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有哪些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在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精湛的技术。
去劣培优结硕果选育良种是人类改变农业生物的性状(包括克服不利性状和加强有利性状),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诗经》看,西周时人们已有“嘉种”即良种的概念,已经培育出粟和黍的不同品种,已经用成熟期的早晚和播种期的早晚区分不同品种类型。战国人白圭说:“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史记·货殖传》)意思是:想赚钱,要收购便宜的粮食;想增产粮食,要采用好种子。表明人们已认识到采用良种是最经济的增产方法。我国传统的选种方法是:年年选种,以积累优良性状;经常换种,以防止退化。《汜胜之书》已有从田间选取强健硕大的禾麦穗子作种(穗选法)的记载。《齐民要术》又强调了种子要纯净,指出混杂的种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为此,要把选种、繁种和防杂保纯结合起来。书中介绍的方法是:禾谷尖作物要年年选种,选取纯色的好穗子,悬挂起来,开春后单独种植,加强管理,提前打场,单收单藏,作为第二年的大田种子。这种方法类似现在的种子田,其原理和近代混合选种法一致,而比1867年德国育种学家仁博首次运用这种方法改良黑麦和小麦早了1300多年。
为了保持和提高种子的生命力,还要注意种子储藏时保持干燥,防止生虫。播种前一般用水选法除去秕粒,然后晒种,有时还采用药物拌种、浸种催芽等方法。这些在古书中有很多记载。
我国古代另一种育种法是单株选择法,又叫“一穗传”,清代文献中有此记载。它是选取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株或单穗,连续加以繁殖,从而培育出新品种来。清朝康熙皇帝用此法选育出着名的早熟御稻,曾作为双季稻的早稻种在江浙推广。
我国古代农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和积累了大量作物品种资源。早在成书于战国的《管子·地员》篇中,已有各类作物品种及其适宜土壤的记载,晋代《广志》和北魏《齐民要术》对作物品种的记述,无论数量和性状都有很大发展。到了清代,仅官修大型农书《授时通考》中收录的部分省市县的水稻品种即达3000个以上。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品种资源,不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各种需要,而且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对农业的今天和明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Ⅱ 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先后有“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种.
1、在原始社会是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简陋,人们劳动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集体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压迫和剥削.
2、在夏商、西周时期是石器锄耕.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进,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锄等,劳动者是奴隶和平民,他们集体耕作井田,奴隶主剥夺他们的劳动果实.
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铁犁牛耕.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农具和牛耕,劳动者是农民,他们或耕种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意精耕细作.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