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技术规范是什么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技术规范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5 04:45:37

1.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制定老年医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计划,组织本科人员进行临床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落实住院患者分级管理,重视患者基础和专科护理,医师、护士定期查房和巡视患者,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而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遇有重要情况及时逐级上报。围绕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服务活动,主要开展志愿者文明督导、卫生督查、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围绕困难群众家庭生活、因难家庭子女上学开展帮困、助学活动,主要以“一助一”的方式,定期上门服务。对周边有困难的离退休老人、军烈属、残疾人家庭提供买米买面、打扫卫生、家庭生活设施维修等服务;对有困难的职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捐赠学习用品等服务。服务社区及周边环境治理。围绕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开展植绿护绿、环境治理等活动。
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解决就医老年人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法律依据】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三条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科室名称为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第四条
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第五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年医学科的指导和监督,综合医院应当加强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2. 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建设标准有哪些

根据2019年11月26日最新发行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来看,二、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建设标准都应该满足四大方面:
一是业务用房建设条件满足床位数应≥20张,每床净使用面积应≥7㎡,床间距宜≥1.0m,卫生间面积宜≥4㎡。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病房设置标准符合国家规定。
二是人员配置满足每张病床应当配备医师≥0.3名,配备护士≥0.6名的要求。
三是相关科室规模配置齐全,《指南》规定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老年医学科相关的科室设置,包括重症医学科、医学心理科(室)、营养科、麻醉科、外科、内科、妇科、肿瘤科、中医科、康复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室)等。
四是满足基本设配配置要求,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的基本设备:轮椅、转运床(或医用平车)、站立及行走辅助器、坐式体重计;报警系统、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注射泵等。同时需具有抢救设备: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以及其他与开展老年医学科诊疗业务相应的设备。
其他区别在于:
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由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在老年医学科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担任。
二级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担任。

3. 老年医学特点的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法律依据:《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条 为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老年医学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4. 老年护理院的有关法规和政策

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 全社会都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取缔伤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宣传迷信邪说、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组织。
    要在全社会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各级司法行政和宣传部门要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老年人也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要重视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使老年人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地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对需要获得律师及其他法律帮助但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老年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向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各级人民法院对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要给予缓交、减交或免交的优待。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并与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机构要开办老年节目,地、县级广播电视机构要结合本地情况进行转播,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办老年节目。中小学校要把敬老、养老、助老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计划。要综合运行行政、法律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在城镇,要建立起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实际收入低于所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老年人,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离休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政策,发展各种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农村,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和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倡导村民互助。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多种社会养老的路子。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切实解决贫困地区老年人缺医少药问题。


  3. 老年人有受赡养的权利,赡养人特别是子女要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倡导赡养人之间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并由基层组织监督执行。要切实保障老年人住房、财产、继承等合法权益,重视和解决好老年妇女问题。
    要维护老年人婚姻自由的权利。要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支持单身老年人自由择偶结婚。对再婚老年人,子女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并继续依法承担赡养义务。提倡和鼓励老年人之间建立互助关系。


  4. 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坚持自愿和量力、社会需求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鼓励老年人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
    四、发展老年服务业


  5. 要加强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今后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要逐步与所在单位相脱离,由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积极兴办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各部门、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要逐步向社会开放。倡导社会互助,积极开展扶老助困志愿活动。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有关规定,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老年人给予优待和照顾。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社区老年医疗保健设施,发展家庭病床,采取定点、巡回、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预防和保健技能。
    各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部门和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要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体育工作,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要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活动站。现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体育场所等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城区、乡镇的文化站要建立老年文化活动室。要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级文化部门要积极组织创作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出版部门要组织出版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6. 各地要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广播、电视、网络和函授教育,鼓励和指导社会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各种老年教育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文化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参加学习。

5.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法律分析:制定老年医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计划,组织本科人员进行临床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落实住院患者分级管理,重视患者基础和专科护理,医师、护士定期查房和巡视患者,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遇有重要情况及时逐级上报。

法律依据:《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三条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科室名称为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第四条 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第五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年医学科的指导和监督,综合医院应当加强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6. 老年医院的建设标准有哪些

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为规范老年病医院设置,从床位、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房屋建筑、设施设备等五个方面作出规定,作为老年病医院建设依据和参照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 30 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外科,妇科,急诊医学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务科,护理部,病案室、财务科。

三、人员配置

(一)每床至少配备 0.7 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病区实际每床至少配备 0.4 名护士,护士与护理员之比至少为,: 0.5。(三)医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至少有 1 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至少2名、2名护师和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房屋建筑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 45 平方米。 (二)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病房备防滑设施、洗澡设施、报警器等。

五、设施设备

(一)基本设备:心电图机、洗胃器、电动吸引器、呼吸球囊、、气管插管、万能手术床、必要的手术器械、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X光机、电冰箱、药品柜、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洗衣机、蒸馏水等。2、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床1张、床垫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条、床单2条、枕芯2个、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二)配置适合老年病的相关设备,计算机 X 线断层摄影机(CT)、彩超 ,心电图机等。 (三)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四)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参照一级综合医院,病床具有变动体位及防坠落等功能。 (五)有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指南 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7.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制度

老年人健康管理
内 容
老年人与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
老年病防控
常见老年病的种类
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
一、老年人与老龄化社会
(一)老年人年龄划分
进入60岁以后即为老年人
60岁-70岁为低龄老年人
70岁-80岁为老年人
80岁-90岁为高龄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二)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而突出的社会问题
社会随着和平稳定,医学与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在逐步提高
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生活发展过程
(三)老龄化社会的国际通行标准
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的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数的10%
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达总人口数的14%
我国2000年已达老龄化社会,正向老龄社会迈进
(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
人口老龄化使人口再生产能力降低
人口老龄化导致对老年人赡养比例上升
社会保障金、退休金、卫生保健服务费增加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病的增加,带病时间长
我国是老龄化社会进展快
(五)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过程,往往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过程,应及早推出各种社会措施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策略
预防和控制老年病,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与家庭经济与人力负担的主要措施
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健康概念是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即促使和保持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的完好状态
(一)健康老年人标准
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神经系统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有一定视听功能
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康,情绪稳定
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参考)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三)老年人心理卫生特点
身心健康状况,是决定老年人幸福与否的关键
维持跟社会接触,是老年人心身健康的动力源泉
独立自主的经济收入,是老年人幸福的物质基础
和睦家庭,是老年人幸福的根基
(四)老年人健康重要性
减少社会卫生资源负担
减少家庭与社会有关机构的负担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三、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
(一)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
认识老年人身心变化的特点
认识老年人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特点
认识老年人疾病的非典型表现
(二)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
1、安排充分的时间
2、选择适宜的环境
3、持有良好的态度
4、和蔼清晰的语言
5、因人而宜的沟通
6、恰当适度的距离
7、资料准确(老年人记忆有减退)
(三)老年人功能状况评估
1、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衣(穿脱衣、鞋、帽,修饰打扮)、食(进餐)、行(行走、变换体位、上下楼)、个人卫生(洗漱、沐浴、入厕、控制大小便)
2.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购物、家庭清洁、使用电话、做饭、洗衣、旅游等
3.高级日常生活能力:主动参加社交、娱乐活动、职业等片段 (2).shs
(四)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
感知衰退
记忆衰退
性格的改变
思维能力下降,反应缓慢迟钝
情绪情感的变化
(五)老年人疾病状况评估
老年人现患疾病调查
主要老年病开始发病年龄及持续时间调查
老年病危害性调查
(六)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法
生活习惯调查表
体格检查表
辅助检查表
老年疾病调查表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根据以上五种调查表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观察法
会谈法
心理测试法
(七)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
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满意的程度和老年人对生活的全部评价
四、老年病防控 (一)老年病特点
病因:
机体老化衰退,特别是免疫功能衰退,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形成
多因素致病: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相互交错
病程长,不易彻底治愈,主要维持稳定,学会与疾病长期共存
(二)健康生活方式在老年病防控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彻底戒烟,控制饮酒
改变高盐,高脂饮食
改变睡眠质量,适当进行体育活动
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老年病防控方法
通过在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
对老年病进行预防控制
五、常见老年病的种类
常见老年病有十多种(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老年期痴呆、老年抑郁症、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帕金森病、老年慢阻肺、老年恶性肿瘤、糖尿病、老年原发性骨关节病、老年性耳聋、老年性白内障、老年口腔常见疾病等)
目前国家公共卫生规范中重点防控的有两种,高血压、糖尿病(专题介绍)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国家疾病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职责与任务
1、本规范包括类别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预防接种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规范》所列服务内容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2、《规范》所列内容防控服务平台
规范规定“规范所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应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
3、各部门的职责
负责搭建平台的是各级政府与有关行政部门
负责领导组织实施的机构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业务指导机构(牵头实施)
综合大医院为技术咨询及指导单位
(二)项目总目标
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城乡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项目范围与服务对象
在全省各市、县(区)辖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实施
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四)实施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五)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六)实施步骤(1)
辖区调查: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1、进行辖区老年人口数的调查
2、所占总人口的比例
3、是否达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数统计表.doc
(六)实施步骤(2)
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服务(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等表格)
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六)实施步骤(3)
根据身体检查结果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分类评估
有多数健康老年人
有多数高危老人
有多数有病老人
参考表老年健康登记表.doc
(六)实施步骤(4)
根据评估结果分类管理(参考表老年人健康管理登记表.doc)
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首先纳入患者规范化管理范围表1高血压.doc 表2高血压.doc 随访表.doc
(七)服务流程
(八)做好各种老年人健康管理资料保存 信息分析统计
保存好老年人体格检查资料
1、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2、告知体检结果
3、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做好下列几项分析统计
1、辖区老年人人口数量比例统计
2、老年人健康分类评估统计
3、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统计
4、健康体检表完整率统计

阅读全文

与老年医学服务特点技术规范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解除移动数据限流的方法 浏览: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场什么时候休市 浏览:456
四川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怎么样 浏览:284
宏基笔记本怎么样关闭程序 浏览:522
邯郸有哪些铁板市场 浏览:850
问道如何查询账号信息 浏览:323
工商银行交易4204是什么意思 浏览:454
食品产品标准号怎么解读 浏览:536
我爱我家链家为什么退出北京市场 浏览:648
男生如何缩小脸部毛孔产品 浏览:199
数据线方头卡扣怎么卸 浏览:668
宫颈代理怎么做 浏览:815
想做食品代理商怎么样 浏览:366
农资加盟店需多少钱代理商 浏览:492
信息验证码如何设置 浏览:296
设计时必要准备的数据有哪些 浏览:886
采取的程序是有什么优势 浏览:115
伪中币交易网站有哪些 浏览:870
代理记账专家多少钱 浏览:529
怎么在淘宝上产品链接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