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冬小麦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需做好选种、拌种工作。接着,对种植基地进行整地施肥,一般每亩施用氮肥10-156公斤、磷肥4-8公斤、钾肥4-8公斤。然后就可以播种了,播种一定要合理,深浅一致。最后就是培育壮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和补苗。如果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就一起来看看高产栽培技术吧!
一、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介绍
1、小麦要高产,在种植上要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解决活土层,使耕作层的肥力及深度达到细、透、平,而且还要使水、肥、气、热相融合。根据有关资料证明:深耕细作的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50厘米的土层内;而浅耕粗作下,主要根系分布在0-15厘米或20厘米的土层内。同时,小麦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从土壤里都能找到,但数量不充足。所以,应采取外界施肥的方式加以补充。
2、小麦高产氮磷钾是关键。氮磷钾是保证小麦生长健壮,提高产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人们称它们是农作物生长中的三大要素。氮素供应充足,能促进细胞分裂和长大,使小麦的根、茎、叶等器官长得快,长得壮,营养生长旺盛,茎叶繁茂,叶色浓绿,分蘖多,穗大粒多。
同时,氮肥不足,小麦幼苗细弱、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窄小、叶色黄绿,由叶尖开始变黄干枯,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植株早死。磷肥是构成细胞核蛋白和磷酯等的重要原料,又是促进植株体内物质转化和运输的重要物质。磷肥供应充足,能促进小麦开花结实、籽粒饱满、成熟早,还能促使小麦根系发达。其次又能增强吸肥吸水能力。
同时,磷肥不足,麦苗生长缓慢,叶色深绿或发紫,分蘖少,次生根小而弱,返青、拔节期间次生根不伸展,不下扎或呈“鸡爪根”。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蘖成穗率低,叶片灰绿,叶鞘发紫,抽穗和成熟推迟,灌浆不足,千粒重低。钾肥能促进小麦植株体内的磷氮的代谢,像沃叶磷酸二氢钾,还能促进小麦生长健壮,秸秆硬,又能增强抗病和抗倒的能力。
同时,缺钾时,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茎秆机械组织不发达,坚韧性差,籽粒减少,淀粉含量降低。
② 在中国,小麦的高产量地区在哪里
说起小麦,可能北方的读者更加熟悉一些,因为北方的很多美食都是小麦粉制作的,而南方人更喜欢用大米粉来制作美食,所以这就导致了北方的小麦产量远比南方更多,而在我国的北方城市中,河南省的小麦产量又是最多的。除此之外,在四川、湖北、新疆、山东等省份,也是有大量小麦的收成的。
最后,在我国的四川省、新疆、黑龙江省也有很高的小麦产量,新疆虽然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地方,但是小麦生长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再加上新疆地广人稀,很适合大面积种植小麦。而黑龙江虽然以大米闻名,但是黑龙江的小麦也是不差的,四川省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小麦高产的地方,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四川省的小麦产量在全国的确是能够挤进前十名的。
③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小麦宜选用高产品种,在整地施肥后适时播种,生长期间做好化学防控以及浇足越冬水、春季追肥等工作。
一、夯实播种基础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早中茬地块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众麦1号”、“ 周麦22”、“矮抗58”、“周麦16”;搭配种植“泛麦8号”、“周麦27”、 “豫教5号”等晚茬地块宜选用稳产性能好、晚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如“周麦23”、“众麦2号”、等。
2.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一般亩施农家肥3-5方、尿素25-30公斤、过磷酸钙60-7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或者施用含量45%以上的复合肥40-50公斤。也可以把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还田后要深翻,并增施速效氮肥。
3.精细整地,打好畦田。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提倡大型机械深耕,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要旋耕两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并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埂,平整畦面,以便灌溉。
4.适期足墒匀播,确保一播全苗。半冬性品种(早中茬)应在10月8-15日播种为佳;弱春性品种(晚茬)应在10月20-30日播种。凡墒情充足,又能做到精耕细作的高水肥地块,一般半冬性品种亩播量8-10公斤,基本苗控制在16 -20万;弱春性品种亩播量10-13公斤,晚播一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最大播量不超过15公斤。播种深度3-5厘米,深浅一致,达到种均苗匀。
5.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主治全蚀病、纹枯病、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土壤处理可选用50%辛硫磷(或55%甲拌磷)200毫升拌细干土(或麦麸)10-15公斤,耕地前撒施。种子处理选用2%力克秀(或3%苯醚甲环唑20毫升)10克加40%甲基异柳磷10毫升或55%甲拌磷乳油20毫升,兑水0.5-0.75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3小时,晾干播种。
二、冬前麦田管理措施
1.促弱控旺。小麦出苗后叶色发黄,生长慢,根少而变褐,田间成片状或带状发生,系上茬除草剂残留药害所致,应及时亩喷洒0.01%芸苔素内酯30克加氨基酸叶面肥75毫升,兑水40-50 公斤,全田喷雾;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浅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对群体偏大,有拔节趋势以及植株偏高的旺长麦田,应于冬前(12月上中旬)亩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进行化控。
2.除草防病。11月中旬-12月中旬,气温8度以上,杂草2-3叶时,防除猪殃殃、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亩用10%苯磺隆15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防除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浓乳剂50-60毫升。先把除草剂配成母液,再加水30公斤,田间均匀喷雾。亩用12.5%烯唑醇40克,加水40公斤,小麦茎基部喷雾,预防纹枯病。
3.浇好越冬水。小麦越冬前,在日平均气温降到3度左右时,及时浇好越冬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保墒防旱,弥实土缝,预防冻害。
④ 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能让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让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有:
一,种子的选择是关键。
选择籽粒饱满、具有高产潜质、抗病性好且抗倒伏的优良品种。优良的种子,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这是实现小麦高产最重要的一步。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⑤ 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
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那么小麦高产种植的新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高产种植新技术,一起来看看。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小麦。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质≥13g/kg,水解氮≥8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
150mg/kg。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cm左右,并耙透耙匀,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可用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4.5kg/hm2,拌干细土150~225kg随犁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2.选用良种
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3.种子的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4.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高肥水地块宜选用武农148、小偃22、矮抗58等品种,中低肥水地块宜选用小偃22、西农979等品种。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每100 kg种子用200~300 g的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或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防治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保证小麦出全苗[1]。
1.2 土壤处理及培肥地力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 g/hm2拌52.5 kg豆饼,结合耕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45 kg/hm2,用于防治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微生物量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连续秸秆直接还田,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兴平市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秸秆机械直接还田技术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1.3 科学配方,合理施肥
按照目标产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产量6 750~7 500 kg/h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45 t/hm2及纯氮180~225 kg/hm2、五氧化二磷135~180 kg/hm2、氧化钾90~120 kg/hm2,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氮肥作底肥结合翻地施入,剩余30%氮素化肥结合灌水在拔节期追施。
1.4 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一般深耕20~25 cm,深耕耙透不漏耕,旋耕机作业的地块,旋耕深度要达到15 cm以上,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至少旋耕2遍,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残茬和土块。起垄要求行直垄端,为提高小麦机播种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适期播种,宽幅精量条播
2.1 播期确定
科学地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是冬前形成壮苗的关键,也是小麦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近年冬前(9—11月)气温有提高趋势,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一般于日平均气温14~16 ℃播种,兴平市一般在10月7—18日播种,半冬性品种于10月7—12日播种最佳,弱春性品种在10月12—18日播种为宜。
2.2 宽幅精量、半精量条播
小麦精量、半精量条播是有效控制播量、适当降低基本苗、构建合理群体的有效途径。用精量、半精量条播机播种,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 cm,覆土良好、镇压较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约75 kg/hm2的氮磷复合肥为宜。主要根据品种的分蘖力、分蘖成穗率、播种期早晚和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播种量,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播期较早和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播量相对小些。一般播种量为:精量120~150 kg/hm2,半精量10~12 kg/hm2,早播宜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1 d,播量增加3.75 kg,确保全苗不断垄[2]。
3 加强冬前麦田管理,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3.1 促查苗补种,培育壮苗
播后10 d左右,及早查苗、补苗,消灭断垄,保证苗全;消灭疙瘩苗、保证苗匀、促进苗壮。对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镇压,中耕深度7~10 cm,也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抑制其生长,实现控旺转壮。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
3.2 化学除草
在采取轮作倒茬和人工除草的基础上,于11月下旬选晴天用高效、低残留麦田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150~300 g/hm2,或20%使它隆乳油750~900 mL/hm2对水450 kg防治;对禾本科杂草可用3%世玛乳油375~450 mL/hm2对水450 kg防治。
3.3 适时冬灌
及时灌好越冬水,冬灌时间以平均气温降至4~5 ℃、日消夜冻时浇越冬水为宜(一般在12月15日前后),秸秆还田地块,应提前10 d进行冬灌,及时踏实土壤,严防麦苗架空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灌水900~1 200 m3/hm2。
4 狠抓中后期管理,促苗转化夺高产
4.1 科学追肥,促进麦苗升级转化
根据苗情科学追肥,对一、二类麦田积极推广前氮后移技术,提高小麦品质,3月上中旬结合浇起身水追施尿素120~150 kg/hm2;对长势较弱的三类麦田追施尿素150 kg/hm2,促进麦苗升级转壮;生长过旺或群体偏大的麦田,除起身期控制肥水外,在拔节前还应采取压麦、深中耕和化控等控制措施[3]。
4.2 麦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对于冬季未进行化除的麦田于3月上旬及时开展化学除草。4月上旬,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加1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水450~750 kg,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麦蜘蛛、吸浆虫;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加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对水450~750 kg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和干热风;若小麦扬花期天气预报有2~3 d阴雨过程可用50%多菌灵750 g/hm2对水450~600 kg在雨前喷施,预防赤霉病,如雨前未喷施,在雨后1 h补喷仍可有效防治赤霉病[4]。
4.3 酌情浇水,防止倒伏
孕穗期和灌浆期是小麦需水的高峰阶段,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浇水时要结合天气、土壤墒情、苗情等具体情况而定,切忌浇水过晚造成后期遇风雨倒伏,导致小麦减产。
5 适时收获
小麦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应及时收获,抢收抢打,确保丰产丰收。
⑥ 你想知道如何实现小麦种植高产增收吗
想要实现小麦种植高产增收,关键是要有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小麦种植的方法。
四、施肥
在富硒小麦的生产中,有机硒肥用水稀释后喷洒在小麦上。有机硒肥的施用分两次:第一次,有机硒肥在第一次浇水后、第二次浇水前喷施除草剂,用量为3000 ml /hm2,稀释至2-1000倍,喷施均匀;第二次,抽穗期喷小麦,用量3000ml/hm2,稀释至2-1000倍,喷洒均匀。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种植的方法介绍,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知道了方法,就要切身去实践,才能实现小麦种植的高产增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⑦ 请问专家如何种植小麦才能高产
您好!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种植。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精细整地,土壤无坷垃。播前拌种,可选用辛硫磷,三唑酮进行拌种,预防地下病虫害。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要重施起身拔节肥,促进穗大粒多。
小麦灌浆期可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喷施三唑酮,吡虫啉,乐果等药剂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等。
供您参考!
⑧ 种植小麦怎样才能高产
小麦要想高产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一是种子,二是根,三是旗叶,四是非叶器官。小麦最后长出来的一片叶子就称为是旗叶,旗叶的出现也是小麦进入孕穗期的标志,它有功能叶的称号,旗叶光合性能的优劣和衰老进程的快慢直接就会影响到小麦产量的高低。旗叶的寿命虽然只有40天左右,但是却对小麦后期的生殖生长的贡献最大。
还有合理的施肥也很重要,而对于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来说,它们对于氮磷钾的需求量还是蛮大的,但是由于田地中小麦的氮磷钾的含量是有限的,也无法满足小麦正常的生长需求,就需要定期的施肥。而且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内对于氮磷钾的吸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还要对小麦合理的进行施肥。
⑨ 小麦种植想要高产,小麦种植有哪些高产的技术
当一些种植者听说小麦每亩产1400斤时,他们不太相信,甚至说我在吹牛。我们的故乡在黄河北,就在我们这边。如果小麦产量低于1100磅,农村就会感到非常谦卑,而正常的产量超过1200磅。虽然各地区之间存在产量差异,但小麦产量差异主要是由于管理原因造成的。
然后,在这段时间内,小麦在整个生长期的百分比,以及为60%以上的小麦在这一时期达到创纪录的20公斤尿素穗数,为小麦有效穗数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的灌浆。研究适量磷酸二氢钾对小麦高产也有重要意义。只要你能把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三倍的水分和两倍的肥料,只要你把这两点做好,小麦的增产就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