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丰田的双擎专利不是到期了吗
第一代到期了(1997年量产普锐斯就用了)
但是这二十年丰田也没原地踏步啊,双擎技术也在升级啊,升级后的还在专利保护期啊
‘贰’ 丰田的混动技术,怎么就提供给了广汽集团
另外,与中国车企全面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可能会让更多企业加入到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阵营,对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远影响。
最新政策层面,工信部等部门已审议通过新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首次提出了“低油耗乘用车”概念并明确了积分核算的优惠细则,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将纳入新管理办法下的环保类别,此举为混动技术路线提供利好,也将促使更多中国车企更多地关注混动技术。
对于车企来说,有市场份额才会有机会、有其他种种可能,同样道理,技术只有应用了才是技术。可以预见,在华HEV混动技术放开后,丰田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丰田来说,战场2.0版本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谁让丰田“交出”混动技术
是博弈,还是渴求砥砺前行?
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技术间的无休止之争,时至今日都难辨孰优孰劣。虽说从90年代丰田推出第一代普锐斯,正式拉开 汽车 产业迈向新能源大门的序幕开始,到如今以特斯拉为首的纯电车型大行其道,新能源的多元化发展已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混合动力作为环保先锋的代名词,是随着丰田的大力推广,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几乎同时期出现的通用EV1等电动车“猝死”在市场舆论下之后,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更是成为了揭开新能源未来的不二法门。当然,为了建立起阻击后来者的护城河,彼时的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研发成功后,申请了几百项专利,从而确立了充分的优势。但也就此封锁住了一条能够有效通往新能源世界的捷径。
不过从2016年开始,丰田 汽车 所持有的部分与混合动力车相关的专利保护逐渐到期。换言之,曾经“不可一世”的丰田混动技术,已进入核心专利失效的高发期,并将面临技术壁垒被打破的局面。
近日,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丰田 汽车 计划最早在今年开放其混合动力 汽车 技术专利。报道称,丰田预计将提供包括电机、动力转换装置和系统控制器在内的23,740件专利。然而技术垄断的破局,往往受制于来自竞争对手以及下游供应商的压力。或许丰田正因担心随着全行业转向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将失去重要地位,才进而主动开放技术专利,以便尽早地寻求联动,借他人之手,再次扩大混动市场的容量。
被危机吞噬的“优越感”
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总有这么一句话萦绕这片新蓝海的上空,“世界上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另一种就是其他。”毋庸置疑,在混合动力领域,丰田拥有的精深技术已成为行业内最领先的力量。毕竟从1997年,丰田开始深耕混合动力市场至今,已达22年。
在这期间,丰田似乎从未对混动技术产生质疑,并把它作为能够改变未来 汽车 发展方向的武器,一以贯之。不仅如此,如今的丰田,甚至将这20多年来积累的“三电”核心技术延伸到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车等其他的新能源电驱动领域中去。
不过相较其他新能源形势,丰田仍在大力推行油电混动之路上“一意孤行”。或许在习惯了谨慎行事的丰田眼里,在电动车所尚存的里程焦虑,基建欠缺,高贬值率等问题,还未妥善解决的前提下,冒然转型还为时过早。可现实却给了“理想派”的丰田,当头一棒。
环境的不断恶化,让全球主要国家正在加强 汽车 的环保限制。譬如CAFE(平均燃油经济性)这一对各车企销售车型的平均燃效加以限制的规定,逐渐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启用后,或将再度助推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环保标准最为严厉的欧洲,2015年就已将 汽车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定为130克/公里,到了2021年这一数值将降至95克/公里,较2015年相比减少近30%。倘若 汽车 厂商无法达成该目标,还将被处以罚款。
同时,英国、法国、西班牙......更是计划在2040年起禁止在本国内销售汽油车、柴油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因此从长远来看,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在欧洲只是过渡期的无奈之举。似乎大力研发纯电动等其他清洁能源的车型,才是车企为顺应时代发展应做的正确抉择。
然而在刚过去的日内瓦车展上,丰田十分罕见将全系混动车型陈列于展台,并将“Hybrid”标附在了处在C位的牛头标之下。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了丰田在已将发展核心定在纯电技术路径而对混动无感的欧洲,仍试图通过混动技术榨取最后一丝价值。
反观中国这个新能源发展乱象的重灾区,却同样对混动车型不像以往那么友好。实行的双积分政策中要求,2019年、2020年,新能源 汽车 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由此导致新能源车发展的线路向以纯电动技术为主导的方向产生迁移。更甚的是,中国还将部分混合动力车型从新能源阵营中剔除。
市场的突变,让丰田开始加速导入包括纯电、插电在内的深度新能源车型。尤其是在卡罗拉PHEV和雷凌PHEV上市即陷入补贴政策退坡的尴尬现状,让丰田尽早导入纯电车型去辅佐混动车型的计划变得愈发刻不容缓。
当然就此,丰田中国董事长大西弘致也曾表示,“丰田计划2020年领先于其它国家率先在中国市场导入丰田品牌的纯电车型。当下,纯电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更好的应对市场的需要,丰田认为应该采取多方面而广泛的举措,积极探讨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导入由合资伙伴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提供的纯电车的可能性。”
固然,混动技术是燃油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技术演进,对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可这一切都无法完全代表技术发展的终局。纯电动技术近似发疯的更新,让处于新能源舒适区多年的丰田,也开始对如何用守护了20多年的混动技术产出更多“养分”有了新的思考。
技术封锁赢不了时代
有人说,丰田无偿放开混合动力技术专利的使用权,实则是打出了一波“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七伤拳。然而事实上,推倒丰田对其它车企形成的部分专利壁垒,并不意味着混动车型就会泛滥于市,成为能威胁丰田的强敌。
一方面,丰田在混合动力车技术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另一方面,其日积月累形成的品牌影响力也暂无人能企及。这也是为何在纯电车型开始蚕食中国新能源市场上,丰田旗下混动车型的销量仍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
2018年,丰田在A级混动车市场布局的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的销量分别达到82,430辆和42,730辆,B级混动车型——凯美瑞双擎销量也超越雅阁混动车型,达到24,119辆。进入2019年后,随着亚洲龙双擎的上市,丰田在华混动车型销量有望再度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在诸如中国等尚未实行欧洲如此严格排放政策的市场中,丰田大力推广混动车型的成效显着。不过丰田在中国等市场存在的高光时刻,依然掩盖不了混动车型在整个未来大环境中存在感变弱的危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因此几乎可以断定,开放混动技术应是丰田有意而为之。
至少借此可以促使至今在混合动力车业务的上有所欠缺的企业进入,通过向其无偿提供技术,使得在纯电动 汽车 真正普及之前,提高混动车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如若混动技术相关零部件对外销售带来需求增加,与之类似的纯电车型的成本也有望一步下滑。
事实上,除去对混动感冒的传统车企以外,近年来不断滋生的造车新势力也不容小觑。得益于纯电 汽车 较低的进入门槛和以纯电动 汽车 为主的补贴政策,致使新势力造车在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激增。
而且在2019年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还发文宣布,特斯拉将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电动 汽车 的专利,共同维护并支持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以应对环境变化,解决能源危机等问题。这个继网络共享“无人驾驶技术”后又一重磅举措,能够落地必定会给电动 汽车 的发展带来新的局面。
更可怕的是,这些有着超前思维的行业搅局者,并不强调基础技术研究的渐进式发展,而是寻找如何将传统 汽车 行业转型至一个同时聚焦了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和移动出行等多个特点的服务商的契机。
在一个决策催生另一个决策出现的影响下,产业变革的拐点也就诞生了。丰田再固守混动技术用以“自嗨”,自然不是明智之举。实际上,在此之前,丰田也早已向其他车企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去年,丰田 汽车 通过其中国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伙伴科力远,与吉利 汽车 展开了技术合作。
时代在变,潮流无阻。总之,对于时刻留存“野心”的丰田而言,选择在这一时机下,开放混动技术更像是一次战略的转变,而并非仅是招蜂引蝶的行为。也就是说,丰田很有可能会迎来愿意共同实现技术融合的“同僚”,在帮助其在混动技术上查漏补缺的同时,再度扩张逐渐萎缩的混动车市场,最终实现自身纯电相关的技术持续推进。
文/曹佳东
---------------------------------------------------------------------------
‘肆’ 丰田无偿开放混合动力专利23740项!丰田要做汽车界的活雷锋吗
丰田肯定是出于商业目的,毕竟ECVT这么多年的技术垄断逼着国内这么大的市场只能搞骗补贴的插电混动和电动 汽车 。
国内插混的效率、可靠性、电池的耐用性,都没法和丰田已经经历了超过15年市场检验,部分普锐斯出租车使用超过100万公里的相比拟的,丰田的油电混动因为ECVT技术可以让成本低廉,体积不大,重量不沉,浅充放超过10年衰减量也不大的镍氢电池就可以很好的胜任工作,可以说丰田HEV的实用性和节能性一直是一枝独秀的。
丰田混动技术虽然还有些日子才到期,但这个时间节点上放开其实是对自身符合利益最大化的,虽然国内所谓的新能源依然质次价高,但这么大的市场却把丰田很成熟的HEV排除在外。把技术放开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更经济、省油的国产HEV,对消费者是件好事儿,同时丰田依然在这方面拥有核心的竞争力,不仅可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制定技术标准,甚至可能一些关联的技术依然持有专利,就类似特斯拉放开纯电动技术一样。
所以我还是比较看好的,毕竟丰田的HEV技术相比国内这些骗补的电动和插混 汽车 无论在环保和节能的实际效果上都更出色,使用上一代普锐斯混动技术的卡罗拉双擎在售价上并不比同配置燃油车高多少,一旦技术放开,国人享受10万以内的耐用、节能混合动力 汽车 就会成为现实,让HEV逐步取代燃油车至少也比拿现在的电瓶车坑害消费者、打压燃油车还不环保的做法要好无数倍。
社会 是现实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袁隆平都是活雷锋,丰田无偿开放混合动力专利23740项不是为了做 汽车 届的活雷锋!
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都在开发新能源 汽车 ,而电动 汽车 是目前的主流市场。但是目前电动 汽车 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电动 汽车 续航能力差,要是跑长途的话不太可靠,半路没电了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二,快充技术还不够发达,给车加满油需要多久?最多10分钟吧,但是想要给电动 汽车 充满电需要多久?至少要几个小时吧!还有就是电动 汽车 的电动机的维修问题,这是都是电动 汽车 需要突破的问题!
电动 汽车 面临着如此多问题,更别提混动 汽车 了,面临着瓶颈,本田深知凭借自己的一人之力是无法将其突破的,再加上前期本田已经在这块赚了太多太多钱了,就目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所以本田就将技术专利分享出来,一起突破瓶颈,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为自己的 汽车 品牌做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本田的意图!
世界上不是个个都是活雷锋!在如今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利益,更多的是现实,认清现实,努力吧!
哪有什么活雷锋,自2013年开始,丰田在混动技术的部分专利已经陆续到期,接下来专利的法律保护会一个接一个的也面临到期, 丰田只是趁着专利还没完全失效,赚一个好名头,顺便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别说开放专利,哪怕是之前所谓的1块钱技术转让,对中国车企来说也只是“授之以鱼”而并非“授之以渔”,中国车企不仅不会一下子学会丰田技术,还会继续对丰田产生依赖,失去自主研发的动力。
所以,别看国家的补贴政策在培养插电式新能源的同时也滋养了一大群骗补贴的害虫,作为全球最大 汽车 市场,我国的新能源政策也能影响全球的车企战略,待整个世界都已经将纯电动完美把握时,丰田等日本车企掌握着再多专利也只能沦为一张废纸。
此时再来对比下,假若中国车企未来真的被丰田的行业标准垄断着,将来所需的费用或许会大大超过这几年培养新能源环境的补贴金额。反之,中国的锂矿可是比很多国家丰富的。
这个答案很明显,不是!要知道丰田一直是个不做赔本的买卖的“主”!
丰田之所以无偿开放混合动力专利23740项,我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丰田的专利已经到期了,所以不得不无偿开放。当然,对于“免费”开放自己的“吃饭的家伙”,并不是说丰田就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如果技术开放,丰田还是可以通过增加相关的零部件来获取利润,毕竟图纸给了,其它车企研发制造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时间,为了控制成本,相信更多的车企会选择直接购买,而不是自己捣鼓。
第二,未来电动车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虽然丰田的混动技术很牛叉,在全世界都比较受欢迎,但是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而言,混动车车型显然不够入流。就以中国市场为例,丰田2018年的总销量为147万辆,尽管旗下的卡罗拉/雷凌双擎、凯美瑞双擎、雷克萨斯ES混动等畅销车型比较受欢迎,但是混动车车型的总额也仅有12万辆左右,相对于整体销量而言只能算的上风毛麟角,终究还是不够入流。而此时丰田假借此时机对外公开自己的技术,更多的还是想通过技术的开放,扩大混动市场的份额,以求得自身在起步晚的纯电动 汽车 的商品化方面扳回一局。
所以说,做” 汽车 界的活雷锋“固然只是表象,丰田精明着呢!
丰田并不是要做活雷锋,而是做 汽车 行业的领导者和标准制定者!其实丰田在宣布免费共享这些技术前,已经用混动技术跟不少车企有了合作,只不过现在开放的更多而已!例如,去年日本政府要求本土车企共同出资研发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既然共同研发,就会涉及技术交流!丰田在动力电池的相关的专利也有不少,是值得交流!像最近用混动技术与铃木合作,1元钱卖混动技术给科力远,之前和马自达换技术等等操作,实际上都用到了其混动技术!何况,丰田只是说免费授权,谈合作,并没有放弃这2万多专利,这里还是有区别的!当然,也不要以为丰田是穷途末路,才公开这些专利技术,其实,技术一旦申请了专利,就等于公开,保护期一般就20年,个别可以延长,但这段时间内,可以继续申请后续的新专利,继而形成一套体系!丰田目前免费共享的专利,已经覆盖了整个 汽车 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丰田想要的是做为未来 汽车 行业标准制定者!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它才是做到了真正的弯道超车,花了不到100年的时间,终于成为行业的典范!
丰田把弱混当金蛋孵了这么多年,眼看别人插混越来越牛逼,没办法只好又像几十年前山寨别人的汽油车一样又开始仿造别人的插混,自己捂了很久的宝贝最后也像垃圾一样卖给收破烂的了。。。看着别人挂绿牌拿补贴,丰田酸溜溜的骂了很久,好不容易山寨出续航50公里的插电卡罗拉雷凌,兴冲冲的恬着个老脸准备骗补,结果人家政策又变了。。。丰田章男哭晕在厕所了
我们车企业界也无偿公布,来吧,强制报废政策,车辆年检政策,限行政策,老年代步车制造流程,最牛逼的当然是国b6了,别问我是谁,请叫一个好人!
丰田的混动技术确实不错,但却不是最理想的混动模式,专利垄断使得其它车企又无法创新,再不开放,就要被淘汰了。
活什么雷锋,是专利快到期了。与其到期的时候不受控,不如现在大方一点,好歹能抢占一点市场占有率。
它要确立电动车的行业标准,只要掌握这个,光是卖零部件都赚死了。
‘伍’ 丰田提供广汽混动系统,谁赚了
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独步天下,特别是TNGA架构的到来,丰田已计划在全系车型普及混合动力。在国内,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凯美瑞双擎、亚洲龙双擎、威兰达双擎等丰田双擎车型销量表现亮眼,消费者对双擎车型也赞不绝口,油耗低动力强,丰田双擎车主的幸福感爆棚。
茫茫车海中,丰田为何就找上了广汽集团呢?很简单,广汽集团家里比较阔啊!且广汽集团和丰田的合作非常愉快,你还记得丰田在华的首款电动车吗?就是那款挂着丰田车标的广汽新能源AionS(埃安S)。
另外,丰田把混动系统提供给广汽集团,也是向国内车企示好。明年中国开始将混动纳入新排放标准下的环保类别,这对丰田混动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作为拥有混动技术优势的丰田,一方面可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更多地关注混动技术。你看我丰田慷慨不,和我合作保证不亏!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和广汽合作提供混动系统,有利于扩大丰田在华销售。
丰田把混动系统提供给广汽集团,对自身而言是重要的一步,丰田THS系统的目标是占领更多的市场,蛋糕做大了才好赚钱。在专利即将到期、以及国内政策的刺激下,丰田也终于把混动系统推了出去,实属不易。对广汽集团而言,获得丰田混动系统,将进一步完善整车的技术体系。丰田将混动系统提供给广汽,大龄剩女终于找到好人家,目前来看这一操作是双赢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