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寓交易税费是多少
公寓交易税所需的费用是以下各项的总和,主要包括:
1、注册费:权利人80元/套;非住宿,550元/套。
2、转让费:房屋按6元/平方米支付,双方各承担50%;非住宅支付18元/m2,双方各承担50%。
3、契税:首次购入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普通房屋按成交价的1%支付,首次购入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普通房屋按成交价的1%支付。将按交易价格的1.5%支付。其余部分将按交易价格的3%支付。
4、营业税:普通住宅2年以内按总额的5.65%缴纳,2年免征;对于非普通住宅,2年前支付总额的5.65%,2年后支付差额的5.65%;商品房支付5.65%的差额。
5、个人所得税:个人出售一户人家的房屋,只免征五年,其余按差额的20%或总额的百分之一缴纳。
6、土地出让金:出让住宅用地按成交价的1%支付。
7、印花税:产权证每贴5元。
8、制作费:发证人员免征;每增加一张证书,支付10元/张。
拓展资料:
1)对于拥有70年产权的公寓,税率与普通商品房相同。如果是50年的产权,税收与商品房相同。公寓二手房交易的税费按照公寓的具体产权年限分摊。因此,在计算公寓税时,首先要明确公寓的产权期限。对于公寓,一般产权期限为50年,住宅为70年,但也有70年产权公寓的特殊情况。
2)以50年普通产权公寓为例,其税种和计算方法为:营业税(需求报价-原值)*5.6%;个人所得税(询价-原值)*5.6%;印花税:询价*0.1%;契税:询价总价*3%;土地增值税:增值税税率(税率:30%-60%)原值(3年8个月按3年计算)税率=增值减项目资金
3)公寓属于非住房,转让公寓的增值税税率与不足两年的住房相同。与两者相比,税收的高低取决于增值幅度的高低。据核定征收,独栋公寓的契税、增值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合计占转让总价的15.6%,普通住宅增值税及附加免征 ,契税1%,个人所得税1%,没有土地增值税,只要总转让价的2%就够了。
‘贰’ 公寓买卖税费怎么算
公寓交易税的成本是以下项目的总和,主要包括:
1.报名费:权利人80元/套;非住宿,550元/套。
2.转让费:房款6元/平方米,双方各承担50%。非住宅支付18元/平方米,双方各50%。
3.契税: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含90平方米)普通住房按成交价的1%缴纳,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普通住房按成交价的1%缴纳。付款将按交易价格的1.5%支付。其余部分按成交价的3%支付。
4.营业税:普通住房2年内缴纳总额的5.65%,免征2年;非普通住宅,2年前支付总额的5.65%,2年后支付差额的5.65%;支付商品房5.65%的差价。
5.个人所得税:个人出售家庭住房,只免征五年,其余按差额的20%或总额的1%缴纳。
6.土地出让金:住宅用地按成交价的1%缴纳。
7.印花税:产权证贴5元。
8.制作费:发证人员免交;每增加一个证书,缴纳10元/证书。
‘叁’ 公寓交易税费是多少
公寓交易所需税费计算如下:
1、注册费。权利人80元/套,非住宿,550元/套;
2、转让费。
3、契税。首次购入90平方米以下普通房屋按成交价的1%支付。
4、营业税。普通住宅2年以内按总额的5.65%缴纳,2年免征;
5、个人所得税。个人出售一户人家的房屋,只免征五年,其余按差额的20%或总额的百分之一缴纳;
6、土地出让金。出让住宅用地按成交价的1%支付;
7、印花税。产权证每贴5元;
8、制作费。发证人员免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肆’ 公寓买卖税费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公寓买卖的税费分为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有规定对居民个人转让住宅的,不收取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是买卖房屋价的0.0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为20%根据买卖房屋价格不同,税费也不同,营业税是满5年的不需要交营业税,不满时间2年的,需要交房屋评估总额的5.6%。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第五条 契税应纳税额,依照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税率和第四条规定的计税依据计算征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外汇结算的,按照纳税义务发生之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