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长春农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长春农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1-06 10:26:33

Ⅰ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有:种子生产与经营、现代农业技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数控技术等。

1、种子生产与经营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业人才是现代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专业性人才资源。

4、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主要研究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药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技术、动物饲料配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畜禽疾病的预防与诊治、疫病的检验、饲料的配制与营养分析等。

5、数控技术

数控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Ⅱ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业技术专业升本可以转哪些专业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专业专升本可以转植物保护、农艺教育、林学等相近专业。也可以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方式报考其他专业,比如农学、园林、林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水产养殖学、风景园林、新闻学等专业。

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历史沿革

南校区历史 1907年清朝末期,在吉林的东局子成立了“农学堂”;1937年将农学堂改为“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校址迁往吉林的八百垅。国民党占领吉林后,与白山的斋斋农林学校合并,该名为“吉林省立农科职业学校”;1948年5月8日,学校迁往吉林九站农业实验场,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农业学校”。
1949年冬,学校由九站迁至吉林市江南,改名为“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解放后第一批学生分设农业、畜产兽医、农田水利科,修业期限四年。在校243人,并有47人毕业。1950年增设了林业专修科,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城市疏散人口,学校暂时迁到吉林省桦甸县朝阳沟;1951年人民政府拨款,50亿(当时货币),在吉林市郊区建立新校舍,年底校舍建成后迁回新校址;1951年12月,将“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学校改制为中等专业学校。8月,林学专业合并到吉林省林业学校。
1953年,将“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改为“吉林省农业学校”;1954年水利专业合并到沈阳东北水利学校,随迁教师17名,学生78名;1957年2月,通化农校并入吉林省农业学校,随迁学生322人个部分教师,在校生达到2402人,教职工400人,其中教师190人;1958年,增设“兽医专业”大专班并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班500人,在校学生达3079人,教职工增加到654人;1959年学校增设了水产、农业气象专业,由农、畜两个专业抽出5个班学生,成立了特产系,兽医专业大专班并到军委兽医大学;1961年,水产专业并入吉林省大赉水产学校;1962年特产系迁到左家特产学院;1963年,增设会统专业。成立了函授部,面向吉林省招生。
1964年,增设了农电专业,长春电力技工学校两个农电班并入我校,招收“社来社去”班13个;1966年初,学校与吉林省九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实行以所办学,改名为“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设立农学系;6月,文革兴起,学校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停止招生,教学和科研活动被迫停止;1971年恢复招生,招收“社来社去”学生280人,学制一年;1972年,撤消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改名为“吉林省农业学校”;1975年,在“左倾”路线严重影响下,向“朝农”学习,面向基层,开门办学。在校学生850人,教职工295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教育走向正规,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秩序的好转;1981年,学校增设了农学、牧医、农经、园艺、植保、蚕桑等六个专业;1983年,学校分别被吉林省政府和中共吉林市委命名为“吉林省先进单位”和“文明学校”;1985年,在校学生数达到946人,教职工401人;1987年,增设了土地利用与管理专业,并当年招收42名学生。3月,学校与双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进行横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科技扶贫,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协议。4月,召开了首次科研总结表彰大会,何维春同志研制的治疗火鸡黑头病“特效抗滴灵”,经省畜牧局主持的成果鉴定会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增设经济植物、园林绿化、会计统计、乡镇企业管理、农副产品加工和动物饲养与加工6个新专业。
1990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学校被省政府授予“育人兴农,功绩显着”大型牌匾一块和奖金20万元。被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奖金7万元;学校抽调23名教师、187名学生,组成了3个科技承包团和3个服务小分队,分赴双辽、通榆和国营双辽种羊场、吉林郊区开展科教兴农,农学专业师生在两县一场承包开发水田22万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万斤以上,创造纯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
1991年,在农业部办学水平评估检查验收工作中,被评为A级一等学校;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等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教委授予“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科教兴农于“两县一区”42个乡镇,146个村屯,共创造经济效益46万余元;1992年,国家教委开展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活动,吉林省内共参评17所学校,我校被评为“合格学校”和“优秀学校”。经国家教委的统一评估认定,学校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1992年,从农村实际出发,开办专门培养“以科技副村长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青年农民不包分配班”,共招收农学、牧医两个班70人,受到农民欢迎和好评;1994年12月,日本神内良一援助项目在东京签订,确定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在吉林省农业学校建立。
1995年,在农业部和吉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由日本企业家神内良一先生投资2.45亿日元(合人民币1960万元)的“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开始修建,4月9日破土动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包括中心主楼一幢、现代化猪舍五栋、现代化温室13栋,大型晾晒场一个、农机修配中心一座的基建任务,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10月2日举行了“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落成典礼”;1996年7月7日,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在农业厅李学勤副厅长、省农科院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1996年招收了“内地西藏班”,9月19日,专门为本班举行了开学典礼。
1997年,日本农业事业团神内良一先生、守屋淳先生在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吉林省政府商逢文副省长、吉林市政府战月昌市长及省市各厅、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校检查“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10月28日,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副省长杨庆才等省市领导视察我校吉林省首届村级班干部培训班办学情况。3月,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第一期培训班开学。1998年,科研立项32项,主要有农业部科教司“九?五”重点课题1项、省科委科研立项4项。省农业厅立项2项、美国先锋公司科研立项1项;1999年在校生达3197人,教职工328人。
2000年由原中专学校改制为高职院校,经教育厅批准并入北华大学,组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保留“吉林省农业学校”校名,人、财、物相对独立;2001年,经教育厅批准,正式并入北华大学,定名为“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7月13日正式举行揭牌仪式。2002年,学院分别设置五年高职9个专业,三年制大专6个专业,在校生为2507名; 北校区历史 1958年,在吉林省农业厅和省人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吉林特产学院”于1958年初,将吉林省农业学校三年级在校学生中成绩优良的369名拨给吉林特产学院,作为一年级。校址为左家镇,设经济动物、药草栽培、果树园林四个专业,学制四年;1958年12月8日,举行了“吉林特产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1961年春,吉林省委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1966年初,吉林省委决定特产系从吉林农业大学分出,恢复吉林特产学院建制,与吉林特产研究所合并建党委。刚从吉林农业大学分出,文革开始,学校被迫停办。
1984年10月,筹备恢复吉林特产学院,定校名为“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为省属学校;1986年增设二年制专修班和三年制成人特产师资委托培养班,共招新生180人;4月2日,国家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视察学校并亲笔题写“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校名;1988年1月,在集安设立“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集安分校”,开设“药用植物”和“野生动物”两个专业,学制两年。
1990年增加中专办学层次,除大专招生外,还招中专生152名;垦来垦去民师班100名;1990年10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1118部队党委签订军校文明共建协议;1991年1月,原梨树农场职业高中民师班迁移到学校;1992年3月,学校与舒兰县吉舒镇人民政府签订科教兴农意向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农垦特产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1998年3月,学校两次与农业部签订师资班培训协议书,分别选派三名和两名学生分别到重点农业大学深造,为学校培养师资力量。1999年10月,学校向省委、农业厅呈请更改校名,由原来的“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年末,有在校生2670人(大专1487人,中专1183人);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左家特产生态观光园”和“吉林市生态教育基地”。 2003年,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吉函(2003)85号文件精神,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实体合并升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2004年3月27日,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在四川对全国升本学校进行评估,学校以全票通过升本院校,校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5月18日,教育部正式发函同意建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Ⅳ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有现代农业技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学、宠物养护与训练、园林工程技术、景观设计、建筑防火技术、智能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检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

2001年4月20日,长春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成立;2002年,长春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长春市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长春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4320人,在编教职工352人。

学校是长春长吉图职教集团的主办单位,实行集团化办学,由集团统筹规划,专业就业联动发展。学校先后与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轨道交通集团、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吉刚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金恒财务管理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建立了30余个实验班、定向班、理实一体班、冠名班、学徒班等,为学生终身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Ⅳ 长春农大怎么样

长春不错的本科学校 吉林省拍名在前5位的大学 也是吉林省老四样学校!
吉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坐落在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164公顷。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融农、理、工、医、文、管、法、教于一体的多学科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总建筑面积67.4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7961人,其中本专科生15935人,硕士研究生1268人,博士研究生126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达标双基实验室4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中心8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研究机构2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2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70余万册,电子图书5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7个;有多媒体教室41个,语音室8个,教学用计算机2683台,运动场馆面积71982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1635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38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有21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有吉林省高级专家7人;有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3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有9人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二、三层次;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有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有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有吉林省主讲教授2人,有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有长春市知名教授2人.

学校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设有农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药材学院、工程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筹建)、成人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另外在长春双阳区有一个二级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还设有军体教研部、研究生部和教育技术中心。共有52个本科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3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有国家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有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囊虫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吉林省畜牧业研究开发中心、长白山特产研究所、菌物研究所等24个研究机构。

建校58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九五”以来,学校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开放式办学,各项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学校教务处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了双丰收。200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并达到“优秀”标准。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星火计划先进集体,国家科技扶贫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连续两次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两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被评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吉林省高等院校与地方科技合作先进单位;被评为长春市文明单位标兵,连续6年获得“高校文明杯”竞赛优胜单位。学校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学求,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胡全德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目前,吉林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等农业院校。

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托自身条件和教学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高贡献率。“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8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9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5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2589篇,被SCI、EI、ISTP收录58篇,编写专着67部,主编教材72部。
学校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教改项目145项,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8篇;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41门。
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教学工作,从严治教,严谨治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中,共有224人次获得88项奖励。近年来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工作作风、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处于吉林省高校前列。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加拿大、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478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与管理骨干赴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交流会议234人次,对外交流日益加强,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重点高等农业学府,她是由北安农业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吉林特产学院等院校先后合并成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

黑龙江专科学校是1948年7月成立的黑龙江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校址克山西门外,1949年迁到北安北岗,1956年改建为北安农学院,4月30 日全院师生隆重召开农专改学院大会,热烈庆祝北安农学院的诞生。设有土化和农学两个系。

1956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全体职工集体转业到地方,改名为长春畜牧兽医大学,设有畜牧、兽医和军事兽医三个系。1957年10月28日高教部和农业部联合报请国务院批准将北安农学院调整给吉林省,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校,成立吉林农学院。并争取于1958年暑期进行迁校,1957年11月12日,国务院、中央高教部、农业部先后批复:“北安农学院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并,成立吉林省农学院。”1958年4月初,顺利完成了从北安到长春的迁校任务。

1957年8月,中央农垦部将长春畜牧兽医大学迁移交给吉林省领导。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也在酝酿将北安农学院调整给吉林省。基于这种情况,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于1956年4月组建的长春农学院筹备处暂时不招生,并向中央报告,请求将北安农学院拨给吉林省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

1958年9月,吉林省农业厅和教育厅决定并报经省人委批准,将长春农业机械化学校升格为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提高教学质量,1959年1月,经农业厅报请省人委批准,将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生产机械化系,并附农业机械化学校。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改为农机系。

196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又将农机系从农大分离出去,交由省农业机械局主管,该为长春农业机械学院。1961年3月,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决定将长春农业机械化学院再度并入吉林农业大学,该为吉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院。

吉林特产学院创建于1958年,校址在左家镇。1961年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吉林省省委对我省高等农业院校开始进行调整。1961年4月省委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1962年8月,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改为特产系。不久“文化大革命”即开始,吉林农业大学蒙受动乱迫害之苦。直到1978年3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吉林农业大学。

1978年6月学校开始全面回迁到现在的吉林农业大学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姚秋杰;校长:秦贵信。

Ⅵ 长春市浦田农业技术中等职业学校

没听过这个学校 啊!
如果你想求学,建议你去长春市农业学校,我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是国家公办的重点中职类学校,建议你去这里!

Ⅶ 长春科技学院怎么样

还不错,是二本大学。

长春科技学院在吉林是本科二批招生,可以说长春科技学院是二本大学。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长春科技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大学,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二本还是三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通常认为:长春科技学院是二本大学。

长春科技学院的发展:

1986年,学校筹建成立。

2000年,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成立。

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

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更名长春科技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长春科技学院

Ⅷ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离长春市中心多远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联盟街74号(吉林市九站)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离长春市中心大概有100多公里远。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素有雾凇之都美誉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建有九站和左家两个校区。学校是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
学校由原吉林省农业学校和原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吉林省农业学校前身为1907年(清光绪34年)创办的吉林中等农学堂。1953年定名为吉林省农业学校。2001年并入北华大学,成立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原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吉林特产学院。历经沧桑年代,数度迁址易名,2003年原吉林省农业学校(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实体并入原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新组建的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定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Ⅸ 长春排名前十的技校

长春技校排名:

1、长春市机械工业技术学校。

2、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3、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

4、长春幼儿师范学校。

5、长春市技师学院。

6、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

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简介

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由长春市第三中等专业学校、长春物业管理学校组建而成,坐落在长春职教园区,全新的数字化校园占地面积10.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有运动场馆、学生公寓,设有学习、餐饮、艺术、实训4个中心,共有38个实训室,可同时满足20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现有专任教师99人,“双师型”教师51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长春市机械工业技术学校

阅读全文

与长春农业技术学校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津杏花村汾酒怎么代理 浏览:535
如何查询浙江造价信息网里的信息 浏览:507
苹果快捷指令发信息为什么收不到 浏览:224
菜市场鸡档旁边可卖什么不影响 浏览:1047
延安葡萄酒代理有哪些 浏览:187
大润发生鲜区的定义指哪些产品 浏览:752
excel如何制作多项目数据图 浏览:469
宁德师范学院什么时候出录取信息 浏览:860
如何退出轻快司机程序 浏览:427
产品流光怎么拍 浏览:296
网站上上传的信息如何排序 浏览:354
学生登记表页面设置数据是多少 浏览:977
企业代理开户的银行卡怎么激活 浏览:875
长治有什么古玩市场 浏览:768
如何代理小黄车 浏览:169
冷门产品视频怎么拍摄 浏览:163
技术学院软件哪个好 浏览:296
离婚调解包括什么程序 浏览:390
目标点是输哪个数据 浏览:792
小程序访问权限在哪里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