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检测柑橘黄龙病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果树黄龙病科研室介绍,检测柑橘黄龙病的常用方法如下:
柑桔黄龙病的检测是一个从传统生物学向分子生物学、从定性检测到定量检测的发展过程。从观察病状,生物鉴定,电镜与超薄切片技术,血清反应,到PCR反应等技术,对黄龙病诊断和检测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取得很大的进步。目前,使用PCR技术诊断黄龙病,已达到快速、准确的定性与定量的要求。
1、田间诊断
研究柑桔黄龙病的困难,在于它的病原无法人工培养。因此,长期以来对黄龙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黄梢和叶斑驳症状。柑桔感染黄龙病后,全年均可表现症状,在田间以夏梢、秋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新抽出的病梢, 其叶片不能正常转绿, 表现均匀黄化或呈斑驳症状。这样症状是十分明显和较为特异的, 具有诊断的脊握价值。目前,主要选择各个新梢的成熟期,特别是在每年的10~12 月秋梢成熟以后,症状表现的最适期间,根据当年春梢叶片的斑驳症状来诊断田间的黄龙病病树,可以达到相当可靠的程度。但是,症状的发展过程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在果园管理不良、营养缺乏或其他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病树若不表现典型症状则难以诊断。这也是造成对黄龙病有种种混淆看法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症状诊断必要时要与鉴别寄主(芦柑) 的生物学测定相结合。
2、电镜观察
自1 977~1978年间利用电镜与超薄切片技术,在柑桔黄龙病病树叶片的筛管细胞内发现病原类细菌以来(柯1979、陈作义1979 1980),电镜便成为诊断黄龙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电镜下,病原BLO的形态、大小及菌体的壁膜结构等特征都能观察得清楚,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但是,由于柑桔病树体内BLO浓度较低,分布不均匀以及电镜制样采用的叶脉较小等因素的影响,电镜对BLO的检出率偏低,多在60~70%之间。近来,采用症状明显、老熟的叶片为材料,采用侧脉代替中脉和纵切代替横切韧皮部制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电镜对BLO的检出率。
3、血清学检测
柑桔黄龙病病原属于难培菌,仅限于感病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含量低、分布不均匀,导致抗血清制备艰难。利用兔丝子成功地将黄龙病菌从柑桔转到草本植物长春花上,黄龙病菌能够得到比在柑桔树体内更好的生长与繁殖,菌体浓度较高,为直接从长春花病株中提纯黄龙病病原奠定了基础(1986-通过、1987-回接)。从发病长春花粗提纯黄龙病病原(柯穗帆野手 1988),以粗提纯黄龙病病原为抗原制备了小鼠抗腹水,由于所提取病原的浓度和纯度较低,该鼠抗腹水效价低,并伴有非特异反应,难以推广应用(1989-提纯)。随后的研究表明,以类似方法制备的小鼠抗腹水尽管其效价有了较大提高,能够比较准确的检测发病长春花中的黄龙病病原,但是对未显症或初显症柑桔植株,以及部分具典型病状的柑桔叶片的检测并无血清学反应(1992 李德望)。有利用国外机构提供的多克隆抗体成功检测柑桔黄龙病病原的报道(1993 张)。
国内对柑桔黄龙病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并未获得满意的结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柑桔黄龙病组,曾以柑桔黄龙病菌粗提纯物为抗原,筛选到二个杂交瘤细胞株(CF1 和CF2)能分泌抗黄龙病病原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能识别长春花和柑桔病株,前者产生强荧光反应,后者产生弱荧光反应,而长春花和柑桔健株以及长春花感染MIO(植原体)的病株均不产生荧光反应(田1998)。柑态嫌桔黄龙病的单克隆抗体多仅适用于免疫荧光检测,尚难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所以单抗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4、组织化学诊断
主要基于两个原理,一是感染黄龙病菌的寄主植物,其韧皮部坏死细胞群或经化学染色后的愈伤组织,在荧光的激发下会形成特殊的荧光而加以诊断。如以透射式荧光显微镜观察,健叶和病叶叶柄切片在荧光的激发下,木质部导管胞壁发黄色荧光, 韧皮纤维发绿色荧光, 但感染黄龙病的病组织切片, 在韧皮部中则可看到1~多个鲜明的黄色或黄绿色荧光团块(坏死细胞群),但取样必须是完全老熟的黄化叶片, 而且以病秋梢的结果最稳定,嫩梢、嫩叶以及感染黄龙病但尚未表现症状的叶片,因未产生坏死细无法检测(1987-直接荧);苯胺兰作为荧光色素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病叶切片韧皮部愈伤组织会发出明亮的、不正常的黄绿色荧光,其强弱与症状有关,斑驳叶荧光最强,其次为黄化后期缺素状叶,健叶没有或只有稀疏的几点黄绿色荧光。其准确性同样受取样时间和取样部位的影响,以夏梢和秋梢叶片转绿而尚未充分老熟时取中脉切片染色观察,准确性最高(1988-组织)。
二是韧皮部坏死细胞群或病原菌经化学染色后,能够使坏死细胞群或病原菌与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分色,达到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区分的诊断的目的。如番红染色感染黄龙病的柑桔叶柄切片,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韧皮部出现特有的红色团块,这种特征性红色团块可以作为鉴定黄龙病的依据(1987-显微镜);以FBA法浸染新梢主脉或嫩茎切片,能使病原体与柑桔韧皮部筛管细胞分色,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原的形态(1990 应用FBA)。显微镜观察法方便直观,但易受取样部位、取样时期和制样方法(切片厚度等)的限制,容易造成漏检,实际生产中少有采用。
5、生化指标诊断
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PAGE)分析柑桔蛋白质种类上的差异,感染黄龙病的病株中,存在一种健株所没有的特异性蛋白质,这种差异蛋白质与供试柑桔种类和症状严重度无关,也不存在于类似黄龙病症状的生理性病株中。因此,可凭借特异性蛋白的有无加以诊断。(1987-快速)。贡柑的黄龙病病株果实同工酶,缺少Rf=0.24的主酶带,可能是贡柑感染黄龙病早期检测的生化指标。(吉前华郭雁君梁广坚姚金明,2007)。
6、 PCR检测
(基因克隆与分析2002-琯溪/2000 DNA片段。1996-多聚、1998-诊断法。/PCR:1996-应用PCR、1998-Application、1999-Diagnosis、1999-快速、2003-沙田、2004-16S rDNA、PCR-SSCP、2005-广佛手、2006-优化、2006-采样、2007-不同引物、2007-野生、2007-孟祥春、2007-微芽、)
7、我们农民朋友最直接了当的检测方法就是看到根不烂了、叶不黄了、果实可以成熟有经济价值了,就叫治好黄龙病。
❷ 什么是PCR技术
PCR技术是模拟体内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DNA分子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在待扩增的DNA片段两侧和与其两侧互补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个循环后,DNA扩增2ⁿ倍。
PCR的每个循环过程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个不同的事件:(①变性: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94℃左右)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②退火;使溶液温度降至50~60℃,模板DNA与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结合。
3、延伸:溶液反应温度升至72℃,耐热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在引物的引导下,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按5'一3’方向复制出互补DNA。
(2)什么是黄龙病pcr技术扩展阅读
【技术原理】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
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并设计引物做启动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但是,DNA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发现耐热DNA聚合同酶--Taq酶对于PCR的应用有里程碑的意义,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活,不需要每个循环加酶,使PCR技术变得非常简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得以大量应用,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工作原理】
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复性)--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0~95℃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0~60℃,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于70~75℃,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
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工作步骤】
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
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
2.退火(复性)(40℃-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延伸(68℃-75℃):在Taq酶(在72℃左右最佳的活性)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 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既增加一倍。
现在有些PCR因为扩增区很短,即使Taq酶活性不是最佳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制完成,因此可以改为两步法,即退火和延伸同时在60℃-65℃间进行,以减少一次升降温过程,提高了反应速度。
❸ 什么是PCR技术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PCR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
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3)什么是黄龙病pcr技术扩展阅读
PCR引物设计
PCR反应中有两条引物,即5′端引物和3′引物。设计引物时以一条DNA单链为基准(常以信息链为基准),5′端引物与位于待扩增片段5′端上的一小段DNA序列相同;3′端引物与位于待扩增片段3′端的一小段DNA序列互补。
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1、引物长度: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2、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参照。
3、引物内部不应出现互补序列。
4、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是避免3 ′端的互补重叠。
5、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引物3′末端连续8个碱基在待扩增区以外不能有完全互补序列,否则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6、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最佳选择是G和C。
7、引物的5 ′端可以修饰。如附加限制酶位点,引入突变位点,用生物素、荧光物质、地高辛标记,加入其它短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等。
❹ 什么是pcr技术典型的pcr技术分为几个步骤
Pcr技术是指DNA的体外扩增技术,也叫DNA多聚酶链式反应,该技术分为变性、复性和子链延伸三个步骤,变性是高温下DNA解开双链,复性是DNA模板链与引物配时,子链延伸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
❺ 什么是PCR主要的技术步骤是什么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它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方法。这一灶蠢消方法的要点是合成两个分别互补于待扩增DNA片段隐知两端的小片段引物,在含有引物、待扩增DNA模板核苷酸底物和DNA多聚酶的反应体系中DNA复制反复进行,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大量扩增产物。其原理是寡聚核苷酸链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沿模板延伸,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在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
主要的技术步骤是:
(1)DNA变性 加热使靶DNA序列双链解离成单链DNA。
(2)引物与靶DNA退火 适当降低温度,使两个引物分别结合成靶DNA两条的3′末端向5′末端延伸。
(3)引物延伸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引物档罩沿着靶DNA3′末端向5′末端延伸。新合成的DNA链在变性解离后,又可作为模板与引物杂交,并且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引导合成新的靶DNA链。如此反复进行以上3个步骤,即可使靶DNA片段指数性扩增。
❻ PCR技术是什么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该技术是差衡铅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下,依靠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
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DNA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3´-OH末端,并以此为起始点,沿模板5´→3´方向延伸,合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
PCR技术的应用:
PCR技术拦烂首次临床应用就是从检测镰状细胞和β-地中海贫血虚好的基因突变开始的。
PCR在医学检验学中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就是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理论上,只要样本有一个病原体存在,PCR就可以检测到。
PCR技术不但能有效的检测基因的突变,而且能准确检测癌基因的表达量,可据此进行肿瘤早期诊断、分型、分期和预后判断。
❼ pcr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pcr是什么意思
1、PCR是聚合酶链式(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应的简称,是一种将几个或几十个拷贝数DNA片段扩增至上百万份拷贝的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PCR技术的影响卜轮纯不仅仅局限于生物科学领域,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PCR所带来的改变,在亲子鉴定以及犯罪调查中PCR技术便有广泛应用。
2、PCR可以被认为是与发生在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似的技术,其结果都是以原来的DNA为模板产生新的互桐纤补DNA片段。细胞中DNA的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参与复型咐制的有多种因素。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相似,但反应体系相对较简单。
❽ 什么是PCR技术
PCR技术也就是基因扩咐嫌增技术,它是通过基因扩增仪,在细胞外进行DNA复制,由1个DNA分子增加到2个,然后依次增加到4个,8个…,使分子数目呈几何级数增加,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DNA,供研究用的一种技术。
PCR技术的出现,使生物学的研究一大突破。在PCR技术问世之前,人们无法查出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因为这种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含量很少,衡橘手且难于培养。在PCR技术问世之后,可将爱滋病病毒的核酸进行扩增从而查出受感染者,并可研究治疗方法。
PCR技术已经在分子生物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知,它在遗传病诊断、治疗,在动、植物育种,以及在司法破案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