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焦炉煤气流量计的测量使用哪种
焦炉煤气中除了含有氢、甲烷、乙烷、乙烯等成分外,还含有焦油、萘、氮的水化合物、粉尘、黏着物。这些成分含量虽少,却会产生不利于测量的作用。它们很容易从煤气中分离出来,在管道内壁和管内其它构件表面凝结并聚集起来,使流量测量仪表无法正常工作。(如焦油会敷在测量设备的检测元件上萘会以固体结晶析出堵塞设备。 随外界温度变化会引起低温结晶现象;所以过去焦炉煤气测量时焦化行业技术难点。
过来的焦炉煤气测量技术一般使用孔板、V锥、阿牛巴等差压式流量测量技术偏多,但是大都存在粘灰、结晶等问题造成取样元件堵塞,导致差压信号失真,引起测量不准缺问题。因此造成现场维护工作量大,甚至停炉维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温气体超声测量技术的进步,焦炉煤气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逐步应用。
由于焦炉煤气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是属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因此较好解决了粘性灰尘、焦油堵塞探头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传统超声流量计不能适用焦炉煤气高温等问题。焦炉煤气超声波流量计也在行业逐步应用。
焦炉煤气超声流量测量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领域,目前UF200焦炉煤气超声波流量计是专门针对焦炉煤气流量测量设计的一个新技术产品,在焦炉行业有较多成功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低温结晶、焦油灰尘粘结等问题。
㈡ 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有哪几种技术
煤转化为洁净燃料主要有以下4种技术:
(1)煤的气化技术,有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2种,它是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通过气化剂(空气、氧气和蒸汽)与煤炭反应生成煤气,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煤气热值低;用氧气做气化剂,煤气热值高。煤在气化中可脱硫除氮,排去灰渣,因此,煤气就是洁净燃料了。
(2)煤的液化技术,有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然后再把煤气液化,如煤制甲醇,可替代汽油,我国已有应用。直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比如直接加氢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或煤炭与渣油混合成油煤浆反应生成液体燃料,我国已开展研究。
(3)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先把煤制成煤气,再用燃气轮机发电,排出高温废气烧锅炉,再用蒸汽轮机发电,整个发电效率可达45%。我国正在开发研究中。
(4)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当燃煤得到的高温等离子气体高速切割强磁场,就直接产生直流电,然后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发电效率可过50%~60%。我国正在开发研究这种技术。
煤电联动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第一次煤电联动在2005年5月,当时电价上调了0.0252元。而随后2005年11月份虽然再次满足了联动条件,但却并未有所动作。时隔一年之后,第二轮煤电价格联动终于在5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国家发改委5月1日公布的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全国销售电价从5月1日起平均每度提高2.52分钱,旨在解决2004年6月以来煤炭价格上涨、部分电厂经营亏损以及取消超发电价等对电价的影响,这也超出了此前业界预测的每度涨1分或者1.6分的提价幅度。
㈢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开展了对煤的新技术利用的研究,其中一项就是把煤转化成煤气,这样做的最大好
A、煤气的热值比煤的热值大,但把煤变成煤气会损失能量,不符合题意. B、煤转化为煤气,在运输和贮存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符合题意. C、煤气比煤使用方便,但不是最大好处,故不符合题意. D、煤转化成煤气能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效果明显,故符合题意. 故选D. |
㈣ 关于燃烧前煤脱硫技术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煤气应用新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燃烧前煤脱硫的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对煤气中的硫化氢比较敏感的行业,可以结合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技术的优点,将两种脱硫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利用湿法脱硫先将煤气中的大部分硫化氢脱除,然后,再利用干法脱硫对煤气中的硫化氢进行精脱,从而,达到较高的脱硫净度。
这样既利用了湿法脱硫可以在线调整的优点,又利用了干法脱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并克服了由于干法脱硫脱硫剂硫容因素造成的脱硫剂失效过快的问题。
㈤ 煤气的煤气应用
混合煤气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炉的加热燃料。此外,尚有用蒸气和空气一起吹风所得的“半水煤气”。可作为燃料,或用作合成氨、合成石油、有机合成、氢气制造等的原料。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作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料;在70年代世界能源消耗中,天然气约占 18%~19%。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㈥ 煤气是如何被应用的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中国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顶上,都堆放着一个大橡皮包。它既像倒放的热气球,又似江河中使用的橡皮船。
它干吗要放在车顶上,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它里面装的是煤气,用来代替汽油做发动汽车的燃料。真有意思,难道用煤气比用汽油更好吗?当然不,那时我国还没有大量开发出石油矿藏,缺少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看,现在哪里还能见到这种怪模怪样的汽车!
也许,我们的读者由此产生了对煤气的兴趣。那么,就听我们聊聊煤气的故事吧。煤气,当然跟煤有关系。人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蕴藏在地下的煤,但是煤真正在工业上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工业的“粮食”,还是在英国产业革命兴起和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在当时,无论是人类生活中的照明、取暖、加热,或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发电厂等部门,都是用煤作能源的。
人类开始使用煤炭时,大都像烧木柴那样用直接燃烧的办法来得到热量,这不仅没有充分利用煤的价值,同时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把煤先变成煤气,再作为能源使用,实在是人类用煤方式上的重大进步。
最初,人们无意之中发现煤能放出一种可燃的气体,那是在1667年,英国一位乡村教师雪莱,在他任教的威甘地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池塘。池水中常冒出气体,多的时候池水好似沸腾一样。晚间用火一点,竟会像油锅起火似的,在池面上掠起一阵蓝莹莹的火焰。雪莱对这个奇怪的池塘进行了一番探讨,发现它原来位于厚厚的泥煤层中,那气体,想必就是地下的泥煤分解后放出来的。
1670年,雪莱的好朋友、乡村牧师克莱顿用实验证实了雪莱的想法。他把煤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干馏,得到了一些气体,并充进气囊里。他的女儿听说这种气体可能点燃,便好奇地用针将气囊刺了一个小孔,用蜡烛焰去接近逸出的气体。哎唷,好危险啊!气体烧着了,蓝色的火焰蹿得高高的,一会时间,把气囊也烧得无影无踪了。这也许就是人类第一次制得和使用煤气吧。
然而,真正称得上“煤气之父”的却是另一个英国人默多克。默多克小时候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样,有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爱好——玩火。不过,默多克的玩火和其他男孩子不一样,他不满足于用已知的可燃物,如木头、纸张、煤块来点火,而常常挖空心思地找些其他人没有烧过的东西来试试。
一次,默多克在菜地里挖到了一些页岩,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石头是可以点着的。可他却别出心裁,把页岩放在水壶里加热,过一会儿,壶嘴里冒出了气体,划根火柴去点,气体烧着了。
长大成人后的默多克对玩火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到后来,竟将“玩火”作为自己的专业了。
1792年,青年默多克重复了儿时的那次玩火,他把6.8千克煤放在一个铜壶里用火加热,使它产生煤气,然后用一根21米长的镀锡铁管将煤气引到自己的住室内。这气体点着后,使室内充满了光明,一时引得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这可说是煤气第一次用于照明,也是煤气的第一次投入实际应用。
1802年,为了纪念亚眠条约的签订日,默多克在自己的公司里举行煤气灯照明活动。他在公司大楼的顶上点燃了一排煤气灯,当那蓝色的火焰在夜空中蹿起的时候,楼房大厅里的煤气也同时大放光明。这使来宾和路人大为激动,惊奇地观赏这一由科学产生的令人炫目的成果。
与此同时,法国工程师菲利普也搞成了煤气照明,有个叫温泽的德国人也在稍后一些时候研究煤气照明取得了成功。然后,温泽就到煤气的故乡英国来大力宣传他的成果。1804年,温泽在伦敦的西姆剧院前用蹩脚的英语发表了题为“煤气之光”的演讲,鼓动使用煤气照明。1807年,他说服了市政府,使伦敦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上用上了他的煤气路灯。1812年,温泽创办了世界第一家煤气公司。
1820年,英国人塞歇尔发表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报告,它在实验室里曾获得每分钟60转的成绩,这是煤气机初次运转成功。大约在70年之后,它就被柴油机和汽油机所淘汰。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末,它在中国还曾有过一次短暂的亮相。
煤气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1863年12月,英国工程师德尔在上海的泥城桥边上建造了“上海大英自来火房”,生产煤气供应英租界的58盏路灯。叫它“自来火”,是因为那东西只要一扭开开关,便会源源地自动而来的缘故。
1830年,英国人詹姆斯在自己的家中证实了煤气还可以用于炊事,开拓了煤气的另一用途。这也是我们的读者至今仍能感受到煤气的存在的用途。如今,“大英自来火房”变成了“上海煤气公司”,泥城桥旁高大的煤气贮罐的任务,只是向上海市民提供炊事用气,因为,电灯早已取代了煤气灯。
知识点
页岩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甚至古代雨滴的痕迹都可能在页岩中保存下来。
㈦ 中国个人建国后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使用的煤气
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改革开放后煤气得到发展。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
我国城市燃气的历史非常长,最早要追溯到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个煤制气厂,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但是解放前,我国煤气事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到1949年,全国仅9个城市有煤气设施.并且普遍处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使用煤气的人口只有27万。
解放后,随着冶金、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燃气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但发展进程很缓慢,到1978年城市燃气普及率仅为14%。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