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技术师范学院是什么斗地主

技术师范学院是什么斗地主

发布时间:2022-12-29 23:12:04

⑴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哪个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在长春市宽城区,具体地址在吉林省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该校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简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0年8月,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并入学校。

办学60年来,几代工师人秉持“笃学、敬业、求是、创新”校训精神和“精益求精、崇师尚学”工师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经历了艰苦创业、探索特色、加快建设、内涵发展等发展阶段,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显,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是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学校,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

服务职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职教师资教育为核心功能,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职技高师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术教育“三位一体”,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双重支撑”的办学格局。在办学属性上,坚持应用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三性”统一;在办学特色上,突出职业师范教育特色;在内涵及载体建设上,始终致力于职教师资培养、职教师资培训、职教科学研究、职教信息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在服务职教全局上,注重发挥职教师资保障、职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示范和职教文化建设四大母机功能。

办学条件优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现有凯旋校区、长德校区、高新校区和泰来校区四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757.84万元。现有在校学生15497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2837人,成人本专科生2660人。设有17个学院,1个教研部,3个交叉学科研究院,16个科技研究中心和12个研究中心(所)。

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为核心,科研为关键,经济做基础,政策作保障,打造学科高地。在省级“双特色”项目评审中,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6个,有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1个,吉林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

学校始终遵循“优势专业立品牌、新增专业上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建立起了符合学校办学实际、适应职业教育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现已涵盖工、管、经、艺术、文、教育、理等7个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现设51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一流专业4个,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54门、省级在线开放认定课程4门、在线开放建设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校企合作示范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省级金课4门。

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获第七届吉林省教学成果奖14项,获第八届吉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近500项。加强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抓好“双证书”考核工作,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0%以上,目前技能鉴定工种涵盖33个本科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47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双师双能”培训基地5个。学校被人社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点校,被国家语委确定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

实施科研提升战略,科研工作提速升级。近5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4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19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11项,其中,省部级奖励60项;发表学术论文1600篇,其中被SCI、EI、CSSCI、CPCI-S等收录424篇;出版着作74部;授权专利972项,登记计算机软件着作权464项。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76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6%,正高职教师近百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共23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获批成为吉林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获得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2项、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5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国家新工科项目2项、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53项;现有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9人,其中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人数居省属高校前列。

打造职教文化品牌,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学校始终高举为职教服务的大旗不动摇,在特色发展中凸显职教母机功能。学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史馆,承办了全国首次中国职业教育史展览,建立了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博物馆,牵头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职教师资教育联盟,建立了全国首个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文献与数据监测中心和数字化职业教育博物馆。创办有全国第一本职业教育专业期刊、第一个职业教育网站和目前中国唯一的职业教育英文杂志,形成了覆盖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五刊五报一网”职业教育学术传播平台。学校编辑出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奖。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

推进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成果显着。学校积极开展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校际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国外留学、进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2014年我校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18年我校与韩国庆一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学校选派优秀师生赴韩国、新西兰、台湾进行短期交换学习,同时拓宽渠道,引进德国籍、美籍、新西兰籍、韩国籍优秀教师来我校授课。2018-间,学校先后派出35名教师赴韩国、15名教师赴泰国攻读博士学位。我校分别与韩国清州大学、泰国格乐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加拿大日升集团、美国费舍尔学院、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等交流项目。

******、新征程,学校将以************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吉林振兴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迁建带动、转型发展、科研提升、人才强校、特色发展五大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师范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好不好

一、历史沿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3月,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二、教学资源
学校现占地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25%;“一体化双师型”特色师资占“双证书”专业理论课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工程实训中心)和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训实验室160个、创新实践基地5个;拥有2.91亿元的先进实验、实训设备,生均设备值居全国高校前列。
三、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工学、教育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设有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38个,其中,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电气技术教育、电子信息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已建成优势(特色)专业;与天津第一机床厂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教育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实验室、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实验室),省部级重点技术工程中心1个(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工程中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师范能力与职业能力研究中心)。
四、办学特色
学校以特色兴校,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校创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双证书”是指,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是指,毕业生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1996年,学校培养出我国具有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毕业生,成为我国培养“双高”人才的第一校。学校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培养出我国首批获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价。2009年,学校“建设‘崇尚技能,注重应用,鼓励创新’校园科技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3项教学成果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优秀学子
近五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5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4项,天津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130项、二等奖194项、三等奖255项、优秀奖223项。目前,学校已为全国培养了3万余名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天津市高校前列。
六、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职业教育研究所、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38个学术研究机构。近五年,学校教师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9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件着作权登记30项,出版专着27部。学校出版的学术刊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研究》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职业教育研究》杂志还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职教期刊评比一等奖”。
七、办学拓展
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13个培训基地,其中,前三个基地为牵头单位。学校还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的会长单位、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会长单位,全国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联席会会长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校积极承担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五年来,学校承办了全国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天津市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参与协办了天津市数控技能竞赛、团中央、中央企业、国资委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工作和评判工作,充分展示师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八、国际交流
学校作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职业教育援非工作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近五年,学校派遣援外教师123人次到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职业院校任教,培养、培训学生近万人。2008年,根据埃塞俄比亚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的合作办学协议,受我国教育部委托,承担国家援建埃塞俄比亚“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与管理工作;2010年,该项目入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建立了埃塞俄比亚首家孔子学院??“亚的斯亚贝巴孔子学院”,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阿瓦萨大学和马克雷大学建立了3所汉语教学中心,大力宣传中国文化。近年来,学校还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是全国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目前有乌克兰、蒙古、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越南等国家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
九、发展愿景
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被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学校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探索特色办学新路,立足天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信学院在哪个校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信学院在秦皇岛校区。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附属学院。

(3)技术师范学院是什么斗地主扩展阅读:

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成立于2009年11月,由原计算机系和原数理系的数学学科共同组建而成。现设有业信息化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多项专业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秉承“敏学、修身、乐业、创新”的校训,发展内涵,积极进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来源:学院简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数信学院

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22分数线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班)普通类(历史):总分397分。普枯喊通类(物理):总分405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二本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称为广师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⑸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有五马山、石竹山2个校区。

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地址:

五马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
石竹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石竹街道石竹路123号
三、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简介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坐落在千年古邑、新兴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全国着名侨乡和民族英雄林则徐故里——福清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历史:创办于1977年6月。1983年8月,因省内行政区划调整,省政府将学校挂靠 福建师范大学 。1984年6月,定名为 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2000年推进向多科性发展,2002年开办本科教育。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五马山、石竹山2个校区。校园占地760多亩,新校区规划用地2000亩。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0多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00多万册。拥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教学示范中心40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中心)150多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职业素养能力培训项目教学基地、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师资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0%以上。受聘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1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和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以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

学科专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海洋科学类、能源动力类、经济与贸易类、生物工程类、轻工类、电子商务类、金融学类等相关学科。现有30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生培养点,4个硕士生联培项目,3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专业和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形成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

科研工作: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建有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无损检测技术、食品软塑包装技术、现代设施农业、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非遗数字化与多源信息融合、政法舆情治理研究中心等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以及福州市专家工作站、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与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4个。设有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院等3个直属研究院。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市级等纵向科研立项400多项,省市各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成果奖9项,承担政府企事业委托项目300多项。制订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获得授权专利130多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100多篇。

就业创业: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就业有技能、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升学率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选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州市示范中心支持建设项目。与企业共建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获得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竞赛、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三等奖以上奖项30多项。

校园文化: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推进“一校多品”“一院一品”。已形成书香校园、香樟夜话等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等曾做客学校访谈节目。设有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人文社科基地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讲坛,与文化企业在校内共建书院。设有省“*”专家等高端人才交流平台“百人讲坛”、大学生马术队。

开放办学:推进开放办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成立了海外华裔青少年联谊中心及新西兰分中心,与英国、日本、印尼、南非、新西兰、泰国以及台湾等国(境)外的3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台湾高校开展博士联培项目。

服务地方:立足闽东南,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地方发展战略行动纲要的实施。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与工业园区、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发扬“艰苦创业、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着力坚持师范特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学院而不懈奋斗,为建设新福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⑹ 常州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怎么样能给我介绍下吗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座落于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惟一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是江苏省职教师资和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职教科研和信息中心。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同意,正式成立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校占地1456亩,建筑面积达33万余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8000多万元。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电气信息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社科、财经职业技术、东方(公有民办)、中德国际、继续教育等13个二级学院,还设有基础课部、体育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50多个,涵盖了工、文、教、管、经、理、哲等7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从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学校已了启动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参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正在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700人。高级职称340余人,其中正高80余人,博士、在读博士生100余人,硕士、在读硕士生300余人。中青年教师中有多人入选江苏省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癣江苏拾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癣“青蓝工程”三期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有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1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另外,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建有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汽车维修、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图像与处理、通讯、网络、现代制造技术、EDA实验室、摄影技术、艺术设计CAD工作室等各类实验室、工作室50多个,其中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实验室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8000多万元,图书及文献100多万册,中外期刊1200多种,电子文献数据库10个,数据光盘2万多张。学校还建有校外教育实习基地50多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30多个,生源基地100多个。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前身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10月更名为现校名。是以工科为主,具有职教特色的本科师范院校。学院现设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工、外国语言文学、教育等8个系,28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约200人。图书馆藏书50万册。
师资力量: 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00人。高级职称270余人,其中正高50余人,博士、在读博士生40余人,硕士、在读硕士生200余人
学校成果: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先后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企业管理、电路与系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艺术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7个院重点建设学科,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积极组织专家教授下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收益非浅。学院创办的“博士论坛”、“教授沙龙”、“博士沙龙”产生了广泛影响,收到了明显成效。学院还建有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全省首家成立的民营经济研究所等各类专业研究所9个,所办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和《职教通讯》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出版着作10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近3000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3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3项,省级科研项目16项,2004年科研经费达1200余万元。
发展愿景: 百尺竿头再努力,不需扬鞭自奋蹄。沐浴着新世纪阳光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早日把我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而不断奋斗。

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几本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二本院校。

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国家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0年8月,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并入学校。

形象标识

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意寓“吉林工师人”上下同心协力,为建设一流的工程技术师范大学而奋斗。

外环上半部分为书法体学校中文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下半部分为方正大标宋体学校英文名称。

内圆主颜色为蓝色,主体图案是将镂空的“手”和“鸟”同构,通过五组图形顺时针旋转排列,构成盛开的“映山红”造型。

寓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职技高师,凸显实践操作能力、从师任教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象征“吉林工师人”在知识的海洋和智慧的蓝天翱翔,象征创建一流工程技术师范大学的事业红红火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⑻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怎么样

其实就是原来工程师范学院,简称工程师院,在天津不算什么好学校,在外地就不一样了,这学校和农学院,城建学院,差不多,属于天津本科的3等吧。一等天大,南开,医科大,中国民航。二等理工,工大,师大,商大,科大,中医药,外大等,它属于三等。工科还凑合,师范类也行。以下是学校介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3月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校现占地8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25%;“一体化双师型”特色师资占“双证书”专业理论课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工程实训中心)和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训实验室160个、创新实践基地5个;拥有2.91亿元的先进实验、实训设备,生均设备值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工学、教育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6个学科门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职业技术教育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3个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学校拥有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实验室、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工程中心为天津市重点技术工程中心,师范能力与职业能力研究中心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在同类院校中首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在3个专业开展“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目前,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涵盖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8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电气技术教育、电子信息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已建成优势(特色)专业。

学校以特色兴校,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校创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双证书”是指,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是指,毕业生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1996年,学校培养出我国具有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毕业生,成为我国培养“双高”人才的第一校。学校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培养出我国首批获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价。2009年,学校“建设‘崇尚技能,注重应用,鼓励创新’校园科技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3项教学成果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0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7项;在参加第三届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2007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总数居全国第六位。目前,学校已为全国培养了近3万名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天津市高校前列。

学校设有职业教育研究所、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17个学术研究机构。近五年,学校教师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3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3项,申请专利245项,出版专着62部。学校出版的学术刊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研究》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职业教育研究》杂志还连续多年获得“全国职教期刊评比一等奖”。

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13个培训基地,其中,前三个基地为牵头单位。学校还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的会长单位、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会长单位,全国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联席会会长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校积极承担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五年来,学校承办了全国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天津市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参与协办了天津市数控技能竞赛、团中央、中央企业、国资委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技术工作和评判工作,充分展示师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学校作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职业教育援非工作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五年来,学校派遣援外教师104人次到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埃及等国家职业院校任教,培养、培训学生近万人。2008年,根据埃塞俄比亚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的合作办学协议,受我国教育部委托,学校派出专家担任校长、副校长和骨干教师,承担国家援建埃塞俄比亚“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建立了埃塞俄比亚首家孔子学院——“亚的斯亚贝巴孔子学院”,大力宣传中国文化。近年来,学校还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是全国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目前有乌克兰、蒙古、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越南等国家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

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被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学校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探索特色办学新路,立足天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⑼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代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院校代码是1020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学校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吉林振兴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教强省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迁建带动、转型发展、科研提升、人才强校、特色发展五大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师范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6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6%,正高职教师近百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共49人;有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9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阅读全文

与技术师范学院是什么斗地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解决后台程序加载问题 浏览:934
饮料产品提供不了三证如何处理 浏览:422
工银股混a基金如何交易 浏览:598
佛系操作期货市场怎么样 浏览:659
没有技术种桃怎么办 浏览:715
中国塑料管市场都在哪里 浏览:826
手机上怎么看速腾车辆信息 浏览:607
收到产品押金怎么做分录 浏览:1000
桂阳的人才信息网在哪里 浏览:225
物联网有什么用啊关键技术有哪些 浏览:294
数据库中的表名指什么 浏览:720
其他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浏览:331
tipo是什么产品 浏览:870
红米手机恢复出厂后怎么还原数据 浏览:97
转账收款的程序都有什么 浏览:600
炒股交易操作多少次才会成熟 浏览:202
国盛期货要下载哪个app交易 浏览:426
金数据如何在填完后显示信息 浏览:143
司法技术室是什么意思 浏览:719
创业板上市找什么公司代理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