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隐形技术有哪些

隐形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23 07:12:30

1. 什么是隐形技术

伪装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贯穿战争始终。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隐形技术,它是通过降低兵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的技术,它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被军事界称为“王牌技术”。但不管怎么说,任何一种隐身兵器都不是用肉眼完全看不到的兵器。也就是说,军事上用的隐身技术实际上就是减少目标的观测特征,当对方利用一些探测设备探测时,把大的目标误认为小目标,造成判断错误,所以有时把隐身技术又叫做“低可探测技术”。

由于现代军事上雷达的广泛使用,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工具。雷达隐身自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隐身技术。雷达发射电磁波,遇到金属目标会发生反射,一部分反射波被雷达接收,目标就被发现了。根据反射波还可以探测出目标的大小和距离。雷达探测目标和目标本身的形状、大小、材料有关系,和雷达探测角度也有关系。为避免雷达波的探测,可以从目标的设计上想一些办法,使它尽量减少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减小,也就减少了雷达接收机所能够截获的电磁波的能量,使得雷达对目标的探测距离缩短,起到一定的隐身作用。比如,在武器外形上应避免出现棱角、尖端、缺口等垂直相交的面,以减少雷达回波。另外,还可以在材料上想办法,英国在二战初期,用胶合板、云衫木等材料制成轰炸机,速度快、飞得低,对方雷达几乎看不到它。这种飞机在战争中损失最小,这是用木质材料作为隐身材料的最早应用。现代则使用磁性吸波材料和涂料,吸收电磁波。

红外隐身技术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发现。也可以用吸收红外材料设计武器,武器所以发出红外线主要还是它的发动机部分,不管是坦克、车辆、舰艇都是一样的。发动机工作会发出很多热量,辐射红外线较多,因此很容易被红外线侦察发现。可以采取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这样在排气中红外线辐射就大大减弱。另外还可以用改进发动机喷管的办法减少红外线的辐射,也可以用一些吸收热辐射的材料覆盖在飞机或坦克的表面上,使得红外线辐射减少,以上种种都可起到不被红外侦察发现的作用。现代飞机、军舰、导弹等等大型兵器上都装备很多雷达、无线电台、电磁干扰设备、导航设备等等,电子设备所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很容易被敌人截获、识别,因此易暴露目标,减少目标的有源电磁波辐射也是隐身技术很重要的方面。

有了隐形兵器,就要研究对付隐形兵器的方法。现在各国也研究出一些新型雷达,使得发现目标的距离增加。还可以采取灵活运用现有探测手段,合理部署兵力,形成稀疏的战场布局,实施严密的伪装,研究新型打击兵器等措施。比如,隐形器大量使用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和涂料,那么可以发明一种电磁脉冲武器,发射大量电磁波,使隐形兵器表面吸收层产生高温,造成损伤甚至自毁。武器发展中隐形和反隐形的斗争必将长久进行下去。

2. 什么叫隐身技术目前隐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隐形技术(stealth technology)俗称隐身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术”(low observable technology)。即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

主要技术

采用独特的外形设计和吸波、透波材料,以降低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降低飞机发动机喷气的温度或采取隔热、散热措施,减弱红外辐射。

美国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现已退役)、B-2隐形轰炸机已经装备部队,正在研制的F-22隐形战斗已于2005年服役。

(2)隐形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隐形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战略和战术防御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如何摧隐形身兵器并研究反隐形技术。

隐身技术与反隐形技术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无论哪一方有新的突破,都将引起另一方的重大变革。反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综合运用,系统综合(集成),开发新的反隐形技术理论。

由于隐身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雷达探测系统的,所以,反隐形技术的发展重点也是针对雷达的。雷达实现反隐形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雷达本身的探测能力;2利用隐形技术的局限性,削弱隐形兵器的隐形效果;3开发能摧毁隐形兵器的武器。

3. 隐形技术在材料方面有什么选择

在新材料方面,有两种:一种是制造航天和航空兵器采用的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另一种是涂料?

日本和美国都已经制造出用铁氧体粉和氯丁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混合涂料,也可以用含有放射性元素“锔”或“钋”的涂料?还可以涂上一种轻的塑料和树脂,形成可塑性表面,雷达的电磁波碰到以后会被分解掉?这样,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或者受到飞机?导弹外壳的分解抵消,或者受到涂层表面的分解抵消,雷达怎么会不失灵呢!

目前,隐形涂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飞机?军舰?坦克等装备外表,成为反雷达探测及防止电磁波泄漏或干扰的有效手段?

其中,等离子体隐身涂料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放射出强射线,高能粒子促使飞行器表面外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层,它对微波?红外辐射有很好地吸收效果?

在设计方面,改变飞机?导弹外形,不要有直角,尽量平整等,缩小雷达有效反射面积?

还有,就是采用激光设备替代一部分电子设备;采用埋入式或再生式发动机;采用高速燃烧,燃烧后热量能急速冷却的新型燃料等,尽可能减少电子辐射和热辐射,提高不让雷达发现的隐形效果?

隐形军舰

4. 什么是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的专业定义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的专门技术,当前的研究重点是雷达隐身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简言之,隐身就是使敌方的各种探测系统( 如雷达等)发现不了我方的飞机,无法实施拦截和攻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便开始使用隐身技术来减少飞机被敌方雷达发现的可能。下面主要来看一看雷达隐身技术是怎样实现的。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规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行目标(飞机、导弹等时,一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由此可见,飞机要想不被雷达发现,除了超低空飞行避开雷达波的探测范围外,就得想办法降低对雷达波的反射,使反射雷达波弱到敌人无法辨别的地步。这里有一个衡量飞行器雷达回波强弱的物理量:雷达散射截面积( 英文名称Radar Cross-Section,缩写为RCS) ,是指飞机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雷达隐身的方法便是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小飞机的RCS 。例如美国的B-52轰炸机的RCS 大于100平方米,很容易被雷达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轰炸机B-2的RCS 约为0.01平方米,一般雷达很难探测到它。

目前用来减小飞机RCS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

由于一般飞机的外形比较复杂,总有许多部分能够强烈反射雷达波,象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尾喷口、飞机上的凸出物和外挂物、飞机各部件的边缘和尖端以及所有能产生镜面反射的表面,因此必须对飞机的外形和结构做较大的改进。我们可以看到隐身飞机的外形十分独特,如F-117基本上是由平面组成的角锥形体,尾翼为V形;而B-2则是前缘后掠、后缘为大锯齿形,没有机身和尾翼,整个飞机向一个大的飞翼,其发动机进气道布置在机体上方,没有外挂物突出在机体外面。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小飞机的RCS,还在机翼的前后缘、进气道唇口部分采用了能够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整个飞机表面涂以黑色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

虽然隐形飞机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隐身,但只是针对一般的探测设备而言,还有许多方法都可以发现隐身飞机。在1999年3到5月美国对南联盟实施轰炸的时候,南联盟防空军就曾经击落了美国的一架F-117A战斗轰炸机。此外,有得必有失,隐形飞机的隐身能力是以牺牲机动性作为代价的,而且造价也十分昂贵。

5. 隐形技术有什么样的发展

近来,英国研发出一种电子伪装技术,能够使用一种“电子墨水”来让坦克“隐身”?

这种技术主要是在坦克车体上安装电子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会把周围环境的影像反向投影到车体外部,使其融入周围的景色中,从而使其“瞬间遁形”以规避攻击?

不仅如此,使用这种技术的坦克车体上的影像还会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始终确保坦克处于伪装中?这样雷达就很难发现坦克的身影了?

红外隐身涂料是纳米级有机涂料,纳米超细粉末不仅能吸收雷达波,也能吸收可见光?红外线,可以逃避雷达侦察,同时也有红外隐身作用?通常,水下看不到的物体可以通过声呐探测到?但是,现在有的声学隐形技术可以让你听不到?

美国于1985年研制“海影”隐身舰,演示验证了隐身技术在未来海军中应用的可行性?“海影”舰上涂敷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涂层,采取了控制水下噪声和红外辐射的措施,效果非常好?

隐形坦克

6. 隐形技术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隐形技术是传统的伪装术的延伸和高级发展,是用新的材料、新的设计和其他新技术对雷达实行欺骗的技术。

在新材料方面,有两种。一种是制造航天和航空兵器采用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另一种是涂料。日本和美国都已经制造出用铁氧体粉和氯丁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混合涂料,也可以用含有放射性元素“锔”或“针”的涂料。还可以涂上一种轻的塑料和树脂,形成可塑性表面,雷达的电磁波碰到以后会被分解掉。这样,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或者受到飞机、导弹外壳的分解抵消,或者受到涂层表面的分解抵消,雷达怎么会不失灵呢!

在设计方面,改变飞机、导弹外形,不要有直角,尽量平整,等等,缩小雷达有效反射面积。

还有,就是采用激光设备替代一部分电子设备,采用埋入式或再生式发动机,采用高速燃烧,燃烧后热量能急速冷却的新型燃料,等等,尽可能减少电子辐射和热辐射,提高不让雷达发现的隐形效果。

[我还想知道]

传统的伪装术有士兵头上插的树枝,身上穿的草绿色,土黄色服装以及迷彩服等,战斗时施放的火日幕弹以及现在战争中新添的电子屏慕弹。

为了隐形,如今坦克、大炮、车辆也被涂上了迷人彩色。

7. 隐形技术那些国家比较强

首先声明本文是本人追了几个月查阅大量公开的文献质料整理而成仅供大家参考: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等离子隐身技术是目前谈论最多的一种隐身技术,很多苏俄武器迷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这种技术与苏式超级机动战斗机结合,可以打造出能够与美式新战机一较高低的未来超级战斗机。
这种隐身技术依赖的等离子体是指当任何不带电的普通气体在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后,部分原子中电子成为自山电子,同时原子因失去电子而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样,原中性气体变成由大量自由电子、正电离子和部分中性原子组成的新气体,该气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或等离子态。等离子体能够吸收雷达电磁波。当外界雷达波的频率高于目标等离子的本底频率时,高频雷达的波信号进入等离子体,通过波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把波的能量转移到等离子体的带电离子上,从而减少反射回雷达站的电磁波信号。
当外界雷达波的频率低于目标等离子的本底频率时,电磁波具有绕过等离子体的倾向。这是因为等离子体对电磁波来说相当于一个凹面镜,电磁波进入等离子体后会偏折方向,自然绕过等离子体,从而绕过被等离子体包裹的物体。
等离子体能够使反射的电磁波失去原有的频率和相位特征。入射的雷达电磁波信号在等离子体中会通过散射而发生频谱展宽、频移、相移,甚至通过激发不稳定性而发生模式转化,使得出射电磁波完全丧失入射电磁波的特征。即使雷达站截获反射信号,也无法计算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和速度信息。
生成隐身等离子体的方法主要有脉冲放电式、电子束式、微波/激光激发式、碱金属燃料燃烧、放射性同位素涂层等。
脉冲放电式即在低温下,通过电源以高频和高压的形式提供的高能量产生间隙放电、沿面放电等形式,将气体介质激活,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电子束式是一种仿照老式电视发射机的阴极电子束产生装置,在真空中产生电子束,将气体介质激活,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碱金属燃料燃烧是在燃料中掺有铯、钾、钠等易电离成分,从而形成火箭和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气射流,这些都可以形成弱电离等离子体。
微波激发式采用微波与自转磁体的组合方法激发易电离气体介质,生成等离子体。
放射性同位素涂层是在飞行器的特定部位(如强散射区)涂层放射性同位素对雷达波进行吸收。与前者相比,放射性涂料对其成员和维护保障人员十分危险,维护困难且维护成本极高。(注: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被动隐身技术与主动隐身技术有时难以截然分开,例如在被动隐身技术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涂层产生等离子隐形的功能也包含了积极的隐身技术成分)。
隐身等离子体的存在形式目前在飞行器表面产生隐身等离子体的存在方式分为外部开放式(开式)和封闭循环式(闭式)以及二者混合式。
外部开放式就是用于隐身的等离子气体是覆盖在飞行器体表上。根据产生等离子体物质的来源不同又分为大气电离式和携带工作气体介质等离子体发生器。其中,大气电离式就是采用各种激发方法将飞行器外表面的大气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通过大气等离子体来吸收反射干扰雷达波而达到隐身目的。而携带工作气体介质等离子体发生器是利用放电、微波等各种激发方式将工作气体在发生器内电离,然后利用压力差释放到飞行器外面形成等离子体层,从而达到隐身目的。显然,这种发生器相对于大气放电形式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便利、成本低廉等优点。
外部开放式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与传统的被动隐身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吸波频带宽、吸收率高、隐身效果好(尤其对长波)、对飞机的外形没有特殊的要求、无须改变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此外,在气动上利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还可以大大减少飞行阻力,经试验减阻可达 30%。其缺点主要有对电源要求高,电源要有较高的功率。大气放电需要超过万伏的高压、要覆盖整个飞行器的表面,必须大功率电源才能产生足够量的低温等离子体,能耗太大,电源和燃料都太重。因此,用大气压放电的方法产生包覆整个飞行器的等离子体层不太现实,只能用在重点强反射部位。而等离子发生器也面临同样问题。
外部开放式等离子体流场难稳定维持,很难形成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覆盖层。在大气中高速运动的飞行器表面低温等离子体极难控制。磁约束系统太重,能耗太大,亦不可行,要在飞行器表面形成长时间稳定的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更非易事。
等离子体产生器对于机载弹药也十分危险。产生等离子体通常需要高压,甚至高频微波来电离气体,有引爆机载油料和弹药的潜在危险。等离子体屏蔽雷达探测信号的同时也屏蔽了飞行器自身的导航、通讯、火控等电磁系统,使飞行器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此外,其最致命的缺点是等离子体自身也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尤其是本底频率),极容易被敌方采用无源被动雷达所探测。另外,开式等离子体有强烈的可视和红外信号源,容易被目视(夜间)和红外探测所发现和攻击,应用前景受到很大限制,不容乐观。
因为开式等离子技术存在上述的种种缺点,限制了其在飞行器上广泛的采用,顶多用在重点强反射部位,其它部位还得使用常规隐形方法。

封闭循环式为了解决外部开放式等离子体隐身在大气中高速运动时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难控制、流场难维持稳定以及降低可视和红外信号等问题,科学家自然想到了采用向日光灯那样将等离子体密封屏蔽在透波的材料中的办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实验了将等离子发生片布置在以酚醛树脂为透波封闭材料的隐身无人机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等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封闭在酚醛树脂为表面透波材料密闭的空间内,这样做不仅能减小发生器的体积重量、发射功率、还节约了能量,等离子发生器的开闭可自由控制,以实现飞机的隐身或不隐身两种状态。

除了在气动上不能减阻外,相对于开式等离子技术,采用各种透波材料制作的真空腔体内放电激发等离子体的封闭循环式具有的优点是:控制简单,类似控制日光灯,可以解决屏蔽自身通讯问题,激发功率也小得多。最简单的直流辉光放电就能满足要求,消耗能量少、等离子的密度高、对电源的要求低、重量轻、用透波材料制造瓦片覆盖飞行器表面,非常容易实现长时间稳定的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而且因为是在腔体内放电,不受外界气流的影响,无论周围大气多复杂、气压变化多大、空气成分如何、飞行器运动多快、飞行姿态如何、甚至在空气稀薄的大气层之外也没有任何影响。

采用封闭式等离子隐身的最大难点在装配制造上。如果将飞机的所有表面上铺设闭式等离子材料,其一是结构重量增大,影响机动性能。另外,最难的是飞机机身与机翼接合处、进气道、座舱、起落架、尾喷口等外形复杂的过渡如何加工制造及铺设(这就要求飞机有像 B-2 那样简单一体化的外形设计),因此将闭式等离子体隐身装置瓦片覆盖整个机身表面也不太现实.近年来,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罗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9年初,俄罗斯克尔德什研究中心就已研究开发出第一代和第二代等离子体发生器(其实这两种都属于外部开放式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并在飞机上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据悉,其第一代产品是等离子体发生片(高频大气放电式),其厚度为O.5-0.7毫米,将该发生片贴于飞机的强散射部位,电离空气即可产生等离子体。第二代产品是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加入易电离气体,经过脉冲放电,对电离介质的电离,即可在发生器安置部位周围产生等离子体云层。经飞行试验证明,它不仅能减弱雷达的反射信号,还能通过改变发射信号频率实现隐身。
目前,克尔德什研究中心正在应用新的物理知识研制效果更好的第三代产品。据称,第三代产品可能利用飞行器周围的静电能量来减小飞行器的雷达截面。不过笔者认为,俄罗斯遮遮掩掩所谓第三代产品也不过是封闭循环式等离子隐身技术罢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部开放式和封闭循环式等离子主动隐身技术,其相对于传统的被动隐身技术具有优点是:吸收、反射、干扰的频带宽、效率高、隐身效果好(尤其对长波),其中外部开放式对飞行器外形没有特殊要求、无须改变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还可以大大减少飞行器飞行阻力等。但该技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要想实现飞行器整体隐身,就得使等离子体层覆盖整个飞行器表面,导致所需电源功率极高,整体设备体积庞大笨重。

此外,其致命的缺点是等离子体自身也向外界辐射大量的电磁波(尤其是本底频率),极容易被敌方采用无源被动雷达所探侧,如捷克“维拉”、美国“寂静哨兵”反主动隐身雷达或者利用 F-16 在 2003 年就实现的 AT30 战术目标定位技术。实际上该技术就是利用三角定理与多普勒原理实现对包括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的辐射源测距定位,以及对敌方与空防有关的射频辐射源进行快速和精确定位。 3 架飞机联网并共享精确信号测量结果,在不使用任何外界硬件的情况下,能够覆盖从 360°方向上任何角度来的敌方辐射源进行快速精确定位。

那种奢望将等离子体覆盖整个机身表面而实现全面主动隐身的想法还不太现实,只能应用在某些局部的雷达强反射区。所以只有等离子隐身技术(适合用于在远程对长波段雷达隐身)和其他隐身技术综合互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望采纳!!!

8. 隐形技术

隐形技术及其物理基础-搜狐教育
现代隐形技术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逐渐形成的高新技术。它与火箭技术、原子弹、氢弹技术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军事技术。隐形技术又称为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即通过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己方目标的可探测性信息特征,...
learning.sohu.com/20060525/n243389152.shtml

9. 什么是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几乎可以说是与1935年英国雷达技术用于防空同时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设计飞翼式喷气试验机和在潜艇上使用吸波材料,是今天雷达隐身技术中隐身外形和隐身材料技术的首次应用。7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的各种隐身飞行器方案设想、结构外形已应用了红外抑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开始设计研制F-117A隐身战斗机。70年代末,美国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隐身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缩短了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先进武器的周期。自80年代以来,隐身技术逐渐成熟并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并且其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阅读全文

与隐形技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欧元区怎么交易 浏览:760
做微信小程序得多少钱 浏览:786
代理推广员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995
发布租房信息哪个平台不用认证 浏览:334
产品的介绍有哪些方面 浏览:332
601838什么时候上市交易 浏览:604
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都有什么图标 浏览:372
电子产品干扰怎么办 浏览:103
在校证明在哪个微信小程序 浏览:391
苹果手机数据线皮掉了怎么办 浏览:328
染色技术员英语怎么说 浏览:734
哪些是关于大数的信息 浏览:916
部队缺什么技术人员 浏览:527
万和总代理在汝州什么地方 浏览:869
产品不良率表格公式怎么算 浏览:746
收盘后数据分析什么意思 浏览:41
lof基金哪个交易量大 浏览:350
标普期货是哪个交易所 浏览:978
运水果到市场克扣运费怎么办 浏览:560
交易一天怎么算盈利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