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高职类院校,文论从师资力量、专业开设、学科建设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具体为:
1、师资力量。学校教职工5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134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1名。
2、专业开设。学校下设精密制造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经贸管理系、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国际教育学院、汽车工程系等10个教学系(院、部),开设专业40个。
3、学科建设。学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智能制造专业改革获评2017-2018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苏州吴中区上方山下,石湖之畔,占地500余亩,建筑总面积21余万平方,是2003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苏州市属公办普通高校;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9月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苏州最早建立的工科类职业技术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Ⅱ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详细介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校是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30强高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该校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并以此冠名的学校。
(2)什么是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扩展阅读: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毗邻着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
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
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传承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遵循“敬业乐群”的校训,坚持“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办学理念和“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化等各个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Ⅲ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简称“陕西工院”,位于陕西咸阳。
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以下:
教育部精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国家示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
Ⅳ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北京市电话:010-51511004
学校所在地:北京市石景山区石门路368号传真:010-88902833
邮政编码:100042网址:http://www.bgy.org.cn
电子邮件:bgybgs@bgy.org.cn
一、学院创办、变迁和发展简史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是一所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建于1956年,原校名为北京煤田地质学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办学格局的变化,先后更名为北京煤矿学校、北京煤矿工人大学、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首批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99年改制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开始举办三年制高职教育。学院当时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2000年初,调整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市管学校。
二、学校现状
学院背倚西山,前临永定河,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校园占地310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经济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法律系、基础部六个系(部),其中包括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工程、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经济法、体育教育、会计电算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24个专业,在校生5628人,其中校本部4679人。
学校基础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两栋教学楼、两栋实验楼、体育馆、游泳馆等,专业教室 12个、实验室55个,拥有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19个。学校图书馆藏书38.6万册,1997年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
自建校以来,已送走毕业生3万余人,绝大多数已成为煤炭战线或其他行业的骨干,有的已成为省级领导和全国劳模。
全院现有教师296名(2003年底统计),其中专任教师179名,双肩挑教师57名,兼职教师(包括客座教授)57名,返聘教师3名。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中,兼职教师占36.3%,学生数和教师数之比为15.7∶1,周学时不超过12学时的专任教师为75名,占专任教师数的41.9%。
青年教师145名,其中6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占青年教师总数的44.8%;专任教师中,有57人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8%;在124名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教师达89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1.8%。
学院1991年荣获“全国能源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8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2000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确定为全国乡镇煤矿矿长培训基地;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培训基地。2002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学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三、地质教育现状
1.专业设置
从1956年建校至1996年,学院曾先后设置有煤田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水文工程地质、钻探、物理探矿、煤矿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2.在校生及招生情况
学院在建校初期,所设专业均为地质类专业,当时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培养了大批的煤田地质技术人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从1996年开始,停止了地质类专业的招生,加大了其他专业的招生人数。
3.毕业生人数与分配去向
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地质类专业自1956年招生至1996年共有毕业生3784名,他们早已成为国家地质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在祖国的地矿事业和地质行业各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已经做出了突出成绩,有的已经成为有影响的学者、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各阶段毕业生数量见表1。
表1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质类专业各年代毕业生人数
五、办学特色与改革方向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改革思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推进教育思想、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步伐,建立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多层次办学,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和联系,利用地处北京的优势,立足首都,服务行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产学合作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面向大工业、大市场,积极培养针对性强、职业性强、适应性强的现场实施型及创业型工艺师、工程师、高级技师,以满足行业和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努力向着建设高效、优质、具有特色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迈进。
(撰稿:王强)
Ⅳ 苏工院是什么学校
苏工院全称是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Su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strial Technology),简称苏工院,坐落于苏州市,是苏州市属、江苏省主管的 ,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有智能控制技术、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