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新技术企业多少家
中新网6月6日电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6日表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王志刚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作出如上表述。
王志刚指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这是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科技有“无中生有”的作用,新的技术出来就会带动新的产业。
一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拦铅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二是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尺衡搭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三是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四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五是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陵拿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今年1-4月份,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㈡ 成都有哪些高新技术企业,最好是生物板块的上市公司
成都高新区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产业园。2001年,成都高新区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地区。在历次科技部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约82.5平方公里,由南部公园和西部公园两部分组成。两个园区各有一个国家出口加工区。在国家和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成果孵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自获批国家高新区以来,主要指标年均增速超过70%;“八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九五”期间,增长速度在38%以上。各类企业6000多家,注册资本24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7家,超亿元企业50多家,千万元企业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都占64.8%,在四川占52.7%。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的85.0%,对全区税收的贡献率为76.7%。共有外商投资企业近500家,英特尔、摩托罗拉、康宁、住友、阿尔卡特、西门子、韦恩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企业有24家。2003年引进了中国西部最大的外资项目——总投资3.75亿美元的英特尔封装测试厂项目。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制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约占成都市同行业的51%和63%。精密机械制造业这一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孵化器集团,以8家国家级孵化器为骨干,以企业和社会力量创办的孵化器为主体,在孵企业760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包括英特尔创投公司在内的1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投公司入驻,资金规模超过14亿元,为孵化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各类人才14万多人,硕士以上人才9000多人,海外留学生600多人,博士2000多人。始终致力于建设自然、人居、政策、服务、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的创业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