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血液透析如何提高穿刺技术
先多看老师们穿刺的规范操作,然后寻觅机会找容易穿刺的练手,练多了技术就好了,其实就是个熟练工,跟打针是一样的。
B. 浅谈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3-0282-02 1 增强工作责任心 在治疗时,不要为赶时间对患者的血管不做全面的了解而盲目穿刺,不能只顾本班不顾下班。输液完毕后,拔针时应用棉球压在穿刺进针处,以免造成皮下瘀血,影响下一次穿刺。 2 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 苦练穿刺技术,对穿刺原则和基本手法(轻、快、稳)要掌握,对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有计划,不要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造成血管壁多处穿孔而引起局部渗液、渗血,造成第二次穿刺困难。 3 充分了解血管的特点 不同疾病患者的血管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操作时应充分按压局部后,选择好血管后再行穿刺;对休克低血压患者,因微循环障碍,血管充盈不足,在穿刺时应选择较大血管,扎紧止血带后,拍打血管周围使其稍充盈后再进行穿刺;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在穿刺时应选择手足小静脉,因这类患者血管硬化主要在大中血管,且回血较缓慢,不易固定,穿刺时应在静脉上方向下直接刺入,对特别短小不易固定手足小静脉者,可行逆行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4 对血管的个体差异要有充足的认识 如消瘦、老年及皮肤松弛者,血管动度大,弹性差,不易固定,穿刺静脉时可握住患者的手部,充分绷紧皮肤后,再行穿刺;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深而不明显,但固定不易滑动,穿刺时要注意进针的角度和力度。另外,对有出 血倾向者的老年人,恶病质者,由于血液成分改变,血管脆性加大,输液完毕后,应特别注意按压,按压时间不少于5min,以免造成皮下瘀血,影响下一次穿刺。对长期输液患者,最好是定人或选择素质高、技术过硬的护士,有计划地、合理地使用静脉,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的机率。同时,合理地选用输液用针头,根据不同年龄、血管的特性和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提高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单位:1 841015新疆尉犁县西尼尔镇医院 2 841000新疆库尔勒市医院外科(编辑 梅燕)(姚梅兰)
C.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 心理因素
1.1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分散其注意力 对于静脉穿刺,病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情,使血管收缩,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在穿刺的同时,边操作边与病人交谈,关心其病情及生活,说明输液的重要性,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卫生宣教,言语诚恳,态度和蔼,设法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分散其注意力,提高痛阈值,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2 操作者自身情绪的调整 护士的情绪不仅对病人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影响自身操作的水准发挥。护士情绪波动时,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8.2%,稳定时其成功率为81.4%。因此,护士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旦进入角色,应将一切烦恼置于脑后,调整好心态,保持稳定、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以应有的镇静、果断、审慎的心态进行操作,减少失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 选取合适的静脉
2.1 选取的一般原则 合适的静脉是穿刺成功的关键,选取时一般从远端开始,采用活动肢体、手指触摸、拍击、局部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穿刺时宜选取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同时应注意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2.2 对于血管不充盈的病人 对于血管不充盈的病人,先给病人扎紧止血带,再挂瓶排气后,松开止血带,片刻后,再次扎紧止血带,这样,血管很快就充盈起来。近年来,有学者采用局部涂扩血管药物,也有很好的效果。刘安琴等经过应用研究证实,局部涂2%的山莨菪碱后再穿刺,使局部皮下浅静脉迅速扩张,且经皮肤吸收好,无明显不良反应[1]。
2.3 对于长期输液的病人 对于此类病人,一定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从远到近,先细后粗,从手到足,先难后易。并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发生后对选取静脉带来的困难。经研究,在静脉穿刺后将1%丁卡因棉片(3cm×3cm)外敷在穿刺点近心端的周围皮肤上,直至静脉输液结束后取下。或在静脉穿刺后,局部皮下注射2%普鲁卡因0.5~1ml,浸润皮丘直径约1.5cm×1.5cm,这两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止长期静滴引起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疼痛,保护血管[2]。
2.4 对于体质肥胖或水肿的病人 对于此类病人,可采用手指触摸,压迫和肉眼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选取静脉。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不主张用止血带,以防局部水肿加重。在血管走行处用手反复推压,将水肿组织间隙液体排向血管周围[3],此时血管即可明显暴露,在水肿未复原之前及时进行,往往可成功。
2.5 对于高龄或伴休克病人 此类病人皮肤松弛,中小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或肥胖,或常合并各种老年疾病,特别在休克情况下,末梢浅静脉管腔偏扁,内径相对变小,静脉空虚。刘芳莉[4]等临床实验证明,这时应首选前臂头静脉,并首选头皮针穿刺,因为穿刺前臂头静脉回血率高,用头皮针较套管针穿刺成功率高,达96%。
2.6 小儿静脉的选取 在选取小儿静脉时,首先要熟悉小儿动脉与静脉的区别,然后选择较易固定、易保暖的部位穿刺。头皮静脉最常用,其次为手背,如天气不冷,两足背大隐静脉也常用,对于皮肤较黑而且粗糙的患儿,头皮静脉很难找到,遇到此种情况,可轻轻挤压穿刺部位的左右两侧皮肤,使穿刺部位的局部皮肤呈放松状(略隆起),根据静脉走向,利用血管壁弹性,左右上下全方位使穿刺部位头皮血管有效充盈,血管痕道即显露。对于静脉条件太差的患儿,可选择4~4.5号针头做毛细血管穿刺,选择的毛细血管要直。
3 掌握各种静脉穿刺的方法
3.1 常用方法 结合现在临床普通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因其管道小、弹性差、穿刺过程中不易见回血等缺点,在穿刺时采用高调、低压、慢速进针的方法[5],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调即将调节器置于靠近茂菲氏管处。低压即排气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的低处约距穿刺部位35~45cm处或挂于与穿刺部位水平处。慢速进针是指在穿刺时在血管侧下方快速刺入皮下,再缓慢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到梭形的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D. 如何提高穿刺技术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也是值得不断总结、探索的技术,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1、操作方法
1.1 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
对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现大多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存在问题主要是易出现堵管现象,其原因在于一般多用2ml的肝素溶液封管,其剂量偏小,且方法上一般均习惯用边推边退行正压封管,因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容易造成负压封管,导致凝血堵管。实践中,笔者改用3ml肝素溶液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封管,其堵管现象大为减少。
1.2 扎两根止血带
对不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对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衰竭及无力握拳的成年患者(如脑血栓致偏瘫、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致肢体麻木的患者)和一些因明显水肿及肥胖导致难以发现静脉的患者进行抽血穿刺时,可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然后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这样上下捆扎肢体一是可代替握拳,提高血管充盈度;二是易于发现靛蓝色的静脉,此法还可推广到手背与足背静脉输液,即将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踝关节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部1~5跖骨小头处),其效果都比扎一根止血带好。
1.3 进针角度灵活调整
按教科书要求,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一般为20°,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应针对患者不同及静脉条件灵活调整,如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以35°角进针为宜;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最好以10~15°角进针;对血管壁厚、硬、易滚动的中老年患者,进针角度应超过40°。
E.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我的经验是:首先要非常熟悉操作技术,其次练习必不可少,另外多看别人操作,多向其他人请教,吸取他人经验,对自己有信心。
F. 怎么提高静脉输液时的穿刺技术
做护士最基本的就是穿刺技术过硬.如果还是个护士生,就找自己有把握的血管进行穿刺.
G. 怎样练好静脉穿刺技术
穿刺技术可以拿干净的输液管练习或者夏天的老一点丝瓜练,等练习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找到针头进入血管时的落空感就好啦,一般成人进针角度15—30℃,稍微胖点的可以45℃进针,选择血管最好选粗直有弹性的穿刺,如果是血管比较短可以从远处进针或者针头进入少点固定好,如果血管不好找,也可以看看大拇手指头,但穿刺这个部位固定很重要。
H. 关于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静脉穿刺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静脉采血、静脉输液和治疗药物注射。其静脉输液及治疗药物注射均是快速而有效的给药方法,在临床各种用药途径中占有重要作用。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补充营养、维持热能、滴人药物、解救中毒,并且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技能,在临床上不仅要求护士在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时要稳、准、快和高质量地建立静脉通路,而且应具有较高的综合判断和决策力嘲。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基础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此在临床治疗上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成功率的提升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更主要的是能保证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笔者在门诊补液室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_一些穿刺经验,现报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1.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众所周知,在护校里大家所学的穿刺技术是要求患者握拳,看见回血后再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笔者认为这个方法是存在着一些弊端的。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应该t匕被穿刺者的手自然地放松,护士用左手将患者被穿刺的手背固定成垄 拳状,右手持针迅速而轻巧地进入。针尖穿透皮肤和进入血管要一气呵成,对于比较细而短小的静脉却不适宜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的做法。由于细小的血管穿刺后不易见回血,故而常常过度进针而很容易刺破血管。遇到此种情况可以尝试将输液瓶挂于位置相对比较低的输液架上,这样可以使液压降低,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这样就能避免刺破血管了。对于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的患者,在常规消毒后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数次,同时可以用手轻轻拍打血管,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拍打后可以促使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暴露,这样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对于静脉易滑动的老年患者或过瘦的患者,在做静脉穿刺时,可用左手拇指压住进针下方的血管,在止血带下方2-3 cm处进针。皮肤松弛者可用左手食指稍微牵拉皮肤以使静脉血管清楚显露,也可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压住距进针处两端皮肤再予以进针。对于比较肥胖的患者或静脉位置较深显露不明显的患者,可用指压触摸的方法,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熟知具体的解剖位置,即在有血管分布位置用手指轻微按压,凭自身经验感觉静脉血管弹性及血液在血管中的存在及走向,并可用指甲在静脉部位皮肤所在位置作上标记。此类患者由于静脉位置较深,但相对固定、不易滑落,因此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其成功率反而比较高。对于小儿患者,如果在注射时采取强迫固定,会使患儿处于紧张和恐惧的状态,此时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导致周围血管收缩,这样反而增加了穿刺的难度。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放松对注射的恐惧感,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对患儿进行鼓励和赞扬,促使其主动配合护士完成静脉穿刺。同样护士在操作时也应该尽量做到动作轻柔,一气呵成。2. 静脉穿刺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对止血带的绑扎不易太紧,稍微打结拉伸即可,否则会影响动脉血流速度;静脉穿刺在手背部位时应避免在手背上方绑扎打结,因为其打结空隙处并不能对浅静脉造成完全踏破,不利于静脉的充分充盈。为了保证下次静脉穿刺的成功,拔针技术也很重要,拔针时要做到一轻、二决、三按压,在补液结束时,在拔针之前撕松输液贴,看清针眼所在位置,嘱患者用食指或拇指按压在针眼的位置,护士一手迅速拔针,一手协助按压者按压在针眼上,并嘱其按压至少5 min。这样连贯性的动作及按压的正确性避免因拔针与按压部位的不正确而造成出血淤青而影响再次的静脉穿刺。穿刺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在穿刺成功因素中也非常重要。操作者应注意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受到外界打扰并以人性化关怀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以便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这样能极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的成功是保证静脉给药的关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它不仅保证了药物治疗的有效应用,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输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I.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技术ppt免费
周围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J. 怎样提高静脉穿刺水平
1 准备工作充分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敏锐的观察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要了解,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2 仔细、谨慎地选择血管
一般应先从远端开始选择血管,但对输注化疗药、含钾药物、脱水药、血液、脂肪乳等的患者,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对消瘦、恶液质的患者,扎上止血带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利于静脉穿刺;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选择血管时应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患者对自己的血管情况较了解,如有的血管不通畅,不能行静脉穿刺。小儿头皮血管的选择,应注意头皮静脉、动脉的区别,直至选到自己有把握一针成功为止。
3 进针要准
选手背静脉时,嘱患者手握成空杯状,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绷紧皮肤,绷直血管,右手抓紧针柄,不能有丝毫颤动;选小儿头皮静脉时,嘱助手稳住患儿的头部、膝部,切忌患儿头部左右摇动、上下窜动,穿刺部位要准确,凝神屏气将针头准确地送入血管内。
4 固定要牢
对输液时间长、输化疗药、小儿输液、关节部位等固定胶布要多,必要时加用专用弹力带固定。
5 加强巡视
输上液体后,观察患者输液肢体是否放在舒适位置,同时防止肢体活动,以免针头刺破血管致液体外渗。另外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所输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全天液量、输液滴速等以满足其需要,不要因工作的疏忽大意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患者输液时,要把滴速过快或过慢的严重后果告诉患者,如过快会导致局部或全身不适、肺水肿等;输液过慢无法保证疗效、肢体疼痛、静脉炎等,必须严格根据病情、药物性质、患者年龄调节输液滴速,成人一般60~80滴/min,小儿40~60滴/min,特殊情况酌情调速,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输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