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怎么利用缠论技术解套降低成本

怎么利用缠论技术解套降低成本

发布时间:2023-01-01 10:52:39

‘壹’ 如何学习缠论

虽然没有人可以给出最准确的答案,但是过来之人还是可以分享一下学习的经验,如果你学术不高,也就是里面很多专业的东西不懂话,就需要先多读缠论,熟读缠论,然后再通过市场操作经验来集合缠论运用,下一步就是理解缠论里面重要理论能够在市场上得到验证运用,当你学完里面所有理论而且懂得运用其实你只是走了一小步,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市场上锻炼自己的眼脑手同步,像缠所说的一样手起刀落,这速度不能有半点怠慢,市场是不是死的,下面面对的就是成功在像你招手,很显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就像你懂1+1就当自己是数学家一样能行吗。一二三类买卖点是缠论所说的股票里面最基本的构造,这三类买卖点要先搞明白,然后就是均线中枢线段结合起来运用(威力确实很大,而且是学无止境)最后再说句就是想急发财做暴发户,这样一个形态就已经宣告你注定会走向死亡一面,因为这和你发不发财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缠说的0风险应该是0成本假如市场从现在开始下跌十年发财的心态足以回了你一生,所以在技术没有绝对把握前都应该多练少投资,投进去的钱要不能伤骨的,皮外伤可以治的),技术在里面绝对是可靠的,不能有怀疑,事在人为,特级教师教出来学生不一定都是高材生学生,这里面学到的不一定就是股票,也许你还能领悟到更多东西

‘贰’ 缠论的核心和精髓

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

缠论的核心就是几个结合律。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

缠论的精髓在于“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
1、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K线处理已经足够。
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
3、走势结合律。以上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A0=f1(B)。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An=f2(An-1)。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f2。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操作,归根结底就是买点买、卖点卖。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而实际上用目测就可以,不用这么复杂。

例如:一个5分钟中枢,只要3个1分钟走势类型有重合就可以。

关于走势中枢的类型分为:1、中枢形成;2、中枢延伸(震荡);3、中枢新生;4、中枢扩展

简言之:
1、中枢形成: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
2、中枢延伸: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延伸不能超过9个次级别,否则就变成更大级别的;
3、中枢新生:即形成趋势;
4、中枢扩展: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超过9段就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

注意:
1、要构成大级别的中枢,首先要有波动,没波动就不存在扩展、延伸的问题。
2、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走势中枢换言之: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一般来说,对实际操作,都把这最低的不可分解级别设定为1分钟或5分钟线,当然,也可以设定为1秒种线,但这都没有太大区别。

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注意,趋势中的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

(二)、走势类型

分清“走势类型”是缠论分析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分析的基础。

走势,在缠师的分笔分段规范下有了不同级别的分类,即“趋势与盘整”,(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盘整,不同于传统上的泛指而是有着严格定义的。至少二个“中枢”以上的走势才可能形成趋势;只有一个“中枢”则定义为盘整,只要每次的次级别走势类型回到中枢,不管幅度多大均视为“盘整”走势。所以,盘整的涨跌幅不见的就比趋势小。这必须明白。

走势类型是有级别的,一般地,把软件中模本设定的1F、5F、 30F、 日、周、季、月、年周期拟定为对应的上下级别关系,但实际未必如此。严格意义的对应级别关系是从“分笔成交”递归上来的,但这样很累也没有必要,还是用最简便地运用软件设定的周期。依照“本级别走势类型至少由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这个先决条件,我们可以把分笔分段公式给定的笔,段进行人工纠正,有时,5F与30F不一定上下对应,反而5F与15F对应,那么就用后一个。关键是15F 30F那个更早更直观地结束前一走势类型,更有利于对当下走势的判断。

缠论的精髓是“走势终完美”有二方面的含义:
1、无论是上涨下跌或盘整走势终究要走完。
2、上涨的结束必然是下跌的开始。这就有了很大的启发:当下跌的走势类型结束点也就是最佳的买入点,缠称之为“第一买点!”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判断前一下跌走势的结束?

缠师用标准化的公式引导我们分析:趋势a+A+b+B+c,盘整a+A+b.同向bc段的背驰力度与同向ab段的背驰力度是判断走势类型结束的惟一依据。因为有了AB中枢,才有了判断走势的方向。而“走势中枢”的定义为:由至少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有重叠的部分构成。

一般地,一笔日线总能在30F上走出三笔,若不能则可依黄白线是否穿O轴重新划出三笔。

(三)、级别

缠论的精妙在于级别。级别在现实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都是可以进行完全分类操作的。即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级别来进行有利可图的交易,也可以游走于各个走势级别之间,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操作。

“级别”往往是初学习缠论的人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许多对缠论有怀疑的人,其实就是忘了或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人,但这个问题却是最关键、最致命的问题。为所谓没有级别,没有方向,大级别(年线、周线、日线)就是大方向,小级别(60F、30F、15F、5F)就是局部、细节,是小的方向。大级别走好向上时,小级别的波动就可以用震荡、洗筹来处理,此时必然的选择是持股为主,如果技术可以,就用小级别的买卖点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如果技术不行,就只能安心持股,否则用小级别的买卖点就有丢失筹码的风险,等待大级别卖点的到来。卖掉之后,耐心持币,不小级别的波动而心动,等待大级别的买点到来,如此循环,没有另外。

“级别”是由资金量,性格,系统风险所决定,缠师认为级别如几何的公理,是无须定义的。事实上,级别无处不在,级别的本质是规模大小,质量差异,100万与1万除了规模区分外,还在于介入的周期不同。1万可能在1F级别上自由出入,而100万肯定要考虑至少日线“底分型”成立,趋势明朗才可以介入。

走势类型有级别,背驰有级别,资金量有级别,操作有级别,买入与卖出也有级别区别。通俗地理解,级别应当是“分类后的再分类”,分类的思想贯穿缠论的整个过程,是缠论的灵魂所在。缠师曾说过,许多人迷恋于那种上帝式臆想的理论,却不知最简单的分类才是最大的真理。能够科学地完全地分类的理论肯定是完备的理论。

可以粗略在把1F、5F、 30F、 日、周、季、月、年周期当成级别的升级,但前面说过,也应刻板的对应,其实有时15F、60F是很好的辅助判断。缠师一再告诫炒股在杜绝“一根筋”思维。

‘叁’ 什么是缠论技术

小范围说缠论是一种有关股票,期货等走势分析的技术理论;大范围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哲学理念。
缠论的技术,来源于涨和跌形成的趋势和盘整的自同构性结构的可复制性,一句话,缠论,就是不同级别的趋势和盘整!而其他诸如中枢,级别,背驰,买卖点,走势分解之类的,都来源于这个。
缠论基本原理:
1.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2.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论走势分解定理:
1.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2.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这和“轮中之轮”的概念,有类似地方。缠论理念核心思想:“走势必完美”。缠论的具体操作技术在完全分类的基础上,围绕某级别中枢所采取的各种操作。
(3)怎么利用缠论技术解套降低成本扩展阅读
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介:
1.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在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犹如行船、犹如开车,以不同挡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理论成立的前提。
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肆’ 用缠论如何做交易

前两章分别给大家简介了缠论和介绍了缠论中的名词、定义等,本章开始,将正式开始缠论的学习。

本文会穿插缠论的定义、定理讲解。

现在我们从头开始,捋清楚缠论的思路。

一、了解缠论买点100%正确的绝对性。

三类买卖点100%正确的理论依据——走势必完美。

走势分为上涨、下跌和中枢。走势必完美,就是说任何一种走势必将终结。没有哪种走势是不结束的(反证法可以证明)。一种走势结束之后,必然会转换为另一种走势。那么如何保证买的票100%涨,就是买一个下跌走势结束的票。这就是缠论买点的全部依据。

缠论的三类买点,都是在下跌过程中出现,本质都可以归结为是第一类买点,也就是下跌趋势结束后的那个买点,这点缠师也说到过。

如何判断,下跌走势结束呢?缠师用到了背驰的概念。当背驰发生时,说明下跌趋势减弱,下跌走势即将走完,可能转换为中枢或者上涨。无论是哪种,必然会赚钱。这样买点就有了100%正确性。

所以缠论的买点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两点:确认是在下跌状态和寻找背驰。没错,理论上,你只需要找到下跌并且背驰的地方,就一定是可能赚钱的!你甚至可以做个高频交易,只要背驰点介入,拉升背驰的时候卖出,反复做一定能赚到。但是在实战中,很难真的这样,因为会出现背了又背的情况。比如你看到背驰的时候,如果是新手可能会考虑马上介入,但是往往就会出现,买了以后继续跌,或者即使反弹,但反弹幅度甚至不够手续费的情况。

比如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圆圈中是下跌+背驰的点。而且从图形来看,你在这个点买入,无论如何是不会亏钱的。因为之后确实有个高点出现了。

但是这个幅度涨的太少了,而且没过多久,又迎来了下跌。

所以在这个点买入的话,极大的可能是,你既无法买到那个最低的点,还因为反弹的级别不够,继续持有,然后被动亏损出局的情况。

那么此时唯一的方式,就是扩大操作级别。扩大操作级别,本质是对操作的优化,其实也是缠论中大部分在阐述的东西。网上有许多优化操作的方式,我看了以后,认为总结下来,精髓都是扩大操作级别,大同小异。

要扩大级别,就得先确定级别。

卖点反之。为简便起见,下文中均以买点举例。

二、确定操作级别。

有的人可能觉得,确认在下跌状态,还不简单吗。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的确,确认下跌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缠师也对下跌有过定义,即高点更低,低点也更低。

但是,下跌这个状态,在不同的时间级别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在日K图里一分钟的下跌,放在年K图里可能就是个盘整的状态。所以当你用不同时间级别去看的时候,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要确认到底在什么走势中,必须要先确定时间级别。这个时间级别可以随意假定,以你的操作周期为准。你可以以1分钟为操作周期,也可以以5分钟或者30分钟为操作周期。

但是缠论一般不主张用1分钟的走势来操作,因为时间太短,一个乌龙指就足以影响走势的结构,虽然周期越短,走势越精细,但是结构也会越不稳定。

确定了时间级别以后,还得再确定下跌走势中至少存在两个中枢,因为任何完成的走势里都至少包含两个中枢。至少得等同级别两个中枢出现后,才能确定完成。如果没能等到中枢出现,下跌就结束了,那只不过是之前级别走势的一种拓展。放到大级别中,最多也不过就是盘整背驰。其技术含义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往往会拉回到中枢中。

如果你是奔着只操作该级别的一类买点去的,从操作上来说,这里没有出现该级别一类买点,你就只能不操作。但在这个点做个次级别的一买操作,是完全可以的,尤其股价位置整体在低位会比较安全,并且完全可能演化为底部低点。但如果在高位,风险就比较大了。用缠师的话说,属于刀口舔血行为。

还是以刚才那个图为例。我们看看这个图之后的走势是怎么样的。

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来看,之前为一买的点,现在来看甚至连类一买都不是。不过是中枢里面的一个低点而已。这个背驰将下跌走势,转换为了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

可能有的人就会说了,那我事前不可能知道这个买点会扩展成一个大中枢啊,万一就真的反弹了呢?

当然不可能知道。有这种思想的人,多数还是抱着预测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之前也说了,缠论不是预测,不是先验理论,而是应对,是后验理论。这里究竟怎么操作,完全是看个人的习惯,如果你要奔着小级别的一买去,那么买入以后看到背驰后发觉反弹力度不够,就应该考虑卖掉。应该按照如下操作。

这种操作在缠论里是允许的。缠师自己也提到过:

第一类买点介入后,如果碰到的是中枢,就先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部分退出。因为有可能碰到中枢结束后下跌的情况,为什么不全部退出,因为之后仍然可能遇到上涨。在结果出来前,可以在中枢中做T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如果是小资金,甚至可以在遇到中枢后完全退出,一点时间不浪费。

缠师确实对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精确分类,并给出了相关的操作指导。

但是经验稍微丰富点的,大概率就会因为觉得这个低点相比高点的跌幅有点少,会选择继续等待,等待走势是否能够有更深的跌幅再决定。如果没有等到,万一在这个小级别的点真的发生V字反转,那这些老手也就只能选择错过。

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而不是对错问题。

缠师也表达过,熟练的人,一看图就知道能不能搞。

打开日线图,1 秒钟如果还看不明白一只股票大的走势,那就是慢的了。基本上说,如果图看多了,成了机械反应了,一看到可搞的图,就如同看到可搞的面首一样。一见钟情,科学研究说大概不需要 1 秒,股票如同面首,如果不能 1 秒之内一见钟情,估计这股票也和你没什么缘分,最多就是有缘无分空折腾了。

所以一个股票在更长的时间内能不能搞,其实是需要通过经验判断的。需要多看图多总结。就像面对一个喜欢的人,就是一见钟情,不需要太多大道理。

相信写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缠论跟其它的模式并无本质不同。好的机会同样也是需要等待的。如果你想要赔率大的机会,就更得等待了。这个等待不仅仅是指为了好的机会你得等待,还说的是,即使你在一买处买入了股票,你得拿的住。等到它突破三买真正迎来主升浪的一天。当然缠师并不主张小资金这么做。

另外,一买信号出现的频率怎么样,这是高度不确定的。你甚至可能等不到某个股票的一买了。好在缠论的特点就是不涉及选股,理论上你完全可以每天寻找不同的图,总有符合要求的。股票不够就去找期货,甚至可以找比特币,以及其它任何一个市场。

一个高赔率的交易机会,本就是很少的。如果你想要抓住这种机会,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降低交易频率。当然对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来说,是很难做到长期不交易的,那么就必须要有所取舍,做到平衡。这就是每个人在操作细节上的问题了。

另外再说一个问题,如果你要把时间级别扩大,那能让你拿的住的,究竟是什么,不就是基本面了吗?说到底,最后还不是又回到了同样的问题?

不过缠师也提到了,一般而言,在第二个中枢之后发生背驰的行为,特别在日线级别上的,占了90%以上。4、5个中枢后才出现背驰的,非常罕见。

所以要确定下跌结束,就是要解决中枢的问题,这也是缠论的核心问题。确定中枢的意义在于确定自己的位置,中枢就像一个参照系,至少让你知道自己在中枢的哪个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自己的操作原则。

三、画线——处理数据的方式。

刚提到了,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得扩大级别。首先你得确定一个级别更高的中枢才可以。这个时候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那些分析缠论的人用到的画线了。

画线的目的是为了用缠论处理复杂的数据,简化图形,确定中枢的位置。

处理数据需要用到顶分型、笔、线段的概念。这些在第二篇学习笔记中有提到。这里就不再对这些基础概念进行复述了,正是因为概念过于庞杂,所以才专门用了一章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

顶分型、笔和线段的概念,类似于修房子时的一砖一瓦,你得有这些一砖一瓦,才能盖起大楼。

确定了线段以后,就可以确定中枢了。3根有重叠的线段就可以构成一个中枢。中枢级别越大,你的观察级别也就越高,机会的酝酿也就越大。

四、寻找背驰。

确定了下跌和相应的级别,那现在就得去找背驰了。关于背驰的判断标准和定义,这里不再赘述。简单来说,背驰表示的意思就是,趋势还在,但是力度变小了。如果拿物理学的概念来表示,就是说,速度在变小,加速度变为负,但是距离s还在变大。

在理论中,利用区间套的原理,是可以精确的找到下跌中的最后一笔交易的。但是在操作中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么精确,也无需做到这么精确。

缠论对背驰是有精确定义的,就是长短均线的相交面积。如果面积相比上个面积变小,那么就是背驰。但是这个方法有个缺点,那就是要等长短均线相交以后才能确定,此时背驰已经发生了。

有几种其它的方法可以替代:

1、在次级别走势中,找到背驰点来判断。如你的操作级别是5分钟的,如果5分钟要背驰,必先发生1分钟背驰,在1分钟背驰处买入就行。这种方法和真正的低点没有太大的距离。但是缺点是,最后很容易会把5分钟交易成1分钟级别,从而失去了大级别的利润。

2、用趋势平均力度去抓住背驰。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 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低部马上形成。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缺陷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

3、于是缠师用了一个简单的缠中说缠的 MACD 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 0 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 0 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当然这个定律应用是有条件的。而且我认为这个条件还比较严格。

用 MACD 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 A、B、C 段。

用 MACD 判断背驰的前提是, A、 B、 C 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 A 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 B 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 MACD 的黄白线(也就是 DIFF 和 DEA)回拉到 0 轴附近。而 C 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 MACD 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 A 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这里要注意:

1、B 的中枢级别比 A、C 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 A、B、C 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

2、A 段之前,一定是和 B 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 A 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其实背驰的确定方式有很多种,在缠论中,缠师用到的是价格和时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很多人用到的是价和量的关系。这些都无所谓,属于优化操作的问题。每个人就不一样了。

确定了下跌、确定了背驰,还确定了相关的原则。相信你已经明白缠论的基本操作思路了。剩下的就是不断精进了。

以三买为例,用一幅图,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不断优化自己的操作,和不断精进的问题了。这世界上模式非常的多,缠论只是其中一个。打板这种模式,光是一个打首板,就有无数多的东西值得你深究。可以是打图形,可以是打题材,可以打龙头,可以打跟风。看分时、看压力位、看基本面,各种都有。想要赚钱,而且还要稳定赚钱,就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五、关于止损。

这个也属于优化操作的问题。最后提一下优化操作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止损。诚然,在缠论里,是没有止损这个概念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止损。

其实缠论中,缠师虽没有直接说止损的问题,但是还是隐晦的承认了应该止损。他用的是另一个词,就是退出。其实也暗含了止损的意思。用缠师的话来说,就是只有能搞和不能搞,不能搞的票,你就只能退,跟成本无关。并且在文中提到,某些票等到第三类卖点就晚了,市场已经出现了无数的卖点了。实则也还是包含了止损的思想。

我们还是以最初的图形为例,将走势拉长一点。如果你是在第1个圆圈处,奔着一买的目的去,在2处你没跑,从这个小级别来说,你已经错过了该级别的买点2了。此时市场给了你一个机会3,但是你还是没跑,你想等3买,这也是没错的。但是3之后的走势,破了中枢,3买构建失败,证明继续持有的目的已经不在了,那就应该走了。至于是亏是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本已经发生,这就不是考虑在内的了,而应该考虑,你已经该走了。

下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得多耐心等待,小机会要懂得忍住不动。除非你有技术之外的因素来确定反弹力度。比如基本面、比如你知道某个大资金要买,等等。这样可以加大成功概率。

写到这里,也比较累了。我相信真正有耐心看完的必然是少数。缠论的原理并不复杂。我之所以想用一篇篇的文章来阐述,是因为我想用这种方式逼自己把缠论捋顺,某种意义上,也是“利己”的成分更多。我在写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什么逻辑和概念不清晰的地方,我会弄清楚再继续往下写。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确实把很多东西都想通了。

阅读全文

与怎么利用缠论技术解套降低成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语言如何查找源程序 浏览:373
吉客优品代理怎么做 浏览:967
plc程序sftl什么意思 浏览:763
标普技术进展如何 浏览:356
代理服务行业的账怎么做 浏览:53
欧盟农产品标准怎么查看 浏览:854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实质性程序 浏览:123
短期交易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64
客房入住信息多久消失 浏览:510
别人问我产品真假怎么回答 浏览:545
怎么做代理油漆 浏览:632
彩妆属于什么产品大类 浏览:281
泉州货运代理进口食品价格多少 浏览:71
头条为什么没有房产信息 浏览:59
qq飞车手游赛车数据怎么查看 浏览:676
二手房交易后银行多久清算 浏览:528
义乌外企税务代理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801
宁夏资质化工产品有哪些 浏览:836
纳米技术与技术的简称是什么 浏览:987
汽修厂如何做代理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