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造林技术规程在哪里下载

造林技术规程在哪里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2 06:33:41

㈠ 林地恢复的造林标准

法律分析:(一)恢复原则。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以恢复林地土壤、恢复原有植被为主要目标,实行原地、同面积、等质量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立地条件恶化。

(二)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一般应当经过覆盖物清除、地面平整、表土覆盖等工序,有硬化路面、建筑地基等硬化层的,应当彻底清除再覆土。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针对建设、采石、采砂、采土、采矿、开垦等毁坏林地的不同类型,参照《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中的“损毁土地复垦质量要求”,分别确定相应工序要求。恢复后的林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不低于该标准中对应区域、对应类型林地的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提高有关指标的标准或者补充部分指标。

(三)恢复植被的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恢复植被应当先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恢复植被的植物选择、工序要求、质量标准等,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参照《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 38360—2019)确定。植物(林木)种子、苗木的质量应当达到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最低等级要求。

(四)恢复期限。经批准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自使用期满之日起一年内完成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的施工;其他情形下,综合考虑总体作业量、现场作业条件、当事人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完成期限。恢复植被的,应当在施工完成后设定一定期限的养护期。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设定施工完成期限和养护期的具体期限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㈡ 什么是造林整地标准

8种子和苗木

8.1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8.2种子

8.2.1积极推广种源适宜的良种,优先选用优良种源和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8.2.2播种造林种子的质量应达到GB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

8.2.3检验林木种子质量的方法,执行GB2772的规定。

8.2.4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效,在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拌药等处理,有条件的可进行电子技术处理。

8.3苗木

8.3.1裸根苗

8.3.1.1必须使用GB6000规定的1、2级苗木。

8.3.1.2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必须选用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培育的GB6000规定的1级苗木以及优良无性系苗木。

8.3.1.3经济林,选用品种优良、GB6000规定的合格苗木。

8.3.1.4未制定国家标准的树种,各地可选用品种优良、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

8.3.1.5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四旁植树和城市绿化,选用良种健壮大苗造林。

8.3.2容器苗

执行LY1000的规定。

8.3.3苗木管理

8.3.3.1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6000和LY1000的规定。

8.3.3.2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

9造林整地

9.1整地方法

9.1.1穴状整地

9.1.1.1穴状整地是山地、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更应采用。

9.1.1.2整地规格,穴的口径50~60cm,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及多草地带,整地规格应适当大些。

9.1.2鱼鳞坑整地

9.1.2.1鱼鳞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方法。

9.1.2.2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cm。

9.1.3带状整地

9.1.3.1带状整地是山地、丘陵和北方草原地区重要的整地方法。

9.1.3.2山地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

9.1.3.3带状整地宽度60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0.5~1.0m自然植被。

9.1.4全面整地

9.1.4.1下列情况可采用全面整地:

a.地势较平坦的;

b.便于实行机械作业的;

c.实行林农间作的;

d.坡度在25度以下、灌草茂密、不全面整地不便于营林生产的。

9.1.4.2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山地、丘陵要适当保留山顶和山脊天然植被,坡长每30m,沿等高线保留3m宽天然植被。

9.2整地深度

9.2.1针叶树造林整地深度应达到30cm,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应达到40cm。

9.2.2阔叶树造林整地深度应大于40cm。

9.2.3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深度执行相应专业标准。经济林和四旁植树整地深度,根据造林树种和苗木大小确定。

9.3整地时间

9.3.1一般应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在有冻拔害的地区,可以不预先整地,造林时挖穴栽植。

9.3.2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

9.3.3固定沙地和沙质土造林整地,应在大风季过后进行。

9.3.4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整地必要时先设置沙障。 具体请参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
http://www.yuanlin.com/rules/Html/Detail/2010-1/1266_5.html

㈢ 1995版造林技术规程将造林区分为多少个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1995版造林技术规程将造林区分为3个。根据《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标准规定,1995版造林技术规程将造林区分为3个,分别是国有造林、集体造林、个体造林。

㈣ 造林设计说明书设计依据是什么

1《造林技术规程》。
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造林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

㈤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省级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其中,20%由省级统筹用于全省范围内调查规划设计、资源勘查监测、整地、造林、抚育、生态修复、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源管护等;3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下达市(州)、县(市、区),集中用于重点区域调查规划设计、资源勘查监测、整地、造林、抚育等;1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被占用林地所在市(州)用于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等;4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被占用林地所在县(市、区)用于整地、造林、抚育等。集中用于全省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按有关规定从严控制。
一、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的标准设定
1、恢复原则。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以恢复林地土壤、恢复原有植被为主要目标,实行原地、同面积、等质量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立地条件恶化。
2、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一般应当经过覆盖物清除、地面平整、表土覆盖等工序,有硬化路面、建筑地基等硬化层的,应当彻底清除再覆土。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针对建设、采石、采砂、采土、采矿、开垦等毁坏林地的不同类型,参照《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中的“损毁土地复垦质量要求”,分别确定相应工序要求。恢复后的林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不低于该标准中对应区域、对应类型林地的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提高有关指标的标准或者补充部分指标。
3、恢复植被的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恢复植被应当先恢复林业生产条件。恢复植被的植物选择、工序要求、质量标准等,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参照《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GB/T 38360—2019)确定。植物(林木)种子、苗木的质量应当达到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最低等级要求。
4、恢复期限。经批准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自使用期满之日起一年内完成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的施工;其他情形下,综合考虑总体作业量、现场作业条件、当事人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完成期限。恢复植被的,应当在施工完成后设定一定期限的养护期。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设定施工完成期限和养护期的具体期限标准。
二、补种树木的标准设定
1、补种原则。补种树木,以确保森林面积不减少、森林质量不下降为主要目标,通过在原地或者异地种植不少于被盗伐、滥伐、毁坏、烧毁的林木株数的树木,恢复森林植被,修复森林生态。
2、补种地点。补种树木优先在原地进行,原地无法满足补种株数要求的,超出株数可以异地补种。异地补种地点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造林绿化等专项规划,权属清楚,相对集中连片,一般限定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原地补种的,林种应当与原用途保持一致;异地补种造林的,林种按照有关规划确定。
3、补种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补种树木的树种选择、工序要求、质量标准等,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参照《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等标准、规范确定。原地补种的,优先选择原树种或者本地乡土树种;异地补种的,根据补种地点周边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选择树种。植物(林木)种子、苗木的质量应当达到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最低等级要求。
4、补种期限。补种树木的期限根据当地造林季节确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整地、造林作业、抚育管护等工序分别设定相应期限。造林作业一般应当在当年造林季节结束前完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当年造林季节已结束或者在造林季节内难以完成的,可以延长至下一年度造林季节结束前。造林作业完成后,应当设置一定期限的抚育管护期。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设定抚育管护期的具体期限标准。
法律依据
《甘肃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八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专项用于林草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资源勘查监测、整地、造林、抚育、生态修复、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管护等方面。
第九条 省级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其中,20%由省级统筹用于全省范围内调查规划设计、资源勘查监测、整地、造林、抚育、生态修复、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源管护等;3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下达市(州)、县(市、区),集中用于重点区域调查规划设计、资源勘查监测、整地、造林、抚育等;1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被占用林地所在市(州)用于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等;40%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被占用林地所在县(市、区)用于整地、造林、抚育等。集中用于全省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按有关规定从严控制。
市(州)、县(市、区)级林草主管部门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全部用于本区域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㈥ 造林验收技术规程

法律分析:关于“植树造林要严格执行技术规程,保证成活成林”的规定,为实行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加强培育管理,更有效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国营造林(包括国营采伐迹地更新,下同)、国社合作造林、接受国家补助的合同制造林、重点用材林、经济林基地、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以及义务植树,必须贯彻执行本规程。对一般社队集体和个人植树造林,按本规程进行技术指导。 第三条造林施工单位要有林业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生产技术责任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不断提高造林科学技术水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㈦ 谁有江西省林业厅发的(赣林办发[2010 [77号文件)内容,发给我,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精神传达及贯彻意见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精神传达
及贯彻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油茶产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2010年9月27日,国家林业局在湖南耒阳组织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会议总结了第二次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以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深入研究了创新油茶产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全面部署了2011年以及“十二五”期间油茶产业发展工作。
一、 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祝列克副局长的重要讲话中。会议认为,一年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一是油茶良种种苗矛盾大大缓解,苗木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油茶造林稳步推进,去冬今春,全国新造油茶林面积达到260多万亩,是2009年的4倍。三是油茶低改抚育得到了加强,全国抚育低改面积超过300万亩。四是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一年来投入到油茶产业的资金达到51.7亿元。五是社会各方面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六是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增强,新品种选育、产品深加工、技术推广培训取得了新的成果。
会议指出,目前油茶产业发展亟待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良种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资金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新的瓶颈。二是面向基层直接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三是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油茶良种补贴还没有落实,新造林补贴标准偏低,有些地方发展模式还不科学,机制不够灵活等。四是重造轻管现象普遍,个别地方不顾条件还在盲目发展。五是加工领域亟待整顿秩序,规范管理。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油茶产业发展要把握好五个重点:
一是着力抓好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要严把种苗、种植和管护这“三道关”,扎实抓好良种壮苗这个基础,确保造林苗木来自省种苗部门确认的定点生产单位,真正做到不是良种壮苗坚决不让上山造林;要进一步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油茶苗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非定点育苗单位,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取缔一起;严格执行油茶造林技术规程和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组建专业队伍进行造林作业,高度重视造林后期管理和抚育。
二是认真抓好产品加工这个关键环节。要加强茶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不断创新加工工艺,规范操作流程;严格产品质量监管,确保茶油食用安全。
三是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的重要保障作用。重点在建立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国家进一步提高油茶新造林补贴标准;落实油茶良种补贴制度;尽快出台林地流转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省、县两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专项资金规模;通过创新机制和模式,广泛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造林大户等社会投入;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强力支撑作用。抓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制定和完善油茶产业发展各个生产环节的标准。
五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继续大力宣传良种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宣传各地在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中好的发展机制和模式;宣传茶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二、充分认识我省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存在问题
(一)省委省政府对油茶产业高度重视。一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任组长,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省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省林业厅设立了办公室,统筹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二是省政府今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0]11号),编制了《江西省2011-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我省油茶产业发展目标。三是从2010年始,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设立省级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油茶产业科技园建设等。四是进一步加大林业、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水土保持、科研创新等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扶持油茶产业发展。
(二)油茶种苗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大了苗木执法检查力度;按照《江西省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赣林造字〔2009〕300号)和《关于规范我省油茶苗木定点生产及项目造林用苗管理的通知》(赣林造字[2009]472号)的相关规定,开展了油茶采穗圃的认定工作,实行苗木定点育苗;开展了“油茶苗木质量月”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油茶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了油茶苗木生产管理。
(三)造林面积不断增加,造林标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9年全省新造油茶林面积达到58.2万亩,比2008年增加40万亩以上,为历史最高年份,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和大户参与油茶产业开发。在项目造林过程中,严格执行《江西省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51—2009),加强监督检查,造林质量明显提高。
在看到我省油茶产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油茶苗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种植企业、大户,甚至少数林业主管部门对油茶苗木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地方还在使用非定点育苗单位的苗木造林,对无证生产的苗木执法不严。二是造林质量提高,有些地方的造林作业设计和施工没有达到油茶丰产林造林规程的要求。三是少数县未完成项目造林计划任务。四是重栽轻管现象普遍,造林成活率下降,苗木生长不良。五是产业发展模式和机制亟待完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三、当前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结合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发挥政策扶持的引导作用。随着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资金短缺和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对油茶产业给予政策扶持的同时,由政府牵头,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私营业主等社会资金参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各类项目资金的优势,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投入,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力量为支撑,以油茶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和农户以及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服务单位等为主体的油茶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油茶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管理、培训、生产资料供应以及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
(二)强化苗木质量管理。要切实增强对油茶良种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和省林业厅下发的《江西省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赣林造字〔2009〕300号)、《关于规范我省油茶苗木定点生产及项目造林用苗管理的通知》(赣林造字[2009]472号)等相关规定及“四定三清楚”要求,组织开展种苗生产,严格执行油茶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和非定点育苗点,逐步改变混系育苗的现状,积极推进分系育苗,做到油茶种苗品系清楚、造林多品种有效配置。
(三)全力抓好油茶高产示范林基地建设。一是要把好苗木质量关。高产示范林必须使用省定点育苗单位的合格苗木,否则项目不予验收,资金不予拨付。同时,积极推广使用容器苗和两年生苗,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把好造林质量关。要按照《江西省油茶造林作业设计规范》(试行)和《江西省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 551—2009)要求进行施工。在坚持“四不栽”的前提下,不搞全垦和带垦,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尽量采用大穴整地方式造林。三是把好造林进度关。要保质保量完成当年项目造林任务,如出现尾欠,第二年不再安排项目。四是要把好造林后期管护关。要加强栽后管理,落实好抚育、整形修剪、施肥等技术措施,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四)认真抓好产品加工这个关键环节。目前,我省油茶加工能力接近10万吨,但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生产的茶油产量每年不足2万吨,大部分由设备和技术落后的企业,甚至是手工作坊生产,产品利用率低,产品安全没有保障。一是要提高加工准入门槛。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加工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现有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尽快启动注册“江西山茶油”商标的工作,统一使用“江西山茶油”品牌对外宣传,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加强产品加工科技创新、茶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的开发,提高出油率,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确保茶油质量安全。督促加工企业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真正把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行业和企业的生命。尽快制订我省茶油加工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完善产品安全检测制度。
(五)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科研部门在完成现有领域的油茶技术研究的同时,要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现代技术开展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加强加工工艺领域的研究,提高精深加工技术水平。
(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企业效益和农户利益、政策扶持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参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总结和推广企业带动型、种植大户型、专业合作组织型、自主经营型等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召开现场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㈧ 贯彻执行新版《造林技术规程》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规程》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新《规程》是最基础的林业标准之一,适用范围广、指导性强,是科学推进造林工作的技术统领。要充分认识新《规程》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领会掌握新《规程》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特别是要掌握修订后的变化内容。通过培训、宣传,使各级各类相关人员知晓、掌握并应用于造林管理和生产实践。
其次,依据新《规程》,调整完善顶层设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依据新《规程》对现行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完善,搞好顶层设计,才能使新《规程》得到贯彻实施。具体来说,要依据新《规程》做好以下工作:对相关的林业重点工程管理和技术规定进行调整完善,做到与新《规程》相互衔接基础上的彰显特性;国家林业局相关司局应依据新《规程》尽快修改完善与营造林相关的检查验收技术和管理规定,力争做到从2017年开始与新《规程》同步实施;调整或废止一些与新《规程》不适应的管理规定;各省、区、市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本省的技术细则或具体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做好对新《规程》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的检查评估工作,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第三,旱区要以水定林,处理好造林绿化与形成森林资源的关系。
水是制约旱区造林绿化的关键因素。以水定林、适地适树,是旱区造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的问题,一方面在造林树种选择、苗木规格、密度设计上,有的地方尚未能完全做到发展“雨养林业”;另一方面,不顾降水条件,一味追求造林必须形成森林资源,不管什么降雨水平,灌木盖度至少达到30%才算造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不具备水分条件的地区不科学地推进造林绿化。依据新《规程》,具备水分条件的湿润地区,达到规定的年限,必须达到郁闭度0.2或盖度30%的成林标准;不具备水分条件的旱区等地,就要因地制宜,以水定林,只要达到有效造林标准即可,不必追求造林3年-5年后,必须达到盖度30%或郁闭度0.2。
有效造林标准,是按照量水而行、以水定林、以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针对旱区等区域,在自然状态下林木存活数量并能正常稳定生长提出的。有效造林标准可理解为低覆盖度或低初植密度造林。实施低初植密度造林后,要搞好封禁管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林与自然生长的林草植被相融合,将使人工林向天然化发展,发挥稳定的生态功能。有效造林标准引入后,不改变过去规定郁闭度0.2或灌木盖度30%的最低成林标准。这样,将会引导旱区造林向适宜的覆盖度方向科学发展。
第四,湿润地区要以培育珍贵树种为主体,搞好有林地补植,改善森林结构,培育优质森林。
在新《规程》划分的9个造林区域中,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5个区域是以气候带划分的,总体上处于湿润地区,水分条件较好,适合乔木生长,森林资源相对丰富,但林地生产力水平和森林质量有待提升。这些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木材生产基地。要按照新《规程》,以培育珍贵树种特别是红木类树种为主体,搞好有林地补植。要注意需补植林分的选择和确定,将郁闭度0.4(不含)以下且依靠自然力难以提高郁闭度并需改善林分结构的中幼龄林作为补植对象,补植的树种能够在林冠下正常生长发育,并能与已有林木形成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施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有培育前途的已有幼苗幼树。
第五,城乡绿化、四旁植树等身边增绿,要多种防雾霾等抗污染能力强的保健树。
降低PM2.5浓度,树木起着重要作用。城乡绿化中要充分发挥树木的“绿肺”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PM2.5的危害。专家认定,叶片上有茸毛、能分泌汁液、叶片粗糙的树种,吸附灰尘、降低PM2.5浓度的效果比较好,叶片光滑的树种不易于吸附灰尘等;叶片数量多、面积大的树种,吸附灰尘等比叶片数量少、面积小的树种效果好;常绿乔木树叶长期存在,比落叶乔木吸附效果好。城乡绿化要逐渐淘汰“飘絮”的杨树柳树等。目前已发现几百种植物对人类具有保健功效,能散发多种含有杀菌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气体,通过肺部及皮肤进入人体抑制和杀死原生病毒和细菌,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居民居住集中区,应加大力度培育“吃”污染物能力强的树木。四旁植树、城乡绿化执行新《规程》的同时,也要参照执行201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3个行业标准即《乡村绿化技术规程》《城乡结合部绿化技术指南》《通道绿化技术规程》。在《城乡结合部绿化技术指南》中,列出了抗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和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过氧硝酸乙酰脂、氨气等抗空气污染、抗土壤污染、滞尘和杀菌等乔灌草植物,种类较多,针对性强,各地可选择使用。

㈨ 请教你下,水土保持报告编制需要哪些资料、哪些规范

法律法规
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第120号令)
⑶《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1998年第19号令)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第88号,1998.1.1)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第二次修正)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修正)
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⑾《xx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
部委规章
⑴《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
⑵《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
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
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5年7月修改)
⑸《水利部关于修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2005年修改)
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
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 1994年11月)
规范性文件
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16日)
⑵《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还有就是你所在的省份的规范性文件
规范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 -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设计文件
《所在省份的水文手册》(xx省水利电力局水文总站)
《统计年鉴-2009》(xx省统计局 )
有些还需要行洪论证、地灾地勘报告and so on

㈩ 急需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营造林管理办法》的全文,谢谢!!!

你可以到贵州天保工程网站下载,有国家林业局的红头文件和管理办法。网址是http://www.gzstbb.com/jsgc/SoftShow.Asp?SoftID=78
或者用迅雷下http://www.gzstbb.com/UpLoadFiles/jsgc/2007-11/2007111610403161543.doc

阅读全文

与造林技术规程在哪里下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秋眸是什么产品 浏览:547
门面招租怎么写信息 浏览:885
有人咨询代理怎么发朋友圈 浏览:915
什么叫长期交易者 浏览:321
混合型皮肤适合什么牌子的产品 浏览:306
程序员属于霍兰德里哪个类型 浏览:582
所需的五个数据在同一列如何引用 浏览:286
微商怎么做人脉代理 浏览:357
怎么去龙洞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浏览:299
你是如何获取租房信息的 浏览:931
代理费多少钱什么意思 浏览:189
安信证券交易界面怎么显示 浏览:183
东阳卖狗的宠物市场在哪里 浏览:98
不当交易检察官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964
xbox怎么交易 浏览:296
交易猫如何100退款成功 浏览:993
高中生信息泄露有什么后果 浏览:331
如何构建企业信息利用 浏览:977
线上怎么销售产品图片 浏览:16
电脑股票交易明细按哪个键 浏览: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