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上好中学劳动技术课
如何上好中学劳动技术课
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程,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科技和劳动意识,从小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爱劳动、会劳动的思想和习惯,全方位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兴趣和利用实践是较好地开展中学劳技课的双刃剑。”在劳技课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起热爱劳动的思想,充分发挥出潜能,激起劳动创造的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204109.htm
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劳技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通过利用学生的求趣、求疑、求新和求动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乐学好学。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有多种,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劳技知识趣味化,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去实践,并使之在学习、实践中体会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一位成功的劳技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培智学生对劳技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技能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包含技术知识和技能,还包含技术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健康发展的信息。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容量,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有效地组织教学。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把握教材实质的同时,应当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能仅仅是“教”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梳理施教的顺序;也可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设计更适合校本的教学载体,灵活地组织教学。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充分体现技术活动应包括设计、制作到评价等动手动脑的全过程,避免过多地偏重机械的技能训练和单一的制作内容。教学内容还要注意发挥劳动技术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关注学生在探究、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问题,注意从中及时吸取与教学目标相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根据本学科贴近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的特点,要注意发掘和运用生活中相关的的技术问题,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探究兴趣的题材,作为创设情景、设问或习作的教学资源,并兼顾不同个性特长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适时、适当地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正确处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重视简易材料、手工工具和现代机械在基础技术实践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搭配相关的内容,以实现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劳技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滴水,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老师在课堂上能够随时随地做出一些学生喜欢的点心模型。能够列数各种菜肴、点心、饮料等的名称及做法。能够根据学生的想象做出各种色、香、味具全的菜肴。做一个学生心目中无数不能的老师,这样学生才能更尊敬你,也能尊重你传授的知识,而劳技课教师的匮乏和素质不高成为劳技课教学实效差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我认为,除了教师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外,一个农村中小学的劳技课教师,应该具有一些特殊素质。首先是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素质,作为一名中学劳技课教师,必须树立起坚定的热爱农村,立志扎根农村干教育的思想,这是上好劳技课的最根本保证。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学校,重视升学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重视对所谓主要学科的教师培养,轻视对劳技课等非中高考学科教师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劳技教师必须深入社会,广泛接触农村群众,做他们的忠实朋友,全面了解农村的历史和现状,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增进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之情,与他们同甘共苦。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用爱业、敬业和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为学生做出榜样。其实要有丰富的专业只是,既驾驭教材的能力,现行劳技课教材,属板块式结构,涉及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诸多内容。教师不仅要熟悉这些内容,而且要切实掌握它,熟练地驾驭它。和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劳技课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时代性特点和地方性差异。教师应该对统编教材进行重新加工和再制作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这几年来我们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自编了《人参栽培技术》、《长白山药用植物栽培》、《剪纸艺术》等补充教材,使学生通过劳技课学到一些农村实用技术。由于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联,有些内容还与季节有关,为了便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我们调整教学内容体系中不尽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根据季节和相关学科教学进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统筹安排。最主要的就是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把劳技课内容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其他各学科内容联系起来口如,利用生物课所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和生活实践当中。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按部就班的去讲授新知识,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出恰当的教学要求,组织合理、有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要求改变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跟着做”的状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整个教学活动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技术活动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技术的兴趣和欲望,引导他们在体验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亲历技术活动的一般过程,获得广泛的技术使用和决策的经验。中学劳动技术课的一大特点,就是精讲多练,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练习的机会很多,占的时间比例也很高,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愚蠢和枯燥的劳作与没有意义的、二不需要思想的劳作”,进行有思想、有创造性的劳动。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来思考,发挥,那么怎么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呢?首先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手吧手”教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地思考,通过讨论、研究、交流和动手实践尝试,让学生切身体会失败(也是一次经验和积累)和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直接的体验和从教师那儿“拷贝”到的知识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绝不能包办代替。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方法外,可留下很大的空间给学生自己来创造,来发挥。例如七年级一节工艺课,内容是《十字绣》,我引导学生绣好以后是否还能在装饰出其他的内容呢?接下来 ,学生非常活跃,有的再绣自己的名字,有的再给图案装裱一下配上镜框或者绣上花边,有的还吧图案剪下绣到自己的衣服上……总之,虽然都是十字绣,但最终同学们手中的十字绣却各不相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要介绍自己别出心裁的构思,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起来了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以上是我对中学劳动技术课的一点浅显看法,还很不成熟,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和批评,长期以来,劳动技术课教学实效性较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人们只从理论上认识劳动技术课的重要,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的削弱它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一线劳技老师,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开动脑筋,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中学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B. 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概念课上得生动
6月骄阳似火,随着高考的落幕,成绩的放榜,我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暑假就要来临了。突然想起一句话,How time fly,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虽然谈不上辛苦,但却也不轻松。在这里谈谈一些体会吧,亦或当反思。
结合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上课观察,还有其他同事上课所反映的情况,经过整理,我认为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如下的现象:
(1) 学生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却不喜欢听课;
(2) 对有些大班来说,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不能一人一机,就只能2个班拆成3个班来上,增加教师工作量;
(3)合班的课堂比较不好管;
(4)机器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上课;
(5)学生机经常连不上电子教室软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6)部分学生经常逃课;
(7)由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比较乱;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聊天”;
(8)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的事,其他学生未曾参与;
(9)学生不愿受教师机控制,千方百计想破解以摆脱控制;
(10)学生互评与自评过程中不认真不重视,分数乱给;
(11) ……
以上这些就是我校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这些问题不大不小,但却长期困扰着教学,有时会抱怨自己的课堂纪律,抱怨着课堂中存在着的问题,但却总感觉无从下手一样,然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真的有这么多“问题”吗?”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喜欢QQ聊天,喜欢玩游戏,……,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把QQ视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网络,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为方便,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先天优势,也是其他学科教师所羡慕不来的。平时,一些学生信息操作遇到一些难题,学生通过QQ寻求我的帮助,通过QQ远程协助,帮其找到原因,解决了问题;还有一个高三的学生,高考前夕说压力大,通过QQ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的谈话帮其缓解了压力。。。。。。
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不仅能为师生交流架起新的桥梁,同时也完全能为我们的教学所服务。因为网络稳定性的问题,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FTP访问受限的问题,只有部分学生能正常登录使用,其它学生则登不上。然而我们的教学资源就是通过FTP内网鳞分享共用的,而且我们的作业也是通过FTP服务器来存储。那怎么办呢?有时真是的急得老师团团转,搞起网络修复,占用了课堂时间。有一次一个学生就想到了QQ群的共享功能。于是把资料上传到QQ群的共享中,进行分流,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自然,课堂作业也顺利的进行了共享,一来作业提交了,二来方便学生互相学习、欣赏、评价。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QQ群的讨论组功能,不仅可以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等活动,而且可以利用里面的分组讨论功能,实现组内的讨论而不影响全班。相信这些工具只要利用得好,肯定会发挥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听了其他学科的课后,经常会叹息自己的课堂是如何如何的“乱”。然而,拿信息技术科目跟其他学科作对比是盲目而不科学的。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本身就决定其会比较“乱”,学生的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不可能是安静的,甚至全班学生敲键盘的声音足以盖过其他学科的“乱”了。设想一下,如何学生安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是我们想要的信息技术课堂吗?当然细想一下,我们要注意到这儿的“乱”是正常的“乱”,而不是失去控制的吵和闹。就像路面的车流一样,密密麻麻,往来穿梭,杂乱而无章,然后细看都是井然而有序的,因为他们的活动都是在遵守交规的情况下进行的。新课标提倡协作交流,提倡创新意识,这些是不可能在安安静静的课堂里得到的。所以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那么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所谓的“问题”或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亦或是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使然而自然如此。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学科的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C. 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领导不重视,师资力量弱;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和模式可参考;学生也只把这门课程当休闲,课堂上就是玩玩游戏、上上网。平时开课少,我们的老师每天不是忙着给学校打材料,就是帮同事修电脑,做个课件等等,做着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存在。但是身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能够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一、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评价一堂课是不是成功,一条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所以确定学习目标很关键。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注重实践,教学模式多以上机操作为主,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目的性。翻开教材,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做的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相应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等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在具体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记住一点,任务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编辑数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对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编辑处理;2.培养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意识。为此,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任务:“每人制作一个5行10列的课程表,标题为:几年几班课程表”。这个任务当中就包含了选取单元格;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合并单元格(要输入标题);设置数据格式(字体字号);设计单元格格式(边框粗细等单元格的行高等)等子任务。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EXCEL工作表中的一些基础操作也逐渐的熟练和掌握,从而也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多进行演示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练习时间不少于70%,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指导时间只有30%,但这30%的理论指导决定着学生在接下来的70%的时间里都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在这30%的理论指导时间中应该做什么呢?就是多进行演示操作,教师在安排好学习任务后就是分步骤的实施,在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之前,教师都要有相应的演示操作。还是以这堂课为例,教师安排好学习任务后,接下来就要根据任务进行的阶段要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演示,如何在工作表中合并单元格、插入单元格、添加删除数据、删除整行整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等,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标准操作,简化操作,操作过程中配合讲解,要让学生看明白、听清楚教师的每一次操作都是怎么回事,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尤其是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一定要慢。切忌不要鼠标满屏幕乱飞,看的学生眼花缭乱,眼睛跟不上鼠标,教师在点左键或者右键的时候也不说明,一通操作下来学生看的直晕,效果还不如看教材自学。在演示之前教师也要多练习,避免出现以上情况。
三、勤巡视,多指导
在安排好学习任务,演示操作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一定要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犯懒,一定要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指导学生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对于经常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提出来以防其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重复错误,浪费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FLASH时候绘制图形,学生经常忘记选取图形工具后忘记把鼠标换回箭头工具,导致经常出现错误操作。例如WORD在设置完标题格式后,在输入正文的时候,字体格式会默认继承了标题的格式,学生会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正,在设置完标题后一定要将字体格式换回来,然后再输入正文。再比如EXCEL在输入公式或者粘贴函数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鼠标所选单元格一直呈虚线环绕状,也不撤销,其实只要敲一下回车就能解决问题等。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不要替学生做,而是指导学生该如何做,这是咱们很多老师经常犯的毛病。另一方面能够掌握学生对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
四、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设备的准备,也就是电脑好使不好使,是不是每天机器里都有本课要用的应用软件,软件能不能用,鼠标键盘能不能正常使用,局域网能不能通,电子教室能不能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提前解决好,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修电脑修半节课,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是素材的准备,主要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其实以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使用次数最多的就是图片,WORD教学需要,EXCEL教学需要,FrontPage和Flash用就更多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些图片素材的收集和累积完全可以由学生来完成。7年级上下册的第三单元都涉及到网络知识,我们可以在上课的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下载指定类型的图片素材,统一存在电脑的指定位置方便以后使用。或者直接拿出一节课,这堂课同学们就上网下载图片,下课前比一比谁下的图片又多又漂亮。如果微机室没这个条件上不了网那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自己准备一些素材,现在网上免费的素材资源非常多,随处可下。下好之后利用电子教室下发到学生电脑指定位置就可以了。此外就是成品作品的准备,例如上Word排版时要提前准备几篇已经制作好的精美的板报;上Excel筛选排序时,提前准备好示范操作的表格或者图表上FrontPage课时准备好现成的网站站点;FLASH动画作品等等。
D. 如何上好通用技术课
浅谈如何上好通用技术课 摘要: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新鲜 感,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只是一味地去灌输教材内容,通用技术课堂 将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最初的新奇感,进而失去学习 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通用技术、兴趣、实践、创新 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术设计和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性 课程,它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设 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 要载体。那么,如何让通用技术课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更加生动 有趣,如何让学生带着十二分的兴致去积极地领会教学内容,我认为 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 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只是一味地去灌输教材内容,通用技术课堂将会 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最初的新奇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 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有目的、有意 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 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积 极探索,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 之间的直接联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讲《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演示了多个有 趣的图片,引发出学生很大的兴趣。像举例儿童游乐设施,学生可以 通过安全性、 创新性、 美观性等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既欣赏了美图, 也掌握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情境,使其成为探究创造性活 动的主体,以此来增长探究创造的能力。经过多次课堂试验,说明采 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 学目的。 二、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用技术课堂需要活的气氛,就要避免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地 位得到充分发挥, 就要积极讨论、 踊跃发言, 使得整个课堂灵动起来。 例如:实践课上让学生设计多功能笔筒,在制作产品之前我让学生分 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制作的过程要遵循设计的哪些原则,对 将要设计的产品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构思方案。 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 入到讨论中,热情高涨、主动性很强。 经过模型设计制作的过程,学生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提出了许 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制作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笔筒模型。学生拿着自 己精心设计的多功能笔筒,走上讲台,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展示自 己的产品,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对每一位同学的设计都做了 详细的评价,并顺势引入课题内容,把学生的学习劲头带动起来,使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破除了 学生对技术课学习的畏难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保持了对设计问题的强烈兴趣,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 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立足实践,学有所获。 理想的通用技术课堂, 从教学目标上表现为学生在技术素养方面 有所获得、有所发展,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这是一门有意义的学科,进 而喜欢通用技术课程。 立足实践, 是学生有所获得、 有所发展的基础, 它既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参与性。以 制作多功能笔筒为例,学生通过亲力亲为,深刻的体会到实践里面出 真知。一个笔筒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知识内容。 它包涵着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方案的制定,尤其使学生明白了设计 的一般过程相当复杂。动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促使知识的 主动性生成。学生从学中做,从做中学,积极动手、努力思考,能够 真正的在实践中体验技术,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四、贴近生活,选择最佳教学素材。 通用技术以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技术内容为载 体, 展开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 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联系学生身边的技术事例及经 验,让学生对技术的实际运用有真切的感受,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学 习。比如在讲到《设计的基本原则》时,引导学生从设计的经济性原 则出发,对木桶和塑料桶进行比较,从它们的制造成本、材料成本、 使用寿命、回收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从总体上有了 具体的评价,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再比如,讨论课上与学生根据学 校餐厅的整体环境及服务设施进行评价,因为讨论的课题贴近现实、 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很容易找出其中的合理地方与存在的不足,参与 性很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有哲学人士说过:如果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那么想象 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的源泉” 。一堂灵动的通用技术课,不仅需要做 到以上几点,还需要有广袤的思维空间。设计一个好的产品要有足够 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典型案例联系到 实际生活,不断地引导其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想象,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新时期的教师可以通过有效 的课堂教学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 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 学、善学。 ”只有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正确的引导学生,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理想的教育之花定会遍地开 放!
E.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缺乏兴趣、困惑不解、无法感知、主动参与等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 建构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合理 有效 辅助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更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不断创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知识面。 我在学校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发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所以还需从最简单的入门, 最主要是教师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有老师问电脑好学吗?我的回答是:只要你会汉语拼音、会汉字就能操作。所以,我愿意为大家学会电脑操作尽心尽力,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努力奋斗。 二、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形象、真实(实况录像),便于学生接受。但在学校组织的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大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的播放时间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件成了讲课的主体,代替教师上课,而教师则成了辅助作用的旁观者,解说员,或成为电脑的操作者,本末倒置,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要适量、适度,不是量越大越好,让他牵着鼻子走。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喜欢用大量的图片、动画、以及给文字加上不同的颜色,艺术效果,运用大量的声音效果,把课件搞得很花俏,结果整节课结束才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目标。原因在于大量的媒体信息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直接或间接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重点不再突出,学生已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这些动画、文字颜色、声音上,内容对其已没有吸引力。其实一节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利用一个教学片断,一个具体事例,解决一个知识点,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的简单课件也同样是一个好课件,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不是信息技术用的越多越好,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要用到恰到好处,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动静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容易领悟知识,并且深入地领会其内含,最后得到升华,也就是所说的创新,但有些课件过分强调课件的修饰,什么动画、影像、图片一起上,重视了它的信息技术含量,而忽视知识的掌握上,过分情境化,喧宾夺主。这样的课堂,自然课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有时甚至产生一些笑料,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一节课学生自然是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度过。但课堂毕竟不是娱乐场所,不能被过份的活跃冲昏了头,让华丽课件修饰而忽略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动的同时要让同学们合理的静,要动中有静,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开展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让他们静上心来去想、去悟,给学生提供创造灵感的机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灵感的环境。 四、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的关键作用 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F. 如何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
一、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打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打错了进行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数学、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由此就可以想到,可以把数学新课的学习与计算机的这一特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数学与计算机结合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与数学规律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与各门学科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价值所在。
G.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课
考自己摸索啦,这些东西理论上的教学是满足不了的,总要靠你去实践
H. 怎样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怎样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学科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如何能够切实高效地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时刻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一、严肃上课纪律。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信息技术课有80%以上的课时是在机房内进行的,几十台机器的噪音已经足以让我们教师头疼不已。如果此时再加上几个问题学生的不守纪律,那我们这堂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好的课堂必须要有好的纪律,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效益。
二、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做到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这一学科,教学情境创设要科学、灵活,让学生爱学、乐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止一次听到有的教师这样说,全班几十个学生,教师不可能去适应学生,只能是学生去适应任课教师,虽说这话不无道理,但是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应该是如何让学生比较容易和快速的适应你,这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
三、上课内容要突出重难点。对于上课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要多强调,多重复,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有所收获。并且在任务创设中要把内容的重难点重复性的安排在任务中。
四、实践操作要跟上检查指导。信息技术学科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就是任务驱动,但是在给学生布置完任务后,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跟上指导,做好督促,争取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把精力都放到任务中,并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五、加强集体备课,展示集体智慧。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信息技术学科更要走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发挥好集体备课的强大作用,展示集体智慧,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
当然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还会有很多的因素,比如说上课过程中动态资源的利用、突发情况的处理等,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活学活用,注意研究和思考,注意总结和反思,就能够将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
I. 简述如何进行劳动技术课的管理
当今社会,劳动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劳动技术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
十分重要的。直面新课程,我们劳动技术课教师肩负新世纪下的社会型人才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更好地
担当此重任,我结合自身的劳技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劳动技术课;技能培养
1、劳技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基本要求
劳技课教学有相应的教材、有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在教师有目
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到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同
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健康的劳动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但是,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
要具备一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
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理论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
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3.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
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
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
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5.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
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
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
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要遵循劳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研究现行教材,结合学校
实际、学生的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
计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导入、示范、练习、评价四个
关键环节,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6.激趣导入。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
学习心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
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例如,在讲授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毛线
编织时,在轻松优雅的音乐声中,几位同学身着款式新颖,色彩艳
丽的毛衣,款款走上讲台来,展示毛线编织物的独特魅力。在展示
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地讲述,毛线编织品具有保温性好、伸缩性
较大,穿着舒适暖和等优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接着导入如何编织毛衣。
7.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
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有关
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其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
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
生,位置要高一点,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
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
的手段进行演示。例如:在第一册第三章烹任第四节《刀工与配菜》
一节教学时,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将常用的刀法如切、片、剁、剞
等制成录像片,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展现关键动作的特
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模仿、揣摩,取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
8.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教育心理学告
诉我们:“人们的技能都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是学生的心智
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经
过实践研究,我认为基本知识的讲解与练习的时间大致为1:2,要
求把个人练习、分组练习、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如
《刀工与配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桌冷拼盘时,
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拼盘,这样,教师既能完
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
中的合作精神。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发现有共性的问题
可提醒学生注意纠正。许多技术动作在练习时可以配上轻松、愉
快的乐曲,以稳定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中完成练习,
并得到美的享受。有些技能单靠课堂内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还要布置课外练习,也可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毛线编
织》、《服装裁剪》等等。类似这种练习可编织作业本和服装裁
剪本,学生把完成的作品和裁剪的小纸样粘贴在作业本上。在教
学实践中,还将劳技课向其他学科渗透,鼓励学生写劳动札记,这
样既加强了所学技能的练习,又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同时还
能提高写作水平。
9.引入竞赛机制,注重成果评价。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几分
钟内,要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要求、主要技术动作简要地进行小结。
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教师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
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
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
作的品质。
3、注重学生技术意识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
技术对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似乎离得较远。但作为社会人,
掌握生存的本领是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代学生所必须拥有的。要
生存必须掌握本领,要掌握本领必须要拥有技术。让学生提高对
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掌握技术意识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尤为重
要。
在《园艺》课中,讲花卉的栽培时,我就让学生看一些生活中无
土栽培的作品及无土栽培技术和一些如太空水果的最新科技的录
像,了解生活中的技术。让学生体验动手与动脑的乐趣,感受技术
的价值。在“花卉的栽培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每人种一
盆植物,最后评比。学生选择种植的植物、写好成长日记、问
题、展示成果、反思等。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
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让学生有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
程。动手动脑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其成果,体验它给自己带来的乐
趣,也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面对激烈
竞争的技术社会,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快地融入社会,
适应新世界。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生存。通过劳动
与技术课程,让学生认识创业的艰辛,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形成
与技术相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等;增强生活的主
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适应社会的重要性,领悟个人
与集体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以
及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养成现代劳动者
应具备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技术习惯。
10、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开展多层次培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
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来高素质的学生。而劳技课教师的匮乏和
素质不高成为劳技课教学实效差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因此,一
方面要引导教师不断深化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增强教师提高
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树立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积极组
织开展各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除了组织劳技课教师参加省、
教研室的业务培训以外,还要各个级别的劳技教师系列
活动。比如劳技课教案展览,劳技作业现场观摩交流会,劳技课教
学观摩活动等,这些活动使教师学习了新的劳动技术,开拓了改革
劳技课堂教学的思路,而且注重了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
多层次的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了劳技课教
师的素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创造了条件。当然,影响劳技课
教学的因素还很多,如劳动技术教育设备、工具、劳动实践基地建
设和使用、以及有关劳动技术教育校内外环境等,如何优化这些因
素,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索。
J.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电脑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我在这三年的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做了一些实践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比如我讲网络知识时,我经常会用到报纸杂志和新闻中提到的一些网络中的事件,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比喻教学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比如在讲计算机的组成时,如何让学生理解那些枯燥的专业名词呢,我用一个车间的工作流程来比喻,谁在控制,谁在运输,谁在制造等等,然后在用一个具体的计算题的实例来演示,计算这个题目,计算机是如何来工作的.
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我在讲网络信息检索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安排了一个竞技游戏,按照一段具体的文字,从中提炼关键字进行搜索,查找这段文字所叙述的是哪个景点,学生的热情很高,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