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碳汇交易平台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李怒云近影 随着中国碳汇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林业碳汇”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我们就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问题,专访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教授。 问:发展碳汇林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有何意义? 李怒云:通过发展碳汇林业不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成本较低,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多种效益。它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给当地农民带来收益;另外,虽然我国尚未规定企业的碳减排指标,但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减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将成为趋势。在减少碳排放难度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林业措施吸收二氧化碳,发展碳汇林业,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减排缓冲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减排压力。 发展碳汇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功能,能为我国赢取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问:碳汇交易平台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李怒云: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间,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碳交易的试点。碳交易实际是碳信用指标的交易,而碳信用主要来自于减排和碳汇。在目前碳市场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我们正在开展相关的研究,为碳汇交易做准备。 碳汇要进入交易至少应有4个环节:一是要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二是要有产品即碳汇;三是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计量、监测体系以及第三方认证、注册等;四是要有碳汇买家。 问: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实施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地位? 李怒云:在国际上,虽然我国林业碳汇管理起步较晚,但在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林业碳汇管理工作上,我们走在了国际前列。此外,我国建立的公益性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其运行模式和规范的碳汇造林项目管理,在多次的国际交流中,受到国外专家称赞,“你们做得很规范,计量方法与国际接轨,又不失中国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问:为发展碳汇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未来将有哪些举措? 李怒云:国家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着力推进森林经营,全力加强森林保护,努力增加森林碳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积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第二,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第三,突出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碳排放;第四,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促进节能减排;第五,提倡多使用木材,增加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问:为什么中国乃至国际社会都越来越关注碳汇事业? 李怒云:工业减排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引发全球变暖的问题又亟待解决。所以越来越多的专家把目光转向了地球之“肺”——森林,希望通过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森林碳汇虽然是间接减排,但它的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森林一年大约能吸收10-40吨二氧化碳。
Ⅱ 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要有什么条件吗
只要纳入政府排放规定的企业就可以。
Ⅲ 我不懂是是排放系统交易如果是碳排放交易的买家要具备什么条件是排放量CO2更多还是更少,请指教!
碳排放交易的目的是促进节能减排。如果你的企业单位能耗耗很小,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少,按照标准排放量,你不仅节省了能源成本,还可以将这个少用的能耗去碳交易市场出售。相反如果你的生产是超标排放的,按照强制性的排放标准,企业就面临关停,想维持继续生产就得补救,过去经常的做法是罚款,现在可以通过在碳交易所购买超标的碳排放量,以确保正常生产。
所以,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能耗的奖励与惩罚
详情可去网络查词条:《碳排放交易》
Ⅳ 怎样进行碳交易,虽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个话题不简单,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至少要涉及三个方面:
1.交易体系和交易所;
碳交易,是总量控制下的交易,这意味着有一个允许的排放总量,国家将会把这个总量指标分解到各个企业,比如某个企业某个年度获得了1000吨的排放额度,如果一年内,他的排放量超过了1000吨,达1100吨,那么超排的100吨,他要到交易市场买回;相反,如果他一年内只排放了900吨,那么,他可以出售未用完的100吨指标。所以,首先要有一个交易制度和交易体系,再构建一个交易市场。
2.碳信用或碳汇的买方。
前面已经讲过,既然排放额度被分配给企业,那么,国家就要对该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控和测量,这样才能知道某企业一年内具体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这个工作一般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控和查证。
3.碳信用或碳汇的供应方;
对于碳汇的供应方也是如此,由独立的第三方核实,供方确有这么多的碳信用,可供出售。执委会EB将签发一份碳信用,这份碳信用可以去碳市场交易。
关于碳交易,中国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
Ⅳ 碳排放交易所国内有几家,是不是政府机构目前有没有具体交易
中国已有3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的情况下,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
这三家交易所的自愿减排交易生意比较清淡,且大多具有“演示”性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处长王庶在此间另一个关于碳市场的边会上说,自愿减排以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觉悟作为交易前提,技术条件虽已基本具备,但在缺乏总量限制激励的情况下,需求十分有限。
Ⅵ 碳交易员证书有用吗
要问这个证书有没有用,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和研判。
第三,这个证作用。这个证相当于一个专业技能认定证书,是有些单位招人考察的一项内容,在有些地区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内容,还有就是有可能在投标中得到应用。
第四,这个证是不是准入类的证。这个可以很明确的说,不是。它与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注册准入类资格证还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这个证暂时来看,用处不会很大。首先,碳排放交易这个市场刚刚开放,还在初期发展起步阶段,不可能对参与人员进行太严格的限制,还有就是这个证只是一个培训证,考试也不是很严格,也就是宽进宽出,这就大大拉低了这个证的档次。
还有就是目前碳交易方面的业务都没有要求持证上岗,所以即使没有这个所谓的碳交易员证书也能从事相关交易业务。目前国家也没有进行认证。
所以综上所述,现阶段来说,这个证的用处看起来并不大,而且以国家这几年简政放权的思路来看,之后的情况也不会变得更好,因此还是暂时观望为好。
Ⅶ 碳交易属于什么行业 ,从事该行业需要哪些技能和证书,国内还处于理论实践阶段。有无特别要求
从事这个行业学什么的都有,环境,外语,工程,营销,经济等。碳交易已经是成熟的模式,国内虽然刚起步,不过模式借鉴来本土化也不难,主要看体制内这些人,好东西也会砸他们手里。
Ⅷ 碳排放交易的交易所
目前,中国已有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的情况下,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其中深圳排放权交易在2013年6月18日率先启动了交易,并产生了1300多万的交易量,同时设立了个人会员和公益会员。为方便全国各地关注碳排放交易的机构和个人,各交易所均开设了“足不出户,异地开户”的服务。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更是借助世博会召开之机,推出“世博自愿减排”活动。
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与能力建设研讨会”场外边会(side event)上介绍,万科是“世博自愿减排”活动的首位买单者。上海世博会万科馆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正在接受独立核查,然后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平台,购买相应数量标的物。
不过,这三家交易所的自愿减排交易生意比较清淡,且大多具有“演示”性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处长王庶在此间另一个关于碳市场的边会上说,自愿减排以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觉悟作为交易前提,技术条件虽已基本具备,但在缺乏总量限制激励的情况下,需求十分有限。
Ⅸ 碳交易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人为”性。碳交易是人为创造的市场机制。大气层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一种公共品,几千年一直是一种天然的免费资。碳交易的实质是将这种免费资源变成付费资源,并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天然的市场和人为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产生和演化的特征,而后者自始至终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全球有效的碳交易必以全球各国一致行动为前提,全球减排机制是全球治理制度之一。各国有效的碳市场必是国家顶层的制度设计。交易制度设计组成一般包括减排目标及范围、配额确定及分配、灵活机制和成本控制、机制运行管理制度等,但其核心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排放者的强制减排约束,否则排放权就不具有稀缺性,碳交易无从发生。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金融”性。碳交易的标的物——排放权是一种虚拟资产,类似于信用货币,但其价值不是天然的。其商品属性是建立在国际协定和规则基础上的。它基于全球碳减排协议、各个强制性减排市场的内部减排规则以及相关国内法的认定,不像原油等商品不需要任何政府背书就天然拥有稳定的价值基础,排放权信用属性的背后是国际法或国内法的强制力。因而,排放权具有货币属性,碳交易市场实质上是一个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需要更加完善和缜密的制度设计,尤其是严格的监管制度。除此之外,碳交易的特殊性更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排放数据检测、报告和核查机制,以确保减排发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碳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这是碳市场运行的基本条件。
“基础”性。由于目前经济体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排直接影响几乎所有经济主体的成本结构,涉及到整个价格体系,因而碳交易机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制度。它不是以往简单的排污权交易,比如固体废物、污水排放以及导致区域酸雨的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权交易。碳市场的这种基础性表明,碳市场必须是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尽管目前有些国家存在区域碳 市场,如美国的地区温室气体倡议和西部气候倡议,但必定是过渡性的或者实验性的。作为碳基能源经济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微观市场机制,减排主体要对价格信号敏感,正是这个原因,EUETS的实施是伴随着欧盟电力的自由化改革进行的。另外,一个良好运行机制要避免造成的市场扭曲,如不公平竞争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碳市场机制导致的扭曲将降低减排效率、阻碍环境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