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利用∨R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摘要 构建“大时代”的逻辑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以新时代为经纬坐标建立逻辑框架,深刻领会新时代与中国人民、新时代与中华民族、新时代与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世界的内在逻辑关
❷ 中国掌握多少核心技术
2018年4月25日,2017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相关政要、医药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共约15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此次颁奖典礼受到新华社、科技日报及三大医药报刊、网络媒体的及时跟踪报道,为广大医药学者瞩目。
中国药学发展奖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设立的奖励科技人物的全国药学领域奖项,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该奖项设立22年来获奖总人数220名,其中院士18名。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促进创新型药物研究和发展,振兴我国药学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博士作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人物,本次荣获“中国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殊荣,这正彰显了医药行业对微芯过去十七年在原创 研发领域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认可。组委会为鲁博士致辞:“鲁先平博士带领团队历经12年研发创制的西达本胺,是微芯生物自主设计的全新分子体(NME),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的空白,为中国患者提供优效安全性更优、价格可承受的创新机制药物,曾获得国家十一五“863”分子设计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及“创新药孵化基地”等项目支持,获选“十一五”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之重大成果。同时,西达本胺也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
中国创新药的领头军——微芯生物
微芯生物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原创、安全、优效、中国——并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创新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理念,以自主创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为其核心竞争力,专注于原创小分子药物研发,是第一批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现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军企业。公司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迄今为止,微芯生物独立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对国外制药公司实施专利授权,建立起国际临床联合开发以及与高水准跨国药企合作研究的商业模式,实现了中国原创新药的全球同步开发。
核心技术高平台 ,“仿制”“创新”大转型
化学新药的创制过程十分艰难和复杂,包括治疗靶标的基础研究与确认、先导化合物体内外筛选的生物模型和方法学建立、药代药动特征与靶标的关系、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人体的可能差异、动物病理模型是否反映人体发病的病因等等,使得整个药物研发过程极其漫长且充满风险,绝大多数的先导化合物都因药效不理想或毒副作用太大,或者与已上市药物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和改进而在研发的后期被淘汰。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早期综合评价体系,及早发现并预测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潜在安全性和可能的临床有效性,如何使新药研发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能尽快地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决定:即什么样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临床前以及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药开发风险,是目前国际新药研发领域中的重大挑战。
微芯生物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和早期评价体系这一核心技术平台。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利用大量已知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其功能意义分析,通过对各种已知化合物(好药物或者失败的药物)及任何新化合物对全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的并行研究,对新化合物可能的分子药理和毒理进行评价和预测,不断优化候选化合物结构,使综合评价指标最好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发,从而对降低新药开发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正是美国FDA为提高创新药物开发的成功率而提倡的关键路径行动(Critical Path Initiative)。
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
该平台体系是微芯生物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公司持续自主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探索适合国情国力的新药研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奠定了微芯生物在新药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微芯生物接下来的新药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六个系列,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阶段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先导化合物和创新药物产品线。
国际市场破禁门 本土新药大开发
事实上,微芯生物正是借助“化学基因组学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赢得了与国际同行的赛跑机会。当时国内许多药企还在通过解构国外化学药物的专利结构来研制所谓的抗肿瘤药物,而微芯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发现了西达本胺等一系列针对重大疾病的全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NME)。历经12年研发的西达本胺,成功见证了中国仿制药到中国创新药的开端和发展,同时也为创新药全球同步开发喊出了来自中国的声音——西达本胺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CFDA批准上市,首批适应症为复发及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这不仅改变了中国PTCL患者无药可用的现状,填补了中国PTCL治疗药物的空白,而且让中国的PTCL患者仅需负担1/10的成本就可用上全球作用机制最新、疗效和安全性更优的创新药物。
至今,已有三千余名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西达本胺治疗并从中获益。上市后的西达本胺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目前其针对血液肿瘤、实体瘤和HIV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正在美国、日本、中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同步展开。2018年3月,联合使用西达本胺于自体移植治疗复发难治、高危淋巴瘤新探索的研究在第44届欧洲骨髓移植年会上被选作大会报告发言,西达本胺增加淋巴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了CGB方案对淋巴瘤的杀伤作用,在移植治疗中显现了极大成效,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专家的关注和认可。在台湾,TFDA同意以西达本胺中国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数据批准其上市。在日本,西达本胺已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并正在开展PTCL和ATL的注册性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西达本胺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实体瘤的II期试验进展顺利,联合方案二线治疗未使用过PD-1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在50~60%,优于历史对照数据。去年12月13日,西达本胺摘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向世界证实了中国原创新药的研发水平。
风雨兼程同舟渡,不忘初心砥砺行
十七年的创新发展,微芯生物已形成了以深圳为总部/研发中心/GMP生产基地、成都区域总部/研发中心/GMP生产基地、北京临床研究中心及上海商业中心四位一体的现代生物医药集团版块。十七年来,微芯生物始终坚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人命,应立足科学而非政治、宗教和商业利益”的理念,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新药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到获准上市使用药品的患者,进行安全性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西达本胺上市后,微芯生物药物警戒团队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伦理准则,并借鉴国制药企的先进经验,利用自发报告系统和主动监测项目开展了西达本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迄今累积了全球PTCL真实世界研究中最大的数据库。受到了包括WHO-UMC监测中心和国家ADR监测中心在内的国内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专家和国际的关注和赞许。
与此同时,微芯生物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对PTCL患者开展了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和慈善捐赠项目,至今,援助患者已累计近千名,援助药品价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公司用创新科技成果为造福中国患者的初衷!
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微芯人,用深情谱写着对祖国创新药事业的坚韧和执着。未来,在国家创新政策、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更具创新动力的微芯生物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效、可承受的创新机制的治疗药物,持续为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❸ 中国高铁技术是怎么起来的
国产动车组,确切的说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铁路窄轨的实际加以改进和创新,集成了国外多种技术的一个综合体。
不过100%是Made in China。
中国的铁路市场很大,但是铁路行业老大就只有一个:中国铁道部
当年中国进行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时候,要引进外国的机车,当时参与投标的外国企业有:德国西门子集团、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加拿大庞巴迪集团、日本日立、川崎重机集团
铁道部的要求是:中标者价格合理,而且必须转让80%技术,并对核心技术进行说明,同时采购的机车20%在国外制造,剩下80%必须在国内制造,完成组装。
当时西门子很拽呀,以为自己技术一流,而且价格高,又不同意转让技术,在开标第一轮把德国西门子淘汰了。一下子让外国铁路企业看到了铁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第一次招标中最后中标的是加拿大庞巴迪集团,并和长春机车轨道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
接下来几年,中国铁道部还是保持一贯的强势,靠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国外巨头虽然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限于集团业绩压力,而且对中国市场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后来的招标中,铁道部采购联合体,都是把采购订单分成若干个系统,如引进日本的牵引系统,法国的电控系统,德国的行车控制系统,加拿大的轨道技术等等
这样一来,把国外各个模块最先进的东西转让进来后,分别给中国的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分别去消化吸收,并进行本地化创新。
第一批国产动CRH1车组属于万国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还是在国外供应商控制的。
至于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实现国产了。
目前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两大铁路央企一共有5万多人从事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研发创新工作,这个绝对是世界上铁路系统最大的研发团队。
说到CRH3动车组,确实蛮有意思的,当时立项研发后,因为一个技术一直无法突破,而这个技术在日本川崎重机集团拥有的,当时铁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谈,希望转让技术,迫于日本日立集团等国内行业大佬的强烈反对,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川崎也是需要提升业绩,盯着国内巨大的压力,同意卖给中国5套元件。
拿到相关元件后,两大铁路央企攻关一个月,通过逆向研究便轻松把技术搞定了,同时还进行了升级。
这个元件的完成,也保证了武广高铁CRH3型动车组的顺利下线。
目前中国除了在国内建设大量的高铁线路,还在参与沙特、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缅甸等国的高铁投标
其中。美国、俄罗斯已经与中国铁道部签署了建设高铁的合作备忘录,正在进行前期立项工作。
以上这些信息是一个电视访谈节目采访铁道部总工程师的时候了解到的。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经确认要花16亿美金左右,引进中国高铁技术。
据说7月16号,阿根廷总统访华时候,估计会宣布此项合作协议。
中国高铁用市场换技术,换来了自主创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值得表扬。
而同样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产业还很多,到现在还在艰难前行中。
请采纳
❹ 几年来,中国技术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是,几年来中国技术是什么样?
我感觉中国技术应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了。现在中国技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都在为人类服务。
❺ 中国的军事技术到底如何
我这里和小日本做个比较:
从以上分析看中国在海军技术上已经赶上和超过日本了。但由于过去长期落后,欠账太多,所以中国海军的实力还赶不上日本。但中国海军的赶超势头是有目共睹的。中日在海军技术上的差别同样是中国具有完整全面的军事工业体系,可以自主完成军事装备的设计制造。日本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在柴油机、和某些电子技术方面领先。但必须依靠美国的一些技术支持才能完整地制造现代化军舰,才能形成海军战斗力。
现在中国军事工业已经提供中国军队以先进的武器装备,使之不低于日本,问题是PLA如何使用这些装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陆军装备技术比较
以主战坦克为例,火炮、装甲技术中国领先。日本不具备生产高膛压火炮技术,只得引进德国许可生产坦克炮。中国完全具有高膛压火炮自主技术。与德国技术相当。装甲技术在各国都是最高秘密。但中国99式坦克的防护远远超过日本90式。火控技术相当,其2000米动对动命中率相当,大约在85%。日本的优势在于动力系统。不过日本使用2冲程发动机表明日本的高比功率4冲程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如果中国1100千瓦发动机过关的话,在这一领域也赶上日本。
电子信息战技术比较
日本是世界上电子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极为强大的基础工业实力。这导致了日本的军用电子技术的先进。但日本的硬件先进,但软件落后,日本的软件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日本的电子工程化水平一般。中国电子工业基础落后,有一些军用电子原器件不能生产或其质量不高或价格太高,影响到中国军事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影响到陆海空军和卫星的电子系统的水平。但最近几年这个情况有了根本改变。中国电子工业的加工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加工技术。现在正在开发自主的90纳米的加工技术。中国的IC设计发展也很快,已经在开发最具有挑战性的处理器芯片。中国的工程软件设计原来就不在日本之下。日本的电子战信息战技术还主要依靠美国,LINK11和LINK16是日军的主要信息链路。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整个军事体系是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离开美国,日本的整个军事体系立即瘫痪。而中国是具备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和军事科技体系。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军事技术并不落后于日本,而且更有完整性。而日本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完全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这是日本为什么看起来想一个太监一样的根本原因之一
❻ 中国掌握有哪些领先的核心技术
1、有以下:
(1)特种隐身技术和超材料技术。
(2)航空航天技术。
(3)弹道导弹打航母。
(4)量子通信技术。
(5)高超音速武器、反卫星武器、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6)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驱动装置——激光技术。
❼ 中国的应用技术则是如何接地气的
据报道,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随着创新智慧助力科研突破,创新应用提升生活质量,创新活力带动经济发展,中国创新已成为全球进步的新动力源,世界意义更加凸显,基础科学不仅“高远”,应用技术还更接“地气”。
外国媒体纷纷表示,近年来,中国已“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创新的领跑者,正在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发明创造让中国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中国成为一个对世界有积极贡献的国家,一个让世界感到温暖的国度。
希望更多接地气的应用技术可以早日被创造!
❽ 中国是怎样掌握核技术的
其实是苏联美国都有一点.据说中苏关系最好的时候苏联人甚至都快要卖给中国没装铀的原子弹(其实问题出在赫鲁晓夫身上,当时他地位不稳,需要一个一个国家支持他).而中国国产的那些专家都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可以说中国的核技术也有美国的一部分.
以下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历程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严酷的现实使中国最高决策者意识到,中国要生存、要发展,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铸造自己的利剑和盾牌。1955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创建中国自己的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在国家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中,确定了12项发展重点,原子能技术被列为首位;1958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拉开了核武器研制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今天,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精干有效的自卫核威慑力量。
原子弹教学模型复算了九次
中国核武器起步之时,没有更多的技术基础,只有1954年—1955年先后建成的一些加速器和反应堆。
那时,无论是从各方面调来的科技专家,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都没有搞过原子弹,对如何处理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的关系也众说纷纭。九局及时作出决议,提出“以任务为纲,任务带学科”、“边干边学,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针。以朱光亚、邓稼先为首的技术业务领导,很快把任务总体进行分解,按大的学科安排了主攻方向。
以理论设计为例,环绕原子弹的物理过程,分解出炸药爆轰、内爆物理、中子输运、状态方程、计算方法等几个方面,分头组织人力攻坚。同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掌握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当时的实际,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遇到的问题,不仅要求知其然,而且要尽量知其所以然。
1960年7月,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带走了图纸和资料。中国研究人员仅有的资料只是苏联专家向宋任穷等几位部局领导讲解原定提供给我国的原子弹教学模型时记录下来的一些数据。而对于从未接触过原子弹研究的中国研究者来说,这无异是本“天书”。
中国科学家复算原子弹教学模型时使用的手摇式计算器
为了熟悉和掌握设计技术,邓稼先带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天书”进行了复算,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编者:本文作者当时担任理论部状态方程组组长)。那时使用的计算器起初是手摇的,稍后才是电动的,但计算器的数量不多,速度也很慢,所以计算只能采用机器不停、人员三班倒的做法。每一班8个小时摇机器,8个小时把计算结果画在图上。复算过程开始比较顺利,但算到某一关键位置时,发生了计算结果与苏联专家介绍不符的情况。由于计算方法、公式、参数都是我们自己摸索确定的,这让我们不得不反复考虑所进行的计算到底对不对,是不是哪里出现了疏漏?
参与指导研究的物理学家、力学家、数学家都从各自熟悉的专业角度对结果进行审议,提出不同的分析意见和疑问;直接从事计算的年轻技术人员则尽量详细地解释自己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辩论往往很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还要持续好几天。在提出一些改进条件之后,又开始新一轮计算。这样的计算反复进行了九次,结果都差不多。最后,年青的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用热力学的“最大功原理”判定苏联专家给的数据有误,才使复算工作得以继续下去。
虽然这个事件多花了我们半年多的时间,但反复计算的过程,也使我们比较深入地认识了原子弹的内爆过程,扫清了设计原子弹的障碍,熟练掌握了特征线计算方法。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国自行设计的原子弹理论方案终于成形了,理论设计部门的学科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两个月后,氢弹原理性试验爆炸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严酷的现实使中国最高决策者意识到,中国要生存、要发展,也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铸造自己的利剑和盾牌。1955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创建中国自己的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在国家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中,确定了12项发展重点,原子能技术被列为首位;1958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拉开了核武器研制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今天,我国已拥有了一支精干有效的自卫核威慑力量。
两年零八个月:从原子弹到氢弹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成功,美国用了七年零五个月,前苏联用时四年,英国是五年零六个月,法国则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而中国只用了短短两年零八个月。
我国氢弹研制的迅速突破,得益于技术上的未雨绸缪。在原子弹成功前一两年,钱三强等核工业部领导就觉得氢弹的探索应该及早安排。为此在原子能研究所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后来扩大到四十余人的研究室,负责开展氢弹的基础工作和技术准备。1963年底,原子弹的方案刚刚完成,这个队伍立即整体转移到核武器研究所,在统一的指挥下,迅速展开规模更大的氢弹攻坚战。
突破氢弹原理的J501大型电子计算机
为了掌握氢弹的内在物理规律,当时还是青年的黄祖洽、于敏和周光召同志在老科学家彭桓武先生的指导下,各领一支队伍,分路探索。他们运用“矛盾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分析内因入手,即先初步掌握点燃热核反应并使材料充分燃烧的温度、密度条件和相关规律;再研究外因,即如何利用原子弹产生的能量提供实现热核爆炸所需的外部条件。在较短时间内,就明确了技术攻关的重点,为迅速掌握氢弹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我国氢弹技术突破的过程,同样也是发扬学术民主、激励群体智慧和创新精神的生动典范。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讨论,举行了多次学术讨论会,专家们经常结合典型的计算结果,给大家作详尽的分析报告,报告厅里常常挤得水泄不通。有时就在大食堂里讨论,听众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站在桌子上,谁有好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如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就通过计算检验。那时候确实很难一下子判断某一个设想行还是不行,因为没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实际上大家都在摸索逼近氢弹的道路。当通过计算分析最终发觉某一个设想确实走不通时,那就干脆放弃,另辟蹊径。人们不断地提出设想,又不断地否定和更新,不断地逼近氢弹的目标。
终于,在这场群体攻坚战中, 于敏同志率领的几十个人的小分队,在上海率先牵到了氢弹的“牛鼻子”,并很快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经过理论部的反复讨论验算,方案更趋完善,又在各方面(设计、实验、材料、生产、测试设备、试验场地)的通力合作下,以最快速度完成了氢弹的核试验。有人推崇于敏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总是谦虚地说,这是发扬学术民主、集思广益的成果。彭桓武先生用一副对联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