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接产需要什么技术

接产需要什么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09 12:04:22

1. 助产士用电脑干什么工作

助产士就是在正式助产学校学习或具有同等能力,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护士哦。
一、主要工作是:
1、助产士在分娩室担任以下工作:
(1)负责室内物品器械的清洁保管,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和注意温度、通风的调节。
(2)负责分娩室内应用物品的准备,并及时补充。
(3)
必要时充当难产助手,或担任一部分难产急救工作。
(4)在待产室对已有阵痛的产妇做产前处置,指导及帮助进行无痛分娩的手法。并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情况。
(5)接正常产、处置新生儿。负责送产妇入休养室(病房),新生儿入婴儿室。
(6)担任值班工作。
2、助产士在门诊及病房可担任孕期检查、无痛分娩、孕期卫生、婴儿保健知识和避孕的宣传指导和一般的护理与处置工作。注意观察产妇回病房后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有无流血现象和预防交叉感染。
3、负责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4、在护士长(或助产士长)的领导下,协助完成对助产学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
二、工作职责:
1、在产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及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严防差错发生。
5、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产后随防卡。根椐需要进行产后随防。
6、检查、补充分娩室应用的药品、敷料、器材、手(指)套等。
7、经常保持分娩室的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消毒,遇有传染病者,做好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8、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工作的宣教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9、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产工作。
10、根据需要,负责外出的接产和产后随访。电脑只是她工作的工具而已哦

2. 接产和助产时应注意什么

在给母犬接产和助产的过程中既要十分认真、仔细,又要有非常的忍性和耐力。不管母犬分娩时间多长,都是如此。一般而言,接产和助产的成败,不仅直接危急仔犬的成活,而且也直接影响母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接产和助产的每一招一式都需慎重,不能马虎,但更应注意:

(1)增强无菌观念。母犬分娩之前,不仅要用3%的来苏儿溶液对产房和产床进行消毒,先用温肥皂水将母犬的乳房、外阴部、肛门、尾根以及后躯部洗净擦干,再用0.5%~1%的来苏儿清洗乳房和外阴,而且接产和助产所用的金属器械、助产绳、结扎线等均需用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注射器和针头等应煮沸消毒,吸水纸和毛巾等应高压灭菌,接、助产人员手臂亦应用0.5%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总之,接产和助产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应进行消毒、灭菌。

(2)勿让母犬食胎衣。过去曾有人认为母犬吃了自产的胎衣后无奶喂仔犬,这虽然无充分的科学根据,但却说明母犬过多地吞食胎衣后会影响其泌乳。据认为,母犬在分娩前后,消化机能往往明显降低,而当母犬吞食过多的胎衣后,常可引起消化不良,产后会排出黑绿色的腥臭粪便,食欲明显降低,日渐消瘦,泌乳量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奶。由此可见,母犬吞食胎衣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肠机能障碍而致泌乳量减少,所以接产时不要令犬吃胎衣。

(3)禁止母犬咬脐带。母犬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常会扯破胎囊,咬断脐带,舔拭仔犬。但当有专人为母犬接产时,则应禁止母犬咬脐带。因为经母犬咬扯而断的脐带,常被污染,容易感染化脓;还因脐带的断端未行结扎,血管的闭合不确实,易导致仔犬过多流血,不是严重危急母犬的生命,就是对仔犬日后的生长有明显影响。

(4)保护好母犬外阴。当胎儿过大或等生例情况进行助产时,往往是随着母犬的努责,借助器械强行将胎儿拉出,此时应十分注意保护好母犬的产道及外阴。当胎儿头或后肢通过阴门时,助手应及时用双手捂住阴门,避免撑破阴门上下角或会阴部;当部分胎儿拉出阴门后,再向外拉时,动做要缓慢、轻柔,以免引起子宫外翻和脱出。

3. 春季母猪分娩前后,应该如何管理呢

春天是母猪分娩的“高峰期”,一样也是饲养提升 养猪场生产主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大家都知道,母猪的喂养是养殖生产制造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母猪分娩前后左右的医护则为了更好地维持较高的仔猪存活总数,而每窝仔猪的存活总数对养殖的综合性经济效益有非常大的危害。假如管理方法不合理,非常容易导致仔猪和母猪的身亡等,可能比较严重危害全部养猪场的盈利。

5、诈死仔猪的解决

说白了诈死即仔猪全身发软,张嘴抽动,乃至心脏停止跳动,但心血管依然颤动,应快速将仔猪口鼻内黏液取出,用乙醇或纯粮酒擦洗仔猪的口鼻周边,刺激性其恢复,指向仔猪鼻腔吹气检查。

倒提仔猪后脚,使黏液从仔猪呼吸系统中排出,拿手持续敲打仔猪乳房,直到其传出鸣叫声。令诈死仔猪平卧于垫草上,拿手握紧前后腿持续伸曲,不断做心肺复苏术,直到恢复过来。

三、母猪分娩后的喂养管理方法

母猪在分娩后的关键每日任务是将其尽早的修复产崽导致的孱弱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确保能够代谢充裕的奶水,并防止在哺乳期间失重状态太多。

因母猪在刚分娩后各类功能还未修复,尤其是消化吸收功能,这时不适合喂养过多,可在分娩后先喂饮湿热的麦麸水,小量喂些精饲料,再每日慢慢的提升喂养量,直至恢复过来截止。

可是针对身体素质较差、体况较弱及其乳汁分泌量较少的母猪,则要提升 精饲料的营养成分浓度值,并要想办法提升 母猪的吃料量,与此同时要确保有充裕且清理的饮用水。

为了更好地提升 母猪的乳汁分泌量,加速繁育系统软件的还原,维持较高的繁育特性,使之一切正常的发情期排卵期,除开要有效的喂养外,还需要提升母猪的管理方法。为母猪给予一个适合的生活环境,留意栏舍内的温度、环境湿度、空气指数及其环境卫生状况,维持畜舍自然环境清静、舒服。

与此同时,做好母猪产后的监测工作,避免产生生殖系统病症,假如发现问题要立即的解决。

4. 助产士的工作有什么内容呢

一个有经验的助产士对产妇的帮助可能会超过一个产科大夫,因为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助产士集接生、护理于一身,且在产程中对产妇的陪伴时间要较产科大夫多,因此也能更细致的捕捉到产妇在整个产程中细微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

助产士的首要工作肯定是正产的接生工作,同时也要辅助医生进行难产的接生工作以及做好接产准备并时刻关注产程的进展和变化。

(4)接产需要什么技术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接生人员应避免将任何病源带入产道。开始接生前对产妇外阴按规定消毒,全部接生过程都需坚持无菌操作,应戴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据母婴全面情况,采用不同的接生技术。

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助产士需要集产科临床和护理的知识技术于一身,因此能够从事的工作种类也比较多,可以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5.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方法(2)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方法

2.保持妊娠母猪适当膘情。主要是通过改变饲料量来控制妊娠母猪膘情,防止过肥或过瘦。体况较好的母猪,妊娠前、中期给予2~2.5公斤的饲粮便可,到妊娠后期(84天至产前1周)进行短期优饲。短期优饲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1公斤的全价混合料。

3.做好妊娠诊断。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超声诊断,及时检测出再次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四)母猪分娩及哺乳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包括准确计算预产期(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准备好干布、丝线、剪刀、消毒液以及仔猪产箱、保温灯等接产用品和设备。接产人员应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

2.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要特别注意临产前5~7天母猪的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母猪消化道正常,防止便秘、体温升高。分娩当天母猪可喂1~1.5公斤日粮,并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0克、食盐25克、水2公斤),产后2~3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3~1/2,以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临产前5~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注意观察母猪,加强护理,防止早产。进入产房前给母猪洗澡,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保持母猪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减少仔猪吃奶时的污染。

4.母猪接产要点。要昼夜值班轮流看护临产母猪,随时准备接产。待仔猪出生后,立即用布擦干口鼻及全身的粘液,使仔猪呼吸畅通,在距仔猪腹部3厘米左右处接结剪断脐带,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

5.母猪难产的处理。药物助产:催产素用量为每100公斤体重注射2毫升,注射后20~30分钟可以产出小猪,如果无效要采用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手指甲,用肥皂水洗手,再用消毒液消毒手及手臂,涂上润滑剂,同时将母猪产门洗净。手并成锥形,手心向上,待母猪努责时,缓缓伸入产道握住仔猪,顺势将仔猪拉出,拉出1头后,如转为顺产就不必再行人工助产了。术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以防感染。

6.固定奶头,保证仔猪吃到初乳。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7.做好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严格按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哺乳母猪;一般日喂3次,夏季炎热天气可以在晚上增加一次。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8.根据仔猪的体重决定断奶时间。条件好的猪场,如果保育舍的温度可以保证,而且有比较好的仔猪料,可以选择在28天左右断奶,不主张在中小规模猪场实施早期断奶,断奶仔猪的体重不小于7公斤。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可以晚断奶几天。

9.提供良好猪舍环境。猪舍内和猪床上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每天清扫猪栏,坚持每2~3天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保持环境安静。

(五)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应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在分娩后的头3天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生后4~7天,适宜温度为28~25℃;第8~30天,适宜温度为25~22℃。

2.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减少仔猪死亡。

3.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在3日内做到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4.固定奶头。注意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5.选择性寄养技术。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

6.补铁、补料。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7.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的过渡。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断奶仔猪转群时尽量减少合群。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减少疾病传播。

8.做好去势和早期补料工作。健康小公猪在7~10日龄阉。

(六)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保育期是猪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饲养管理最困难的时期。断奶后7~10天的生长速度会影响仔猪以后的生长速度和全期的饲料利用率。因而,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尽可能高的'生长速度,以及良好的健康状况。

1.搞好栏舍消毒。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及时清理粪污。

2.合理分群与调教。分群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以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调教仔猪定点休息和排泄。对不同群的仔猪并栏后喷洒低浓度的农福,以防打架。

3.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最多不超过25头,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平方米。

4.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刚断奶仔猪一般要求舍内温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相对湿度为65%-75%。

5.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后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可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防止腹泻。

6.仔猪自由采食,加强饲养管理。断奶后5~6天内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断奶后1~2周内继续喂饲仔猪前期料,待仔猪适应环境后逐渐改为仔猪后期料,过渡时按饲喂量1/3逐步替换,每次替换2天,一周换完。

7.加强观察。包括观察仔猪的生长、活动、采食和粪便,发现病、弱、僵猪后,并入另栏,及时治疗。

(一)控制好传染源。

主要是严格引种质量,从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猪场引种,并隔离观察半个月。病死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二)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猪场办公区及生产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均应设立消毒池及相应消毒装置,定期更换消毒药物。提倡轮流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来访人员应用消毒液洗手,使用猪场的鞋类和场区的工作服,才能进场。养殖场工作人员进出场,应更换固定工作服、鞋、帽,定时将工作服、鞋、帽等清洗并熏蒸消毒。定时清除舍内粪便,保持舍内干净。猪舍消毒要不留死角。先冲干净猪舍,干燥后加消毒液,消毒液干燥后再冲洗干净,并空栏1周再进猪。加强对公猪精子中病原的检测,防止携带病原;做好卫生、杀虫、灭鼠工作,加强对猫、犬及鸟类在场区活动的控制,减少传染病侵入风险。

(三)科学合理进行免疫防控。

切实做好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疫苗、喘气病疫苗的免疫接种。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实施强化免疫。按照说明书使用足够的剂量,规范操作。禁止在接种疫苗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四)加强疫病的检测与免疫评估。

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合作,做好猪场疫病的定期诊断与检测,定期监测猪群常用疫苗的免疫效果,重点保证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效果。

(五)强化猪群药物预防与保健。

药物保健是对疫苗预防的补充和应急措施。秋季气候变冷时,在猪饲料中添加抗呼吸道病药物,冬季寒冷、猪舍潮湿时添加抗腹泻药物,母猪分娩前后使用抗产褥热和乳腺炎药物,新生仔猪、断奶仔猪和转群分栏猪使用药物防病。用药要注意配伍禁忌和遵守停药期规定。无论用药物饮水或拌料,要求浓度均匀一致,饮水用药前应停水2~4小时,用药剂量要足够,但是不要盲目加量,注意保证疗程,一般预防用药3~5天,用药期间应注意猪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定期驱虫。

育肥猪群在断奶后7天、60日龄和120日龄时各驱虫一次。母猪群一年3~4次,在驱虫期间每天必须对猪群粪便消毒,杀死虫卵和成虫,增强驱虫效果。

;

6. 考助产士证需要什么条件 考助产士证需要的条件

报考条件见下面:
获得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学历;获得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护理、助产专业专科学历;获得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护理、助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

7. 医院产房助产士每天应该做哪些工作

助产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及业务理论知识。分娩室应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分娩室应设有接产所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并做到“五定”。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着装要求同手术室。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值班人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和并做好记录。产妇在助产和分娩过程中,如出现异常而又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患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按传染病人隔离常规处置。接产后应及时、准确填写各种记录。产妇分娩后须按常规留察,待无特殊情况后送回病房。新生儿出生后做婴儿健康评分,及时带新生儿标记,验好足印,以防差错。

做产褥期观察护理工作。观察子宫复原情况;检查产后伤口愈合、恶露等情况;冲洗外阴,保持清洁。坚持母婴24小时同室,若有医疗处置或洗澡要分开时,也不能超过一小时。按时给母婴试温,给术后产妇喂饭、喂水等。给产妇做必要的治疗(如肌注、服药等);严格执行探视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做好交接班工作。

8.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方法

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方法

为充分发挥生猪遗传潜力,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提高生猪生产水平。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暑降温

夏季高温使生长育肥猪的采食减少、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下降,同时也使母猪配种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和死胎增加。应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建议中小规模猪场的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如下:

(一)猪舍防辐射降温措施

由于畜禽舍的热负荷约75%来自屋顶,因此通过对猪舍屋顶进行防辐射和隔热处理,可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将猪舍顶部覆盖约10厘米厚的茅草,并于其上支起遮阳网,二者相结合可减少猪舍的辐射热,使猪舍内温度降低。

(二)冷风机降温措施

猪舍采用冷风机降温,冷风机在送风的同时喷出细雾,高速风使雾粒在落地之前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降温。冷风机雾粒覆盖范围内均有很好的降温效果,猪场可根据冷风机的降温长度(约15米)和宽度(8~10米),并结合猪舍的实际尺寸确定冷风机的数量。

(三)水帘降温

通过猪舍安装水帘进行降温,效果最好。

品种选择

母猪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购买前选好母猪至关重要。建议中小规模养殖户不要在育肥猪群中自留母猪。

(一)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母猪品种。

如育肥猪拟运往大中城市销售,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要求高,就要选瘦肉率较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母猪,如长大二元母猪或者大长二元母猪,也可饲养培育品种母猪;如果对瘦肉率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杂交母猪。养猪技术缺乏、经验少的养殖户,宜选择适应性好、抗病抗逆性能强且生长育肥性能较高的培育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具备一定生猪养殖经验,有技术积累的专业化养殖户,建议选择长大或大长杂交母猪。

(二)要了解不同品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

相比而言,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品种明显。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产仔多,乳头数多、泌乳力强,发情症状明显,繁殖力高。引进品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配种时间不易掌握,因不发情、屡配不孕、产仔少或头胎猪断奶后不发情等原因引起的淘汰率高,泌乳力、护仔性等方面不如国内地方猪种。

(三)注重后备母猪的个体选择。

后备母猪适宜选择4~5月龄,体重50~75公斤的个体。此阶段的猪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及乳头状况等基本定型,易于外观选择。选择后备母猪的主要外貌特征要求是:品种特征明显(毛色、头型、耳型等),体型良好、面目清秀、头颈较轻、体格健壮、背线平直;乳头排列均匀整齐,有一定间距,没有瞎乳头、副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较大且下垂;肢蹄结实,无明显跛行和蹄裂。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对已选好的母猪进行血样采集,送具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一般应从防疫制度完善且执行严格的种猪场引进种猪,种猪来源于非疫区。

仔猪选择

(一)向种猪场咨询,了解仔猪是何种杂交组合,疫苗免疫情况。

(二)注重体型外貌选择。凡身腰较长,腹部上收和呈扁圆状而不下垂,臀部突出而丰满,背较平而稍宽以及皮薄毛稀的幼猪,一般都是瘦肉猪的杂交后代。这种猪育肥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三)选购健康无病的仔猪。凡眼神好,清亮,鼻头湿润,被毛光泽,精神旺盛活泼,并常摇头摆尾,尾尖能卷,叫声清脆,不拉稀,粪成团,说明是健康无病的小猪。

(四)就近购买,避开疫区。一般不宜到较远的仔猪交易市场上去选购仔猪,宜就近购买,便于了解杂交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

(五)选购体大强壮的仔猪。体重大,活力强的仔猪,育肥期增重快、省饲料,发病率和死亡率低。大家的经验是“初生多一两,断奶多一斤;入栏多一斤,出栏多十斤”。50~60日龄的仔猪,体重不能低于11kg~15kg。只图省本钱而购买生长落后的弱小仔猪育肥,往往得不偿失。[6]

饲养管理

提高母猪繁殖力,除科学选择好后备母猪外,适时配种与淘汰、实现各阶段精细化饲养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建议就近购买精子开展人工授精,不宜饲养种公猪,尤其在夏季,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精子质量,提高受胎率。

(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科学配制饲粮。注意饲粮中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特别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补充,促进后备母猪健康发育,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配种。

2.合理饲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切忌饲喂生长育肥猪料。后备母猪需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一般90公斤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5公斤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后备母猪过度肥胖,推迟发情。在配种前2周结束限量饲喂,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2.5~3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公斤左右。

3.合理分群。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5~6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1.5平方米。

4.适当运动。每天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

5.促进后备母猪适时发情。采用每天2次运动,增加光照时间,用成年公猪刺激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适时淘汰不发情母猪。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是保持母猪正常的种用体况,使母猪能正常发情、排卵,及时配种受孕,技术要点如下:

1.供给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保持适度膘情。母猪太瘦或太肥会出现不发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受精能力低,并易造成母猪空怀。

2.使用短期优饲技术,促进发情、排卵。在配种前10~14天,后备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5公斤左右,配种结束后停止加料;经产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4公斤,并视体况增减料量。

3.分群饲养,适当运动,公猪诱情。一般每群4~5头,互相刺激,有利于尽早发情、配种。后备母猪可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用试情公猪追逐不发情的母猪,或将公母猪同圈混养,可促进不发情母猪发情排卵。

4.做好空怀母猪的发情鉴定,以免漏情而造成失配。发情鉴定方法主要有依据发情征状鉴别和公猪试情法两种。一般母猪发情前期表现出趴跨其它母猪,外阴部膨大,阴道粘膜呈大红色,有粘液,但不接受公猪趴跨(持续12~36小时);发情中期,母猪压背时静立不动,耳竖立,外阴部肿大,阴道粘膜呈浅红色,粘液稀薄透明,嘴里没有任何声音(对人静立)。此时为输精的最佳时期。发情后期,母猪趋于稳定,外阴部开始收缩,阴道粘膜呈淡紫色,粘液浓稠,不愿接受公猪趴跨。

5.适时配种。对于后备母猪,地方品种杂交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一般是7~7.5月龄、体重80-90公斤,引进品种适配年龄和体重一般在8~10月龄、体重110~120公斤。发情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是发情中期。配种公猪精子经镜检,精子活力在0.7以上才能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

6.治疗生殖道疾病。母猪患有生殖道疾病时,尤其是高产母猪,应及时诊断治疗。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及时淘汰。母猪一般3~4胎仔数最高,到6胎降低,且产仔性能偏差,这种母猪应淘汰。

(三)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妊娠母猪两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第一个时期是在母猪妊娠后第1个月,胚胎容易受环境和不合理的营养刺激而导致脱落死亡,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怀孕母猪安静,尽量少受应激,防止死胎和流产。第二个时期是在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里,所需营养物质显着增加,此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量。

2.保持妊娠母猪适当膘情。主要是通过改变饲料量来控制妊娠母猪膘情,防止过肥或过瘦。体况较好的母猪,妊娠前、中期给予2~2.5公斤的饲粮便可,到妊娠后期(84天至产前1周)进行短期优饲。短期优饲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1公斤的全价混合料。

3.做好妊娠诊断。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超声诊断,及时检测出再次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四)母猪分娩及哺乳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包括准确计算预产期(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准备好干布、丝线、剪刀、消毒液以及仔猪产箱、保温灯等接产用品和设备。接产人员应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

2.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要特别注意临产前5~7天母猪的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母猪消化道正常,防止便秘、体温升高。分娩当天母猪可喂1~1.5公斤日粮,并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0克、食盐25克、水2公斤),产后2~3天的饲喂量为正常饲喂量的1/3~1/2,以后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临产前5~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注意观察母猪,加强护理,防止早产。进入产房前给母猪洗澡,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保持母猪乳房和乳头的清洁卫生,减少仔猪吃奶时的污染。

4.母猪接产要点。要昼夜值班轮流看护临产母猪,随时准备接产。待仔猪出生后,立即用布擦干口鼻及全身的`粘液,使仔猪呼吸畅通,在距仔猪腹部3厘米左右处接结剪断脐带,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

5.母猪难产的处理。药物助产:催产素用量为每100公斤体重注射2毫升,注射后20~30分钟可以产出小猪,如果无效要采用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手指甲,用肥皂水洗手,再用消毒液消毒手及手臂,涂上润滑剂,同时将母猪产门洗净。手并成锥形,手心向上,待母猪努责时,缓缓伸入产道握住仔猪,顺势将仔猪拉出,拉出1头后,如转为顺产就不必再行人工助产了。术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以防感染。

6.固定奶头,保证仔猪吃到初乳。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7.做好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严格按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哺乳母猪;一般日喂3次,夏季炎热天气可以在晚上增加一次。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8.根据仔猪的体重决定断奶时间。条件好的猪场,如果保育舍的温度可以保证,而且有比较好的仔猪料,可以选择在28天左右断奶,不主张在中小规模猪场实施早期断奶,断奶仔猪的体重不小于7公斤。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可以晚断奶几天。

9.提供良好猪舍环境。猪舍内和猪床上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每天清扫猪栏,坚持每2~3天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保持环境安静。

(五)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应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在分娩后的头3天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生后4~7天,适宜温度为28~25℃;第8~30天,适宜温度为25~22℃。

2.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减少仔猪死亡。

3.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在3日内做到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4.固定奶头。注意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5.选择性寄养技术。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

6.补铁、补料。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7.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的过渡。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断奶仔猪转群时尽量减少合群。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减少疾病传播。

8.做好去势和早期补料工作。健康小公猪在7~10日龄阉。

(六)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保育期是猪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饲养管理最困难的时期。断奶后7~10天的生长速度会影响仔猪以后的生长速度和全期的饲料利用率。因而,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尽可能高的生长速度,以及良好的健康状况。

1.搞好栏舍消毒。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及时清理粪污。

2.合理分群与调教。分群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以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调教仔猪定点休息和排泄。对不同群的仔猪并栏后喷洒低浓度的农福,以防打架。

3.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最多不超过25头,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平方米。

4.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刚断奶仔猪一般要求舍内温度30℃,以后每星期降3-4℃,直至降到22-24℃。相对湿度为65%-75%。

5.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后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可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防止腹泻。

6.仔猪自由采食,加强饲养管理。断奶后5~6天内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断奶后1~2周内继续喂饲仔猪前期料,待仔猪适应环境后逐渐改为仔猪后期料,过渡时按饲喂量1/3逐步替换,每次替换2天,一周换完。

7.加强观察。包括观察仔猪的生长、活动、采食和粪便,发现病、弱、僵猪后,并入另栏,及时治疗。

(一)控制好传染源。

主要是严格引种质量,从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猪场引种,并隔离观察半个月。病死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二)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猪场办公区及生产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均应设立消毒池及相应消毒装置,定期更换消毒药物。提倡轮流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来访人员应用消毒液洗手,使用猪场的鞋类和场区的工作服,才能进场。养殖场工作人员进出场,应更换固定工作服、鞋、帽,定时将工作服、鞋、帽等清洗并熏蒸消毒。定时清除舍内粪便,保持舍内干净。猪舍消毒要不留死角。先冲干净猪舍,干燥后加消毒液,消毒液干燥后再冲洗干净,并空栏1周再进猪。加强对公猪精子中病原的检测,防止携带病原;做好卫生、杀虫、灭鼠工作,加强对猫、犬及鸟类在场区活动的控制,减少传染病侵入风险。

(三)科学合理进行免疫防控。

切实做好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疫苗、喘气病疫苗的免疫接种。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实施强化免疫。按照说明书使用足够的剂量,规范操作。禁止在接种疫苗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

(四)加强疫病的检测与免疫评估。

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合作,做好猪场疫病的定期诊断与检测,定期监测猪群常用疫苗的免疫效果,重点保证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效果。

(五)强化猪群药物预防与保健。

药物保健是对疫苗预防的补充和应急措施。秋季气候变冷时,在猪饲料中添加抗呼吸道病药物,冬季寒冷、猪舍潮湿时添加抗腹泻药物,母猪分娩前后使用抗产褥热和乳腺炎药物,新生仔猪、断奶仔猪和转群分栏猪使用药物防病。用药要注意配伍禁忌和遵守停药期规定。无论用药物饮水或拌料,要求浓度均匀一致,饮水用药前应停水2~4小时,用药剂量要足够,但是不要盲目加量,注意保证疗程,一般预防用药3~5天,用药期间应注意猪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定期驱虫。

育肥猪群在断奶后7天、60日龄和120日龄时各驱虫一次。母猪群一年3~4次,在驱虫期间每天必须对猪群粪便消毒,杀死虫卵和成虫,增强驱虫效果。

;
阅读全文

与接产需要什么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萧山狗市场在哪里 浏览:49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费多少 浏览:274
鸟市菜市场在哪里 浏览:905
excel如何前后数据一致中间不变 浏览:211
4s店怎么代理汽车 浏览:649
去哪里学摆摊卖眼镜技术 浏览:974
三星办公用什么产品 浏览:401
菜市场买的虾为什么那么便宜 浏览:388
新手如何做淘宝代理商 浏览:63
保险代理商多少钱 浏览:209
中国是什么市场经济模式 浏览:435
巴布技术是什么 浏览:887
笔记本c程序打不开怎么办 浏览:563
石家庄泽鑫日化主要产品有哪些 浏览:538
如何做拉卡拉pos代理 浏览:937
市场牛肉有哪些品牌 浏览:891
程序员为什么很善良 浏览:585
学技术和销售哪个稳定 浏览:862
交水电费的微信小程序叫什么 浏览:44
男朋友天天给我发信息什么意思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