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类应该怎样更好的运用科学技术
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具有坚实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其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实现新旧动能顺利转换。
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生产等;发展第一产业中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企业等。要汇聚高质量发展人才。
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为他们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要构建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把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1)什么是科学技术的新动能扩展阅读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因历史时期而不同,从技术领先到科学领先发展,从技术与科学分离到科学与技术精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加使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开发之间的时间缩短,尤其系统科学的诞生,导致了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从科技到产业化的迅速转化。
而系统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之间偶合,将迅速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应用,从而导致个体化医学、转化医学与医疗工程化系统的生物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凸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㈡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了一批创新成果,如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等。
2、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电路实现14纳米工艺产业化,5G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全面推进。
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3、科技创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4、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科技部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基础性的科技制度建立起来,打通了科技、金融、产业和成果转化的通道。
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
5、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领域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与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对话,围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深化研发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