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外有哪些先进技术和设备是国内现在没有急需引进的
我觉得国外有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且国内没有的最重要的就是手机芯片。我国在手机芯片上有很大的漏洞。需要去国外引进。但是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机芯片也不需要去外国引进了。
B.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都有哪些先进技术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比国外的成熟技术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相关技术的革新,将推动建筑垃圾从粗放式处理到绿色智能化处理的转变,促进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国外非常重视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从设计和施工阶段就开始考虑如何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在建筑物拆除阶段运用创新方法,尽可能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国外的土木工程师已将资源循环的理念融合到房屋结构设计中,设计出可循环结构体系——全装配式抗震体系,以保证在地震过后,结构构件仍然能够很好地循环利用。新西兰结构工程专家Priesley教授提出的墙体摇摆抗震技术(图1):墙体预留孔洞,预应力钢绞线穿过孔洞,将墙体与基础相连,墙体与基础本身不现浇连接。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将形成摇摆系统,地震结束时,摇摆系统将回到原点。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破坏程度大幅降低,稍加修复即可继续利用,这样就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在日本,建筑垃圾称为“建筑副产品”,政府明确要求建筑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在50年或100年后拆除的回收效率,建造者在建造时要采用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做到建造零排放。
新加坡的设计师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到日后建筑物拆除,在特殊位置预留改造空间和接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垃圾。
另外,发达国家还利用“选择性拆除”技术实现智能化拆除,在建筑物拆除的过程中按照建筑物的设计结构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建材,产生洁净的混凝土骨料。
C. 国外哪些自主创新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瑞典、德国加强自主创新的主要做法:
瑞典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之一,其研发强度、人均发表论文和专利注册数等均处世界领先。德国在医疗技术、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等10大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主要做法有:
1、构筑完善的创新体系。瑞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构建国家、地区和部门3个层面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体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大企业对国家的研发活动影响巨大,大学与企业合作密切。国家创新系统署是代表瑞典政府构建创新系统的具体执行者,掌握着瑞典5%R&D经费的使用权,起着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瑞典建立了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发展计划,从2003年起确定了3个项目,项目所在地区将在10年内得到11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地区也以不低于同等数额的资金匹配,用于创新体系建设。瑞典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支持信息通信、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技术、交通及办公设备技术等行业建设部门创新体系。德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三足鼎立的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创新的法律机制,机构资助与项目资助相结合的创新资助方式,全程跟踪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精简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等。
2、强化各类创新投入。多年来,瑞典用于R&D的经费一直保持在GDP的3%以上,近几年甚至超过了4%。在R&D经费中,政府及公共基金会占20%左右。2004年以来瑞典政府制定“创新瑞典”战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计划在2005—2008年新增政府研发投入23亿瑞典克朗。还有80%的经费来自企业投入。瑞典大企业都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如爱立信研发支出达到销售额的15%~16%。近年来,德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高于欧盟国家1.9%左右的平均水平。与瑞典相比,德国政府的R&D投入占比更高一些,大约占到30%以上。
3、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瑞典、德国已经形成了支持创新活动及保护创新成果的一整套政策。一是实施各种创新计划。如瑞典国家创新系统署的“新一代卓越中心计划”,计划共建设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中25个新的“卓越中心”,总投资约1.6亿欧元,同时要求企业界、大学和有关机构各投入不少于这一数额的资金,从而使项目建设经费总额达到4.3亿至5.4亿欧元。2005年德国推出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计划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新建一批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二是创新产品的政府补贴和政府担保。如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瑞典对新购买环保汽车给予1万克朗的补贴,环保汽车进城免收拥堵费,以此刺激环保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创新。德国制定了专门“赫尔梅斯”担保,支持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三是税收政策。如在2007年春季预算中,瑞典政府取消对风险资本征收资本税的项目,鼓励风险资本投向创新性中小企业。
4、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瑞典和德国都有比较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满足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型小企业培育等中介需求,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公共机构、非盈利性组织,也有完全按商业化运作的纯盈利性中介结构。服务内容主要涉及三大类:一是成果推广服务。如德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均建有技术转让办公室,专职负责科研成果向工业界传播。二是融资服务。如瑞典国有企业ALMI对新创企业项目前期调研费用给予约2万至4万克朗的无偿补助,企业可以根据项目计划书(仅需要少量的抵押或无抵押)就可从ALMI获得贷款。三是创新性创业服务。瑞典几乎所有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其中最着名的是查尔姆斯理工学院以及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孵化基地。
5、培养大规模的创新人才。瑞典和德国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其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每年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大学排行榜,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瑞典特别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企业也重视员工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不但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且在设备更新、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智力基础。德国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创新的重要环节,积极调整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容,加大对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年轻科研人员的吸引力。
6、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瑞典创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瑞典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一切任由天性和本能。这种文化培养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思想,不急于求成,能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瑞典有一个独特的“工程文化”,这种文化力求将创造发明和生产实践完美结合,创新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操作同行并进。德意志民族一贯具有思维严谨、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传统文化精神。德国人不仅一直以“思想家的国度”激励自己,而且坚信传统的创新文化就是德国摆脱自然资源贫乏劣势、持续富强的一种基本力量,这成为德国创新文化的核心。
D. 日本科技为什么那么好
那是因为日本经历了一次工业革命的末尾,欧洲国家依托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和红利,通过贸易和武力征服了亚洲和非洲,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把一些工业机械带到了亚洲。日本就是抓住了该时期,大量引进和仿制基础工业机械,并学习掌握了其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以纺织机为例)向欧洲派出留学生,培养了大批有基础科学知识的阶层,继而在19世纪中期开始的二次工业革命中奋起直追(基础工业材料、工业机械设计、技术工人等方面)。
二次工业革命中日本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跟欧美的工业科学技术拉开了一些距离。不过,在二战中通过臭名昭着的“731”部队对我人民的残害,残忍的取得了各项人体活体实验数据,为其医学和生物科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本迅速跟上以美欧为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作出了贡献。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日本以强大的基础工业和生产加工能力成为美国在亚洲的科学技术产业化的代工厂,学习掌握了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在电子技术方面超越了同期的欧洲。
日本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并不是神话,而是其把握了时代命运,当一次工业革命和二次工业革命早期时全世界对知识产权还没有很重视,技术的取得并不像当今这么难,所以成就了日本从农业社会窜起成工业科技大国的“神话”。
(对比同期的中国,由于腐败保守、内战、抗战等等一次工业革命就没有赶上,二次工业革命别人完成了我们才开始,而且完全没有基础。哎~就SB了。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浅看法,不喜勿喷,欢迎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