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力白洋湾物资交易中心怎么样
一力白洋湾物资交易中心非常可靠。一力白洋湾物资交易中心作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19日,在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本着“诚信、敬业、协同、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的技术支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精心的服务,深耕于批发和零售业,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市场口碑。
2. 白洋淀的特产有什么
芒子、鸡头、老菱角。
先说芒子吧。那是水生野草“皮条”结的果实。皮条可以加工牲畜的饲料,芒子米则是人们品尝野味的佳品。芒子米是黑色的,细长,碾成面后,掺在玉米面中做馍,味道清香。来不及收割的一些芒子落入水中,被鱼类们抢食。皮条还有种特殊用途,就是劈成一丝丝后,韧性很强,用它穿鱼,就是十几斤的鱼也不会断。因此,牧鹰人专门用它勒住鱼鹰的脖子,既勒不伤鹰,又容易解开。据说,原来白洋淀并没有皮条这种水草,但是有些候鸟却在南方过冬时喜欢在皮条地里栖息,于是,鸟儿们便互相约定,春天从南方返回北方时,都啄食一些皮条籽,到北方后再随乌粪排出。这样,便有不少籽粒发芽生长,最终,让皮条草在北方扎了根,有零零散散的,也有成片的。这事似乎有些传奇色彩,其实从农业科学角度分析,也有一定道理。
再说鸡头米,学名叫作芡实。芡,是鸡头;芡实,就是鸡头的果实,即鸡头米。鸡头,春末夏初就发芽出水了,茎、叶、鸡头都长满了刺。一颗鸡头可以包藏许多颗粒。秋季采摘后,沤掉鸡头皮和刺,剥出米来晒干,颗颗圆粒,呈暗白色。白洋淀人熬腊八粥时,常放入鸡头米。熬熟后,腊八粥又香又黏乎,极为好吃。而其中的鸡头米,吃起来既有“筋骨”有嚼头,而且还有丝丝水香。吃过后,口中留有余香。白洋淀当地人还有一种特殊吃法,晒干的整个鸡头放到柴禾中去烤烧,皮和刺都烧掉了,掸去灰烬,鸡头米也烤熟了,吃起来又脆又香,还富有野炊的风味。
白洋淀的菱角个小、皮薄、口味香。菱角4月长叶,浮在水面;6月开花,一片银灿灿。花小,却开得灿烂,白花被镶紫边的绿叶衬着,常引游客频频回首。一进6月,菱角叶下(白洋淀叫菱角牌子)开始生长嫩菱,在叶下潜藏。7月,菱角成熟,8月,菱角开始脱落,这就是白洋淀谚语所说的“七菱八落”。
菱角的吃法有三种。一种是采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那时的菱角被绿色外衣包裹着,翻开菱角牌子就可摘到。菱尖很软,菱皮很薄,轻轻一剥,即可剥开,里面的菱肉雪白娇嫩,放到口中,嫩得几乎舌一压就化了,绝没有一点渣滓,满口留得清甜。试想,炎炎夏日,乘一叶扁舟,头顶荷叶,摘几颗嫩菱,边剥边吃,生津止渴;加上淀风习习,暑意全消,令人十分惬意。第二种食法则是待菱角成熟后,采摘回来,抢去外皮,带着硬壳煮熟。凉了以后,放入嘴中,用牙一咬,菱肉自菱角上方挤出。这时,没有了嫩菱的清甜,却多了一分香味。那种菱香,绝没有鱼肉那样的“腻香”,而是清香满口。第三种食法则是将菱角晒干,菱肉缩得更实了,用剪刀剪开,剥出菱米,常用作熬八宝粥用,这就需要慢火去煮,直到菱角米发开。
茶纹松花蛋
茶纹松花蛋,又名皮蛋,是白洋淀名特产品之一。
蛋源为放养鸭子所产之蛋,采用传统工艺加新的科学配方制作。
白洋淀茶纹松花蛋主要特点为色泽鲜亮,味道鲜美,茶纹清晰。切开后,松花呈墨绿、黑、浅褐、深褐四圈颜色。可做凉拌、豆腐松花、松花粥等菜肴。
红心老腌蛋
红心老腌蛋,又名腌青果,主要用放养鸭子所产之蛋。
腌蛋的最佳时间为每年3月初至11月。这个时节,淀里小鱼、虾及水草较多,鸭子吃活食后,多产红心蛋。
红心老腌蛋的特点是蛋心红色,切开后有油淌出,蛋黄蛋青,红白分明。口感好,不咸不淡,适做佐酒菜。
卤煮野鸭
白洋淀卤煮野鸭系野鸭品种家养而成的。
卤煮时,采用传统秘方,高温卤煮,口感为肉质鲜嫩,润而不腻。由于野鸭是用小鱼虾、水草等饲养而成,所以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后有养目清心、去除毒素、强身固本的保健作用。
河 蟹
白洋淀河蟹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久负盛名。
白洋淀河蟹海水产卵,淡水生活。三四月孵化,六七月入淡水,八九月蟹正肥,所以有八月中秋持蟹赏月的说法。现在,白洋淀河蟹多为人工养殖,以满足游客需求。
圆 鱼
圆鱼是白洋淀重要名产之一。由于白洋淀水质肥活,光照时间较长,水生的藻类丰富、为圆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白洋淀的圆鱼肉肥味鲜,营养价值很高,以圆鱼为主料的菜肴很多,有清蒸圆鱼、爆炒圆鱼、圆鱼汤、红烧圆鱼等,很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熏 鱼
白洋淀熏鱼,是具有浓厚水乡风味的独特鱼制品。其独特风味主要来自熏鱼的多道工序和传统的配料。
熏鱼品种较多,主要根据体形大小而分。大熏鱼包括熏鲂鱼、熏鲢鱼。也有的熏大鱼(鲤鱼),只是要将鲤鱼劈成两半,以便熏透。熏小鱼则指熏黄瓜鱼。
熏鱼由于味道好,便于携带,深受旅游者的欢迎。
红白莲子
莲子,因质脆味香,晒干后熬羹,过去一直为宫廷营养用品。
白洋淀莲子又有红、白莲子之分。
红莲结子后,去掉黑色硬皮,莲子肉为暗红色;白莲结子后,去皮,莲肉为白色。红白莲子营养价值高,含多种维生素,有保健强身作用,便于贮藏与携带。
藕
在白洋淀,无论朋友相聚宴请还是节日菜谱、婚宴席上,都少不了一道凉菜:凉拌藕丝。
白洋淀的藕素以洁美、质细、脆甜、入口无渣滓而久负盛名。藕切成片后,中间一大孔,周围六小孔,存放一天不变色。藕掰开后藕丝长长,确有“藕断丝连”的感觉。
白洋淀藕含淀粉量多,既可制成藕粉,又可与其它菜拌成凉菜,是极好的酒菜。
白花菜
白花菜,以其素雅的名字,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在广阔的白洋淀上,一片片银灿灿的白花,下面是一段乳白色的短茎,短茎下又是一截长长的翠发长茎。
这是白洋淀的独特产品。每年仲春后淀里开始生长,以鲜嫩着称。用热水烫过后凉拌,别有风味。
3. 蜈蚣的养殖技术
蜈蚣人工养殖技术
2002-7-5
蜈蚣俗称百足虫,又名天龙。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长8---25厘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21个体节,有足21对。第一对形成镰状毒腭且有毒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6个月左右性成熟。成熟蜈蚣体长11----14厘米,宽5----11厘米,背腹稍扁。
一、蜈蚣的药用价值与养殖前景
据有关专家研究,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效成分及酪氨酸、亮氨酸、蚁酸等多种物质。具有祛风、镇惊、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疼等功效,是“拨毒膏”、“蛇药片”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蜈蚣入药可治疗小儿惊风、口歪眼斜、抽搐、破伤风、白秃病等。我国是蜈蚣的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等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本地蜈蚣名叫“金头蜈蚣”,主产地为瑶华、安福寺、白洋、顾家店、姚家港及古老背,尤以瑶华为佳。过去蜈蚣入药以野生捕捉为主,但随着蜈蚣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蜈蚣货源显得十分短缺,因此,人工养殖蜈蚣前景十分广阔,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获利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门路。
二、饲养管理技术
1、养殖池的建造
蜈蚣攀缘能力很强,但不会游泳,根据它的这个特点,可以设计为环水式饲养池,玻璃内檐式饲养池等。
2、食性和饮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欢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黄粉虫、蜻蜓、蟑螂和蝇类、蜂类以及这些昆虫的蛹和卵,也吃蜘蛛、蚯蚓、蜗牛及壁虎、蛇、蛙、小鸟、小鼠等,饥饿时也吃少量的植物嫩叶、嫩芽。
3、管理
从野外捕回做种的蜈蚣,可选择健壮、无伤病的。放养的蜈蚣密度过大、惊扰过多、或饲料和水源不足,都能引起互相残杀。堆叠而成的瓦、石堆,按底部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养300条。
三、繁殖技术
蜈蚣在常温情况下每年产一次卵,如有条件恒温饲养将打破常规每年产两次卵,蜈蚣自已有孵卵、育幼的习性。蜈蚣的性成熟在常温情况下3年,在恒温条件下1年即可繁殖产卵。
二、敌害和病害
蜈蚣的主要敌害有老鼠、蟾蜍、蚂蚁等。蜈蚣在蜕皮和孵化期呈半睡眠状态,若被蚂蚁群乘虚而入,几小时就会被吃掉,还要防止鸡或鸟类的危害。
三、捕捉、加工和等级
人工养殖的蜈蚣,根据需要在9---10月份捕捉,将蜈蚣放入热水中烫死后,用手指从头至尾挤出肠内物,取与蜈蚣体长相第的竹签,将两端削尖,一端从腹面插进头部与躯干第一节间,另一端插进尾部撑好,理直,再用薄竹乍将10条一排夹好,撑直凉干或用炭火烘干即可。
成品要求干爽,头尾齐全,有光泽成条,无碎,无虫蛀、霉坏。特级品每条长15厘米以上,一级品长12厘米以上,二级品长9厘米以上,三级品6厘米以上。
四、注意事项
蜈蚣养殖虽然简单易行,但每到夏季,随着温度的增高和湿度的增大,若管理不当,也会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
1、充分供给饲料。气温在25℃左右时,是蜈蚣生长的最适宜的阶段,30℃以上,蜈蚣的活动量最大,进食量也随着活动量增加,蜕皮期相应缩短,产卵孵化和生长发育都大大加快,这时要充分供给足够的饲料,以肉类和蛋白质高的饲料为主,当然蜈蚣最喜欢的食物是昆虫、蝇、蚯蚓和黄粉虫等。
2、饮水要充足。人工养殖的蜈蚣,在饲养池内要有充足的饮水,否则断水数日后,一旦再有了水,会导致蜈蚣暴饮而造成死亡。气温达到35℃时,不注意供水,蜈蚣会因脱水肢体瘫痪而死。
3、疾病预防。夏季病菌大量繁殖,尤以霉菌引起的疾病较为频发。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调节温度,防止潮湿。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要注意适当控制洒水量,做到多次喷洒。另外,严格防止蜈蚣摄食腐烂霉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