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
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其中一种全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明确学习目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单向的传输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多维交流的过程. 二、挖掘数学课本素材 ,探索自主创新方案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合作气氛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陆轮州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几年,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桐缺,我一直在探讨化学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早蔽形式之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合作学习以教育社会学、现代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值得大家予以关注和研究。而合作学习,将是一种效益很高的学习方 式。合作学习也是化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下面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几点心得。 一、创设一个和谐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必须拥有互助、促进、分工、交流、加工五大要素,但这些要素不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而是要求教师有前期有效的指导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不经过这五大要素的流程,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既无暇顾及其他人的发言,也无法判断出谁的思路严谨,谁的设想新颖,课堂气氛看似热闹,硝烟过后,痕迹全无。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分组 1、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差异,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兴趣相同),组内异质(能力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组。切忌采用自由组合和随机组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兴趣相投的几个好朋友在一起时话题多,表面上讨论热烈,但海阔天空,影响学习目标达成。而且凑合的小组讨论不起来,参与率低下,目标不能达成,成为形式上合作。 这样建立的小组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每个小组6——8人,多少取决于任务的性质、合适的时间、教师运用小组方法的经验等,要便于组内交流,也要便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管理。 2、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都关系着小组的成败得失。为避免学生“袖手旁观”的情况发生,教师应参与到不同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及时加以指导和点拨或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等,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调控作用,同时要对学习小组进行分工,落实职责。 (2)在自主学习时,进行“帮困扶贫” 后进生的成绩落后,大多数其实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从小的不良学习习惯使然,教师应该积极动员,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进行一帮一配对,指定一些有责任心的优生对这些学生进行督促,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以及学习计划,定期落实到位。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教师有的时候只是提出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这种合作学习,很容易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为公开课上的“必备的做秀”,最终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沦为合“座”学习。 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告诉他们只有照顾和尊重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照顾和尊重,引导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只有学生间的充分交流、彼此倾听,才能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思想的共鸣、智能的发展。 二、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大致有以下几个时候: (1)在进行比较、归纳、择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时,就可以对课本上得到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比较、归纳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面对面地用同龄人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使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 (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做一些稍难的计算题或实验题时,我总是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打开思路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做学生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 (4)在进行概念辨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应该引入以前所学的内容比如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操作我想比教师给出内容,学生记忆默写的效率要高很多。 三、明确目标、分工合作。 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交流、探求,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互动互补作用,使学生在共同探讨、合作学习中以点带面,以优促差,共同提高。我给小组命名为“化学协作小组”,其宗旨是“互助、协作、竞争、发展”。各小组从组长到每位组员都分配有具体任务,但这并不意味就是合作学习,要切实地使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长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我每周都要进行一次组长培训,每次确定一个培训主题,如: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挥的技巧……有时也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解决在讨论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全体学生,也要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分工等等。目标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小组合作目标。建立小组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依据学生实际。实践表明,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几乎所有的组都能实现100%的当堂达标率。 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把课程标准具体化,变成学校的标准,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还要清楚让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传统的教学是针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后进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实现。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流程中,自学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全体学生充分自学,这样后进生也能跟得上,学得明白;尖子生可以学得更加深入,为小组讲解做好准备;在交流环节,通过对子组互讲,小组精讲,可实现第一次合作提高;在展示环节,通过尖子生讲解,教师点拨,可实现第二次合作提高;在检测环节,子组互查,小组长复查,教师巡查,轻松解决了面向全体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四、设计具有阶梯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问题是学习的动因,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来进行的,因而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具有方向感、责任感。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阶梯性,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更切合合作探究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五、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 这是教学组织形式从传统转向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教师往往在布置完了班级学习目标后,就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小组的讨论交流。学生虽然在小组中进行学习,但其心中的学习目标指向的是班级目标,而非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每个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无差别的任务,而非小组任务或个人任务。这就无法激发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合作学习的动机,也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某一堂课上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还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担任什么角色最利于自己以及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例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装配仪器,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观察并记录数据,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数据处理,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汇报小组成果。 六、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基本方法 现在的教学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先学后教,先教后练。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坚决不教。先教后练,是先由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巩固,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后进生的发展和自学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缺点比较突出。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做不如讲。什么是“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会”。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多安排对子组互讲,小组精讲。讲,不仅讲做法,还要讲根据。如在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一节教学,安排对子组互讲后全班展示讲,学生就会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另外,互讲的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纪律工作,否则事倍功半。 自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互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应该成为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七、对学生合作做出合理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激励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意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相合作的良性机制的形成,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上设计的活动,我尽可能地让每组后进生先说说自己的想 法,然后让其他成员进行具有个性的发言,最后由组长进行小结。还有就是容易问题由学习稍差的同学答,难度大的由学优生回答;对于中等问题学习稍差的同学答对加高分,学优生答对加分少;也可由科代表根据题的难易程度抽号回答。为了避免课改初期学优生抢答,学差生不敢答的问题,可以在组内确定每人每天展示次数,同一个人多次展示时,少加分或不加分,其他人展示多加分,这样就能有效规避每组每次都是相同学生展示的弊病。当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的反馈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强化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今后更加有效地合作学习。评价要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同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的观念,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也要适当关注小组成员。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
B. 团队技术分享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之前一直也在不断的思考,如何才能在组织内部,打造好一个良好的技术分享平台或者机制,怎么样才算是一个良好的技术分享机制,做的话,应该如何去做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得一逐步解决。
“ 最近大半年的时间身上多了一个角色:技术运营,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好这个角色。以下是运营内部一个技术分享平台时候的一些总结和收获。”
作为公司内部技术分享平台 Techtalk 主要运营负责人,我主要负责 Techtalk 活动运营工作,为运营效果负责。从接手 Techtalk 运营至今已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这大半年我们从 Techtalk 的活动效果和运营效率上做了很多优化。
目前 Techtalk 处于稳定运营状态:两周组织一期 Techtalk ,相比最初 Techtalk 的运营效率和活动效果上提升好几倍。这篇文章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运营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提效阶段。
迭代1:做个 MVP,先把活动跑起来。
—
在刚开始组织 Techtalk 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我们第1个版本的目标就是把活动先跑起来。我们的组织流程也非常的简单:找讲师、做宣传海报、钉钉群内宣传活动、收集报名信息、定个会议室现场分享+软研直播。
就在我们组织了两期的 Techtalk 活动之后,发现了巨大的问题:组织活动的效率太低了,平均组织一次活动的筹备时间要接近两周。这些时间大多浪费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上,例如海报的设计、物料的筹备、技术讲师的沟通和进度管理等。因为每一期技术讲师的不同,导致我们沟通的过程又要重新再来一遍,但其实沟通的内容都是相似的。
就这样从第二个版本迭代演进 - 建立标准的活动 SOP。
迭代2:建立 SOP 提高活动组织效率。
—
具体说来,我们将整个活动组织中各个环节都标准化,创建了标准的操作知道手册,一方面是避免组织活动过程中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现场话筒电池没电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让一些重复的性的工作能够无脑进行,并且提前做好准备。(例如讲师介绍的格式、主题宣传的格式、会议室预定等工作)。除了建立 SOP 之外,我们同时将一些耗时的设计工作进行模板化,建立了我们的海报设计的模板。将海报制作的时间从 0.5 天降低到了 0.5 小时。
同时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活动有效宣传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技术合伙人的机制。让技术讲师团队内的技术合伙人一起帮忙宣传、以及做一些活动前中后的组织中段工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活动组织效率。同一时期我们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讲师的内容质量和演讲质量如何保证?在 Techtalk 中途有几期现场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技术讲师没有做好准备,同时活动现场的组织上也比较单调,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第3个迭代 - 建立讲师品控机制。
迭代3:建立技术讲师的品控机制,提高活动质量。
—
首先我们邀请了培训部的同学来协助进行演讲质量和内容的把握。同时我们还制作了统一的技术讲师PPT模板,将整个演讲内容的结构要点,都体现在了PPT模板中。另外我们还出品了一份技术讲师的培训文档,帮助技术讲师提高自己的演讲质量。除此之外最有效的保障措施就是:彩排!我们会为每一次技术老师都安排至少一次彩排,以便于他现场能够有好的呈现效果。
为了让技术讲师心甘情愿的配合我们交付一次高质量课程,我们还需要解决的是技术讲师的动力问题。做一次技术分享对他个人来说有哪些好处。具体说来,我们为每一期的技术讲师都准备了一份卖基誉礼物,同时每一次的技术分享之后,我们都会把现场的精彩图集、活动数据反馈给老师。同时还会为每一位技术讲师积分,助力他们成为公司王牌讲师。
除了讲师的锋埋现场发挥之外,我们发现一个主持人的现场场控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增加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我们在开场的设计上和以及QA问答环节的设计上做了一些优化。开场前我们增加了暖场的音乐,设计了为公众号引流的抽奖环节、在最后的QA问答环节,通过主持人带着大家一起做回顾的方式,加深大家对内容的理解度。
解决了演讲质量问题和现场活动氛围的问题后,我们遇到另一个问题:如何验证活动的效果?怎么评判活动的好坏?如果持续改进?
迭代4:引入完善的反馈机制,持续改进。
—
评价一场培训活动的好坏,业内通用的评价模型叫做柯氏四级。四个级别分别是:主观上感性的评价、内容的掌握程度(通常是考试)、行为是否改变、绩效是够改变。基于柯氏四级和我们的活动的目标,我们最终的活动反馈机制设定为:制作问卷(基于柯氏四级)收集听众的反馈,同时关注线下收集技术讲师的反馈建议。
在持续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 techtalk 有一个重要问题一直没解决:用户量一直起不来,如果组织的活动没有用户,准备得在完善也是百搭。我们围绕这一专题邀请了一些用户进行共创,目的是挖掘出还有哪些优化空间。
迭代5:提升活动的参与度,提升用户体验。
—
为了解决活动参与用户数不足的问题,我们邀请了一些 Techtalk 的用户开了一场专场的共创会。通过梳理用户的提炼流程以及满意程度,梳理出了以下几个要点的优化建议:
以上就是我们在 Techtalk 的活动运营上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阶段。当然还有很多小的优化就不一一赘述了。
聊完了 Techtalk 的故事,回过头来说说我们在运营 Techtalk 时候的一些思考,这些思考可能针对大多数的产品和项目也有有借鉴意义。
1、 正确看待 SOP ,它是一把双刃剑。
建立 SOP 的确能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犯错,但是也可能阻碍我们持续改善,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有了 SOP 之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 Follow 现有流程。更好的方法应该是不断挑战现有的 SOP,发现更好的工作方法。
2、 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不断迭代,持续优化。
在你不熟悉的领域和环境,很难一次性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需要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解决方案、小步快走。
3 、学会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按照要求做完事情。
按照要求做完一件事情往往是最简单的,当你对结果负责的时候能体现你更多的价值。而且你会发现有很多优化的空间,然后不断促使你学习、思考、踏入新的领域。
4、突破自己的边界,成为一专多能的 T 型人才。
达成目标往往需要的复合能力,不要排斥学习新东西。例如我在组织 Techtalk 的过程中学会了海报设计、培训辅导、文案优化、活动支持等,这些都是我们原本不会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们在运营 Techtalk 时候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今日互动:你有哪些运营的小窍门,欢迎留言分享。
C.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环境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都起到了积竖吵极、有效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旦纤咐已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自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但是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我们在上《电子报刊的制作》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讨论开始制作电子报刊,老师一宣布,同学们立刻就忙开了,可仔细一看,基础好的同学,成了“包干户”,什么都给找好了。基础差点的有了“靠山”。基本是随意找了几副图后,就找自己的认为好看的图片,或是玩玩在线小游戏,做的根本和本节课的主题无关,最后老师教师机上就是几个同学的“战迹”,更不用说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特别是中差生)根本不知道要干嘛,可以说是没事可干,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全包干,差生闲的只可以玩游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最终沦为一堂失败的课例。还有在一些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时信息技术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任务后,就在讲台上干自己的事去了,把引导的任务全交给了小组成员,把自己的责任完全弱化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也必定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在给出任务后不是坐在那儿高枕无忧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操作方法和容易出现的误操作及小组合作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我们设计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问卷调查一份,全卷共设计了十个单项选择题,本次问卷共发出30份,收回27份,收回率90%,由此看出学生对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重视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中认为与别人合作能够解决一点自己的疑难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一些特长或潜能,掌握一定的技巧。由此看来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小组的各个成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组之间通过竞争就会对那些学习不积极,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合作中不断产生学习动力,从整体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教学理论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为了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首先,加强学生的引导,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使师生达成共识。第二步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由教师进行调整,每小组4人,人数太少不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人数太多则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各个小组的组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创造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个性等有一定的差别,但各小组之间水平相当。第三步安排座位,一直以来,学生在微机室上课都是按学号对应机子入座,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利于老师考勤,哪个学生迟到或旷课就会看的一清二楚,对应机号很容易查出学生的学号,很利于课堂管理。但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必须坐在一起,便于交流与合作,所以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我们机房有5列机子,模纯每列安排两组,这样便于小组更好地交流沟通,并且对学生的座位重新进行的编号,既方便了小组合作教学,又保证了教师课堂上的考勤管理。最后就是教师设计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正式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先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人员分工,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有事干,不会盲从,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做完自己分工任务的同时,要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能积极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要学生明白,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完成,才是真正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这样把小组成员紧紧凝聚起来,增强了团队意识,相应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好。
四、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更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
D. 技术经验分享评分表怎么写
根据网络文库的信息,可以分以下几类去写:
1、ppt制作质量:评价分享者戚乎的ppt是否清晰、美观、逻辑、专业念仔毕等。
2、讲解清晰程度:评价分仔芹享者的语言表达、声音、节奏、互动等是否清晰、流畅、有趣等。
3、技术新颖性:评价分享的技术内容是否有创新性、前沿性、实用性等。
4、根据具体的分享主题和目的,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评价维度,比如技术落地情况、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
E. 如何组织团队内部的技术分享活动
想要组织一个偏技术的分享活动,我觉得主要还是有个具体的讨论事项。不然让大家坐在一起尬聊的话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具体整个活动的组织可以按下面几步操作。
一、确定交流方式
1、分享型
由一名分享者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分享,其他人员参与学习,并通过互动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这样的好处是分享的内容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效率也最高。通常是某一领域的高手通过分享来提高其他小伙伴的认知水平。
2、头脑风暴型
所有人员参与,不区分主次,围绕某一问题探讨。整个过程中不做出批评意见,尽量开阔大家思路。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团队整体对某一问题束手无策时调动集体的智慧,相互碰撞,解决问题。
但这样对组织者要求比较高,需要合理的控制场面和节奏。
二、确定具体议程
确定了采取哪种方式讨论问题后就需要制定具体的会议流程,没错,虽然这是个非正式的分享过程,但归根结底它依然属于一次会议。
所以组织者应当制定好整体的流程,避免分享过程的混乱。
三、总结分享成果
组织者组织本次分享的目的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分享,更是想通过本次分享提高团队技术能力或者解决某一问题。所以建议由专人整理分享资料,方便大家事后学习。
这一点上,分享型的交流方式更为便利,因为分享者会提前准备好分享资料,分享结束后直接发放即可。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哟 ^_^
凯夕将和您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助您 一帆风顺~
F. 小组分享过程
一周前,确定时陆逗间主题,向所有人宣传,确定人选,在27号开始建群。
分享时间:
本周六中午12点——2点,1班大群
分享主题:
不打广告,不拉学员进别的群,其他自由发挥
分享形式:
现场语音,录音音频,演讲视频,你还可以有更好的创意
时间长短:
3分钟——30分钟
28号,确定主题
29号,确定分享时间长短
30号,确定分享顺序
5月1号,制定海报
5月2号,正式分享
01林瑜
02 小蔓 ✅ 家庭亲子关系
03 邹志林
04丽玲✅万病由寒起
05 杨建卓✅沟通力助我工作一臂之力
06 周家强
07 霞雨熙✅ 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08 小米✅ 人生后半场,只做好这几件事(暂定)
杨老师早上7点小组群分享,优秀!
01杨建卓13分
02霞雨熙10分
03小蔓 10分
04邹志林10分
05丽玲-万病由寒起-10分
06林瑜-营嫌和养免疫学-20分
07小米?
08周家强?
计划分享分将大模块:
一:沟通的桥梁
01杨建卓✅沟通力助我工作一臂之力13分
02霞雨熙-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10分?
03小蔓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10分
04邹志林-我的参营初体验-(?)
二:送礼物
01丽玲-万病由寒起-10分
02林瑜-营养免疫学-20分
待定:
01小米-人生后半场,只做早者卖好这几件事-?
02周家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 分享完成统计:
01杨建卓
✅沟通力助我工作一臂之力
✅13分
02霞雨熙
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3分
03小蔓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
10分
04邹志林
✅我的参营初体验
()分
二:送礼物
01丽玲-万病由寒起-10分
02林瑜-营养免疫学-20分
待定:
01小米✅失而复得-()分
02周家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分
5月2号
一周终于剧终了!
G. 活动小组要组织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的交流讨论,请撰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人类认识、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切身的感觉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计算冲袜誉机、通讯、生物医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等已经成为了当代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不仅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而且应用到了国防领域,增强了国家实力,提高了国家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无可厚非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它的负面作用也悄悄的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和生活。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下降、核污染、土地退化、噪声污染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人类。其次,在政治上,国际上的各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向他国发动的战争,利用高科技,创造的枪炮、生化武器等对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这就是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两面性。好顷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散段?
H. 测试技术分享会应该分享啥
测试技术分享会应该分享的是:部门内部,可以分享小伙伴,自己的日常工作心得/经验(如何高效解决某个问题,某些重复性的工作,是否有更高效的操作姿势等),Bug心得,技术预研小成果等 。
也可以,每周来一次头脑风暴,大家来吐槽 。另外,可以分享一些新技术,也可以请研发同学,给测试伙伴,普及一些架构知识,数据库知识,服务部署知识,方便平时,更高效的定位问题 。
给研发部门分享可以是:
1、整体质量数据分析 。
2、一些共性Bug分享 。
3、测试团队的,一些辅助性小工具分享,教会开发使用(赋能于研发团队)。
4、每月的质量分析大会(各研发团队/项目团队,质量数据报告)等。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技术分享:
多讲目标听众不知道/感兴趣的内容。听众投入最宝贵的时间来听分享,Speaker的一个起码责任是保证听众在这段时间的收获。
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开头。提升自信良方。好的开头会影响观众对speaker的第一印象,也使听众更容易包容后来可能出现的失误。
细节上:
控制时间。假如不只有你一个人演讲的话,时间太长可能会影响其它主讲的时间。
事先检查好设备。有没有激光笔,用MAC的话主办方有没有配转接头,甚至预估去会场的时间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际演讲环境与排练环境一致,保证排练的意义。
适当与观众交流。问问题送礼物是激起活跃度的好花招。避免说一句话的时候头重脚轻。据我观察很多人一句话说到后面就越说越小声,是没有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