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升5g链路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提升5g链路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有五个,具体如下:
1、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所谓的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指将以往通信双工节点中存在的干扰屏蔽,然后在利用信号机发射信号的同时接受信号,通过同时的操作来提高频谱效率。此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较更加的先进,而且工作效率也更高。
2、密集网络技术
此技术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在宏基站的外部设置很多的天线,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拓宽室外空间。2、需要在室外布置很多的密集网络,这些密集网络所能产生的信噪比增益将会更加的客观。
3、多天线传输技术
所谓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就是指在使用有源天线来进行列阵,然后与毫米波联系起来,之后就可以有效提高天线的覆盖面积以及性能。
4、新型网络架构技术
新型网络架构技术就是未来可能产生的业务需要所出现的技术。此技术在应用中具有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等多项优点。
5、智能化技术
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云计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网络之一。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而且因为基站的规模比较大,数量十分可观,所以在能够开展将频段进行划分,然后开展不同的业务。
② 5g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 MIMO 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
最近几年,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 TDD 和 FDD 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 5G 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
目前,LTE 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 可能采用 C-RAN 接入网架构。
③ 5G关键技术到底有哪些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我们知道3G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技术,手机接收端使用Rake接收器,由于其非正交特性,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来解决手机和小区之间的远-近问题;而4G网络则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技术,OFDM不但可以克服多径干扰问题,而且和MIMO技术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速率。由于多用户正交,手机和小区之间就不存在远-近问题,快速功率控制就被舍弃,而采用AMC(自适应编码)的方法来实现链路自适应;NOMA希望实现的是,重拾3G时代的非正交多用户复用原理,并将之融合于现在的4G OFDM技术之中。从2G,3G到4G,多用户复用技术无非就是在时域、频域、码域上做文章,而NOMA在OFD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功率域;新增这个功率域的目的是,利用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来实现多用户复用。
④ 你了解5G吗5G详细有哪些优势呢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相比于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更快的移动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体验的速率可以达到2Gbps,比如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几秒钟。
温馨提示:办理联通5G套餐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速率。
⑤ 5G可以实现哪些技术
5G在日本提前一年开始布局,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周围的区域变得繁忙。日本一直走向2020年,但它已经向前推进了一年,服务将在2019年开始。据日本新闻报道,NTT DoCoMo,KDDI和软银三大运营商将通过贷款5G兼容终端开始有限服务,并从2020年开始在用户拥有的智能手机上使用它们。NTT DoCoMo计划在将于2019年秋季举行的橄榄球世界杯日本锦标赛上,提供免费的5G手机,此外,Rakuten作为第四家航空公司的第一个职业生涯,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5G服务。到2020年,您可以在东京奥运会场地享受最先进的5G服务。10月1日开始在美国上映。日本的5G发布绝不是全球性的早期。在美国的一些地方,Verizon于10月1日推出了全球首个商用5G服务Verizon 5G Home。虽然它不是移动设备而是家庭宽带服务,但能够以相当于通300Mbps,最大940Mbps的光纤速度进行通信是令人惊讶的。当然,Verizon最终将开始提供移动服务,而美国的其他运营商正在为这项服务做准备。最终完成了标准规范的开发5G,是目前在日本广泛使用的4G的后继技术,并且对应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通过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活动来考虑规范,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标准化组织参与其中。这成为2018年6月的标准规范5G New Radio,内容最终确定。日本5G服务的启动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规范,以及该服务已在美国开始的事实的影响。5G商业服务计划于2019年在中国和韩国推出,特点是超高速,超低延迟,多个同时连接。由于5G是从4G开发的技术,因此通信速度自然很高。这是一个易于理解的功能到现在为止,每次从模拟类型1G到数字类型2G到3G,3G到4G过渡,通话质量越来越好,音频变得漂亮,应用程序的下载速度变得更快,时间也越来越快我能够体验到不被烫伤的效果。由于移动用户的增加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服务的增加,无线通信流量继续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通信速度。实际上,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一直集中在这种加速和大容量上。5G增加了这种超快,低延迟和同时连接的要求。
⑥ 如何实现超低时延
5G NR还引入了很多策略减少时延。
5G NR能够将参考信号(RS)和控制信号前置在时隙的前部。由于可以在时隙的前部确定并解码参考信号和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携带的调度信息,而且不需要在多个OFDM符号之间进行时间域的交织(interleaving),终端能够在接收到数据负荷之后立刻开始解码,不需要事先进行缓存,因此大大减少了解码时延。数据传输是自包含(self-contained)的。一个slot或者一个beam中的数据包都可以靠自己进行解码,不需要依靠别的slot或者别的beam的数据信息。
5G终端和网络处理各个流程的时间被大大收缩,比如终端必须在一个slot内(甚至时间更短,如果终端有这个能力的话)完成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解码,并反馈HARQACK确认。数据发送的在TDD网络中,UE一边接收DL数据,一边就开始着手解码;而在GP时间内,UE能够准备好HARQ ACK;一旦从DL传输切换到UL传输,就能够及时将HARQ ACK发送出去。另外,从网络收到终端发出的上行授权接收确认,到完成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也必须在1个时隙内完成。5G NR的slot之间或者不同传输方向之间避免静态的或者严格的时间同步关系。比如,5G NR使用异步HARQ,以取代4GLTE使用的同步HARQ所需要的预先固定的时间同步。
上层协议,比如MAC层和RLC层,也在设计时考虑到降低系统的整体时延。MAC和RLC的包头结构能够在不知道数据负荷大小的情况下,完成数据处理。这个特点对于处理终端收到上行发送授权时只有几个OFDM符号的数据时,能够快速发起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场景特别有用。相反,LTE协议需要MAC层和RLC层在处理数据前,确切地知道数据负荷的大小,这阻止了时延的降低。
另外,5G NR还通过动态TDD、时长可变的数据传输(比如,为URLLC提供小时长的数据传输,而为eMBB提供大时长的数据传输)来降低时延。
⑦ 5g 低延时 如何实现的
5g的低延时是相对4g来说的,不管5g还是4g均指的是基站到设备之间的传输,而基站间,基站和机房间的通讯都是以光线传输为主的。
光纤传输属于点对点传输,通信线路是专用的,几乎没有干扰,决定了光纤传输本身的延迟就是极低的。光纤传输的延迟基本就是光速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外加基本也是很低的电路转换和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的延迟,总体上也就几个毫秒,距离不是很长的话低于1毫秒。
通信的过程基本可以简化为设备到基站的无线传输和基站到机房的有线传输两段。无线传输断由于是一对多的形式,又存在开放空间的各种电磁干扰,延迟本身相对有限传输段来说就很高,这个高往往是几十上百倍的高。 4g的延迟是几十毫秒。总的延时就是无线加有线的延迟。所以降低总体延迟的难点就在于降低无线传输段的延迟。
5g相比4g的优势之一就是降低了无线段的延迟,5g的理想延迟是几毫秒,比4g低一个数量级。故而降低了总体延迟
⑧ 数据传输低延迟
如何实现超低时延
几代通信技术带给用户的感受,让人更容易解读为无线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上的突飞猛进。然而与3G、4G网络相比,5G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是数据传输中的超低时延。在5G开始研究之初,便明确了5G问世的一个非常重要使命就是充分激发并释放垂直行业应用的潜力。从自动驾驶到工业控制,这些美好的梦想一一照进照现实都离不开5G的超低时延特性。更有业界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超低时延特性,5G只能算是4G+。
对于5G超低时延,读者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让我们一边提问一边尝试回答,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为什么4G时延无法满足这些应用的要求?
举个例子,对于自动驾驶,时延直接影响车辆在响应操作前移动的距离。现有4G网络平均50ms时延条件之下,时速100公里的汽车,从发现障碍到启动制动系统仍需要移动约1.4米。不要小看这1米多的距离,在危急时刻,每增加一厘米都意味着多一分生命危险。因此由于道路交通事关人身安全,控制指令,尤其是制动指令抵达车辆的时间要求达到1毫秒的级别,即控制指令自发出到抵达车辆仅前进了3cm。
5G究竟需要多低的时延?
ITU、IMT-2020推进组等国内外5G研究组织机构均对5G提出了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要求,理想情况下端到端时延为1ms,典型端到端时延为5-10ms左右。我们目前使用的4G网络,端到端理想时延是10毫秒左右,LTE的端到端典型时延是50-100ms,这意味着5G将端到端时延缩短为4G的十分之一。而3G的端到端时延是几百毫秒量级。
这里,端到端时延的定义是:数据包从离开源节点的应用层时算起一直到抵达并被目的节点的应用层成功接收一共经历的时间长度。并且,根据业务模型不同,端到端时延还可分为单程时延和回程时延,其中回程时延还需加上发射端正确接收到应答数据包所需的时延。因此,端到端时延包括空口时延、核心网时延以及PDN网络时延。
那么,5G通过哪些技术实现超低时延呢?
既然端到端时延由多段路径上的时延加和而成,仅靠单独优化某一局部的时延都无法满足1ms的极致时延要求,因此5G超低时延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技术。5G低时延的实现将主要遵循这样的思路,一方面要大幅度降低空口传输时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转发节点,并缩短源到目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此外,实现5G低时延还需兼顾整体,从跨层考虑和设计角度出发,使得空口、网络架构、核心网等不同层次的技术相互配合,让网络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垂直业务的时延需求。
目前,超低时延的完整技术方案尚不明朗,这里给出可能在未来扮演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
新型帧结构
套用小编团队中物理层大牛的原话,“ Frame structure 是无线通信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服务水平”。为了有效降低空口时延,在3GPP正在进行NR的研究项目,在帧结构方面,将考虑采用更短的子帧长度,并在同一子帧内完成ACK/NACK反馈。美国运营商Version在近期公布的5G标准中也遵循了相同的设计思路。
⑨ 为什么5G网络会比4G网络时延低很多,以后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时延低是因为5G纯ip化传输,无线新组网,核心网位置下移以及新的技术标准。
5G新技术和三类典型应用场景:
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吞吐量,无处不在的100Mbps体验,主要追求人与人之间极致的通信体验。用于AR/VR/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2、大链接物联网(mMTC):一百万链接/km2。主要用于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侧重于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
3、低时延超可靠通信(URLLC):端到端的五毫秒到十毫秒时延。主要用于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侧重于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
物联网应用,如车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投递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⑩ 5g通信系统中哪些关键技术起到了缩短食盐的作用
5g通信系统中端到端切片技术,边缘计算技术起到了缩短时延的作用。
端到端切片技术。此技术,可以让延迟大大降低,因为在每个设备上,都为业务提供最好的优先级保证。边缘计算技术。5G网络,会更多使用边缘计算,大大减少核心服务器的处理压力,以及大大减少和用户的距离。
5G网络技术主要分为核心网、回传和前传网络、无线接入网,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关键技术是你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云无线接入网(C-RAN),认知无线电(CR)以及Small Cells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