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盐碱地改良方法
水利改良:采用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的措施,排出土壤中的盐分。 农业技术:地块中颂凯进行深耕、平整,然后加填客土、盖草、盖沙等。 化学改良:在土壤中施加石膏、黑帆等改良剂。 生物改良:包括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等。
1、水利改良
盐碱地可以通过水利改良的方式进行改善,在地块中建立完善的排慎樱拆灌系统,做到灌、排分开,同时加强用水管理,严格做好地下水位的控制,采用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的措施,排出土壤中的盐分。
2、农业技术
盐碱地还能通过农业技术加以改良,在地块中进行深耕、平整,然后采取加填客土、盖草、翻淤、盖沙、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中的成分和结构,增强土质的渗透性能,加速盐分的淋洗。
3、化学改良
对于盐碱化严重的地块,可以在其中施加大量的石膏、黑帆等改良剂,降低或者直接消除土壤中的碱分,达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目的,注意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4、生物改良
当土地出现盐碱化现象时,可以通过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措施加以改良,这些宽枣方法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现象。
Ⅱ 盐碱地改良标准及方法
去
网络文库
,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蒋文静
盐碱地
改造
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
放淤
改良,种植植物,培肥改良,
平整土地
和化学改良。漏丛渣
一、挖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
开挖排水沟,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旱能灌,涝能排,是盐碱地造林的基本要求。在现场我们看到,每隔100米,就有一条深的排水沟,沟深1.5米,沟宽至少3.0米。垄与垄之间,设置小的排水沟,沟深50厘米。
二、提前整地,降低盐分
盐碱地造林,整地必须提前。冬季2月份前做好整地、开沟工作,如能提前1-2年整地,效果更好。
四、采取措施避盐,确保林木成活
林木栽植时,在树穴底部放有机肥和
砻糠
,阻止盐分上升,夏季在树盘覆草,以减少蒸发,防止返盐。
五、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
适地适树
是造林的通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是盐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经过试验摸索,技术人员成功筛选出了
金丝垂柳
、
重阳木
、女贞、
国槐
、
乌桕
、
黄连木
、
墨西哥落羽杉
、
中山杉
、
洋白蜡
、杞木、
海滨木槿
等耐盐碱树种,目前在
海防林
建设中推广的树种主要有
夹郑慎竹桃
、重阳木、女贞、
栾返悄树
、黄连木、金丝垂柳、
金合欢
、海滨木槿、墨西哥落羽杉等滩涂地区排水沟一般通过
排水闸
排向海洋。外河水位(海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排水沟应根据水位变化,尽量采用自排方式。若不能完全自排,也应充分利用
承泄区
水位的变化,采用自排与提
Ⅲ 盐碱地如何改良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的改良方法如下:
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衡差渍化。
深耕深翻。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为地表层多,下层少,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盐较重的季节。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
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顷拦判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无机肥可增加作物产量,多出秸秆,扩大有机肥源,以无机促有机。
当然,盐碱地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雀改铵、石灰氮、钙镁磷肥等,而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好。硫酸钾复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适合在盐碱地上施用,且有改良盐碱地的良好作用。
Ⅳ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以及种什么作物好
东北:苏打盐碱土速效改良剂,深松技术,补水淋盐技术等。
西北:耐盐抗盐作物,节水洗盐、地膜覆盖抑盐、暗管排水等。
滨海:水产养殖、耐盐经济作物,种喊锋旁植水稻等。
黄河上中游:耐盐作物、土壤调理剂、控盐耕作措施,比如膜下滴灌等。
黄淮海平原:有很好的传统,节水灌溉,降低地下水位,耐盐作物等。据有关专家介绍,盐碱地因盐分含量高,不适合作物生长,属于低产田,应立足改良土壤,增施农家肥和种植耐盐作物相结合的办法种好盐碱地。
一是改土,建议采用掺沙改土,每亩地加沙300~400立方米。
二是施用农家肥,亩用2000公斤以上,连年施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尽量不用化肥,必需使用化肥时郑橡,要选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中和碱性,不宜施用氯化钾,因它会加重碱性基友。
三是种植耐碱作物,如麻类、向日葵、高粱、牧草等。
Ⅳ 盐碱地如何改良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着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盐碱土地贫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田,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5)微农科普盐碱地改良技术你怎么看扩展阅读
盐碱土的形成原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气候条件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
2、耕作管理的不当
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3、土壤质地和地下水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5、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Ⅵ 盐碱地改良的改良措施
暗管排盐技术是一种盐碱地改良技术,一种利用水利方法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把带有小孔的管道埋于地表以下1~2米的深度,结合灌溉淋洗,把土壤表层的盐分溶解排走的技术。
原理图:
开沟铺管机在铺设集水管道,铺设深度2.5米,铺设的管径是280mm。
不同技术的结合:暗管排盐技术往往结合其它的土地整理技术使用,例如:土地整平(激光平地),暗管排盐,化学改良,灌溉淋洗,土壤培肥等技术。
暗管排盐技术
Ⅶ 盐碱土壤怎么改良
一、盐碱土的快速改良
“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以下简称改良肥)配方设计参照国内外资料,采用“钠离子吸附剂”、土壤酸化剂、化学改良剂、腐植酸、生根素等10种原料制成。并含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机改良剂与无机改良剂结合,速效与迟效相结合,最佳的NPK含量比例,利用酸碱中的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盐类转化原理,使盐碱土壤的理化形状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即能作基肥又能穗乱配当追肥施用,集改碱与培肥一身。
“钠离子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碱土中的Na+、SO4-2、Cl-等有吸附能力,土壤施入改良肥后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离子的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对于盐碱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1-2年有效。另外由于“钠离子吸附剂”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交换捕捉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效果十分明显,脱盐率可达18.6-29.3%。
目前,改良肥自1997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已经肯定效果的8个专用配方:德州配方、天津配方、银川配方、盘锦配方、兰州配方、盐城配方、聊城配方、东营配方。2003年不断调整配方,推出第三代配方,特别是酸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H值5.5-6.0。改良肥可用于树木、绿地、草坪的栽培(地面撒施)。
近几年来,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开发热点地区,如何有效地绿化滨海盐碱地带一直是个难题。天津刘园苗圃承建的天津市开发区净水厂绿化工程,土壤全盐量0.40%,土壤PH值8.5,属滨海中度盐碱地。施用改良肥(天津配方)40吨,按1kg/m2施用,播黑麦与高羊茅混合草坪4万平方米,一次成坪,草坪绿期延长18-20天。该工程在1996年天津市开发区绿化工程评比中获第二名。
天津开发区绿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规范中多陪庆年来用改良肥治理盐碱,先后完成翠享村小区绿化等工程,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银川科协严秀华在PH8.0的盐碱地种植新疆杨,每株施用改良肥(银川配方)1kg,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7%;每亩施用改良肥100kg,地径粗生长比对照增加0.49cm,种植白蜡每株施用1kg,其生长高度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0.44cm和0.27cm。
德州华能电厂地处鲁西北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中度盐碱区,厂区绿地中36棵雪松因受盐碱危害枯枝、发黄濒于死亡,每株仅用2kg改良肥(德州配方)撒于地表松土浇水,快速改良盐碱土壤,34株立杆见影“起死回生”。而且神奇般的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改良肥治理中度以下的盐碱土(含盐量0.4%以下)较其他改碱方法相比有快速治理的优势。特别是当树木、花卉、草坪因工期紧,来不及应用其他改碱措施,用改良肥简单易行。只要把改良肥撒于地表松土、浇水,土壤PH值能迅速下降,但含盐量下降要持续几个月才能见效。一般一次施用,1-2年内有效。胸径5cm乔木每株0.5-1kg,特别是对绿地中较重的碱斑可以“少量”间隔数天“多次”施用,才能有效。猜指
Ⅷ 黑盐碱地怎么改良种植
通过了5个途径来进行改良“盐碱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肢念第一是密度盐碱,即将土壤中有毒的碳酸钠和硝酸盐转化成碳酸钙和硫酸钠。硫酸钠的溶解度极小,能使盐碱凝固,几乎不能使土壤成为碱性。而碳酸钙的溶解度极大,采取灌溉、排水、林溶就可以态谈消除土壤盐碱毒素。钙能代谢土壤中的钠离子,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土壤通透性好了,便对作物根系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是将盐碱抑制剂施入土壤中并形成预减层,便可有效的控制盐碱上反,防止其对农作物根系造成持续不断的伤害。第三项是利用化感技术降解盐历闭困碱毒害,即用泻菌繁殖的碳化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特殊成分,在繁殖裂变,转变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利用其极强的排毒、解毒,保根、护根等功能进行降解。第四项技术措施是根据酸碱综合反映原理,向土壤中施入生物有机酸、腐植酸、萘乙酸来综合降解盐碱毒素。第五项技术则是圈养施肥,圈养施肥合理的补充了农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养分,满足了其全程需量。以上几项技术措施在水田、旱田都有明显的生产效果。尤其是在水田施用降解剂的8-10小时后,浑浊的泥浆便开始下沉,雨水变得更清了。插秧后,作物的扎根快很多,也更不易倒伏了。
Ⅸ 盐碱地怎么改良土壤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着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可以通过平整土地、外土、砂土压缩、土壤松动、田间抬升等方式,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防止盐分进一步向地表积聚。开放土法工程量大、造价高、造价不经济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的改进
生物改良盐碱地土壤瘠薄,肥力差。因此,在转化过程中,种植水田和耐盐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根据“水盐运动”的规律,水利工程的改进可以通过地下渗透管排水,结合沟渠和深井,防止再盐化。
盐碱地的危害:
1、危害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土壤盐渍化抑制了牧草的生长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细胞
由于高浓度的盐碱土壤溶液和高渗透压,降低了作物吸水、吸收养分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养分的能力。
所以大量离子进入身体,营养和离子吸收减少或吸收营养,扰乱了正常的离子平衡体内,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农作物受损蛋白质合成和水解,由于氨和可溶性盐离子在体内的积累,产生离子毒害,危害作物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3、作物生长不足造成育苗、减产、死亡
据一般统计,非盐碱地作物不缺苗,产量正常。轻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10-20%(平均15%),中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20-50%(平均35%),重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50-80%(平均65%)。盐渍化的土壤只能单独生存,没有收获。
根据灌区盐渍化面种植面积和当前作物种植比例,粗略估算农业一区各灌区每年的作物损失:棉花4400万公斤,约5亿元,盐碱造成种植业损失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盐碱地
Ⅹ 如何治理盐碱地如何有效地利用盐碱地的资源
1、利用新技术改良盐碱地
通过政府渠道聘请专家、引进技术,对土地进行科学检测,然后因地制宜得进行改良调治。
2、在盐碱地上植树。
3、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4、合理土地规划,变废为宝
可以顺从土地自身的优势,以及交通便利的调节,将种植土地开发规划为工业园区甚至商品用地,这样既提高了原来盐碱地的土地价值,又降低了工业开发的土地成本,缓解了经济发展工程中土地紧张问题,可谓变废为宝,实现了盐碱地的“脱胎换骨”“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