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内容简介
第4章到第8章详细介绍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及卫星通信、接入网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第9章讲述了三网融合技术及应用;第10章介绍值得关注的一些电信新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材.还可作为通信系统、网络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B. 现代通信网络是什么
现代通信网络是由专业机构以通信设备(硬件)和相关工作程序(软件)有机建立的系统,是为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和。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的数据链路。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迄今为止百,通信网已经历了电报、电话、数据和综合数据网四代。智能试制正在进行中。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分度组交换实验网建成,它便是今天现代化交互式网络的先驱。
由于网知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的电信服务项目突增。电子邮件、资料检索道、家庭购物、可视电话、还有交互电视、版数据通信、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通信??给今天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方便权和乐趣。
C. 现代通信技术有哪些主要种类和特点
(一)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信源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二)程控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是指人们用专门的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以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它由程序控制,是由时分复用网络进行物理上电路交换的一种电话接续交换设备。常见结构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或两者结合。技术指标有很多,主要为BHCA/呼损接通率,无故障间隔时间等。
(三)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传输)
主要是指一台计算机向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传真、一台计算机接收远程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的传真、两台计算机之间屏幕对话及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即EDI(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技术。
(四)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五)数据通信与数据网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以有线与无线区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宽带 IP 技术
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是将IP数据包在ATM层全部封装为ATM信元,以ATM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IP数据包的IP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IP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VC上以直通(Cut-Through)方式传输,从而有效地解决IP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IP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交换速度。
(七)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传统以太网技术不属于接入网范畴,而属于用户驻地网(CPN)领域。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组成。局侧位于小区内,用户侧位于居民楼内。这种技术有强大的网管功能,而且和传统以太网兼容,成本更低。
D. 现代通信包括哪些
1、【邮递】以实物传递为基础,虽然现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但越简单越真实,越纯朴越真情,信件是信息传递最简单最纯朴的方式,更不因传递速度过快造成信息的溢漏;快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需求面也越来越高,但其发展受交通运输制约无便利的交通运输怎么也快不起来。
2、【电话】电话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与网络电话,其传递方式与网络方式优缺点基本相同,与网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电话不能直接传递文字图片,与邮递方式不同在于不能传递实物。
3、【传真】传真是近二十多年发展最快的非话电信业务。将文字、图表、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和光电变换,变成电信号,经各类信道传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过一系列逆变换过程,获得与发送原稿相似记录副本的通信方式,称为传真。
传真的主要技术有:扫描技术,记录技术,同步同相技术,传输技术。传真的通信过程包含扫描,光电变换,图象信号的传输,记录变换,收信扫描和同步同相。
传真是基于PSTN的电信信号通过设备中转传真信号.最近由于科技大迅速发展,电子网络传真逐渐成为取代传真机的新一代通信工具.
4.【卫星电话】基于卫星通信系统来传输信息的电话就是卫星电话。卫星电话是现代移动通信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补现有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终端无法覆盖的区域,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服务。现代通信中,卫星通信是无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现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卫星通信中得到应用。
5.【电报】电报,就是用电信号传递的文字信息。在通讯越来越迅捷的今天,电报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也许有一天电报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E. 现代通信技术是什么
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从钟鼓、狼烟到电报、电话;从飞鸽、驿马到电磁、光纤;2G的流畅通话,4G的网络遨游,5G的智慧城区,6G的白皮书;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通讯进步的追求。
通信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通信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个从古至今永不落伍的学科,那就是现代通信技术专业。
现代通信技术影响:
现代通信技术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每一次通信技术变革都会引发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的变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通信技术近些年在我国有着非常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作为现代化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技术,
这一技术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同时也为信息数据的传输安全性、速度提供了显着的帮助。因此,探讨研究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显着意义。
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及普及,以及未来云计算的大面积使用趋势,现代通信技术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对教育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已逐步实现远程教学,将发达城市更好、更优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偏远地区的教育中。同时,多媒体教学也逐步普及,未来教育将向个性化、远程化、信息化发展。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现代通信技术
F. 求现代通信网概论 周围异地通信的网络拓扑图 此题为期末考试综合题 如有合适的回答者 我会追加500积分
第一章概述
1.1现代通信网基本构成
1.2现代通信网的分类
1.3现代通信网的主要特点
1.4现代通信网的发展
1.1现代通信网基本构成
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部分。
一、信源
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基本设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通信时,信源指的就是直接发出信息的人。
二、变换器
变换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按一定的目的进行变换的设备。通过变换器的变换,信源发出的信息被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息。
三、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介质的总称。如前所述,不同的信源形式所对应的变换处理方式不同,与之对应的信道形式也会不同。通常的情况下,信道的划分标准有两种方式。
其一,信道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其二,信道按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四、反变换器
反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是变换器的逆工作过程。
五、信宿
信宿是信息传输的终点,也就是信息的接收者。
六、噪声源
噪声源并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又是实际存在的。
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包括信息转移)信息的通道,即传输信道。
1.2现代通信网的分类
现代通信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
(1)按通信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电视网、数据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多媒体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
(2)按通信的传输手段进行分类:长波通信网、载波通信网、光纤通信网、无线电通信网、卫星通信网、微波接力网和散射通信网等。
(3)按通信服务的区域进行分类:农话通信网、市话通信网、长话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按通信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等。
(5)按通信传输处理信号的形式分: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等。
(6)按通信的活动方式分: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1.3现代通信网的主要特点
一、使用方便
功能强大的通信终端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条件。
二、安全可靠
现代通信网是社会的神经系统,已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机能之一,人们迫切希望现代通信网传递信息安全、可靠。
三、灵活多样
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双方既可以进行文字的交流,也可以交换和共享数据信息;既可以进行真诚的语音交流,也可以进行富有感情色彩的多媒体信息交流。
四、覆盖范围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通信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4现代通信网的发展
目前的通信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容量有限、转移效率不高等。最重要的问题是:现有各种通信网在技术上过于个性化,即为保障实时通信,通信网采用了电路交换技术,因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传输资源;为适应非实时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网采用分组交换,这样又不能有效支持实时通信的要求;为适应电视点对面的广播性质,采用了单向传输技术,这又不利于实现互动和交互的双向通信。
一、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过程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从有线通信的角度来看,1844年有线电报的发明人莫尔斯(SamuelMorse)亲自从华盛顿向他的大学发出第一份电报;1854年美国军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建立了从司令部到下属部队的电报通信网;美国在内战中,联邦政府共架设了2.4万公里的电报线。
2.第二阶段
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晶体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为通信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第三阶段
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第三阶段大致在20世纪的70~80年代。1970年一根涂有二氧化硅的光导纤维的传输损耗达到了20dB/km,而1959年激光的发明导致光通信技术的起步。
4.第四阶段
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第四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72年原CCITT(现为ITU-T)在G.703建议中初步定义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念,1984年通过了ISDN的I系列建议,被称为ISDN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二、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1.网络业务数据化
100多年来,通信网的主要业务一直是电话业务,因而通信网一般称为电话通信网。传统的电话网设计都是以恒定对称的话务量为对象的,网络呈资本密集型,通信网容量与话务容量高度一致,业务和网络均呈稳定低速增长。
2.网络信道光纤化
鉴于光纤的巨大带宽、小重量、低成本和易维护等一系列优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通信网的光纤化一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通信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网络容量宽带化
随着数据业务量特别是IP业务量的飞速增长,主要有下面三大类应用对以电话业务量为主的传统通信网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1)大量低延时数据业务应用(诸如Web浏览、LAN)需要高带宽。
(2)本身带宽窄,但通信量极大的业务应用(诸如电话、E-mail)也需要很高的网络带宽。
(3)固有的宽带应用(诸如图像、文件备用)更需要高带宽。
从核心网看,这几年SDH已成燎原之势,全世界已敷设了大约80万个独立网,其速率已高达10Gbit/s。
从长远看,仅有波分复用链路而不消除节点“电瓶颈”是无法真正实现通信网络容量宽带化的。
从接入网看,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争奇斗妍。ADSL和HFC的下行速率分别可达6Mbit/s(独占)和10Mbit/s(共享),而窄带PON(无源光网络)系统每户可获得2Mbit/s带宽,以ATM为基础的宽带PON(APON)的下行速率和上行速率分别可达622Mbit/s和155Mbit/s。
从现代通信网处理的具体业务上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宽带新业务的需求开始迅速增加。光纤传输、计算机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等关键技术的进展,使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实现成为可能。
B-ISDN以灵活的速率为用户提供所希望的几乎所有业务,如高分辨率电视、音乐、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视频图像、语音、电子函件、信息检索、远程教育和商务、高速数据传输、局域网互连等。
4.网络接入无线化
100多年来,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接入网,通信网基本上是有线通信业务的一统天下。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地区,无线才有过短暂的辉煌。
5.网络传输分组化
具有100年历史的电路交换技术尽管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和内在的高质量、严管理优势,但其基本设计思想是以恒定对称的话务量为中心,采用了复杂的分等级时分复用方法,语音编码和交换速率为64kbit/s。
分组化通信网具有传统电路交换通信网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所谓分组化趋势目前主要是指IP化。
三、未来通信网管理新技术及其发展
近几年来,通信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通信网正向智能化、个人化、标准化发展,通信体制正由模拟网向全数字网发展,通信业务由单一的电话网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方向发展。
1.网络管理综合化
现有的通信网一般是由许多独立管理的专用网和公用交换网互连组成的。它们大多采用各自的管理协议,互不兼容,这样导致了即使是在一个通信网中也有多个不同管理功能和服务设施与通信网管理系统的共存。
2.网络管理智能化
现代通信网已经发展到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相当复杂的程度。本地中心受控于远地的监控中心,维护工作需要预先安排。网络维护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会使用多种设备或网络实体;能够在隔离故障的同时协调多种资源的运作状态;拷贝大量的网络管理数据;识别各种事件的优先级,并快速反应;与其他操作员或维护机构协作等。
对未来的网络管理来说,人工智能在现代通信网中的应用可以分成四类:
(1)在网络规划和设计(包括网络配置)中用在线分析、实时交互式专家系统可支持网络配置的动态修改和网络操作中的故障检测、故障诊断和路由选择。
(2)诊断专家系统用于解释网络运行中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并提供处理建议。
(3)有人工智能的支持,将能实现用户可剪裁的服务特性,必要时可以轻松地重构服务配置。
(4)开发环境中的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网络管理软件的质量。
3.网络管理的标准化
在选用通信网络设备时,应考虑它具有开放性,设备可以和其它设备兼容,并与其他用户连通。
G. 现代通信网络是怎么样的
现代通信网络是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的范围扩大、节奏加快,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须臾不可离开的手段。各种通信手段,如信件、电话、传真等,把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现代通信网络大体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
通信终端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用户电报机(电传机)、数据终端和图像终端等。
传输设备的功能是把信号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电缆、海底电缆及光缆等是有线传输设备,而微波收发机及通信卫星是无线通信的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是实现用户终端设备中信号交换、接续的装置,例如电话交换机、电报交换机等。
现代通信网络中有各种分类方式。如果按交换方式分,有电路交换网、电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如果按信号形式分,则有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数字通信网比模拟通信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采用数字信号,一条电话线路在同一时间内传送的话路比用模拟信号传送的要多,而且所受到的干扰少。数字网可节省设备费用,提高传输性能。在数字网中由于各种通信业务都用数字信号来传递,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设备与技术,通过同一通信网传送,从而能方便地扩大业务种类以及开办综合性业务。
现代通信网络所用的主要设备之一是程控交换机。它的任务是对电话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从电话接通到通话结束,都离不开电话线路的交换与接续的设备——交换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交换机迅速发展起来。1965年,世界上第一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问世,它利用预先编制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的交换接续。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存储程序控制”,简称程控。用程控交换机接续的电话机,称为“程控自动电话”,即常说的程控电话。
程控交换机的突出优点是,为了改变交换系统的操作,不需改动交换设备,只要改变程序的指令就可以了,从而不仅使交换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而且便于开发新的通信业务,能灵活方便地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程控电话具有的各种特殊功能都是由程控交换机提供的。程控交换机既可用于电话,也可用于传真等非话通信业务。
常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有专用自动小交换机和用户交换机。
专用自动小交换机具有与计算机联网通信的功能,可以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通信。用户能利用一般的计算机对外置数据库作大量的存取,开展电话号码查询、电话计费等服务。
用户交换机是供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内部电话接续用的一种交换机,它又称为“小交换机”,即通常所说的“总机”,而它的用户话机通常称为分机。
全自动用户交换机,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交换系统。利用它,分机与市话网用户通话及分机相互呼叫等全部都是自动接续的,而且还能进行多种复杂的话务管理。近年在国内流行的“电脑话务员”,就是用户交换机的一种新颖附加装置,可代替人工话务员转接内线分机的劳动。
信息社会需要不断革新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目前许多国家在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础上,正朝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智能化和个人化信息网迈进。
H.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图书目录
第1章 认识通信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通信
1.1.2 简单通信系统
1.1.3 模拟通信系统
1.1.4 数字通信系统
1.2 电信技术的发展
1.2.1 电信技术发展史
1.2.2 电信的发展趋势
1.2.3 我国电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通信网介绍
1.3.1 通信网的发展
1.3.2 通信网的分类
1.3.3 电信管理网
1.4 电信业务分类
1.4.1 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
1.4.2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1.4.3 增值电信业务
1.5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 认识电信网
2.1 电信系统构成
2.1.1 系统组成模型
2.1.2 电信系统的硬件设备
2.2 电信网拓扑结构
2.2.1 电信网拓扑结构形式
2.2.2 我国电话网网络结构
2.3 电信网的分层结构
2.4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 电话通信
3.1 多路复用技术
3.1.1 频分多路复用
3.1.2 时分多路复用
3.1.3 波分多路复用
3.2 电话通信过程
3.2.1 数字电话通信过程
3.2.2 pcm基群传输
3.2.3 数字复接
3.3 数字程控交换
3.3.1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组成
3.3.2 数字程控交换的原理
3.3.3 电话交换的呼叫接续过程
3.4 信令系统
3.4.1 信令的基本概念
3.4.2 信令的分类
3.4.3 no.7 信令系统
3.5 电话业务
3.5.1 本地电话业务
3.5.2 长途电话业务
3.5.3 800被叫集中付费业务
3.5.4 主被叫分摊付费业务
3.5.5 电活信息服务业务
3.5.6 语音信箱业务
3.6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 数据通信
4.1 数据通信概述
4.1.1 系统组成
4.1.2 数据通信网络互连
4.1.3 通信协议
4.2 数字数据编码
4.2.1 信源编码
4.2.2 信道编码
4.3 数据传榆
4.3.1 传输类型及方式
4.3.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4.4 数据交换
4.4.1 电路交换
4.4.2 报文交换
4.4.3 分组交换
4.4.4 帧中继技术
4.4.5 atm交换
4.4.6 1p交换
4.4.7 mpls交换
4.5 数据通信网
4.5.1 数据通信网的发展历史
4.5.2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
4.5.3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4.5.4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4.5.5 internet
4.6 数据业务
4.7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5章 移动通信
5.1 移动通信概述
5.1.1 什么是移动通信
5.1.2 移动通信的特点
5.1.3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5.1.4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方式
5.1.5 移动通信服务区体制
5.1.6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
5.1.7 同频复用
5.1.8 信道分配技术
5.1.9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5.1.10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5.2 gsm移动通信系统
5.2.1 gsm系统的组成
5.2.2 gsm的网络结构
5.2.3 移动电话的编号方式
5.2.4 数字移动台的构成
5.2.5 gsm无线接口
5.3 cdma移动通信系统
5.3.1 cdma系统的主要优势
5.3.2 cdma系统结构
5.3.3 cdma网络结构
5.3.4 cdma系统工作原理
5.3.5 2g到3g的演进
5.4 cdma2000
5.4.1 cdma2000的特性
5.4.2 cdma2000的系统结构
5.4.3 cdma2000的关键技术
5.5 wcdma
5.5.iwcdma系统特点
5.5.2 wcdma系统结构
5.5.3 wcdma的发展演进
5.6 td-scdma
5.6.1 td-scdma系统的特点
5.6.2 td-scdma系统结构
5.6.3 td-scdma的关键技术
5.6.4 td-scdma系统的发展演进
5.7 wimax
5.7.1 wimax系统特点
5.7.2 wimax系统结构
5.7.3 wimax关键技术
5.8 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5.9 移动通信业务及应用
5.9.1 2g移动通信业务
5.9.2 3g移动通信业务应用
5.1 0实做项目与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6章 光纤通信
6.1 光纤通信概述
6.1.1 光纤通信的工作波长
6.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6.1.3 光纤通信的发展
6.2 光纤与光缆
6.2.1 光纤的结构
6.2.2 光纤的分类
6.2.3 光纤的导光原理
6.2.4 光纤的传输特性
6.2.5 光纤的标准
6.2.6 光缆
6.3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6.3.1 光源与光发送机
6.3.2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6.3.3 中继器
6.3.4 光纤通信系统的码型
6.4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
6.4.1 sdh的产生和特点
6.4.2 sdh的帧格式和速率
6.4.3 光波分复川的基本概念
6.4.4 光波分复用的特点
6.5 全光网络
6.5.1 全光网的基本概念
6.5.2 全光网的特点
6.6 光纤传输业务
6.7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7章 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7.1 微波通信
7.1.1 微波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7.1.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7.1.3 微波站设备
7.1.4 微波的传播特性与补偿技术
7.2 卫星通信
7.2.1 卫星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7.2.2 卫星通信系统
7.2.3 同步通信卫星的设置和可通信区
7.2.4 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
7.3 微波与卫星通信业务及应用
7.3.1 微波通信业务及应用
7.3.2 卫星通信业务及应用
7.4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7.4.1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
7.4.2 gps导航定位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8章 接入网
8.1 接入网概述
8.1.1 接入网的概念和特点
8.1.2 1p接入网
8.2 xdsl技术
8.2.1 xdsl技术概述
8.2.2 adsl技术
8.2.3 vdsl技术
8.3 光接入网
8.3.1 光接入网概述
8.3.2 pon技术
8.4 无线接入技术
8.4.1 无线入手技术概述
8.4.2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8.4.3 无线局域网(wlan)
8.5 其他接入技术
8.5.1 hfc技术
8.5.2 电力线入手技术
8.6 宽带接入业务
8.7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8.7.1 adsl安装与配置
8.7.2 wlan组网与配置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9章 三网融合应用
9.1 三网融合的概念
9.2 voip
9.2.1 voip的工作原理
9.2.2 关键技术
9.3 1ptv
9.3.1 1ptv的概念
9.3.2 1ptv系统结构
9.3.3 1ptv的关键技术
9.4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9.4.1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概念
9.4.2 cmmb系统结构
9.4.3 cmmb的特点
9.4.4 cmmb的终端分类
9.5 三网融合业务及应用
9.5.ivoip业务
9.5.2 1ptv业务
9.5.3 cmmb业务
9.6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10章 电信新技术
10.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10.1.1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产生的背景
10.1.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10.2 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
10.2.1 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
10.2.2 下一代网络
10.2.3 软交换技术
10.3 1p多媒体子系统(1ms)
10.3.1 1p多媒体子系统产生的背景
10.3.2 1ms的体系结构
10.3.3 1ms的会话建立过程
10.3.4 1ms、ngn,软交换的关系及网络演进
10.4 通信网络的发展
10.5 物联网
10.5.1 物联网的概念
10.5.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10.5.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0.5.4 物联网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0.6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及应用
10.7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小结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I. 现代通信技术的概述
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通信就是互通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程控交换最初是由电话交换技术发展而来,由当初电话交换的人工转接,自动转接、电子转接、程控转接技术,到后来,由于通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交换的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基于分组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过中继站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为信号可以"再生";便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连接;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保密性好;数字微波系统占用频带较宽等的优点,因此,虽然数字微波通信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却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传输手段。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 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无关; 工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的传输;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对于通信网,主要分为电话网,支撑网和智能网。电话网是进行交互型话音通信,开放电话业务的电信网;一个完整的电信网除了有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业务网外,还需要有若干个用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支撑网络,这就是支撑网,支撑网主要包括No。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而智能网是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为快速,方便,经济,灵活的生成和实现各种电信新业务而建立的附加网络结构。
在通信领域,信息一般可以分为话音,数据和图像三大类型。数据是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信号的组合,如字母,数字和符号等,传输时这些字母,数字和符号用离散的数字信号逐一表达出来,数据通信就是将这样的数据信号夹道数据传输信道上传输,到达接收地点后再正确地恢复出原始发送的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人—机或机—机通信,计算机直接参与通信是数据通信的重要特征;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输速率高;通信持续时间差异大等。而数据通信网是一个由分布在各地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所构成的网络,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完成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
数据网是计算机技术与近代通信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信息采集,传送,存储及处理融为一体,并朝着更高级的综合体发展。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程控交换,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单一的固定电话到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