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产怎么交易
流程:
1、房地产交易先找房源和看房。这个当然是视个人的喜爱以及自身情况而定,既可以网上找房,也可以通过线下中介找房。无论购房者是通过哪种方式找的房子,建议都要注重产权问题。
2、买卖前的房屋和产权审核也是房地产交易流程,了解房屋情况。
3、房地产交易的过程中记得查档。买卖双方持房产证原件房管局查询房产档案,以确定产权归属以及有没有被抵押。建议各位购房者千万不要轻看了这一步骤,查清产权问题可是有关房子归属的大事。
4、签订正式合同。交付首期之后,就可签订正式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范例可到当地房管局官网下载,双方可自行修改。签合同前需注意,如果房产有共有权人,要让共有权人一同签字,避免后面出现共有权人不同意出售导致交易存在失败的可能。
5、买方办理按揭贷款。如果不是一次性付款,买家还需要到银行做按揭贷款。房地产交易需要注意去银行做贷款申请需要买卖双方到场,要带上身份证原件、结婚证、户口簿、收入证明、银行流水、买卖合同等。
6、过户。去过户时,需要到房产所在地的产权登记中心去办理过户手续,并缴税。买卖双方需要带上身份证原件、房产证原件、二手房买卖合同等。一般,在递件后拿到回执,买方就可以让银行发放之前监管的定金了。在拿到房产证后,买方回银行办理房产抵押,银行之后会给卖方打余款,买方每月按时还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和不动产统一登记】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一条 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在依法取得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上建成房屋的,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B. 房子怎么过户最划算
可买卖过户或赠予过户。房产证满五年的,买卖过户划算。具体如下:
过户的话办赠予费用约为报税价(即你们商定的房产转让价)的6%(公证费3%,过户税费3%)。但赠予过户后,如果你们以后要转让房产,单一项个人所得税就要交报税价的20%。所以不建议采用赠予过户。
建议采用买卖过户,即直接转让房产,税费约为房产报税价的8%(卖方:个人所得税1%(房产证大于5年的免)、增值税5.5%(房产证大于2年的免),买方:契税1.5%,其它过户税费约数百,以上税点均按小于144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计算)。
报税价是你们自己定的。房管局的电脑系统对当地每个区域有一个最低的评估价。你们报的报税价高于那评估价就按你们的价计税。低于的话就按系统的评估价计算。对这评估价最了解的是当地同区域的房产中介,因为他们经常去过户,知道能最低报多少可以通过,所以建议你去中介那了解下。
二手房过户基本程序:签买卖合同、递件、交税、完税过户、领证。不同地区有时程序不同,比方有可能先交税再递件。
签买卖合同是指:买卖双方连同中介方(如果有的话),就房产价格、交楼方式、付款方式等的协商签合同。
递件是指:买卖双方本人带相关资料去房管局申请房产转移登记。买方带身份证原件。如贷款要首套房证明等还要按房管局要求先到相关部门开具。卖方带身份证、房产证、房产原相关税费发 票等原件。交房管局买卖合同可以用房管局版本到房管局后再签。(大城市有很多已实行网签的,就是在网上先申请预受理号和填表,再递件,免得你在房管局排队)
交税是指:房管局收件后,按其要求时间到相关税局部门交纳各种税费。买卖双方各自带身份证原件交各自的税费。
完税过户是指:买卖双方交纳各自税费后,双方一起带身份证和各自交税费的全部发 票单据,到房管局审察确认已完税,完成过户,领取过户回执。
领证是指:买方按过户回执指定时间,带身份证和过户回执到房管局领取新房产证。
C. 房产交易流程怎样
通常情况下,房产交易一般有以下的11个交易步骤:1、挑选中介;2、谈判;3、签合同;4、交定金;5、准备材料;6、评估;7、申请贷款;8、缴税费;9、办理过户;10、收房;11、物业交割。房屋买卖交易一般有以下的2个注意事项:1、房屋的买卖手续是否齐全;2、房屋产权是否够明确。
【法律依据】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第六条 城市私有房屋的所有人,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经审查核实后,领取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登记手续。 数人共有的城市私有房屋,房屋所有人应当领取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的房屋所有权证。
D. 房子怎样过户给子女最划算呢
房子赠与给子女最划算。
赠与:首次过户时只缴3%契税
房产“赠与”需要缴纳的税费有契税、公证费以及登记费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契税,为房屋评估价格的3%,一般来说也就是上海二手房市场价格的3%。目前市价为120万元的房屋,契税为3.6万元。如果子女在房产证满5年后再出售且是唯一住房,可以免缴营业税以及个人所得税,只需缴纳少量的手续费。
如果儿女在受赠后不足5年即出售房子,或者子女拥有多套物业,按照目前的操作方式,子女只能按据实征收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即按转让收入减掉合理费用后征收20%,同时还要缴纳转让收入5.5%的营业税。
假设将来子女以150万元卖出这套房产,则在两次转手过程中父女总共需要缴纳的税费可能高达40万元。
其他方式:
(一)继承过户最省钱:
在买卖、赠与、继承三种过户方法之中,继承是最经济快捷的途径,因为我国还没有开征遗产税,办理继承过户只需缴纳公证费,其他税费全免。由于继承的方式在父母一方去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所以很多父母都暂时不考虑这种途径。当然,也有父母考虑得很远,打算写下遗嘱把房产留给孩子。
(二)五年以上房产买卖过户更省钱:
根据国家政策,如房产购买已超过五年,则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只需交纳契税,比赠与过户少缴纳一个公正的费用。
由此可知,选择哪种方式过户要看房屋的情况,对于购买超过五年的房子,转卖时免征营业税,如果这套房又是家里房产,不但免营业税,还免个人所得税。
如果是五年以内的房子还是选择赠与过户比较省钱,父母在办理过户时可以咨询一下房产管理部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将房屋过户给子女。
E. 房屋买卖税费怎么算
房子交易税的计算是:
1.印花税:税率为1‰,买卖双方各0.5‰;
2.公证费:费率为房款的3‰,计费前提为合同公证之时,缴纳人为买受人。
3.契税:买新房子要缴纳的契税为购房总价的3%到5%,普通商品住宅减半,即1.5%到2.5%。
【法律依据】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F. 房屋买卖赠与继承哪个划得来
分情况而定:
如果是准备用于长期自住的房产,用房屋继承过户最划算。
其次是房屋赠与过户。但是如果是将来房产还准备再次出售的话,由于赠与过户要缴纳高额的所得税,所以用买卖过户反而比赠与过户更划算。
赠与和房产继承的区别是什么?
1、时间的区别。
遗嘱继承权的实现,必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不会发生。健在的父母愿意将房产赠与子女,这种行为不叫继承。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他的合法财产权益。而赠与则是在发生在当事人在世的情况下。
2、税费方面的区别。
个人无偿赠与房产的,需缴纳全额契税(目前税率3%),房屋赠与在多数情况下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0%,但赠与给直系亲属、抚养人或赡养人、房屋遗产依法继承人这三种情况免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通过遗嘱、法定继承房产的,缴纳契税有两种情况:对于《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用缴纳契税;对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需要缴纳契税,此外还需收取产权登记费按件收取。
房屋继承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继承房产时,要携带公证机关所开出的继承权公证书与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开具房产所有权转移相关手续。
2、遗嘱人如果有设立遗嘱而分财产的,也应当办理公证。遗嘱者去世以后,遗嘱受益人必须携带公证机关所开出的遗嘱公证书与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者接受遗赠公证书,前往房地产相关机构进行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3、接受赠与房产者,要携带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与本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者携带双方共同办理赠与相关合同,以及房产所有权证或者契证前往房地产机构进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4、办理房产公证时除了要证明遗嘱,赠与书或者委托书等合法法律行为,能在在遗嘱人,赠与人或者委托人所住地进行办理公证,其他证件要到房产所在地方进行办理相关公证。
5、经过公证证明以后办理房产所有权移动或者变更登记相关手续的,应该在出具公证书之日开始二个月之内,前往房地产管理机关进行申请。如有逾期提出申请者,必须向房地产相关机构说明理由,房地产相关机构证实以后会给予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财产办理有关法律手续】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