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脑上的usb接口是什么时候出来
1998年韩国mpm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f-10
mp3音乐播放器。此后mp3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容量和音质也不断提高。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顷纤梁,
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竖巧
它不是一种新的总线标准,而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不过直到近期,它才得到广泛地应用。从1994年11月11日发表了usb
v0.7版雀运本以后,usb版本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为2.0版本,成为目前电脑中的标准扩展接口。
‘贰’ USB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1 、技术基本资料与发展历史
USB,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缩写,如果按中文直接翻译就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它是一种串行总线系统,带有5V电压,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支持热拔插功能,最多能同时连入127个 USB设备,由各个设备均分带宽。它诞生于1994年,当时是由 PC 界的几位搏缓亮“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基宽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 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可是 USB 标准真正颁已经是1996年了,当时的标准是 USB1.0,不过我们清楚一种接口的普及必须三个条件:统一的标准、流行操作平台的良好支持以及支持该标准的大量产品,要知道Win95是不支持USB 的。因此,96年颁布的USB标准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因此,虽然98年以前的不少主板芯片组也能对USB提供支持,但是主板厂家无一例外都没有提供USB 接口,连主板上都没有USB口,那么USB产品就更是找不到了。直到1998年,USB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首先是业界巨头们坐下来制定了USB1.1 标准,使USB技术更加成熟可靠;接着Win98发布,宣布正式对USB接口提供支持,USB才真正发展起来(注:在Win98之前,Win97 (Win95 OS/2 )也能支持USB,不过没有广泛使用。)
USB : USB发展到今天,总共有三种标准:1996年发布的USB1.0,1998年发布的USB1.1以及刚刚发布哪颤的最新标准USB2.0,此三种标准最大的 差别就在于数据传输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总体来说,就目前的USB2.0而言,已经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下表为大家列出 了USB各种标准的技术参数以及与IEEE1394的对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叁’ 家用电脑上的USB接口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USB技术是空绝94年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1994年11月11日发布USB V0.7版本、96年发布USB1.0/1.1版本,开始流行。
USB接口在我国市面上98年纤敏底开始出现的。99年上半年出的主板已经有2个毁亏枝USB接口了。
‘肆’ USB是谁发明的何时发明
通用串行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连接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口汇流排标准,在电脑上使用广泛,但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准(On-The-Go)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数据。 USB USB 1.0 FDR:1995年11月释出,同一年苹果公司发布IEEE 1394标准,就是着名的火线接口。 USB 1.0:1996年1月释出。 USB 1.1:1998年9月释出。 USB 2.0:2000年4月释出。这一标准的主要特性就是高速(理论值480Mbps)。这是当前版本。 USB 2.0:2002年12月修订。加入三个不同速度标准,允许所有USB2.0相容所有标准的USB设备包括1.1和1.0。这使得标准能够向后相容,但是增加了不察看标记来计算设备吞吐量的难度。 USB On-The-Go Supplement USB On-The-Go Supplement 1.0:2001年12月凯轮发布。 USB On-The-Go Supplement 1.0a:2003年6月发布,即当前版本。
USB,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缩写,如果按中文直接翻译就是“通用串行汇流排”接口。它是一种串行汇流排系统,带有5V电压,支援即插即用功能,支援热拔插功能,最多能同时连入127个USB设备,由各个设备均分带宽。它诞生于1994年,当时是由 PC 界的几位“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印表机、外置Modem、扫描器、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可是 USB 标准真正颁已经是1996年了,当时的标准是 USB1.0,不过我们清楚一种接口的普及必须三个条件:统一的标准、流行操作平台的良好支援以及支援该标准的大量产品,要知道Win95是不支援USB的。因此,96年颁布的USB标准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因此,虽然98年以前的不少主板晶片组也能对USB提供支援,但是主板厂家无一例外都没有提供USB接口,连主板上都没有USB口,那么USB产品就更是找晌数不到了。直到1998年,USB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首先是业界巨头们坐下来制定了USB1.1标准,使USB技术更加成熟可靠;接着Win98发布,宣布正式对USB接口提供支援,USB才真正发展起来(注:在Win98之前,Win97(Win95 OS/2 )也能支持USB,不过没有广泛使用。) IEEE1394,又称作“ Firewire ”即“火线”。早在1985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火线”技术,并取盯谨信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这个标准正式确立,却是10年之后了。它是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正式制定的汇流排标准。IEEE组织曾经成功的制定了业界的许多重要的标准,IEEE1394也是其中之一。由于IEEE1394的资料传输速率相当快,因此有时又叫它“高速串行汇流排”。比之USB汇流排,IEEE1394的速度显然要高出一大截,可是目前在PC方面尚未形成气候;在作业系统方面,Win98已经提供了对它的支援,效果不错;但是IEEE1394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产品,因为主板晶片组直接对IEEE1394提供支持的几乎没有,要实现它必须靠外接控制晶片,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产品成本,这是厂家与顾客都不希望看到的;如此一来,市场上支援IEEE1394接口的主板便是十分稀少了。主板不支援,IEEE1394接口的产品即使买回来也是当摆设,自然是无人问津;当然也就没几个厂家肯动它了。所以目前看来,IEEE1394似乎情况并不容乐观。但是IEEE1394在其他方面却比USB更受青睐,例如资讯家电和高端服务器等领域,IEEE1394就以其超快的速度成为该领域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