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选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我快要参加面试了,如果考官问我为什么选择金属材料与热处埋技木我该怎么回答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⑵ 我是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的,不知道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个专业适合女生吗还有就是这个专业对身体有伤...
我引用我在另一个地方的回答,您看看:
我的专业就是金属材料。原来我们班的的实际情况是总共五十多个人只有六七个女生。这些女生的成绩一个比一个好,但是当他们面临找工作的时候却遭受性别歧视,因为金属材料是工科性质很强的专业,企业怕女生由于身体原因难以吃苦,大部分招聘只限男生,后来很多女生选择了考研,其实这算一种逃避吧。除非你成绩特别优异,可以选择去搞科研,这是女生学金属材料最好的出路,不过难度也大啊
另外,近几年钢铁行业一直不景气,这几年也是不温不火的,个人觉得这个行业现在很冷很冷,,从09年开始就一直低靡,选择的话请三思
⑶ 金属材料专业如何
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北航?哈工大?上海交大?中南?
你是啥金属,有色(镁铝钛)还是黑色(钢铁),其实从12年开始,国内钢铁行业出现严重的亏损,但是不管怎么说,钢铁行业毕竟是国家基础行业,通过技术革新、产业调整,国家是不可能让他持续不景气的,毕竟这牵涉的太多了————这是大趋势
对于我们这种本科或者研究生学生而言,可能就是太关注眼前了,因为买房等等的压力太大,我们面临的东西也太多,不过一般而言,我们这种理工科(我是北科的钢铁材料的),基本是得不断的积累经验,这一行,是需要经验的,年龄越大,越吃香。不知道你是不是黑色金属的。而经验这个东西,其实你是985的,建议你还是把技术学好,读研期间也可以出差,积累经验————这个是小趋势
假如你是有色金属的,那我就不太清楚了,之前我以为我们黑色金属的大环境很差劲,以为有色金属的工作很好,不过上次遇到一个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刚毕业研究生,他说他们还觉得我们黑色金属的工作好,所以总的来讲,是各有优势和劣势。
最后给你说一下我2012毕业的同学的情况,说起来很残酷,钢入职加起来每个月也才3000吧,还算中等以上的了。同样是2012年我一个师兄研究生毕业,去了首钢顺义冷轧,每个月加起来有6000,这个算是他同学里找得很好的一个了。我目前研究生在读
⑷ 先进金属材料及加工新技术这个专业以后能干啥
先进材料及加工新计数专业方向:本专业方向已建立起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深入掌握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在生物医用材料、非晶准晶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纳米材料、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高温材料、材料失效分析和安全评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职业规划: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分析和材料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⑸ 新材料研究中金属材料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这个肯定是美国了,在战斗机F-22,无人飞机,星球登陆器,都应用了大量的新材料。
⑹ 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形势怎么样
冷门专业,全国开办较少,全国人才需求量巨大!就业率很高,但工作环境不佳!
⑺ 怎么学好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学中,相图是简称,它是由铁碳合金平衡曲线图与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定义(如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图实际上是上述知识的浓缩,只有将上述内容理解后,才能够领略到相图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这个图对了解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时,不要疏漏金相显微镜的实验课,因为目视与阅读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同时注意先去理解,理解后再分析相图,就不至于头疼了。
虽然相图的用处很大,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应用场合,但有可能遇不到。所以对该课程老师不会讲的很细致,而作为个人,能达到及格的水平就行了。
⑻ 金属材料技术
耐高温铁粉芯,原料组成为纯铁粉和铁氧体粉末混合而成;并公开其制备方法,取原料质量份13%的丙酮和0.05%磷酸,充分混合搅拌后,与原料常温下混炒,待丙酮完全挥发至原料粉完全干之后,取原料质量份13%的丙酮和0.3%磁粉粘结剂充分混合至磁粉粘结剂完全溶解于丙酮中后,与原料粉一起在常温下混炒,待混合物完全干燥后,加入混合物质量份0.6%的硬脂酸锌,混匀后再进行压制,压制后通过500~1000℃温度进行退火处理,得到耐高温铁粉芯初样.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纯铁粉的生产损耗,所得到的铁粉芯的电感,Q值等都有质的飞跃,耐高温性能符合客户使用要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按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金属材料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学科领域。金属材料学科利用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测试手段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制造、检测和应用。近年来金属材料学科以其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完善的现代实验体系及方法,适应大学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与国民经济和新材料高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信息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等新型学科相互交叉发展,已经开拓了许多极具发展前景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