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建筑创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它从各方面对建筑方案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要求,也通过文字和图形的方式为设计者提供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外条件以及相应的有关规定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因此,亚洲家居商城小编认为只有充分理解了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才能对建筑方案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概述。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用地概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规划设计要求,这是展开建筑方案设计的指导性意见,有些是带强制性的规定,对设计者提出了在规划方面的要求。
(5)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6)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这部分是设计项目的重点部分,说明了对建筑功能及房间的组成要求、所需面积及房间数。
(7)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8)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9)图纸要求:说明了有关制图要求的深度和表达内容。在设计工作结束时,可以对照检查设计内容是否有漏项。
(10)地形图
B. 什么是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测量与初始地籍测量有什么不同简述变更地籍测量的工作程序。
变更地籍测量
一、变更地籍测量概念:是接受变更权属调查移交的资料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计算面积、绘制宗地图、修编地籍图,为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其技术、方法与初始相同。
二、变更地地籍测量的特点:区域分散、范围小;精度要求高;任务急。
三、变更地籍的资料准备: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及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有关界址点坐标数据;必须的变更数据的准备;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
四、变更地籍测量的分类:
1、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需要实地测量,若宗地内建筑物等发生变更的,需实地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2、界址发生变化的:检查恢复界址点;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测量;宗地合并测量。
界址点的检查方法: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精度:P136。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准备及新增界址点放样:极坐标法、长度交会法、截距法。
3、新增宗地的。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
五、宗地面积变更:精度高的取代低的;解析法取代勘测丈法;精度指标2、3、、5、7、1/300。
六、地籍图变更:用数字法的,要保留历史每一暑期的数字地籍图现状;用模拟法的,地籍铅笔原图做永久保存资料完整,在地籍二底图变更,用红色笔标明,但一宗地变更两次或全图变更数量超过1/3时,应重新绘制二底图;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重新测绘地籍铅笔原图。
七、宗地图变更:都要依据变更后的地籍图或宗地草图,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重新绘制宗地图,对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加盖“变更”印保存。
八、其他资料变更:坐标册变更、面积汇总表、相邻宗地变更。
成果的整理、归档和验收
成果资料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土地权属成果、地籍测量成果等。
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
一、地籍调查成果的特征:显着的空间特征,丰富的属性描述,强烈的时态性和现势性。
二、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方式:直接应用(查询检索统计)和间接应用(加工后应用和附加信息)。
三、地籍调查成果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城市各项管理事业和决策服务
C. 什么是变更地籍测量变更地籍测量与初始地籍测量有什么不同简述变更地籍测量的工作程序。
变更地籍测量
一、变更地籍测量概念:是接受变更权属调查移交的资料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计算面积、绘制宗地图、修编地籍图,为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其技术、方法与初始相同。
二、变更地地籍测量的特点:区域分散、范围小;精度要求高;任务急。
三、变更地籍的资料准备: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及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有关界址点坐标数据;必须的变更数据的准备;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
四、变更地籍测量的分类:
1、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需要实地测量,若宗地内建筑物等发生变更的,需实地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2、界址发生变化的:检查恢复界址点;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测量;宗地合并测量。
界址点的检查方法: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精度:P136。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准备及新增界址点放样:极坐标法、长度交会法、截距法。
3、新增宗地的。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
五、宗地面积变更:精度高的取代低的;解析法取代勘测丈法;精度指标2、3、、5、7、1/300。
六、地籍图变更:用数字法的,要保留历史每一暑期的数字地籍图现状;用模拟法的,地籍铅笔原图做永久保存资料完整,在地籍二底图变更,用红色笔标明,但一宗地变更两次或全图变更数量超过1/3时,应重新绘制二底图;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重新测绘地籍铅笔原图。
七、宗地图变更:都要依据变更后的地籍图或宗地草图,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重新绘制宗地图,对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加盖“变更”印保存。
八、其他资料变更:坐标册变更、面积汇总表、相邻宗地变更。
成果的整理、归档和验收
成果资料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工作报告、土地权属成果、地籍测量成果等。
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
一、地籍调查成果的特征:显着的空间特征,丰富的属性描述,强烈的时态性和现势性。
二、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方式:直接应用(查询检索统计)和间接应用(加工后应用和附加信息)。
D. 什么是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 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踏勘的情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和要求编写的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内容包括:①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特点;②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③控制网点的布设、施测方法及坐标的选择;④地籍图规格、比例尺及分幅方法;⑤选用的地籍测量方法;⑥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和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在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阶段编写,它是整个调查工作过程的技术规范,也是调查任务完成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的标准,以及地籍调查结束时应提交的调查成果资料之一。
E. 地籍测绘成果内容
在地籍测量中使用过的地形图、控制点成果以及测量完成的控制点、界址点、面积、地籍图等和相应的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验收书、协议书等都应归入地籍测绘成果,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
(一)控制点及界址点
用于布设和加密地籍控制网的起始控制点、完成的地籍控制网的各等级控制点(包括图根点)、各类界址点以及绘制的相应点的点之记均应归入地籍测绘成果。
(二)地籍图及宗地图
完成的各类图件,包括基本(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在测绘过程中使用和形成的中间成果(如地形图、宗地草图、地籍草图、界址点分布图、控制网布设图等)均属于测绘成果,归入地籍图册。
(三)地籍簿册
地籍簿册是按地块进行土地基本信息综合反映汇总的表册,主要包含了用表册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各种相关文件等。地籍簿册要适时修编,以保证现势与正确性。
(四)地籍数据库的建立
地籍数据库包含了所有的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房地产评价数据等。
将地籍测量的各种数据,如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地面附着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相关的地形要素,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成为在地籍管理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源。这是地籍数据库建立的第一步:数据采集。第二步:将数字化了的地籍测绘成果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有序的排列、分类、赋予属性,成为便于查询和检索的数据库。
F. 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设计书3000字
去建筑书店买测量规范,有专门的标准规范格式,连封面格式字体及所涉及的分步内部都有·
具体规范名称一下想不起来了,
G. 什么是初始地籍测量
初始地籍测量 根据土地总登记的要求,对经权属调查依法确认的土地权属界址和使用现状,按《地籍调查规程》要求测绘地籍原图、计算宗地面积并填写地籍登记表、地籍册和地籍卡的工作。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①地籍平面控制测量;②地籍细部测量;③地籍原图绘制;④面积量算;⑤成果的检查验收。初始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以下各项:①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②平面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网图及成果表;③细部测量原始记录、宗地草图、界址点坐标册、点之记和地籍登记表;④解析界址点成果表;⑤地籍原图、薄膜二底图和宗地图;⑥地籍图分幅接合表;⑦面积量算及其原始记录;⑧地籍册和地籍卡;⑨土地分类统计;⑩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
H. 技术设计都有哪些内容
技术设计是产品的定型阶段。它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规划,确定零部件结构、尺寸、配合关系以及技术条件等等。技术设计是产品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性、经济性、可靠性等,都取决于这一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的内容,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
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7、对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技术设计应经过企业总工程师审批,然后转入下一个设计阶段。若为用户订货的非标准产品,还应征求用户意见并取得用户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