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对技术封锁,尤其是尖端技术的封锁,我们如何应对你能做什么
多读书多看报提升自己回报祖国
我们中国人有空的时候,都喜欢聚在一起“侃大山、争胜负”,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等词语是当代国人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前面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后面二词表达了部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作者极不情愿地使用了“部分”一词,因为当代中国人“崇洋媚外”的现象太严重。
任何国家的强大都是建立在“人才优势”的基础上的,“核心技术保密”就是维持己方优势地位的“文明手段”,现有的“科技强国”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技术优势;“战争”就是维持己方优势地位的“最恶劣手段”,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不会选择战争,同时也要有应付“外战”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由此可见,中国的“文明崛起”必须“自力更生、坚苦奋斗”,别无选择!
“洋务运动”以来,至少一半中国人民已经习惯了洋人、洋思想、洋货、洋垃圾的领导地位,连民族语言、传统节日都想抄袭洋货,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毫无上进之心,崇洋媚外的现象不胜枚举,斗志昂扬的国人必须“头脑清醒、三思后行”,这一波反华大浪带来的“技术封锁”,截断了国内“洋务派”的前进道路,反而为我们创造了“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的外部条件,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人人都象袁隆平前辈那样务实、敬业、奋发图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科技强国的“技术封锁”。
近期美国针对华为、Tik Tok、微信等公司的频频打压,标志着从贸易战上升到科技战的中美冲突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此轮美国对华的战略意图也随之日益明朗化。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实施技术封锁由来已久,而这次与以往有何不同?目前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全球各国对“未来技术”主导权、“未来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同时叠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与逆全球化运动带来的全球治理危机等复杂局面,中国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拐点之上。中国的科技创新该怎么办?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走向何方?中国的科技企业该何去何从?今天的抉择不仅仅影响到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后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大国崛起,也事关新一轮的全球化,事关新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新秩序,事关疫后新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华为到抖音、微信,科技战背后的美国对华战略分析
1. 封锁华为:阻止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高科技崛起
中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焦点的高科技摩擦碰撞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思科就曾起诉华为侵犯知识产权,尽管双方最终以和解收场,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角力却拉开了帷幕。此后华为、中兴等中国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商快速崛起,在世界范围内也持续迅猛扩张,几乎将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爱立信等传统大厂扫地出局,彻底改变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竞争格局。本土信息通信科技企业的崛起支撑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使得eBay、谷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头部公司在中国逐步陷入被动,有的甚至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随着2014年中央网信办成立、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以谷歌、脸书为代表的美国网络科技公司面临更高的市场门槛,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游说施压日渐频繁。可以说中美两国围绕信息通信科技与产业的摩擦碰撞经历了持续增强的过程,在近几年到达了临界的状态。
特朗普执政后信息通信领域迅速成为中美科技战主战场。以民粹主义、孤立主义为特征的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四处“开战”,掀起了全球性的贸易争端。这个过程中,美国科技企业的对华政策诉求逐渐得到了白宫的支持,成为特朗普政府兑现竞选承诺、展现强硬姿态的一张好牌。进入2018年,中兴事件的爆发以及中兴的迅速就范使美国政府与科技界尝到了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甜头,也使得事情的性质从一般性的贸易摩擦彻底转变为对高科技的封杀,标志着中美科技战全面打响。美国随后明显加快了打压步伐、并且将矛头对准了正在兴起的5G龙头华为,使信息通信科技成为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2019年起,美国陆续向华为提出若干莫须有指控、将华为及关联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阻断上游高科技供应商与华为的合作,ARM、微软、谷歌、英国电信等公司纷纷响应。2020年5月15日和8月17日,美国商务部通过两次更新华为禁令,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生产的产品,并在实体列表中增加38个华为子公司。美国的一系列打击举措将华为全面封锁在美国技术之外,并制造了孤立华为的“国际联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均宣布禁止华为参与本国5G网络建设,并将清除华为在本国网络中的设备。
⑵ 西方为什么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西方把中国视为利益对立的竞争对手,中国实行技术封锁是西方国家遏止中国的手段,目的在于阻止中国的崛起,以减少一个能威胁他们的竞争对手。
中国坚持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反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与资本主义的西方主流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立,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必然地要对中国进行封锁,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2)技术封锁怎么读扩展阅读:
欧美国家间也曾相互封锁,但从历史经验出发,美国想利用科技封锁的手段打压中国高端制造崛起的企图,恐怕难以实现。
借用“封锁”的手段切断他国的供应链某一环节,结果并不会让受制裁的国家一蹶不振,仅会使其遭受短期困难,相反,历史上很多类似的案例证明,封锁只会让受到制裁的国家,采取各种办法实现突围,在产业链上不断弥补不足之处,最终与前者并驾齐驱,甚至更为领先。
⑶ 欧盟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原因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全球化进程采取了符合其国家利益的两手:一手是大力推动中国在低端产业方面介入世界分工;另一手则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限制。这种全球化是不对称的全球化。它把落后的产业技术给了中国,却把先进的技术和产业留在了美国及其盟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和西方各国就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当时所谓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采取了完全技术封锁的政策,这种技术封锁,实际上与他们长期以来对能源的垄断、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一样,其最终目的都要防止中国获得经济崛起的必要因素,从根本上封锁中国是西方各国的战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