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跳高怎么练会比较好
跳高怎么练会比较好
你知道跳高怎么练会比较好吗?跳高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多人喜爱的运动,但是跳高的练习比跳远的难,需要掌握更多技巧。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跳高怎么练会比较好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原地起跳(两脚跳起)自然比不上助跑跳起(单足跳起)摸的高。
助跑跳起有水准速率的转换,而原地起跳仅仅竖直速率。
肌腱不太好平常要多做肌腱训练,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关键以劈叉,拉腰部,上下劈叉主导了,坚持不懈几个月,肌腱当然会打开。
弹跳力是与生俱来的,从人体容貌能够粗略地辨别一个人的弹跳力。弹跳力好的人,小腿长,小腿肚跟腱长,脚踝细,足弓高,大约看一下就可以了解一点。
对于怎样练习弹跳力,应多以弹跳训炼主导,肌肉训练辅助。
弹跳训炼包含跳蝇,蛙跳,蹲跳起,负重跳,篮球赛,网球,原地不动迅速跳(摸高跳)。
肌肉训练包含哑铃负重半蹲跳起,哑铃负重负重深蹲(不可以多做,一周数最多做2次,净重要逐渐曾大)半蹲跳
1、刚开始时,跪姿至?的部位,两手置放于前,
2、往上跳离路面至少20到25cm。(若你觉得非常容易得话,你能跳至25-30cm)。 当半空中,你的`两手需放到后边。 碰地时,进行一次。
接下去,只需反复以上流程!!!
以上便是有关大家平常应当怎样来训炼跳远此项健身运动的相关内容的实际详细介绍。在跳远的情况下,一定要穿较为比较宽松的服饰,最好是时要穿运动装,也要留意充分准备健身运动,要留意场所的挑选,不必丢三落四,不要气馁,另外要留意水份的补充。
起跳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起跳前减速,甚至有停顿现象
【产生原因】
助跑节奏不稳定,起跳前降低重心太多,放脚时过分前伸,上体后仰产生较大制动。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有怕杆心理也会造成在起跳前减速或停顿。
【纠正方法】
反复在杆前做助跑起跳练习,注意助跑后几步身体重心平稳,最后一步起跳时放脚要快。可用皮筋代替横杆克服害怕心理。
2、起跳时身体过早倒向横杆
【产生原因】
由于助跑最后1~2步不能适度保持身体内倾,过早地向横杆方向转体,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腾空动作上,过早做过杆成桥的姿势。
【纠正方法】
加强杆前弧线助跑练习或跳上海绵垫等练习,注意起跳前的身体内倾和起跳垂直向上的动作及摆腿摆臂的方向。
3、起跳时摆动脚擦地
【产生原因】
摆腿时蹬伸用力不够,大小腿折叠不够,小腿过早踢出。
【纠正方法】
采用弧线连续上步快速而有力的蹬摆起跳,摆腿用力蹬地后立即上收、小腿折叠,以髋带腿向前上方摆出。
4、放脚不正确
【产生原因】
助跑弧线小或在弧线上突然跑切线甚至最后1~2步跑成直线,造成起跳放脚时膝关节向外撇与横杆成平行。不仅影响起跳方向,也易使踝、膝关节损伤。
‘贰’ 怎样练习跳高
1、练习助跑技巧。跳高运动员通过助跑过程累积起跳所需的动能。[1]因此,正式练习过杆前,你首先要完善助跑技巧。先在无杆条件下进行助跑模拟练习。使用的垫子必须和正式过杆时使用的体操垫一样。
2、准备助跑。大部分跳高运动员起跳前大约只需助跑十步,因此,你起跳前至少也要保证助跑十步。[2]初学者可后退多跑上五六步,以充分累积起跳所需的动能。不要直接正对跳高垫助跑。助跑约十步后要以J形弧线转向横杆。因此,助跑起点与跳高垫之间(跳高架向外延伸线)至少要保持3米的距离。如果你习惯右脚起跳,那么助跑点应设在跳高垫右侧;如果你习惯左脚起跳,那么助跑点应设在跳高垫左侧。一般情况下,女运动员的助跑点距离跳高垫一侧约3到4米,距离横杆10到15米。[3]男运动员的助跑点距离跳高垫一侧约3.5到5米,距离横杆15到20米。[4]
3、开始助跑。通过惯用脚发力起跑。有些运动员习惯以压低重心的起跑姿势助跑,助跑到第三步时才将身体抬起。[5]你觉得怎么习惯就怎么做,不过,以直立姿势开始助跑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助跑轨迹一定要保证有J形弧度。你的助跑轨迹看上去应该像字母J的形状,因为助跑过程中,你先以直线助跑一段距离,最后几步沿弧线跑进,靠近横杆。转向跳高垫一角的弧线段大约五步,以充分累积起跳所需的动能。[6]开始进入弧线段助跑,约三步后与横杆保持平行。不要随意加速或减速。保持好一定的速度,就不会影响动能的累积。[7]
4、向着跳高垫跳起。这一过程也叫“起跳”。用非惯用脚发力向空中跳起。起跳时,非惯用脚会呈自然伸展状,带动另一侧膝关节发力。[8]不要整个人落在垫子上,先用脚落地。目前阶段练习的重点是改进助跑动作,跳高垫可以起保护作用,以防你意外摔倒。
部分 2
背越式跳高
1、练习背越式跳高。1968年在墨西哥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迪克·大众贝里采用背越式姿势夺得跳高金牌。[9]大家亲切地将他的跳高技术称为“大众贝里式”跳高技术,也就是背越式跳高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背对横杆,从头部开始身体依次过杆。如今,背越式过杆技术已成为专业跳高运动员的必备技术。
2、准备起跳。按J形弧线轨迹助跑到跳高垫,转身背向横杆完成背越式过杆。[10]提膝摆腿,以非惯用脚起跳后带动身体转向上方。刚开始你会感觉很不自然,一定要坚持练习,就会逐渐适应。
‘叁’ 跳高怎么练
在高水平运动员当中,考虑接近自己特点的跳跃类型也是一种办法。可以反复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录像或图片,进行模仿,反复练习。还可以将自己的动作用摄像机拍下来,进行比较,改进动作,反复练习。
技术练习主要是以背越式跳高为中心的跳跃练习,包括由助跑到过杆一连串动作的完整练习,和一部分或几个部分在一起的分解练习。在初学阶段,只采用某一部分练习的分解练习,但必须充分理解练习的目的,否则难以取得成效。
硬件要求:
助跑道
跳高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大型田径比赛跳高助跑道不得短于20米,在条件许可的地方不短于25米,助跑道和起跳区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
助跑标志物
在使用助跑道的田赛项目中,应沿助跑道旁放置标志物,跳高助跑的标志物可放置在助跑道上。每名运动员可放置1至2个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的标志物,以帮助助跑和起跳。
如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使用胶布,但不得使用粉笔或任何不易去除痕迹的类似物质。如果地面潮湿,可用若干不同颜色的图钉将胶布固定在地面上。
‘肆’ 跳高的训练方法
跳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项目,但是大家跳高的方式方法都对吗?下面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跳高训练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跳高训练。
跳高是速度力量性项目,具有“快速”的技术特点,要求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快速过杆。发展力量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助跑速度和起跳速度。现代跳高训练的趋势足以力量、幅度与速度有效的结合为基础,更加突出速度的作用,充分挖掘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潜力。
(1)在提高全面身体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
(2)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速度、力量、耐力及协调、灵敏和柔韧素质,突出速度和快速跳跃能力。
(3)巩固和熟练掌握背越式跳高基本技术,逐步改进和完善完整技术。
(4)弥补运动员个人不足之处,逐步增加适应个性和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特殊训练的'比例。
(5)培养稳重、沉着、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6)参加各级比赛,逐步积累比赛经验。
(1)身体训练:进一步提高全面身体训练水平,还要增加和采用与跳高专项关系密切,能直接改进和改善跳高专项技术,并对跳高成绩提高起主要作用的练习。
①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速度素质。
②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速度--力量。
③进一步提高灵敏、协调和柔韧素质。
④进一步发展耐力。
(2)技术训练:这一阶段要在巩固和熟练掌握背越式跳高基本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完整技术。随着力量训练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掌握跳高完善技术的正确用力,在不断提高用力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完成跳高技术动作的速度和幅度及效率。在逐渐提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改进和完善助跑节奏,并使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紧密地衔接起来。
(3)心理训练: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专项快速力量练习主要由一些带助跑的单腿跳跃动作所组成,以发展跳高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
1.助跑起跳摸高 6-8步直线或弧线助跑,以起跳腿起跳,用异侧手臂或头触悬挂在空中的物体。悬挂在空中物体的高度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升高。
2.助跑跳过栏架 4-6步助跑,用单腿连续跳过纵行排列的一组栏架。运动员可左右腿交替进行,栏架高度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定。
3.助跑跳皮筋 4~6步助跑.用单腿连续跳过纵行排列的一组皮筋。运动员可左右腿交替进行,皮筋的高度随着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升高。跳皮筋练习与跳栏架练习比起来不仅安全,而且可通过升高的高度以提高练习的强度。
4.助跑起跳跳上高垫子6~8步直线或弧线助跑,以起跳腿起跳,跳上高垫子,垫子的高度应不断增加,以提高练习的效果。跳高的步点 小学或初学跳高的人,经常会在比赛时因起跳点不准,影响实际过杆高度和水平,过早淘汰令人惋惜,如何找准步点,是许多跳高者所关心的问题。跨越式跳高技术以它自然、简单、容易掌握受到中小学初学者的欢迎。跨越式助跑是采用与横杆之间夹角30-40度的直线从侧面向横杆方向跑进的,起跳点离横杆距离为60~80厘米或自己手臂的一臂距离、靠近起跑点一侧横杆三分之一处作为起跳点位置。一般助跑为6~8步。跨越式助跑丈量方法有两种,一是“反复丈量法”。也就是从起跳点开始用正常跑速向远离起跳点方向跑进,数到想跑的步数后,反复跑进数次,直到准确为止。当丈量好助跑步点后摆一个标志物作为标记。另一种方法是“走步丈量法”--走的步数二跑的步数x2-2,例:如果跑8步,则走8x2-2=14步。从起跳点开始用自己的自然步走14步,走步丈量法适用于大多数人,考虑到个体差异,应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整。
(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
(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
(3)立定跳远动作中,从起跳到落地瞬间的几个身体相关关节的角度(8个角度),对跳远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踝角、膝角、髋角的角度决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响肌肉用力强度,角度偏小影响肌肉用力速度。
臂角的大小取决于肩部的柔韧和摆臂的速度,臂的摆动对维持身体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时对动作幅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前屈角、前伸角是人体的空中动作。前屈角过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体过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与大腿的夹角,小腿前伸会增加远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这两个角不但影响空中动作质量,对落地角也有直接影响。落地角对成绩有影响,在维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为好。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跳高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如何跳高。
‘伍’ 跳高学习训练方法技巧
跳高学习训练方法技巧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跳高学习训练方法技巧,欢迎参考~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后头顶刚好能够触及。
(二) 习和掌握过杆落地技术
1. 地倒肩挺髋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倒肩挺髋成"桥"。肩背着垫。要求挺髋挺腹,两臂屈肘外展。
2. 定背越式跳高练习
背对海绵包站立,两腿屈膝半蹲,然后提踵发力向上跳起,形成典型的"桥"腾空姿势。接着屈髋,向上积极甩小腿,用整个背垫落地。要求在用力向上起跳之后,两臂配合上摆、挺髋、挺胸、肩后倒下沉,两小腿放松下垂。体会空中背弓的肌肉感觉。落地前两小腿积极上甩,动作自然放松。
此练习开始可以不用横杆,动作熟练后再用橡皮筋、横杆。另外,为了增加腾加高度,可站在低跳箱或起跳板上进行。
3. 弧线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可采用先是1步助跑,然后3步,5步助跑做背越式跳高练习。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要与过杆技术有机衔接。开始练习时,应将重点集中在起跳和腾空动作的正确结合上。初学者可在起跳点放置起跳板,增加腾空高度。加外,也可以增加垫子的高度。在技术上要求做到助跑点准确;起跳充分向上"旋转";过杆时身体舒展成"桥"与横杆大致成十字交叉;头、肩、背和小腿依次越过横杆后,肩背领先落垫。
(三)学习和掌握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练习
1.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径丈量法:助跑距离为9~13步。起跑点离横杆约15~20米,与内侧跳高架向外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助跑弧线的半径取决于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径越长。初学者变化幅度大致为6~8米。起跳点和横杆之间的距离视横杆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
2. 程助跑的练习方法
弯道弧线跑练习:此练习可先采用沿田径场弯道做加速跑。然后再缩小半径,沿直径10~15米的圆圈快跑。要求跑到身体向内倾斜,平稳向前移动,注意摆臂的幅度内小上大。
直段跑切入弧线跑线习:可没直线加速5至7步后转入弧线跑,过渡要自然连贯,节奏要逐步加快。
全程助跑起跳练习:采用7至9步助跑距离,即直线跑3至5步,弧线跑4至5步的方法进行助跑起跳练习。要求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步点固高。注意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尽量保持"旋起"动作至高垫顶上。
完整技术练习:在熟练掌握全程助跑与起跳节奏的基础上,先做较低高度过杆练习,熟练后逐渐提高横杆的高度。在完整技术练习中,要做到最后4至5步助跑的足迹落在弧线上,起跳脚的着地点要正,起跳力方向要正。起跳结束时,身体由倾斜转入直立姿势向上腾起。过杆时,后引双肩、挺髋、小腿放松下垂,完成好"桥"的动作。助跑身体重心移动要稳,过杆后肩背落垫要平稳。
;