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及通知如何做账
一般情况
借:银行存款-本币
贷:银行存款-外币
在使用固定汇率时
先
借:银行存款-本币
贷:银行存款-外币
再视实际汇率与固定汇率直间的差额在借方或贷方做一笔损益,
‘贰’ 记帐汇率
记账汇率是指将外币折合为人民币登记入账时采用的汇率,如当月一日的汇率、当日汇率、上月末或上季末或上年末的汇率,以及一年定一次的固定汇率等。以上这几种汇率中,当日汇率最接近实际,但汇率变动频繁,计算工作量大。一年定一次的固定汇率,使用最为简便,但只有汇率长期稳定的情况下才可采用,否则背离实际情况较大。当月一日的汇率和上月末的汇率也是固定汇率,在一个月内用同一汇率记账,也比较简便。企业具体要采用哪种汇率作为记账汇率,可以自行选定,但一经确定,就不能任意改变。
‘叁’ 记账汇率与调整汇率有什么区别具体在财务软件中如何处理以及汇兑损益处理是什么时候做
记账汇率是某些企业为做账方便而设定的一个固定汇率,通常是周期修订的(比如一年或者半年);
而账面汇率,则是以交易当天的相应汇率为准,随着市场汇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形成了“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肆’ 收到结汇水单怎么做账
收到结汇水单,一般情况是:
借:银行存款-本币
贷:银行存款-外币
在使用固定汇率时:
借:银行存款-本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溢价为红数)
贷:银行存款-外币
视实际汇率与固定汇率直间的差额在借方或贷方做一笔损益,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伍’ 科目余额是外币, 如果汇率变化怎么做账
简单地说:
如果常年在国外、或者从事对外业务,主要币种是外币,平时可以使用外币做账,重要会计期间折算成人民币,
如果外币收入等仅为企业一部分收入来源,那么以即期汇率转换成人民币记帐。
会计法规:
第十条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第十四条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第十五条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