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科学技术
一切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需要中得来的。
——〔瑞典〕阿累尼乌斯
科学是一个开放型的事业,结论总是被不断更新。纵然某个科学家认为某项研究已彻底结束,其他人却不以为然。
——〔美〕艾尔·巴比
科学很难用于解决价值观的争端,况且人们对价值观的信念多是非理性的,这就使得以理性为特征的科学更加不便涉足。
——〔美〕艾尔·巴比
科学作为一个集体的事业是通过许多主观性达到客观性。
——〔美〕艾尔·巴比
意识形态的争议不但不会阻止科学的进程,反而会使它变得更加激动人心。
——〔美〕艾尔·巴比
科学揭示了任务的无限性。
——〔德〕爱德蒙德·胡塞尔
人们喜欢猎奇,这就是我们科学的种子。
——〔美〕爱默生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德〕爱因斯坦
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德〕爱因斯坦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德〕爱因斯坦
在科学上功劳是归于使全世界信服的人,而不是第一个想起某个主意的人。
——〔加拿大〕奥斯勒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法〕巴尔扎克
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
——〔法〕巴尔扎克
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的,原子能应当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巴金
科学需要一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俄〕巴甫洛夫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来说也还是不够的。
——〔俄〕巴甫洛夫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俄〕巴甫洛夫
科学是国家的最高人格化。
——〔法〕巴斯德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及其发明创造的价值。
——〔法〕巴斯德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法〕巴斯德
科学哪怕透出一丝虚假之光,都会导致混乱与迷茫。
——〔喀麦隆〕贝蒂·蒙
它(科学)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法〕贝尔纳
科学在前进,而人类却一如既往。
——〔法〕贝尔纳
科学家还必须具备想象力,这样才能想象出肉眼观察不到的事物如何发生、如何作用,并构思出假说。
——〔英〕贝弗里奇
科学上为害最大的莫过于舍弃批判的态度,代之以轻信佐证不足的假设。一个没有经验的科学家常犯的错误是:轻信那些貌似有理的设想。
——〔英〕贝弗里奇
留意意外之事是研究工作者的座右铭。
——〔英〕贝弗里奇
也许,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两种品格是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英〕贝弗里奇
科学若要有价值,就必须预言未来。
——〔英〕贝弗里奇
科学进展是一种悲喜交集的福音。我们要正视这一点:福音是悲喜交集的,例外很少。
——〔英〕波普
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
——〔英〕波普
没有一种科学是同生活绝对脱离的。
——〔德〕玻恩
科学已经成为我们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和最重要的部分,而科学工作就意味着对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德〕玻恩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德〕布莱希特
科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
——〔德〕布莱希特
科学的目的不在于为无穷的智能打开大门,而是在无穷的谬误前面划一条界线。
——〔德〕布莱希特
科学不是知识的抽象,而是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它不是真理的忠实仆人对自然所作的理想化的探索,而是既受赋予科学家的所有美德又受野心、骄傲、贪婪这些一般的人类感情制约的人类活动。
——〔美〕布劳德·韦德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意大利〕布鲁诺
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和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意大利〕布鲁诺
科学结论,是点成的金,量终有限;科学方法,是点石的指,可以产生无穷的金。
——蔡元培
极大的瘟疫,往往促成科学的发达。
——陈独秀
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陈独秀
攻克科学难关,需要巨大的动力。科学的献身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这些都是攻关的科学战士所必需具备的品质。
——陈景润
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
——陈佳洱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英〕达尔文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科学都是对一切可能的事物的观察。所谓先见之明,是对即将出现的事物的认识,而这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意大利〕达·芬奇
自然界是解决科学难题的最好的和最客观的老师。
——〔俄〕道库恰耶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所带来的。
——〔美〕杜威
科学应该有胆量来参加反对粗野无知与偏见的斗争。
——〔俄〕杜勃罗留波夫
科学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本领,也可以说,是已换得成果的活知识。
——敦源
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
——〔英〕法拉第
科学追求真理虽然也是令人向往,但若一旦逾位越界,连哲学都被科学化,便深具排他性,只能处理一些干枯抽象的事体,反把人生种种活泼机趣都剥落殆尽。
——方东美
科学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
——〔英〕费定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永不枯竭的;就其目的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德〕冯·伯尔
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
——冯友兰
科学的知识,虽是广大精微,但亦是常识的延长,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之内的。
——冯友兰
人类对事物的支配只建立在技术和科学之中。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自然只有通过服从才受支配。
——〔英〕弗兰西斯·培根
实验科学是了解大自然的顶峰,它能够取得最重要的实际效果。它是各学科的女王,各学科是它的侍女。
——〔英〕弗兰西斯·培根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
——〔英〕弗兰西斯·培根
书本要服从科学,而不是相反。
——〔英〕弗兰西斯·培根
唯有科学才有希望使技术保持某种道德秩序。
——〔英〕弗里登伯格
科学家甚至是不怕犯错误的。他们知道科学史就是一部记载错误的历史,但从其丰富、孕育性的陈述中,却能诞生出无限的启迪,以至能够克服早期理论中的不足,从而导向新的启悟。如果科学家一心只想不出错误,他们将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灵感。——〔美〕弗洛姆
科学的成就是时间和智能独创性的事业。
——〔法〕伏尔泰
无论在什么方面,科学总是想减轻人的劳动、保护人的精力不至于无谓地浪费掉。
——〔苏联〕高尔基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能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们的神秘的桎梏。
——〔苏联〕高尔基
经验变成科学,每走一步都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苏联〕高尔基
科学家的成就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
——〔苏联〕高尔基
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
——〔苏联〕高尔基
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
——〔苏联〕高尔基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的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如果我没有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辛勤努力,我就不会学会认识人的本来面目。
——〔德〕歌德
科学与艺术属于整个世界,在它们面前,民族的障碍都消失了。
——〔德〕歌德
对于一个正直的科学家来说,最不起眼的东西可以成为发现的源泉。
——〔俄〕格拉宁
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根本不可能没想象力这种高尚资禀。我指的不是脱离客观存在而想入非非的那种想象力,而是站在地球的现实土壤上,根据真实的已知事物的尺度,来衡量未知的设想的事物的那种想象力。
——〔德〕歌德
思想可能是少数天才的奢侈品,而知识却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必备物。
——葛兆光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郭沫若
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
——郭沫若
所有科学的界限,必须是天然地折中的。正是我们以前说过的,知识是统一的整体,它划分成各个学科是对人类软弱的一种让步。
——〔英〕哈·麦金德
科学乃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对于未知现象提出假说,用事实来验证或否证假说。
——何新
科学技术体系本身是一种现代社会组织,必须以一种现代精神原则作为运行动力,仅仅依靠增加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并不能获得所期待的科技产出。
——何家栋
科学绝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它获取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俄〕赫尔岑
由于科学高于生活,因而科学的领域是抽象的,它的完备性是不完备的。
——〔俄〕赫尔岑
科学传授给有生命的人是有生命的,传授给形式主义者的则是形式主义的。
——〔俄〕赫尔岑
人们常常以为科学与常识是彼此对立的。其实,完整化了的常识就是科学。
——〔俄〕赫胥黎
只有艺术和科学能提高人,直到神圣的高度。
——〔德〕胡赫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胡耀邦
科学家明知道真理无穷,知识无穷,但他们仍然有他们的满足:进一寸有一寸的愉快,进一尺有一尺的满足。
——胡适
科学成就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华罗庚
科学上的美丽设想,都必须和研究工作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相结合,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华罗庚
人人都可以向科学进军,因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凡是老老实实工作的人、精益求精地工作的人,就是面向科学的人。
——华罗庚
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
——华罗庚
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论,探索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
——〔俄〕季米里亚捷夫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
——江坪
立场决定挑选方向和对待态度,判断价值还有待研究,这才是科学。
——金克木
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法〕居里夫人
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
——〔美〕卡尔·波普尔
伟大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生活,是为物体和对周围一切的执着的斗争。
——〔法〕居里夫人
人的可以自豪的天职只有三种,那是科学、艺术以及自由的体力劳动。
——〔俄〕库普林
观察、实验、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式。
——李四光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说、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李四光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民的劳动和智能积累起来。
——李四光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梁启超
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共认的确实知识的,便是科学的精神。
——梁漱溟
单为用而不含求知的意思,其结果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
——梁漱溟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科学方法必然是一种与道德无关的体系,超乎善与恶,且只问事实而不问价值,不问商业的价值或道德的价值。
——林语堂
科学本身潜在着使徒和魔鬼两种力量。
——林贤治
科学是不分国家、民族、信仰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新西兰〕卢瑟福
科学就是不断地认识,不仅是发现,而且是发明。
——〔法〕鲁巴金
科学者,必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
——鲁迅
惟科学足以生实业。
——鲁迅
各门科学发展的次序同人们原来可能预料的相反。离我们本身最远的东西最先置于规律的支配之下,然后才逐渐地及于离我们较近的东西:首先是天,其次是地,接着是动植物,然后是人体,而最后(迄今还远未完成)是人的思维。
——〔英〕罗素
在科学事业中,真正的天才是那些发明新的研究方法的人。
——〔英〕罗素
只要人类能明智地利用科学,在创造完美世界的道路上,可能做到的事情看来几乎是永无止境的。
——〔英〕罗素
技术给了人一种能力感,感觉人类远不像在从前的时代那么任凭环境的摆布了。
——〔英〕罗素
没有疑问,哲学与科学在许多方面是相互促进的。
——〔俄〕罗蒙诺索夫
艺术和科学的价值在于没有私欲的服务,在于为万人的利益服务。
——〔英〕约翰·罗斯金
科学家应当沿着未经开拓的道路前进,不管障碍多大。
——〔俄〕洛巴切卡斯基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民服务。
——〔德〕马克思
所有我们的发明,授予伴随智能生活的物质力量,使人的生活堕向物质力。
——〔德〕马克思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德〕马克思
尽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发展到极少有固有的可能性,但是,它们至少告诫人类这一点: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办到的。
——〔法〕芒富德
自然科学是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
——毛泽东
科学属于全人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茅以升
有技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快乐。
——〔英〕梅斯菲尔德
人借助于科学,就能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俄〕梅契尼柯夫
科学是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俄〕门捷列夫
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俄〕门捷列夫
为了照亮地球深处,在黑暗之中看到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科学之灯是必需的。
——〔俄〕门捷列夫
科学,绝非轻而易举的事业,只有坚毅的智者才适于从事科学。
——〔法〕蒙田
道德学、人文科学以外的一切学识,对没有善良意识的人是有害的。如果没有正义之心,便会受到滥用。
——〔法〕蒙田
生活给科学提出了目标,科学照亮了生活的道路。
——〔俄〕米哈伊洛夫斯基
所谓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在内,都是有关时代的函数,所有科学连同它的理想和成就统统都是如此。
——〔英〕穆尔
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
——〔美〕奈斯比特
科学失去道德标准,接着就会丧失认识力量和实践活动。于是科学就变成伪科学。
——〔俄〕皮撒尔日夫斯基
科学是人生中最主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俄〕契诃夫
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
——钱三强
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
——钱三强
在科学中,如同艺术一样,经常有一项基本要求,这就是选择。
——〔比利时〕乔治·萨顿
科学上的天才与艺术上的天才一样,从根本上讲就是具有正确选择的能力。
——〔比利时〕乔治·萨顿
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
——〔比利时〕乔治·萨顿
在所有的职业中,科学最富于批判性。有专职的音乐批评家、美术批评家、诗歌和文学批评家,但就是没有专职的科学批评家,因为科学家自己就可以胜任这一角色。
——〔英〕琼·古德菲尔德
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苏联〕斯大林
科学允许怀疑,也经得起怀疑。
——任继愈
只要是科学,都不会骗人,受骗者正是不懂得科学的人。
——〔西班牙〕塞万提斯
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法〕圣西门
害怕受伤的人不能做木匠,害怕失败的人不能成为科学家。科学是在头脑笨拙的无所畏惧者的尸骨上建起的宫殿,是在鲜血汇成的河岸上开辟的花园。
——〔日本〕寺田寅彦
就像虐待诗人便会出诗一样,欺负科学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发明、发现。
——〔日本〕寺田寅彦
科学是对付狂热和狂言的有效的解毒剂。
——〔英〕史密斯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英〕斯宾塞
科学是组织化了的知识。
——〔英〕斯宾塞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
——〔英〕斯宾塞
天才跟科学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英〕斯宾塞
整个社会由于科学迅速发展得到的好处得以弥补其所造成的损害。
——〔美〕斯坦普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路,让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前面去。
——〔古希腊〕苏格拉底
看上去科学总是在“修修补补”,将那些付出巨大努力才写出的篇章抹掉,写上新的。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科学原理也不能完全地解决认识对象的问题,因为最有用处的就是基础、为后来者铺平道路的那些成就。
——〔俄〕苏霍金
要想建立科学功勋,就必须敢于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见相违背,要善于提出并捍卫标新立异的科学假说。
——〔俄〕苏霍金
真正的科学家和真正的诗人是用同一种材料塑造出来的。
——〔俄〕苏霍金
高科技的发展又确实是一柄双刃剑。
——孙明哲
科学技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渗透到社会肌肤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孙明哲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至于最后由谁来总其大成,也许带有偶然的、幸运的色彩。
——谈家桢
真正的科学家是追求科学的真理,拿着科学的火把救人。
——陶行知
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给人类社会,不造福给个人。
——陶行知
治科学者,必有得于史学上之材料;而治史学者,亦不可无科学上之知识。
——王国维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是综合的、大规模的、集体的事业。
——王方定
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人们运用这些规律的方式和作出的相应设计方案,却是日新月异的。
——王竹溪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
从精神出发的人,过低地评价技术的意义;从物质利益出发的人,过高地评价技术的意义。
——〔美〕威恩特
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
——〔美〕温伯格
科学的价值不是用功利的经济目光就可衡量的,它更多是一种纯粹的冲动,一个纯粹的幻想,或者就是一种精神。
——翁宝
科学精神的丧失,对一个民族来讲,并不仅仅意味着与愚昧和反动为伍,科学理性的黯淡与功利的甚嚣尘上是同比关系。
——翁宝
科学是埋葬形形色色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
——〔德〕乌纳穆诺
人类的不安来自科学的发展,只进无退的科学。从来不容许我们停止不前。
——〔日本〕夏目漱石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爱尔兰〕萧伯纳
真正的科学就能够提高人民的自觉,非科学的东西就会加深人民的迷惘。
——徐特立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徐特立
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
——徐特立
有高度的自由,才有高深的科学。
——徐复观
技术一边做自然所不及的事,一边模仿自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在科学上进步而在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科学就是对常识的不断冲击、突破和超越。
——余吾金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穷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切幽微奥妙。
——严北溟
科学不应是少数人享受的,而应是全世界劳苦大众都应享受的。应该成为他们的知识,成为他们的技能。
——晏阳初
爱憎和风格之于科学研究,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
——杨振宁
我的错误给我一个好教训,那就是,绝不要相信在科学上有排他的定律。
——佚名
在科学的世界里,谬误如同泡沫,很快就会消失,真理则是永存的。
——〔日本〕异田寅彦
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法〕雨果
科学向前推进,也就不断地把自己勾销。
——〔法〕雨果
科学把品德高尚的人与那些我们不应该尊为英雄的人面兽心的人严格地区分开来。
——〔英〕约·德莱顿
科学同思想自由是不可分离的。
——张岱年
科学本身无所谓道德和不道德,只有利用科学成果的人们才有道德或不道德之分。
——〔法〕约里奥·居里
人民需要科学,不发展科学的国家,必将沦为殖民地。
——〔法〕约里奥·居里
科学无限制地发展就会带来烦恼,因为人类的德性不是伴随着它一起进步的。
——〔日本〕志贺直哉
科学,按其本质,是历史的;历史的继承和批判,无疑是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赵鑫珊
科学本身并不全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有着潜在的美和无穷的趣味,科学探索本身也充满了诗意。
——周培源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二者不可缺一。
——朱兆良
科学永远对抗着迷信以及一切蒙昧无知的思想。
——竺可桢
Ⅱ 简述邓小平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理论基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这一观点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两个转变,即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从“之一”到“第一”的转变,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着作中提出,在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并入了生产,因而它也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这就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列宁、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但是,把科学技术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突出出来,提到第一位,这是邓小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到199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更加证明邓小平论断的正确性。从“一般生产力”到“直接生产力”,再到“第一生产力”,我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化。
邓小平在深刻论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实现党在新时期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表达了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展现了科学技术一往无前的持续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当代社会的新事实,是再也不能用任何过去旧的社会观念来观察和理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中心位置,明确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至上性和不可超越性,真正以科技的崛起来推动民族的崛起。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中,科技、教育、人才是三位一体的。他特别强调要重视人才,将人才作为思考一切问题的核心。事实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邓小平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贯指导思想。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大批提拔年轻的科学技术干部。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提出:要把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他认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他指出:怎么把现有的知识分子用起来,需要一套办法。人才,只有大胆起用,才能培养起来。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因此,在进行体制改革进程中,他强调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指出:每年要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见真效;要通过改革创造一种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邓小平特别重视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问题,他推动制定引进国外智力和鼓励留学的政策。他提出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环境,真正做到真心爱才、精心育才、大胆选才与合理用才,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和服务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些重要精神对于今天我们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提倡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一直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他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邓小平一直在关注着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动向和发展。他积极支持了我国第一个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他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有一席之地。高科技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联名向邓小平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中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邓小平同志很快做了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邓小平的批示,显示了他对科技发展的敏锐判断和作为政治家的果断魄力。此后,“863”计划作为我国高科技的一面旗帜,推动我国在生物、航天、信息等高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他多次告诫全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都必须对外开放,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遵循这一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四、“科学技术工作要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织手段
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科技体制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总觉得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重建国家科委,这个意见我个人比较赞成。什么时机合适?怎样组成?是否把军队方面的科研也统一管起来?这些问题要经过中央、国务院研究,暂时不作结论。但不管采取什么组织形式,都要搞统一规划。”正是在邓小平的指示下,国家科委迅速恢复。1977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动员了 1000 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规划的研究制定。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 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同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转发《 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八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的方针。《八年规划纲要》包括前言、奋斗目标、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科学研究队伍和机构、具体措施、关于规划的执行和检查等几个部分,确定了 8 个重点发展领域和 108 个重点研究项目。同时,还制定了《科学技术研究主要任务》、《基础科学规划》和《技术科学规划》。
1980年12月,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全面安排我国新时期的科技工作,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着重讨论并形成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方针问题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发展的方针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应当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汇报提纲》于1981年4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批准。1981年底,邓小平拍板:由国家科委负责组织和协调一些全国性的重大新技术攻关。1982年,《八年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调整为 38 个攻关项目,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形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
在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科技事业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战略布局。“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计划胜利完成了预期目标,“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取得更大成就。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制定的十四项技术政策。根据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国务院于1990年制定了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领》和若干领域的发展纲要,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壮丽蓝图和指南。
Ⅲ 什么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科学研究:是指针对某件事情(事物),为了探索其原理或进行拓展服务而做的实验(试验),他不一定有结果或成果,有付出不一定就有收获。
技术服务:是指双方就某项事宜签订服务合同,一方为另一方进行技术支持或技术援助,另一方支付相应费用的服务。
地质勘查 :是指为了探明某区域地质构造的勘探,并绘制地质构造剖面图的过程。
Ⅳ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作为学术名词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其他社昌察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这类作用构成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
(一)科学技术的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认识能力,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从它诞生起,与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从近代欧洲支艺更兴起,自然科学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人们通过学习、掌握和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界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探索新的认识领域.民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散宽容,不断为教育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而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了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晋级,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采用,不仅使得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由初级阶段逐步上升为更高级的阶段。
(四)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严重后果,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使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应用科学技术防止和消除有害后果,有效地、充分地、经济冲迅亮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创造一个适合人类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由各类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大系统内进行的。因此,在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研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社会生产、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文化。
(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产生原始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源泉。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是由社会生产的需要所决定的,如18世纪的蒸汽技术革命,就是在英国大规模的世界贸易已发展到以人力为动力和手工劳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发生的。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实践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不但促使了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还导致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和社会部门,研究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个人研究、集体研究转变为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生产实践为科学技术提供研究课题和认识材料,同时科学技术成果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必须通过生产实践来检验。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根本的认识基础。第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仪器设备和各种物质技术手段,标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而科学实验所需的这些物质技术手段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来,是由工业生产所提供的。因此,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物质保证。第三,科学技术的研究经费也要靠社会生产提供。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筹集多少资金用于科学技术,固然与认识水平和其他社会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因此,社会生产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力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同社会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必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反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历史上,科学技术成果总是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占有、掌握和利用,并为巩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一些国家的政府和财团,或者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支持,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干涉甚至遏制某些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让科学技术满足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的需要,而不危及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可以被不同地利用,用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忽视科学技术受社会制度、阶级关系的制约,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与社会制度相脱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制约,还突出表现在社会制度的变革往往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平前进的道路。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中心,以及18世纪的产业革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近代日本在科学技术上的崛起,不能不说是同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导致的社会制度变革密切相关。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到近代却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腐朽而又顽固的封建制度桎梏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哲学和宗教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等。这些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上,先进的哲学思想指导、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落后保守的哲学思想却常常起阻碍作用。比如17世纪英国培根和18世纪法国狄德罗等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就对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提供了进步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大大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明清时期的传统的儒家哲学为核心的文化专制主义,是导致中国科学技术衰落的重要社会原因。宗教本质上是与科学不相容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统治使科学技术停滞几百年,近代科学正是在与宗教势力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也有复杂的一面,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又起过一定的促进的作用。伦理道德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道德风尚,那么就能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反之,如果是鄙薄科学技术,像中国传统观念中视之为"奇技淫巧"的社会风尚,那就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其次道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影响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而实现。在长期的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科学家在践履社会道德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科学道德规范。科学道德是用以调整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还能激励科学家克服困难,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具有着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以及培养人才的职能,科学技术研究所需要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要依靠教育部门培养和提供,教育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规模、发展速度和水平,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二、作为研究的方向
基于上述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研究方向,通常简称为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Ⅳ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的科技馆作用
科技馆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龙头作用:推动科技教育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和社区开展科技教育示范、指导新方法,新途径。
平台作用:建立各种联络平台,发挥平台网络联系猜空功能、科学歼好实践动手实验基地和科学探究辅导的功能。
桥梁作用:搭建有科学氏兆铅力度的科技教育桥梁纽带,让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不孤立,使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能够跟上科技的高速发展。
后盾作用:成为学校的好后盾,随时为学校服务,有力支持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Ⅵ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报名费贵吗
不算贵的。
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始建于1981年,是北京市最早建立的区级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承担着西城区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及科技教师培训的重任。西城区科技馆一直本着“以科普教育活动为基础,以教育教学(培训)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想,以质量求生存,以创品牌为目标,在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思路,即“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阶段与持久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科研与应用结合、热点与特点结合”。
作为西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龙头单位,科技馆每年计划、有主题地开展小组培训、群众活动,覆盖面大,参与率高。共设化学环保、机器人、生物、计算机、电子、英语等六个培训部,分别负责环保化学、生物、计算机、机器人、电子、无线电测向、模型卜扰、科技英语等专业培训、竞赛、咨询等活动。各培训部分别设有不同级别的培训班,仅2006——2007学年度,科技馆共有各类科技兴趣小组170个,学员参与积极性高,参加培训总人数约为1900人,组织夏(冬)令营10期共计500人次。其中环保、生物、机器人、电子等高水平的特色活动项目,学员巩固率高,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小学、初中开始一直坚持到高中阶段。
西城区学生科技节活动办公室设立在区青少年科技馆,每年累计承办近30项科技活动和科普竞赛项目,涉及包括生物、环保、计算机、机器人、电子、无线电、科技英语、建筑模型及四驱车等十友仿几个学科,参与的学校包括各科技示范校在内的全区所有中小学。另外,每年科技馆还有计划组织、参与科技周、爱鸟日、保 护地球环保咨询、六一科技游园活动、科技讲座、报告、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每年共约8万名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直接受益于科技馆的科技教育及普及。西城青少年 科技馆已成为西城区中小学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的天地。
科技馆的教职工队伍稳定,教师队伍逐年壮大,先后有3人受到“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现共有教师19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 中学一级教师6名,中学二级教师3名,新接收应届毕业生4名(包括2名研究生)。科技馆教师培养的学生参加国家、市、区级的各级各类竞赛,多次获国际、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奖项,科技馆教师经常深入各型告旦中、小学,通过办讲座、开展学生科普培训等指导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各类科技教师培训班,为学校相关学科的科技辅导员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还承担着全区中小学环保、生物、电子、机器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科技馆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龙头作用:推动科技教育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和社区开展科技教育示范、指导新方法,新途径。
平台作用:建立各种联络平台,发挥平台网络联系功能、科学实践动手实验基地和科学探究辅导的功能。
桥梁作用:搭建有科学力度的科技教育桥梁纽带,让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不孤立,使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能够跟上科技的高速发展。
后盾作用:成为学校的好后盾,随时为学校服务,有力支持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Ⅶ 什么是科技服务信息急求!!
目前,对于科技服务业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总的来说,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产业。
从统计上来看,科技服务业有大小两类口径,小口径就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M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大口径是《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而目前政策文件上科技服务业的范畴更多是介于大小口径之间的。
科技服务业是指对科技开发的新概念和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改进和推广的产业以及为科技成品普及提供服务的平台。比如说为知识技术的研究,推广,普培训和咨询等一系列铺垫式服务。细节化后就是为各行业产业,专业,企业甚至技术人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成果转化及评估等“保姆式“服务。
举个例子,技术转移就是一个典型的科技服务业中的一项服务。我个人认为最简单的技术转移是把创业/投资想法转换为行动和实际成果的过程(想法-->计划-->行动/合作-->成果-->普及),当然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产出的泛泛概念。真正的技术转移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缺少成熟的理念,合适的市场突破口以及有效的平台。技术转移除了交易双方以外,还需要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金融资本、技术经纪人等第三方的资源和服务支撑。
技术转移点燃科技服务,帮助好的科技找到与之对口的公司和与政府政策相匹配的市场。当好的技术能够转移到实践,投入到应用,科技创新的过程也就圆满了。
Ⅷ 西城粮食局归哪个部门
行政部门。西城粮食局归行政部门。西城区粮食局是隶属西城区的行政机构,服务于西斗败城消销誉区人民,西城区粮食局爱岗敬业拿段,服务至上。
Ⅸ 邓小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1979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的时候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去世、社会很不稳定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又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运颤起来的立体旁改败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歼粗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Ⅹ 科学技术对社会治理有什么影响
科学技术对社会治理有什么影响
因为社会治理是要加强社会服务、优化社伏态茄会环境,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同闭岩时,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一些服务,缺察这样能起到加快社会治理的功效。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