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是什么时候有蒸馏酒技术的
“所谓““溜酒”(即蒸馏酒),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法莱《世界风俗·酒》载:“中国酿酒,远在基督纪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纪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窃饮之。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其非蒸馏酒无疑。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谷部》云:“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溜酒”起于元代,太迟,亦有问题。“溜酒”之名,早已见于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可见唐代已有蒸馏酒。(摘自黄现璠着《古书解读初探》)
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 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 。章穆的<饮食辨>中说: 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着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 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 ,<<黑龙江酿酒>>,1978年)。
⑵ 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
蒸馏酒技术是在元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当时,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使得西方的蒸馏酒法传入中土。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⑶ 蒸馏酒是谁发明的中国人吗
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但是发展继承于中国。世界上最早的蒸馏酒是由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古代居民凯尔特人在公元前发明的。当时的凯尔特人使用陶制蒸馏器酿造出酒清含量较高的烈性,这也是威士忌酒的起源。
⑷ 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
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元代,元朝时期的欧亚征服,才令蒸馏器传入国内,才出现蒸馏酒技术,不过蒸馏酒也并没有普及,直到清朝之后才开始被推广。
在蒸馏器传入之前,国内一直都是发酵酒,最高也只能达到18度左右,也就是现代的黄酒。要知道秦朝才出现酒曲酿酒,汉朝才有明确的酒曲、谷物配方,知道唐宋时期黄酒也趋于完善,出现了“花雕”“女儿红”“状元红”等历史名酒。
蒸馏酒技术的发展
蒸馏器传入后,有了蒸馏酒技术,但也一直以低度发酵酒为主,蒸馏酒被认为是尝鲜的“洋玩意”,直到清朝以后,蒸馏酒才逐渐被推广,改革开放以后,蒸馏酒迅速占领主导地位,并命名为“白酒”,所以蒸馏酒技术从元代开始,但真正被推广还是清朝以后,并且在建国以后才成为主导。
⑸ 中国古代蒸馏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最早应该是西汉时期,根据海昏墓出土的蒸馏器和张家堡新莽墓出土的蒸馏器判断的,至于能不能往前推就要看能不能找到更久远的文物了。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保留下来的酒是战国时期的酒,所以蒸馏技术很有可能战国时期就有了,但是好像没找到战国时期的蒸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