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降低网损的措施有哪些
降损节电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既要从微观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线损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及时制定降损措施实施计划;搞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广理论线损在线测量,及时掌握网损分布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网损率计划指标,实行逐级承包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搞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改造工作,使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行处于经济状态;加强计量管理,落实有关规程。 虽然降低损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按照具体要求来采取不同的降损措施。
B. 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浅释
(一)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和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最佳运行方式的措施。
1、加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1) 建设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网络结构;
(2)加强城市和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优化电源分布,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3)增建输配电线路回数,更换大截面导线,改造迂回线路,消除“卡脖子”现象;
(4)淘汰高耗能变压器,使用节能型变压器。
2、选择经经济合理的电网运行方式:
(1)合理确定电网的运行方式,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使网络运行更经济,功率损耗为最小。
(2)重视电网无功环流增加网损的问题,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还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补偿的原则,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
(3)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在输电网中可行当提高可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线损,在10kV 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在深夜低谷负荷,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在保证用户电压质量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电压运行。而对于低压电网,其空载损耗很小,宜提高运行电压。
(4)提高负荷率,平衡三相负荷。在低压网络中,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大,不仅增加相线和中线上的损耗,同时危及配变的安全运行,为了减少损耗,应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通过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减少中线电流,达到降低线损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3、搞好电网的无功平衡及无功补偿,提高负荷功率因数。电网的无功平衡了,则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就降低了网损。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因而减少了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
(二)管理措施,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外,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的重要措施。
1、健全线损管理体系, 线损管理工作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运维、调度、计量、营销等部门领导和线损专责人以及各供电所线损专责人参加的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重点问题重点分析。
2、 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 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C. 如何降低配电网网损的措施研究
降低线损的措施
1 进行有效监督考核,确保三相负荷的平衡
调整三相负载使之平衡,这是不要增加投资的降损措施。把单相用户均衡地接在A、B、C三相上,减少中性线电流,降低损耗的目的便可达到。同时,为确保效果明显,要注意减少单相负载接户线的总长度,为了防止事故性“相偏”,也可以装设三相断相保护器,当任一相断电时,能立即切断电源以消除三相不平衡。目前,农电管理已实现“四到户”管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三相负荷的均衡分配管理。为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垦利县公司已实行了单相指标考核管理等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2005年低压线损率为10.39%,比2004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所谓单项指标考核就是将台区低压线损指标、三相不平衡率指标等作为月度、季度监督检查和考核内容,实行公司对所、所对组、组对台区管理责任人的量化考核,提高了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达到预期指标水平。
2 加强高压配电线路补偿和管理措施
通过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等措施,提高大用户自动投切无功设备的积极性。
完善无功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减少用户向网上输送无功。
采取线路集中或分段补偿措施。由于线路损耗增加主要是无功导致线路电流增大的结果,所以在补偿时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线路上的负荷并不是集中在一点,因此我们宜采取分段梯级补偿。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应按照电容补偿的优化运行方式进行选择和校验修正。对于配电网来说,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cosφ1= P/(P2 + Q2)1/2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cosφ2 = P/(P2 + (Q - QC2))1/2
式中 P——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电容补偿前后有功
功率是不变化的(kW);
Q——补偿前电网的感性无功功率(kvar);
QC——补偿电容的容量(kvar)。
当Q = QC时 ,cosφ2 = 1。
cosφ2 = 1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我们在进行无功优化设计时,应尽量使补偿效果趋向于最优。
3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低压补偿
基本有三种常见的方式:在配变低压侧母线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间点或负荷集中点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进行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分析农村用电规律可知,一般白天用电少,前半夜高峰,后半夜基本没有负荷。
分析三种方式的技术可行性可知:在配变低压侧统一进行补偿,可能后半夜过补偿;且该种方式对低压降损作用极小。在低压线路上补偿,存在诸多难题,一是安装在杆上既不方便,又不美观,其通断控制用闸刀使用不方便,用小型接触器要耗电;二是电容器放电问题难解决,可能危及线路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对电动机就地补偿,简单易行,无功就地平衡,有最佳的降损效果,不过可能会过补偿;对动力用户有好处,用户有积极性;对低压降损作用大,电工有积极性。
因此应首先考虑电动机就地补偿方式。注意使用随机补偿既能在动力负荷最大时投入全部补偿设备,又不过补偿。过去一般高速电机补偿电容值Q = 0.3~0.4P(P为电动机有功功率),但此值偏低,应采用0.5~0.6P,理由是:农村电机多与农副加工机械配套,负载偏重;针对低压线路(线路电感、用户日光灯等)进行无功补偿存在诸多困难,而电机就地补偿容量可选择大一点,则当电机轻载时有余量对线路补偿。实践也证明取0.5~0.6P,长期运行不会对电动机造成绝缘损害。
尽管随机补偿是重点考虑的补偿方式,但也要注意与其它补偿方式的相互配合和互为补充,随器补偿是随机补偿的另一重要方式。但此方式对容量的考虑一定要适当,如按高峰负荷期确定补偿值,必然会在大部分时间里出现过补偿,不仅不能起到降损节能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作用。根据经验,认为随器补偿应以配变容量的6%~8%选择电容器容量效果较好,因为这大约相当于配电变压器空载时的无功功率。农村配电变压器在大部分时间里属轻负荷期,这样恰好对空载无功进行了就地平衡,而又不因用电谷底时过补偿向网上输送无功导致负面作用。这一容量选择的思路就是: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由随器补偿电容器平衡,而线路或用户电机的无功则通过随机或分片补偿解决,几种方式相互兼顾,各有侧重。
D. 降低线路损耗的技术措施有什么
降低线损的主要技术措施可分为建设措施和运行措施两个方面。所谓建设措施是指需要一定的投资,对供电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这方面措施的目的是提高供电系统的输送容量或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而运行措施是指不需要投资,对供电系统确定最经济合理的运行方式以达降低线损的目的。
适当提高运行电压
输送同样的功率时,提高运行电压就可降低电流,减少损耗。电网中的功率损耗是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的,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运行电压,既可提高电能质量,又能降低线损。
合理安排设备检修
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接线方式,一般应是比较安全和经济合理的接线方式。如遇设备检修,则正常的运行接线不得不改变。
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加强检修的计划性,也是一项主要的降损措施。
E. 简述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1.电力网电能损耗形成的原因 1. 技术性损耗。变压器与所带负荷不匹配, 输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不当, 造成变压器处于轻载或空载运行状态, 电能损耗增加; 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变压器布点不合理供电点偏离负荷地近电远...
2.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1、降低线损率的技术措施 (1)开展电网改造。a在电网中, 由于变压器损耗占电网总损耗的比例很大, 所以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简化电压等级和变电层次, 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 既能提高...
F. 电力系统网损是什么 怎么降低
网损主要是电网线路上的损耗加枢纽变压器的损耗总和支称。
降低损耗的方法:
线路损耗:(1)通过升高电压,电流会减小,来降低;(2)选用大截面导线,降低阻抗来降低。
对于变压器,主要是通过选用低损耗的变压器降低损耗来实现的。
参考资料:http://www.kv-kva.com/317/
http://www.kv-kva.com/318/
G.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 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 应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 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 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 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 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2、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 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3、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改变无功潮流分布,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减少发电机送出 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 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无功补偿是日常运行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降损节能技术措施,无 功分散补偿更能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对降低供电线损,提高配网供 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都有重大意义,所以,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中 应大力推广无功补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