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有知道的,5G标准是怎么来的,由谁制定的有知道的么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负责制定的。
2. 5g是第几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联通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相比于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更快的移动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客户体验的速率可以达到2Gbps,比如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需要几秒钟。
3. 5G标准有哪些
2018年6月14日,3GPP正式批准第五代移动通信(5G)独立组网标准冻结,这意味着5G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
本次确定的R15标准是第一阶段全功能版本,包括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两种,非独立组网标准已于2017年12月完成,2018年3月冻结,而此次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标志着5G第一版商用标准R15整体完成。
什么是5G第一阶段标准?离最终标准还有多久?
根据3GPP早先公布的5G网络标准制定过程,5G整个网络标准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启动R15为5G标准,2018年6月完成,该阶段完成独立组网的5G标准(SA),支持增强移动宽带和低时延高可靠物联网,完成网络接口协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阶段标准或者第一版标准。
而第二阶段启动R16为5G标准,预计2019年12月完成,该阶段将完成满足ITU(国际电信联盟)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标准。
目前3GPP正在讨论R16标准的内容,R16可以看作5G最终版本标准,等到它完成并冻结之后,5G才将实现全面商用,预计时间是2020年3月,那个时候形成的5G标准才是完整的5G标准。
4. 5G标准到底有几个
5G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只能从相关技术层面来判断。
1、idelink技术:
这是早已存在的设想,这项技术能让移动电话之间直接通信,类似于对讲机。Sidelink源于C-V2X标准,原本是为汽车之间的通信而开发的,未来有望应用于广泛的领域,比如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建筑物内的通信。
2、71GHz技术:
这是因应5G毫米波通信而提出的,同时比部分运营商正在测试的28MHz频段还要高,频谱资源更充沛一些。3GPP正在研究基于71GHz频谱的5G通信,来自美国的高通、英特尔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
3、Multi-SIM技术:
这项技术是针对eSIM技术的改进和升级。2018年,美国司法部对eSIM技术的使用启动了调查,尽管没有为此采取什么严厉的手段,但eSIM技术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却暴露在人们眼前。
改计划通过提高eSIM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目前可以插入多个SIM卡的手机往往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即一个SIM卡上来电会导致另一个SIM卡的活动中止,3GPP也计划对此提出改进方案。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Vivo在这项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4、基于卫星的5G服务:
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方案披露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表示正在研发类似计划。为此3GPP决定将非地面5G网络也纳入研究范畴,相关研究工作由来自中国台湾的MediaTek和欧洲卫星公司Eutelsat领导。
5、5G
Light技术:
该技术的目标是低功率广域网(LPAN),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很好的支持。比如NR-Light只占用10-20MHz的带宽,下行速率100MBs、上行速率50MBs,因此非常适合高端可穿戴设备、工业物联网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场景的应用。目前爱立信在3GPP中领导这项工作。
6、XR(混合现实):
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5G业务,3GPP的一些代表提议利用边缘云服务器来增强设备的处理能力,以更节能的方式提供低延迟、高质量的视觉效果,从而简化XR设备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来自美国的高通正在领导这项工作。
5. 5g三统一 统一的技术标准
法律分析:根据工信部的方案,我国的5G承载频段是Sub6GHz的中频,也涵盖在此次标准范围内。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正式宣布规划3300-3600MHz、4800-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3300-3400MHz频段原则上限室内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第十八条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非歧视和透明化的原则,制定包括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非捆绑网络元素目录等内容的互联规程。互联规程应当报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该互联规程对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互通活动具有约束力。
6. 5G的国际标准有哪些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5G。
5G 目前的达成一致的国际标准是,5G NR信道编码标准,即eMBB场景标准,高通主导的LDPC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数据信道,华为主导的Polar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控制信道。
其他两大场景的信道编码标准尚未制定。
电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定义的5G 3大应用场景
1.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又分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 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信道;
2.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3.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如无人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