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刘强东的京东之所以成功有那些关键因素
主要还是搞好自营产品的售后,直接和厂家接驳,保证正品,让人买得放心
并不是走淘宝那样廉价但售后堪忧,假货充斥的路线
然后再逐渐让第三方卖家加盟这个平台
包括后面的自建物流,也是为了提高服务
京东是在产品,服务和价格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价格低于实体店,服务和品质又高于其他电商
早在2007年,刘强东就意识到,自建物流是未来互联网经济重要的一步路。所以哪怕自建物流需要的成本巨大,是当时的刘强东无法承受的,他也力排众议的去做了。我觉得京东物流现在的成功,离不开刘强东早些年的眼光和格局。而一些融资的合作伙伴当然也给了刘强东不少支持,我只能说他们对市场太敏感,太专业了。没有人会这样孤注一掷,但凡有勇气去做的,现在都成功了。
Ⅱ 如何评价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
1992年,刘强东的高考成绩下来了,704分,北大和清华随便挑。但他放弃了,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北京人大。因为他的高中老师戚佰强说,上人大能当官,可以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刘强东把500块钱缝在了内裤里,背了三包行李和76个茶叶蛋,来到了人大社会学系。
在人大时,刘强东的当官梦还没实现,现实先给了他重重一击。他们宿舍的老大,追求一个92级英语系女生,结果女生说,你们社会学系的以后连工作都找不着,还是算了吧。刘强东害怕了,刘家还指着我传宗接待,找不着对象怎么能行呢?我必须学一份高深的技术,酷炫一点儿,刘强东选择了学习计算机。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很英明的,那个年代,会计算机技术的,都是妥妥地高富帅。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同学,就是因为会修电脑,修得了和姑娘共枕眠的机会。刘强东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程序员。生意简直好到爆炸,给土木研究所编一套系统,一个月能赚5万块钱,因为那年代懂编程的,实在太少了。
大三的时候,刘强东花26000买了个大哥大,也不敢当着同学的面打,就偷偷跑进小树林里打电话联系生意。去饭店吃饭的时候,还特意摆在桌子上显眼的位置,就为了显摆,等着看别人羡慕的样子,有一种暴发户的心态。
大四的时候,刘强东的外婆生了重病,他想通过创业,多挣一些钱,让外婆能用好一点儿的药。刘强东手里有20多万,就想着开一家饭馆。人大西门有家餐馆特别红火,有次贴出了一张告示:因生意太好,要去西北开更大的餐馆,这家餐馆转让。刘强东就去询价,老板开价24万。刘强东天真地以为,自己出价24万,餐馆和地自己就买下来了,觉得挺划算。
刘强东第二天就背着一书包现金去了,说我要盘下这个餐馆,当场就把老板给震了,说你不还价吗?刘强东耍酷说,我看上的东西,不用还价。刘强东接手以后,想着对员工好一些,自己的生意能好做点儿。于是他给17个员工,每人发了一块卡西欧的手表。还给大厨涨了70%的工资。
经营了半年之后,餐馆一直赔钱,刘强东在外面死命赚钱,都堵不上餐馆的窟窿。更要命的是,房东过来收租了。刘强东傻了,这不是我买断了吗?房东乐坏了,拿合同给他看,说你只有经营权。刘强东一看又要交两年的房租,实在赔不起了,就打算不干了。有个伙计实在看不下去,告诉他,刘老板,大厨和服务员谈上恋爱了,老贪污你的钱,你琢磨能好吗?
刘强东从餐馆出来后,背上了16万的债,伤透了心,就跑去了一家叫日宝来福的日企打工。在那当库管。刘强东盘库时,说纸的误差是13张。日本人说,我们这没有误差,这就叫错误,刘强东发现人家真严谨。刘强东当库管时,可以看到公司的整个信息系统,发现人们管理的真严密,根本不给员工犯错的机会。刘强东才明白,自己的餐馆亏损不是没道理的,管理太粗了。
刘强东白天打工,晚上给人编程,干了一年多,就还清了16万的欠款。他就辞职了,打算去中关村创业。刘强东在海开市场租了一个柜台,卖多媒体产品,一开始没有客户,他就去底下发传单。刘强东当时的女朋友龚小京,特别看不起他,觉得人大的毕业生干这个太丢人了。
当时的中关村风气不好,老板天天教员工怎么骗顾客多掏钱。刘强东觉得骗顾客不长远,他坚持明码标价,一套系统别人卖5万,他就标18888元,也坚持开发票。开始的时候顾客不买账,但后来发现他卖的价格挺合理,就又回来买。
刘强东慢慢地发现,买多媒体设备的,大多是40多岁的的县城婚纱影楼老板。他们买了录像转VCD的系统,根本不会用。想学也没地方学,中关村的生意火爆异常,商贩们挣钱还来不及,根本顾不上教他们。刘强东就推出了一个服务,培训顾客用,2000块钱包教包会。顾客们口口相传,刘强东的生意越做越好,连续加班了3个月,一年就挣了十几万。
2001年的时候,刘强东卖刻录机赚得盆满钵满,垄断了大概60%的市场份额。没想到招来了供货商的妒忌,台湾铼德厂的公子哥,一看刘强东从我们这进货,还这么挣钱,我要自己干的话,一定可以超过他。公子哥说我有500万美元,刘强东那个小破公司才有多少钱,耗也耗死他。公子哥开始和刘强东打价格战,扬言永远比京东便宜50块钱,京东卖50块,我们就白送。
刻录机的进价是每台2700块,公子哥上来就标价2650元,刘强东不甘示弱标2600元。刘强东想了一个损招,派人去公子哥那里进货,这样自己的成本价就低了,卖一台只赔50块。一直降降降,刘强东降到了1750元每台,公子哥降到了1700元每台,卖一台刻录机赔一千多。
最后公子哥卖了1500台刻录机,再加上别的产品,赔了几百万,实在赔不起了,就撤出了市场。刘强东心有余悸,想着这次要是厂商断供自己就完了,就决定从批发转型成了零售,手里有客户可以减少厂商的制约。刘强东开始开分店,2003年的时候就有了12家门店,遍布全国,刘强东很兴奋,要干成IT届的苏宁。
紧接着,非典来了,全国都不让做生意了,刘强东只能关门。但是门脸、库房的租金,工人的工资,可是一分钱都不少,刘强东算了算账,公司再撑6个月就要倒闭了。有人提议,我们可以在网上卖。就这样,连QQ都没有的刘强东,想着试试做线上。在各大论坛开始发帖卖东西,发了就被封号,封了再发,坚持了三天没效果,刘强东都想放弃了。
这时,CD best 中华光驱网的版主任我行,看到了这个帖子,就跟帖说:京东多媒体我知道,没卖过假光盘。还把这个帖子置顶了,一下给刘强东带来了21个客户。刘强东一琢磨,在网上卖东西这条路我看行啊。非典过去以后,刘强东就想着把店关了,全面转型线上。员工们都觉得,老板疯了,放着好好的连锁店的钱不挣,搞什么幺蛾子网上商店。员工们相继离职,一共30个人,走了五分之一,每走一个,刘强东就和员工们抱头痛哭一次。
刘强东刚开始做京东网站时,就睡在办公室里。买了一个老式的闹钟,响起来震天响,地板都跟着动。刘强东睡两个小时就爬起来一次,回顾客的帖子。把顾客都干懵了,刘强东到底睡不睡觉啊,怎么24小时服务呢?通过这样玩命干,刘强东的电商模式基本跑通了。
2005年,刘强东打算在网上卖笔记本,可是笔记本属于贵重物品,人们都担心被快递摔坏了。刘强东就从库房里,找了一个身高180,体重180的胖子。让他跳起来,再坐到笔记本的包裹上,连续坐了三次,然后打开包裹,笔记本电脑毫发无损。刘强东把这个过程拍成了视频,命名为京东小胖虐待笔记本电脑,在网上传疯了。人们开始渐渐地相信,网上买电子产品也是靠谱的。
2006年的时候,京东的销售额突破 了8000万,刘强东很高兴。但是很快就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扩充品类以后,钱不够花了。刘强东向银行贷款,人家也不贷给他,感觉马上就要山穷水尽了。这时,突然有个叫岳勇的人,在京东BBS上留言说,老刘,我对你的服务很满意,有没有考虑过找VC?刘强东问,啥叫VC?我多少年不吃维生素片了。岳勇说风险投资,刘强东在这才知道原来有风险投资。
岳勇给刘强东介绍了一只北京风投基金,给了他200万投资。刘强东很高兴,拿着这钱租了库房上了货,结果年底的时候,基金公司周转不开了,让他还200万。刘强东没办法,又找到了岳勇,岳勇给刘强东介绍了今日资本的徐新。
刘强东把京东的经营模式和徐新一聊,徐新兴奋极了,说200万我替你还了,你现在去跟我见我的两个合伙人,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坐飞机去。刘强东说,我没坐过飞机,我不愿意花钱坐飞机。于是,徐新给他买了张机票。
徐新的合伙人一看京东增长的这么快,立刻决定投资,给刘强东投了1000万美金,占40%的股份。刘强东很高兴,没想到京东这么值钱。刘强东还问徐新,Cancy,我北京只有一套房子,要是把钱赔光了,我无论如何也还不起你。徐新说没事,我们就是风险投资,赔钱了也不会找你要的。刘强东心想,怎么还有这么傻的人?
徐新还和刘强东签了一个对赌协议,5年以后销售额要达到10个亿。刘强东一看,这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但还要装作很痛苦的样子,这有点儿难度,不过也不是不行,我签了。签融资合同前,刘强东和上家投资商还签了个保密协议,徐新要求看看,万一暴雷怎么办。刘强东很强硬,就是不给看,两边僵持了一星期。最后,徐新妥协了,让律师代自己看了看。
刘强东拿到融资以后,又决定自建物流,因为他发现,用户的东西总被快递摔坏,体验非常不好。自建物流很烧钱,不到一年,1000万的融资就花光了。正好赶上了金融危机,刘强东见了42个投资人,嗓子都说哑了,也没拉来投资。想到多年的心血可能功亏一篑,刘强东额前的头发一夜变白。
徐新给刘强东介绍了一家基金机构,本来都说好要投了,签合同的时候又问能不能便宜点?徐新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呢?我们都说好了,握过手了,就没他合作。徐新又帮刘强东找到了自己的前老板梁伯韬,梁伯韬联合几个人给刘强东投了2100万美元,终于扛过了这次危机。
刘强东经历这件事后,吓怕了,账上一定有钱,不能再等到没钱时再去融资。刘强东后来又找了自己人大的师兄高瓴资本的张磊,想要7500万美金。张磊说不行,要投就投3亿美金,否则一分不投。张磊认为,刘强东完全没有想象到,他做的物流模式的难度,要想把物流模式跑通,最少需要3亿美金。最后经过协商,刘强东拿了2.65亿美金的投资,继续扩建物流。
经过几年的鏖战,京东于2015年上市,投资人们的钱翻了几倍,刘强东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京东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Ⅲ 刘强东紧抓数字化,推动京东形成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在数字化经济勃兴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在新零售模式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通过数字化赋能供应链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刘强东作为京东的关键领导者,敏锐的抓住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机遇,推动京东进一步形成闭环的“零”供应链管理模式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解决新零售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新零售依托信息技术智能化,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结合线上、线下销售,通过物流的配合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相较传统零售而言,新零售更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生发展。刘强东为了更好地保障新零售,通过构建信息库,对商圈的消费者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准确地预测出顾客的需求,从而通过物流系统有计划地运送商品,实现商品从工厂直接到仓库、从仓库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以确保整个运送距离是最短的,运送效率是最高的,运送成本也是最低的。
以2020 年的“双 11”为例,作为疫情暴发后的最大规模电商购物狂欢节,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位于中国最北端一位的消费者在双十一零点刚过就收到了在京东平台预定的商品,此时距离客户支付完尾款仅仅过去6分钟,进一步彰显了京东在物流领域的领先地位。
刘强东以信息预测和反馈的基础,推动京东实施了预售前置的模式,在消费者有意向购买和支付定金时就开始调货,在支付尾款之前就将商品送抵离消费者所在地最近的仓库,尾款支付后快递员立即送完“最后一公里”,不仅解决了物流配送慢的问题,同时通过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整个物流行业的智能化,为消费者的需求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紧抓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刘强东也不忘后生。目前,京东80 后管理者占比已达到91%,正在成为京东集团的中坚力量,不仅帮助新一代年轻领军人才快速成长,更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释放新的活力。
Ⅳ 刘强东个人简历
刘强东,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74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同年9月至1998年5月于日资企业深圳日宝来福公司北京分公司任经销商专管。
1998年6月18日,于北京中关村凭借12000元的初始资金租下柜台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创办京东公司并担任总经理。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
在他的带领下,京东已发展成为涵盖电商、金融、物流三大业务板块的集团公司,拥有超过17万名正式员工,并于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2018年7月,京东第三次入榜《财富》全球500强,位列第181位,在全球仅次于亚马逊和Alphabet,位列互联网企业第三。
刘强东先生对互联网产业及技术的发展具有深刻且前瞻的理解,同时具备开阔的战略眼光和格局。他始终致力于采用互联网手段来降低传统行业成本、提升商业效率并改善用户体验。创新性地采用自建物流方式开展电子商务,始终坚持正品行货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地同侵权和仿冒行为做斗争,这也帮助京东赢得了超过三亿中产用户和十多万家顶级合作品牌的信任与支持。
刘强东先生带领京东集团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在促进就业、提升社会效率、反哺实体经济等方面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公信力。
2015年,刘强东先生入选《财富》“全球50位最伟大的领导者”,2017年刘强东先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4)刘强东强调的技术是什么扩展阅读
个人获奖
2018年10月,刘强东以7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24位。
▪2017 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2016年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2015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授予“年度先生”
▪ 2015 由《公益时报》发起的2015年中国慈善榜 “十大慈善家”
▪ 2015 《财富》杂志“全球50位最伟大的领导者”
▪ 2015 《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第11位
▪ 2015 入围由人民网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年度人物
▪ 2015 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9位
▪ 2014 由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榜》第9位,成为前十榜单中最年轻的个人入选者
▪ 2014 《财富》(中文版)公布“201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第7位
▪ 2014 《财富》(中文版) “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榜首
▪ 2013 《财富》(中文版) “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榜首
▪ 2012 《财富》(中文版) “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榜首
▪ 2012 《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第21位
▪ 2012 由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少壮派富豪榜》 第8位 (获奖)
▪ 2012 《财富》杂志“亚洲25位最热门商界人士” (获奖)
▪ 2011 由凤凰网、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办的年度华人经济领袖盛典“2011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 2011 12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2011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2010 由《IT经理世界》主办的“十年技术领袖、十年创新企业、十年新经济风云人物”“未来十年新经济人物”
▪ 2009 《创业邦》“2009中国杰出创业人物25”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