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技术评估的内容
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有:①针对某项技术或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方案和提出的政策,考察采用或限制该技术时将引起的广泛社会后果,尽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对正负影响特别是非容忍影响作全面充分的调查分析,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②研究相应于上述后果的政策选择,如拟定法律、税收或优惠政策,实施控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从纵向划分,有企业级、国家级和全球性问题评估。企业级的问题主要围绕公司推行新技术能否获取利益开展评估活动。国家级的问题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开展评估研究,包括制订有关技术评估政策、确定方向、研究评估方法和建立监控系统,并负责指导、协助地方和企业的技术评估活动。全球性问题评估就是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及其后果。
Ⅱ 技术评价的内容
技术评价:也称技术评估。是对某种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研究,从而对其利弊得失作出综合评价的技术。
技术评价着重研究一项技术的引入对社会带来的潜在的、间接的、不可逆的和滞后的后果。技术评价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一些未预料的社会代价而产生的。汽车变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一个例子。
技术评价的原则:
三种性的相结合: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相结合。技术先进性就是技术创新性。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所开发的技术成果具有先进水平。创新是技术开发中选题与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经济合理性包括保证用户在使用技术成果过程中的经济合理;能够为生产企业带来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生产可行性是指能够预计到推广应用的可能性。例如,对机电产品要考虑到使用部门、地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吸引、消化能力,操作使用习惯等。
两种需要的相结合: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对技术开发的课题选择与成果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当前本企业发展生产、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还要有长远观点,考虑到今后对本企业较长时间的影响。
两种利益的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新技术成果的效益分析,不仅要求能为本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能为本行业,本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效益。在处理局部效益同整体的关系时,原则上局部效益要服从整体效益。二是指规模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于其中的若干较小课题,则前者与后者同样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要求局部与整体之间实现最佳配合。
Ⅲ 技术方法及评价
技术评价也称技术评估。指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的、多方面的估价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咨询的一种手段。主要内容包括:(1)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时,预先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研究技术带来的好或坏的影响,并找出对策或替代方案。(2)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价值利益分析。(3)提出客观的结论和建议。
概念
技术评估着重研究一项技术的引入对社会带来的潜在的、间接的、不可逆的和滞后的后果。技术评估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一些未预料的社会代价而产生的。汽车变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一个例子。“技术评估”一词最早由美国前议员E.戴达利在1966年国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的。1972年美国通过立法建立了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随后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工学院以及联邦政府的一些机构和私营企业也都建立了相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