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交易市场 > 债务周期怎么交易

债务周期怎么交易

发布时间:2023-01-18 22:53:02

A. 偿债周期的计算方法

偿债周期=生息负债/(利润总额+折旧+摊销+财务费用)
生息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

B. 债务周期有哪些阶段

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平稳发展,此时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贷款加大流通,支撑支出和投资,进而推动收入增加,资产价格上涨,经济逐渐朝繁荣期发展。

收入增加和资产增值导致进一步借债,扩大在商品和金融资产上的支出,这样正向强化逐渐走向泡沫阶段

经济逐渐繁荣,银行和金融机构争先出借资金,许多平时无法获取信贷的人也成为了债务人,带来大量无法偿还的贷款。

在某个时间点,债务增长超过了收入增长,进入债务周期这种疯狂的状况被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察觉,或者是某企业资金链断裂,亦或是天灾,泡沫开始收缩,越来越多的借款被用来还债,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缩紧信贷,借款人债务负担加剧,逾期坏账开始产生,此时已经到达债务周期的顶部,央行开始遏制信贷增长,进而导致债务周期加速下滑,贷款减少导致收入和资产价值下降,进一步导致信贷减少,高杠杆借款人最先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债务危机爆发。

市场流动性紧缩,中央开始出手干预市场,但是前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不够重视等原因,干预手段往往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经济下行,金融资产价下跌,整个社会开始去杠杆进程,人人手握现金,市场流动性几乎枯竭,政府大力干预市场,降息降准,印钞注入流动性,跌速放缓,逐渐平稳。

这几个阶段周而复始,一次周期可能持续数年,数十年。

对于周期的判段,主要集中在对泡沫期的判断,因为泡沫期是周期的中心。达里奥给出了他们团队研究案例的几个判断指标:

作为普通投资者其实很难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获取准确的数据去评判所处阶段,比较实用的3,5指标可以作为泡沫阶段的主要判断指标,当身边得到新买家(从未进入过该市场的玩家)跃跃欲试的时候,可能就是该离场的时候。

C. 债务周期 的特征、阶段

一个典型的债务周期可以被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早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 债务增长强劲,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更快 。因为早期的债务,基本都用来支持那些可以 带来快速增长的生产活动 。这一时期, 经济开始高速增长 。( 收入 增长 ≥债务 增长)

第二阶段,是 泡沫阶段 。在这个周期, 人们普遍对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下去抱有信心 ,于是,更乐于 借钱去消费、购买资产 ,当然也有一部分用于投入生产。出于同样的信心, 银行也乐于借钱出去 。于是, 债务的增长速度 ,开始 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 。( 债务 增长 >收入 增长)

第三阶段, 达到顶部 。判断是否 达到顶部的一个标准是 : 市场已经非常好 ,而 所有人都认为它还会继续好下去。泡沫破灭只需要一个偶然举动 。然后, 银行和债主开始担心没有办法拿回自己的钱 ,于是,它们不再愿意借钱出去,也开始 要求到期的债务尽快偿还,而不是延期 。

第四个阶段,是 萧条阶段 。这时,为了 偿还债务,人们开始抛售手上的资产,包括房子、股票 等。于是,这些 资产的价格继续下跌 。在萧条阶段, 所有人都需要现金,可是那些持有现金的人 ,也就是有能力借钱给其他人的人, 却不愿意继续借钱 了。

第五个阶段,是 去杠杆阶段 。决策者开始采取措施应对萧条。决策者手中有两个武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比如通过增发货币、到市场上购买资产、增加财政支出。这些方法都是为了 给市场注入资本和流动性 。

第六个阶段,可以描述为“ 推绳子 ”。它指的是, 央行发现,很难让资金和信贷直接流入生产循环中 。推绳子是个比喻,你 可以拉绳子让它往一个方向走,但你很难向反方向推它 。金融界用推绳子来比喻一种 无效的努力 。

第七个阶段,是 正常化阶段 。这时, 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人们重新开始对未来抱有信心,信贷活动也开始正常 。

周期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债务周期 是影响经济这部机器运行的重要力量 。达利欧把债务周期分为两种,分别是:5到10年的短周期;以及,由短债务周期叠加而成的长债务周期。

经济机器要想正常运转,重要的是要在三个方面保持平衡:

第一, 债务增长和收入增长要保持平衡 ;

第二,经济发展过热和过冷之间的平衡,如果经济过热就需要收紧,过冷就需要刺激;

第三,资本市场的平衡,它指的是包括股票、债券和现金这三种典型资产的 预期回报率的平衡。

同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使用两个杠杆来干预周期,维持经济机器的正常运转 。这两个杠杆,就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D. 怎么确定长期债务周期处于下行阶段

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债务周期一般只会出现一次,所以大多数人对此毫无准备,危机出现时往往措手不及。一般长期的债务周期为50-100年,可分为6个阶段。
阶段一:不存在债务,或者债务很少,人们使用硬通货。
通过债务重组和债务货币化,上个周期的债务基本消除。人们重新开始使用值得信赖的硬通货,比如黄金、白银以及其他贵金属。比如,德国债务和货币崩溃后,就开始以黄金和土地作为交换媒介,而后德国货币开始与美元挂钩;20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比索崩盘后,也开始与美元挂钩。在阶段一,与硬通货挂钩很重要,因为这样不会出现信用问题。
而不像债务资产的本质,是他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交付价值的承诺;而纸币,根本算不上承诺,因为发行它的人并未承诺我们兑换多少商品和服务。因此,在这个阶段,硬通货是唯一被人信任的媒介。
阶段二:新的票据和纸币重新出现。
由于随身携带大量贵金属十分不便,一些被人们信赖的机构开始逐步建立信用,大家将财富存放在这些机构中,同时这些机构给存放人出具票据,这些票据可以是一张纸也可以是一张纸币。
很快,人们将这些“票据”视为实际货币,因为这些票据可以随时被兑换成等值的财富,也可以直接用于购物。此时,货币的价值通常与某种实物的价值挂钩,这种实物通常是硬通货,如黄金和白银。

阶段三:债务不断增加。
起初,硬通货债权票据数量与储存的硬通货一样多。
后来,硬通货债权票据数量超过了储存的硬通货。
票据持有者将票据借给银行,得到利息;银行又将票据借给其他能支付更高利息的人。随着资产价格和生产双双提升,整个社会皆大欢喜。贷款和借款增多,掀起了借贷热潮,以至债务资产的数量超过了实际商品和服务数量。
最终,硬通货债权票据数量大大超过储存的硬通货。
人们持有的债权资产比商品和服务数量增长得更快,而持有债权资产的人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未来将这些资产换成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当债务资产无法顺利兑换成货币以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就出现了“卖不掉”的问题,危机就出现了。
阶段四:债务危机、违约、货币贬值、印钞,与硬通货脱钩。
当债权人认为他们不能从债务中获得足够的回报,亦或是债务资产无法作为存储购买力的依据,问题就会发生。当债务资产持有者想换成实物货币、实物商品、服务,却发现无法顺利转换时,挤兑就会出现,即债务资产持有者争相卖出债务资产,将其转换成货币、商品、服务和其他资产。
此时央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允许资金从债市流出,这会导致债务资产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给借款人带来更大压力;要么印钞,自行消化掉这些被抛出的债务资产。如果是后者,央行就不得不与硬通货脱钩,如果该国货币已经与硬通货脱钩,那么就不得不持续贬值。在这个过程中,印的钱不足以抵消跑掉的资本,就会通缩;而印的钱过多,则又会带来通胀。
事实上,当某一类资产(债、地产、股票)的体量大大超过整个社会的硬通货数量以及经济体中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时,持有这类资产的风险就很大,他们必须面临可能无法顺利将这类资产兑换成硬通货、商品和服务的风险。

阶段五:货币贬值。
央行希望尽可能延长债务周期,使其能长久持续下去,最终放弃硬通货货币体系,转而采用所谓的法定货币体系。最近一次的转变发生在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第二日美股大涨。因为大量资本从债市退出,转而进入商品市场、股票市场,相比之下后两者更能对抗无限印钞。
我们不应该依靠ZF来保护财富,因为ZF大概率会滥用货币特权,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者能掌控整个长期债务周期。每一个决策者都只参与了长期债务周期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他们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当下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这些决策在后期,会导致债务累积,当债务危机来临ZF不但要救别人,还需要救自己。而当ZF能通过创造货币而取得好评时,ZF很难抵抗这种诱惑。纵观历史上的统治者,他们都会积累大量债务,这些债务在未来很久才会到期,所以继任者需要为之买单。(题外话: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全球形成一个世界ZF,而每个国家则成为地方ZF,并共同服从世界ZF的调配,有点像中国现行制度的放大版。而在世界ZF内,则会有、中派、美派、欧派等,大家持续博弈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均衡。)
当政府大量印钞和购债带来的结果就是货币贬值,这实质上是对货币和债券持有人征税,并以此补贴债务人和借款人的负担。在日本,就相当于对持有日债的人征税,以补贴那些发债的实体;在中国,就相当于对没有房贷的人群征税,以补贴那些拥有房贷和企业债的人和实体。当一部分人觉醒后,他们就会设法出售资产,并将财富转移到其他国家、其他资产类别上。此时,ZF通常会继续印钞,同时禁止资金流入通胀对冲资产和他国货币。此时,印钞不断拉动资产上涨,人们好像变得更富裕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货币在持续贬值。

阶段六:回归硬通货。
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一窝蜂地逃离现金和债务资产,并转向黄金、白银、保值的股票,以及没有这些问题的他国货币和资产。在这一阶段,巨大的贫富和价值观差距会造成经济压力和贫富矛盾的激化。富人想着如何把财富换成硬资产、外币,或转移到其他国家。而ZF会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们更难投资黄金、外币和外国资产。
最终,政府通过提供大量资金和廉价贷款,基本上消除了债务,但ZF也被迫回归某种硬通货,重建人们对货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信心。这时通常会将新货币与某种硬通货重新挂钩,并允许新货币持有者将其转换为硬通货。
结语。
在长期债务周期中,持有债务资产就像手握定时炸弹,大爆炸(即发生重大违约或货币大幅贬值)每50~100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大部分人一生仅经历过一次,距离上一次债务危机的时间越长,人们对它的记忆就越淡。
长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0~100年,在人的一生中一般只出现一次,所以大多数人对其会毫无预料。因此其到来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让很多人遭受损失。最近的长期债务周期始于1944年,是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秩序,目前我们正处于长期债务周期的后期阶段,部分国家正在经历阶段五,部分国家正在经历阶段六。

E. 偿债周期

建行的好悲催,在网上搜都没有这个指标,不知道审批人要这个指标干嘛?我都是以下面公式算的:
偿债周期=生息负债/(利润总额+折旧+摊销+财务费用)
生息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

湖北建行的苦B路过……

F. 读《债务危机——第一章典型债务大周期》

读《债务危机——第一章典型债务大周期》

作者认为债务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有周期的。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没有,并称作者这个论调为巫师言论。

一、金钱

1、金钱两个功能交换媒介和财富储藏。

2、金钱两个主人为金钱劳动(穷人)储藏财富的人(富人)。

二、债务周期产生的原因:

1、每个短期债务周期就是一个经济周期,多个短期债务周期叠加形成一个长期债务周期,直到推动债务扩张的降息无法继续。

2、债务危机=债务扩张和偿债成本的比率。

3、长期周期很多方面与短期债务相似。

(1)信贷宽松带来经济扩张紧缩带来经济衰退。

(2)央行通过降息刺激债务周期发展推动经济走出衰退。

(3)债务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造成长期债务周期。

(4)长期债务上行阶段市场参与者愿意承担风险。

(5)债务与收入比率一旦达到极限资产价格下降,偿债出现问题,缺乏信贷和现金的公司减少开支造成股市崩盘。央行降息并增加流动性。但萧条时无法再降息,一般政策措施无法增加流动性或资金。

4、罗马50年要消除一次性债务即“禧年”。

5、债务周期会产生两类问题:(1)因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本付息而产生的损失。(2)贷款以及贷款所支撑的支出下降。

三、债务周期的种类:

1、债务周期一般分为两种,是哪种类型取决于外币计价债务比例:

(1)通缩性债务危机(以本位币计价债务更多)

<1>通缩性萧条通过降息应对债务一般以本国货币计价的。

(2)通胀性债务危机(以外币计价债务)。

<1>通胀性萧条经常出现在依赖外资流动的国家,无法印钱购债

四、债务危机的阶段:

1、通缩性债务危机的七个阶段:

(1)早期阶段;

(2)泡沫阶段——泡沫始于牛市;

1)典型泡沫阶段会持续三年,债务在GDP比年均增长20%~25%。

2)泡沫特特性:<1>资产价格偏高;<2>市场预期目前的高价会继续快速上升;<3>普遍存在看涨情绪;<4>利用高杠杆融资买进资产;<5>买家提前很长时间买入,首在投机或应对未来价格上涨。<6>新买家进入市场;<7>刺激性货币政策进一步助长泡沫。

(3)顶部:

1)顶部如果市场已经好到不能再好,但每个人都认为还会再好,顶部形成。       2)大多数顶部出现央行提升利率。有时意外现金流不足(原因很多)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4)萧条阶段:

1)GDP降幅超过3%就是萧条。

2)经济衰退阶段一般通过降息来解决,因为降息有以下影响:

<1>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2>刺激经济活动;<3>减轻偿债负担;

3)但是经济萧条时期,利率已经接近0%,萧条阶段经济体还存在严重的货币外流或货币贬值问题,最低利率就不太可能太低。因为要考虑信贷和汇率面临的风险。

4)萧条和偿付能力问题以及萧条和现金流问题可能互为因果。

5)如果存在偿付能力问题(即债务人没有足够股权资本)则会产生会计或监管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予以处理:<1>提供足够的股权资本;<2>更改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以隐藏问题。

6)一种错误的认识——萧条是心里因素所致。原因有:去杠杆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非心里因素,而是信贷、资金、商品和服务的供求情况,以及这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萧条阶段的主导因素是债务减免(债务违约和重组)和财政紧缩等通缩量,债务货币化的力度不足。一个人的债务是另一个人的资产,大幅削减这些资产的价值会大大减少对商品、服务和投资性资产的需求。

(5)和谐的去杠杆化:

1)当债务和偿债成本增速高于偿债所需收入的增速,办法就是去杠杆,央行降低利率缓解危机。

2)相比于其他手段平衡推进,从而减少难以承受的冲击,减少债务比率,并保持可接受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如果有足够刺激,可以抵消通缩性去杠杆化力量,使名义经济增长率高于名义利率,但又不会因刺激过度造成通胀加速,货币严重贬值,从而引发新的债务泡沫,就可以产生和谐去杠杆化。

3)如果央行措施适度,则会带来偿债救济,可以去杠杆化的同时保持经济正增长。

4)人们想知道印钞是否会导致通胀率上升。

(6)推绳子;

1)货币政策分为三种:由利率驱动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刺激经济;量化宽松,购买投资者影响最大的金融资产,通常是债务资产;更直接的为消费者提供资金,刺激消费。又称直升机撒钱。目前政策好像处于降息阶段。以上阶段成为推绳子。

(7)正常化:经济活力和资本形成的复苏往往很慢(即使在和谐去杠杆化进程中),通常5到10年(因此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才能使实际经济活力达到之前的峰值。此外,股票价格达到之前的高点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十年左右,因此投资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再次持有股票的风险(即股票风险溢价处于高位),单系统终会回归正常。

2、通胀性萧条和货币危机

(1)汇率走势是产生通胀性萧条的原因:当债务的计价货币走低时,债务持有人会选择抛售债务,把资产转移为以另一种货币计价,或选择黄金等非货币财务储存工具。

(2)当一国出现债务危机和经济疲软时,央行往往不能通过加息对抗货币疲软,因此会导致资金流向更安全的国家和币种。

(3)面对资金外流和贷款枯竭的问题,央行要么选择收紧信贷市场,要么选择印钞,提供大量的资金。

(4)当国家出现政治动荡或经济不景气时,往往造成资本外流,导致汇率走弱。(感觉日本、俄罗斯都是这种情况)。

(5)终结债务挤压的情况:<1>债务违约或资金创造规模足以减轻债务挤压;<2>以其他方式减少偿债要求;<3>货币贬值幅度远远超过通胀率的涨幅,导致该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变得极具竞争力,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6)通胀性债务周期五个阶段:(1)早期阶段;(2)泡沫阶段;(3)顶部和保卫汇率阶段;(4)萧条阶段;(5)正常化阶段。

(7)通胀性萧条是由以外币计价的债务流出导致,后果更严重。

(8)从短暂通胀性萧条跌入恶性通胀深渊

<1>恶性通胀是指通胀水平极高,商品和服务价格每年至少翻一番,造成大量财富损失。

<2>恶性通胀特征是决策者无法解决国际收支与偿债成本之间的不平衡,并长时间通过大量印钞票维持对外支出。

<3>每次货币贬值为了确保购买力不降低他们会毫不犹豫用现金购买外国资产和实物资产。

<4>在通胀性去杠杆化期间,债务的平均到期期限总会缩短。

<5>恶性通胀期间投资基本原则:做空货币,尽可能把钱汇到国外,购买大宗商品,投资大宗商品行业(黄金、煤炭、金属等)。投资股票是个赔钱的主意。

<6>为结束通胀性去杠杆化,各国采取的典型办法是发型具有坚实货币基础的新币,逐步淘汰旧货币。

五、处理债务危机的措施:

(1)财务紧缩;

(2)债务违约/重组:

1)当去杠杆化失灵,迫使政府成为债务大买家,即债务重组。

2)债务违约和重组会给人们带来重创、尤其对杠杆贷款人(例如银行)。恐慌心理在金融体系内加速传递,且愈演愈烈,大家都需要现金,导致现金短缺。

3)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决策者一般有如下特点:<1>能迅速认识到信贷问题严重程度。<2>政府不会拯救非核心机构<3>打造或恢复强大的信贷渠道,这样信誉良好的人未来可以获得借款。<4>在应对坏账的同时,确保经理增长率和通胀率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

4)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工具:<1>贷款重组;<2>债转股和资产没收;<3>直接把贷款或资产出售给第三方;<4>贷款证券化。

5)引入资产管理公司通常会加速债务问题管理。

(3)央行印钞、购买资产(或提供担保);

(4)将资金和信贷从充足的领域转向不足的领域。

六、特殊的债务危机原因:战时经济

1、发生破坏性冲突的情况:(1)在一国内部,贫富差距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民粹主义、专制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领袖上台。(2)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当的国家之间产生冲突,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变得尤其错综复杂。

2、大国及其储备货币的崛起和衰落,会沿着一个经济大周期或地缘政治大周期发展。

3、国家之间的关系:(1)合作竞争关系;(2)相互威胁关系。

4、战争期间政府要么举债要么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5、处理债务危机的精髓在于把不良债务分摊到多年。如果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事情比较好办。如果以外币计价,决策者就必须做出更加艰难的抉择,无论如何,后果都更加严酷。

七、萧条的管理

1、减轻债务负担的政策工具分为四大类:(1)财政紧缩(2)债务违约/债务重组(3)债务货币化/印钞(4)财富转移-从富人转移到穷人。

2、债务危机管理存在两大障碍:(1)政府不知道如何妥善处理债务危机(2)存在政策或法律限制,政府没有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

3、财政紧缩,虽然高度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对于去杠杆化必不可少,但一般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决策者必须采取(1)减少恐慌,提供债务担保。(2)提供流动性。(3)支撑系统性机构的偿付能力。(4)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重组、国有化、损失覆盖。

八、重新分配财富

1、泡沫时期贫富差距会拉大。

2、增税会增加所得税、不动产税和消费税税率形式实施。

3、财富转移的规模不足以对去杠杆化进程做出实质性贡献。

新开了一个公众号,分享软件项目管理、金融知识、历史读书笔记,请大家多多支持

G. 什么是欠款周期

说白了就是赊账
从还款日开始到最后还款日的区间叫欠款周期

H. 2021-08-22

第九讲 金融学笔记

普通人:了解金融行为+金融环境+具备金融思维

一、宏观层面

瑞达利欧增长曲线:来源视频《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经济增长模型-要素1)生产率的提高、2)短期债务周期、3)长期债务周期。

市场:经济运行最小单位-交易(货币/信用→买到商品/服务/金融资产),交易聚合形成市场(eg医疗/教育/能源/消费市场等),市场聚合形成经济体;政府(国债/税收/财政支出)+央行(利率/发行货币)通过不同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运行调控。

杠杆(加倍数):金融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方式,eg贷款买房/金融投资等;由3个要素组成-长度+支点+用途,有不良杠杆、良性杠杆(eg贷款买房),注意两者会发生转换;支点-好的(一个能够稳定地低风险地获得收益的资产或者能力,eg技术突破)+不好的(看似拥有但实际上能力支配不了,eg不了解的股票);长度-损失or收益的倍数。

瑞达利欧建议: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2)不要让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实力是最好的支点)、3)努力提高生产率。

二、微观层面-金融运作过程

金融合约(本质也是一种商品):基于未来A、B双方建立的资金、收益合约

金融三要素(北大香帅老师):时间(移动财富)、杠杆、风险

折现值:为未来定价,egB站股票估值/工作价值评估

风险收益函数:不可能三角-高收益、高流动(低流动性会降低资产内在价值)、低风险;了解风险收益模型,注意极端状况,eg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承担高风险但未获取高收益。

总结:深入理解周期+杠杆、风险+流动性的内涵

I. 经济是怎么运转转的感受

你要问的是经济怎么运转的吧?经济就像一部简单的机器那样运行,但很多人不懂得这点,或是对经济的运行方式持有不同观点。于是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经济虽然可能看起来复杂,但是其实是以简单和机械的方式运行、经济有几个简单的零部件和无数次重复的简单交易组成,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驱动。因而形成三股主要的经济动力:一生产率的提高;二短期债务周期;三长期债务周期。
经济不过是无数交易的总和,而交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交易时刻都在发生,你每次买东西都是进行一笔交易。在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一样,因此把花费的货币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总额,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如果用支出金额÷销量就得出价格,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交易。交易是经济机器的最基本零件,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所以,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个经济。

J. 偿债周期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偿债周期=生息负债/(利润总额+折旧+摊销+财务费用)

生息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

阅读全文

与债务周期怎么交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浏览:980
1kb写多少程序 浏览:178
合法的股市交易平台有哪些 浏览:347
怎么打开mp4文件修改程序 浏览:681
如何进入专利代理公司 浏览:926
速度与时间图像渗透哪些信息 浏览:850
facebook如何复制聊天信息 浏览:89
和cookie相近的技术有哪些 浏览:608
一个美发师技术不好怎么办 浏览:472
怎么代理国际快递 浏览:101
深圳如何补贴电子产品 浏览:198
十佳代理记账要多少费用 浏览:442
手游问道交易时元宝买什么最划算 浏览:428
河北衡水哪里有收藏品交易市场 浏览:51
怎么看网上高铁票上的信息 浏览:568
柚子数据查征信收多少钱 浏览:280
公示信息如何隐藏股东名字 浏览:867
微信如何注册小程序进行调查问卷 浏览:636
南充网络技术哪个好 浏览:631
一个字有哪些数据类型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