交易体系。
产生的所有收益将属于用户个人,不属于蚂蚁森林。时代财经梳理发现,蚂蚁森林声明通篇围绕碳排放个人帐户,且明确个人帐户并没参与碳汇交易。
3. 多少亩林地才能碳交易
林地碳交易的亩数要求:
1、如果是新造林或再造林,建议最低在1万亩以上,一般要求是10万亩或者更多,因为开发成本几乎是固定的,林子规模小了划不来,赚不到钱。
2、如果是既有林地,规模要求更大一些,建议最低要求在5万亩以上。
碳汇交易将成为山区农民经营森林获取经济收益的又一重要途径。不管是那种林地,一般都要求产权清晰,产权不清的林地后续会带来很多麻烦,会影响项目是否能得到批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还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1、2005年2月16日后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但是目前《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在修改,以修改后的规定为准。
2、不属于湿地或有机土。
3、碳汇造林(含竹子造林)项目必须是在无林地上实施的造林项目,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的造林都不能列入碳汇造林项目。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必须是人工林。
4、项目具有额外性。通过碳汇项目的实施,产生的项目碳汇量高于基线碳汇量的情形,且这种额外的碳汇量在没有拟议的林业碳汇项目活动时是不会产生的。
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的项目一定要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属于增量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判断;另一方面,我们的项目是否符合方法学,判断该项目是否可开发为CCER,需要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项目审定和核证。
4. 碳汇如何交易
一、碳汇要进入交易至少应有4个环节:5. 森林碳汇的市场交易
中国已经明确把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增汇的措施,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是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2011年11月1日,经国家林业局同意,由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仪式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为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颁发了“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铜牌,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7月19日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经浙江省政府批准,于2010年12月6日成立,是全国唯一的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主要从事林权交易、原木(木材)等大宗林产品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
以德国为例,说德国虽然目前(2010年)森林覆盖率超过30%,但是却没有申请CDM的项目。原因是如果申请森林碳汇的CDM项目,就必须证明这片碳汇林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额外”种植的。并且由于树木种类的不同,年份的不同,甚至土壤土质的不同带来的固碳性的不同,这些都给计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五大环节
这5大环节包括:①生产标准,②计量碳汇的标准,③认证标准(即检查验收的标准),④交易的规则,⑤交易的标准。关于交易的标准应由交易所来制定和执行,而认证标准则应该由生产方和交易方之外的第三方来完成。认证验收的第三方机构,也在建立培训中。
6. 2022年碳汇能交易吗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运行一年有余,总体比较平稳,为企业减排降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已经暂停了5年,何时启动成为当前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出席发布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关情况。
李高司长回答了很多当下的关切的问题。其中,对于我国今年是否会考虑重启CCER,以满足碳市场运行过程中对CCER的需求,李司做出回应称:
将从顶层制度设计、开展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尽管李高司长没有透露CCER重启的具体时间,但一些市场顶层制度设计工作已经在加快推进,这意味着重启越来越近了。
2017年,我国暂停了包括新的减排量签发和新项目审批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活动,已签发的仍可交易和使用。
目前在国内,共有12家CCER审定机构。虽然CCER项目暂缓备案申请,但仍有不少机构进行CCER项目的开发和审定,以便在市场重启后尽快进入市场交易。
7. 碳汇什么时候上市
碳汇是2022年10月8日上市的。碳汇是国内个人及企业碳汇交易网络平台,为实践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市,上市时间是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