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袁隆平水稻培育采用的是什么技术,具体方法是什么
B、杂交育种。
杂交水稻具体方法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
❷ 什么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学习上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共运用了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问卷调查法等几种方法。听完后感觉收获很大,总结以下几点:
1、了解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与教学方法类似的一个说法,就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一方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新课改倡导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采用讨论法,但其中有一部分是为讨论而讨论,这只是追求了形式,追求了课堂的热闹,所以,我们的讨论方法运用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3、古今中外多个教育家总结了许多教学方法,像: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用得是否恰当,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法本无优劣之分,也没有一定的使用标准或服务对象。也正因为这样,教法才有了生命力。深化课改以来,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引进的新教法层出不穷,这些教法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但对我们来说,并不都是适用的。我觉得,这里不是一个选用教法的问题,而是不同教法如何使用的问题,讲到底,还是要根据学习规律来使用教法,要根据学生学习上的需求,当讲则讲,该练则练,需尝试就试试,要讨论就议议,“程序”也好,发现也好,只要能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就用,反之,就不用。同样,在针对传统教法的态度上也应该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不能说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得到的知识就是好的,而由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得到的知识就是不好的。在对待“填鸭式”和“启发式”的态度上,人们可以从学习的分类上得到一点启发。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促进学生理解的讲授法并无什么不妥,而超越学生实际的、缺乏逻辑意义的发问恐怕也是行不通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